学术综述(二) | 第25届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专题研讨会“丝绸之路上的复合簧管乐器”第二组发言综述

作者:发布时间:2018-12-29





 
      2018年11月29日13时,上海音乐学院“生态音乐学团队”特聘教授刘桂腾《鼓语:中国萨满乐器图释》 的新书发布会率先拉开了第二场研讨会的帷幕。发布会由上海音乐出版社编辑李娟主持,上海音乐出版社社长、总编辑费维耀,上海音乐学院院办主任、东方乐器博物馆馆长史寅,上海音乐学院“生态音乐学”团队首席教授萧梅分别致辞。他们对该书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和赞誉,这不仅是对刘桂腾教授“三十年磨一剑”“一生一事”执着的肯定,也是对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科研实力及“中国传统音乐出版研发基地”远见卓识的肯定。这场别开生面的新书首发在本次聚焦于乐器的国际性会议上进行,意义尤为重大,它向国际学者们展示了中国乐器研究的水平和质量,取得了一定的国际影响。

 

 
      短暂的茶歇过后13:30第二场论文发表准时开始。 发言的学者有三位,分别是塞尔维亚科学与艺术学院的Rastko Jakovljevic、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rancesco Serratore和韩国釜山国立大学的Jin Yun-Kyong。主持由Rastko Jakovljevic研究员担任。

 

 
      Rastko Jakovljevic博士具有音乐人类学和民族音乐学的学术背景,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巴尔干音乐、音乐人类学、批判理论、文化研究、流行音乐和应用民族音乐学。他首先介绍了双簧乐器ZURLA,及其在巴尔干半岛上的演绎和变革。他认为ZURLA在东欧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乐器,在中亚、高加索、中东、北非、巴尔干半岛都有所传播,被很多地区的人所演奏。巴尔干半岛的ZURLA演奏是从其门户希腊开始的。因巴尔干地处欧亚连接处,比其他“东欧”地区更加东方化。而ZURLA更多的与东方文化相关,具有更多的东方性。

 

 
      ZURLA的词源,来自于波斯语sorna,属安纳托里亚文化(又名小亚细亚或西亚美尼亚,位于亚洲西南部。先后被波斯大流士大帝、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古罗马帝国、拜占廷帝国、塞尔柱帝国、奥斯曼帝国统治。历经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剧烈撞击。括号内文字为编者注,后同)。ZURLA的材质和尺寸不尽相同,通常两件乐器一起演奏。在传统概念中,演奏以吉普赛音乐家为上,制作以塞尔维亚制造者为佳。但在巴尔干半岛其他城市也可以找到一些非常棒的ZURLA制作大师。甚至在爱沙尼亚,如首都(塔林)也能找到一些非常帮的ZURLA制作者。因为爱沙尼亚也深受东方文化的影响。
 

 
      1929年在科索沃和梅托西亚出版了两个文献,收录了罗姆人(即吉普赛人)的ZURLA曲目作品。曾有一位克罗地亚的音乐学家在对比西方和东方的音乐后,认为这种音乐(ZURLA的音乐)是复杂的,其歌曲和舞蹈的节奏不够“程式”,有很多装饰音和变化音,使抄写和记录非常困难。而ZURLA是重要的东方音乐载体。他随后播放了一段罗马尼亚仪式音乐以证实这种观点。

 
       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地区使用的唢呐,经常用于集会或者发表官方公告;而土耳其军队梅赫特尔乐队使用的ZURLA则象征力量和权力,这都是由ZURLA的音色决定的。在ZURLA演奏中经常使用循环呼吸技术,其借助于来自于中东的循环呼吸法实现,以确保持续的空气流动。使我们的演奏者仅有细微的动态差别以实现声音的持续。音乐上平行八度、少量的三度音,加上一些装饰音,给人一种高密度的音乐质感,这也体现了东方音乐风格,具有异域风情。

 

 
      中东ZURLA表演时有很多即兴部分,与有丰富节奏的塔潘鼓配合,ZURLA和鼓常常根据现场观众的反应而磨合变化,并在演出时长、曲目、技术以及音乐技巧上都有其标准。经验较少的ZURLA演奏者经常会跟随经验较多的ZURLA演奏者参加一些婚礼、庆典和公共活动表演,以学会独奏并积累经验,“导师”也会随时指导。

 
      众所周知罗马音乐有兼收并蓄的特点,不同的曲目视环境而定,但其声音却是鲜明的罗马尼风格。罗马的ZURLA只在少数场合演奏,比如婚礼、民众集合。这样的场合不是每天都有,也不是经常发生,这是有意识的控制,目的是让市场变的更精纯,使演奏者能够更增值。

