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漫寄(14)|天映重阁成三界 水墨烟云化十方

作者:发布时间:2018-12-29




 
      10月31日,上海音乐学院亚欧中心和敦煌研究院邀访学者计划一行人陆续抵达天水市秦州区,开始对天水地区展开为期两天的考察活动,这也是本次邀访计划考察的最后一站。尽管每个人脸上依旧挂着些许从甘南草原带来的晨霜,但一到天水扑面而来的氤氲之气,还是让我们顷刻感受到古秦地的温暖和湿润,考察的疲惫也渐渐消散。活动肇于秦地(西安),亦止于秦地(天水),细细想来,也算善始善终,功德圆满。
 

 
      天水,古称上�,属雍州之地。又称成纪,或曰秦州。(注:张锦秀编《麦积山石窟志》,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页。)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是关中平原重要的节点城市。境内包含大量历史文化遗存,以伏羲文化、大地湾史前文明、先秦文明和佛教石窟艺术最富盛名,故此,我们的考察将围绕石窟艺术和民间音乐两个中心相继开展。

 
第一日 麦积山石窟与天水市博物馆

 
      11月1日上午9时05分,考察一行乘车从秦州区驻地出发,沿国道G30一路向南行驶。9时50分,从G30天水东收费站进入444县道,转向东南方行驶。沿途,片片金黄的杨树点缀远处沟壑纵横的群山,阳光穿透叠嶂的云雾交错辉映在前方。伴随疾驰的车轮,我们一路穿行,感受关中大地的广袤和黄土高原的错落。偶尔,还能瞥到透红的柿子挂在田间的树梢,已是深秋时节。渐渐,看到不远处山峰怀抱间,一处险峰傲然耸立,直抵云端,顶部林木覆盖,郁郁葱葱,忽然想到“麦积山”得名之由来:“望之团团,如民间积麦之状”。(注:「五代」王仁裕《玉堂闲话》,傅璇宗、徐海荣、徐吉军主编