 
      历史上ZURLA有两种组合:第一种是两个ZURLA加一个塔潘鼓,第二种是一个电子乐器加上一个ZURLA。但最近看到有用单簧管来代替ZURLA的,这可能是民间传统形象和种族身份认同等因素造成的,亦或是前南斯拉夫民族政策的反映(前南斯拉夫有5个主体民族:塞尔维亚族、克罗地亚族、斯洛文尼亚族、马其顿族和黑山族,因政治和历史原因,对占国内人口比重最大的塞尔维亚族长期实行制约的政策,导致诸多民族问题)。可见ZURLA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有着非常强的民族身份象征,今天仍有很多乐队在舞台上保持传统的ZURLA舞蹈。但是他们使用的乐器更加现代和西洋化,ZURLA的曲目也有所更新和变化。这是社会变化和人们音乐品位变化的必然结果。

 
      在ZURLA当代发展中可以发现两种差异性,一种来自于内部,另一种来自于外部东方的异域风格。这种外部的差异性植根于ZURLA与罗马尼文化的契合,吉普赛音乐家已证明,尽管阿尔巴尼亚族和塞尔维亚族政治关系紧张,但是在阿尔巴尼亚族的婚礼上仍然可以演奏塞尔维亚的曲调,而且不会造成任何不良后果。当然,塞尔维亚的曲目库非常广,而内部差异性来自于欧洲内部的不同语境。

 
      最后,他将ZURLA在现代背景下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进行论证。有一首歌曲《美丽的女孩》,是1961年著名罗马尼亚音乐家sukarije受土耳其传统音乐影响而作。作为史上第一位罗马尼亚女演唱家,她的这首作品听上去并不是传统的罗马尼亚风格,虽然歌词是罗马尼亚语,但有很多的装饰音,并使用竖笛代替了ZURLA,这都是受到了东方异域风格影响所致。作品中还使用了一些打击乐和手风琴。

 
      为了丰富传统的风格,还有将民间音乐的传统乐器用现代西洋乐器的单簧管代替的作法,这是迎合“摒弃原始主义”,以及摒弃那些被认为“野蛮”“回归”和“荒野主义”的作法。融入了一些经过变革的东方元素,因而更加符合本地的欣赏趣味。1990年贝尔格莱德出版了专辑《Da ti kaem ishta mi je》,其中有一些罗马尼亚的歌曲,加入了很多西方的元素,如ropper、爵士和很多的东方装饰音。有一首歌叫《Caje  sukarije》是当地人尽皆知的,但当一些乐器被吉他代替后,已经具有一定的东方异域风格了。这种改编实际上也是表达了一种对于南斯拉夫时期的怀旧情绪。 这些流行音乐集成了很多东方元素和各种声音,打造了一种新的音乐密度。将2000年前的乐器文化改造成后文化时期因素,融入到新的后文化时代当中。

 
      2012年有一部希尔特Stole Popov导演的电影《Do balčak》。通过一个罗马的乐师,展示罗马尼属性和本地属性的冲撞。其中ZURLA作为一种东方异域风情的文化符号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是这种风情在很多地方都有一些人反对。

 
      最后他总结ZURLA是由异域人传播、维护和发展的。在一个多元文化的环境中,它不断融入当地的音乐实践,跟当地音乐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多异的轮廓。

 
      问答环节,主要围绕ZURLA被单簧管替代和回归问题。他认为这分别是乐器的现代化发展和传统乐器复兴造成的。

 

 

 
     Francesco  Serratore博士毕业于意大利罗马大学民族音乐学专业,博士论文《米兰华人社区的音乐与跨国认同》。主要研究领域:音乐跨国联系和侨民;温州民间音乐;意大利南部双簧片民族乐器。曾在上海音乐学院留学,在中国温州和意大利卡拉布里亚进行田野调查。

 
      因为时差的原因,他上场开口就是一句早上好,欢乐的情绪让大家困意顿消。他的这篇论文是讨论意大利米兰华人社区唢呐缺位的问题,运用多维度的视角来阐述这个乐器(唢呐)的传统以及它全球化的发展。首先他介绍温州是大多数米兰华人的故乡。温州位于中国浙江省,曾经只有30多万人口,而这部分人中很多人后来都移民到了意大利。并且通过一幅温州移民图来说明意大利是温州人的头号移民国。

 
      接下来他细描了温州唢呐,通过一些图片和视频介绍唢呐与当地传统音乐的紧密联系,(唢呐)在不同的仪式当中使用。比如说葬礼、列队仪式中,等等。并介绍了视频结尾处的温州大学,认为这里是温州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意大利华人、米兰华人集聚之处。

 
      他认为以上华人社区的仪式演出,以葬礼音乐最为典型。中国举行葬礼的方式和意大利不一样,而意大利华人社区举行葬礼的形式也与中国完全不一样了。他原本以为华人社区是演奏唢呐的,但是事实并非如此,甚至很难找到其原乡使用唢呐那样的场合。

 
     他在(米兰的)田野调查当中,不仅没有看到过温州人的唢呐表演,甚至没有见到过一个唢呐演奏者。他展示了一幅在中国春节时演出的米兰舞龙队的图片,不光没有唢呐,其乐器演奏者都是意大利人,而且演奏的是流行音乐。(即使这样一个外国人构成的舞龙队,还供不应求)如果外国乐队没有空的话,就必须把春节庆祝活动改期,如果要定这样的乐队就必须根据他们的日程。因为意大利没有中国音乐,在华人社区没有唢呐,也没有任何传统音乐的演奏者。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中国本地吹奏唢呐,而(米兰)华人社区就没有呢?他分析了米兰华人社区的基本情况,这是一个上世纪80年代刚刚建成的新社区,而且这个社区的华人基本上都比较富裕,他们能够时常回国,甚至一年之中回国好几次,因为他们有经济实力。而且这些社区以年轻人为重,他们对传统没有那么多的情结。而在其他(华人)社区,比如在美国(的华人社区)就可以看到唢呐,因为他们的成立时间比较早,而且华人的经济状况也没有那么好。

 
      根据Glovanni  Giuriafi对表演的分类研究,即音乐是一种文化的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和其他文化亦然,传统音乐即使在国外的华人社区也是必要的。(那么米兰的华人社区为什么没有唢呐?)他认为可能就是因为米兰的华人能够时常回到自己的家乡,他们可以在中国国内听到这样的传统音乐,所以他们在米兰没有这种需求。米兰的华人社区是一种跨境社区,可唢呐却没有跨境进入到米兰,而是继续留在中国本土,在华人的家乡得到长足发展。加之身份认同问题,他认为在米兰华人的理念中唢呐是代表中国农村(的身份),他们想用其他的东西来代表自己(的身份),比如用外国人的乐队表明他们的移民认同,用古筝、二胡等“民乐”代表自己的国家认同,而不是唢呐。因此,在他的研究中,可以看到温州华人在米兰和在家乡不同的身份认同,跨国的、国家的和地方本土的。最后,他提出新的想法和观点,寄期望于在本次会议中找到唢呐不一样的定义。他也希望在以后的几年可以在米兰看到中国唢呐。

 

 
      问答环节,分别围绕唢呐音乐家的地位和贡献展开。其中有关温州本地唢呐艺人的好生意和微信支付方式以及为当地GDP做出的贡献让众位会心一笑。  
   
 

 
      Jin Yun-Kyong是韩国釜山国立大学教授。专业方向是韩国传统筚篥和太平箫演奏及音乐学。韩国传统表演艺术中心成员。现在韩国学中央研究院音乐理论专业攻读博士研究生。

 
      她首先介绍在韩国筚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乐器。20世纪之前(韩国)没有太多的乐器,筚篥用于诸如军乐的很多室外仪式中。(现在)很多筚篥传曲目都消失了。其演讲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为研究筚篥历史,一部分为对筚篥传统曲目的分析。

 

 
      她以陈�D《乐书》和《乐学轨范》为据对筚篥的历史进行考证。宋时写作“�v篥”,在高句丽地区使用。唐代和宋代文献也有高句丽和�v篥弹奏者的相关记载。

 
      宋代时筚篥已遍布韩国半岛,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唐筚篥,一种是乡筚篥。当时从中国传来的都冠以“唐”字,以和韩国传统的区分开来。唐筚篥,有八孔,七孔在前、一孔在后。与佛教有关。乡筚篥也有八孔,但是开孔和手的把位不同。作为演奏者来说唐筚篥和乡筚篥是截然不同的。筚篥的孔数存在变化的过程,最初乡筚篥有7-8个孔,后来改到8-9个孔,再后来9孔又变成8孔并固定下来。

 

 
    


  筚篥的制作材料是海竹,因为韩国周边有丰富的水源,所以竹子很充沛。通常用竹子中最坚硬的部分作簧片,制作多由演奏者自己完成,当然筚篥店也有售卖。
 

 

 
      她还介绍了唐筚篥的音高和音调。并且亲自演奏了仪式音乐和舞蹈中更普遍使用的乡筚篥。分别范奏了朝鲜半岛南部、东部不同的音乐风格,及其各自簧片震动的特点。精彩的演奏博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最后的互动相对热烈,问了4、5个问题。分别有关筚篥孔数的考证;筚篥教学;筚篥在佛教中的使用;筚篥制作及传统工艺变更等。最后她提到的中日韩三方联合研究,也许正是筚篥等乐器研究的未来发展之道。

 
主办单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单位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
上海音乐学院(联合主办)
承办单位:
上海音乐学院“亚欧音乐研究中心”
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上海音乐学院东方乐器博物馆
蓬瀛道教音乐研究基金
项目资助:
国家“双一流”高校建设项目
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扶持项目
上海市教委校园文化内涵建设示范基地扶持项目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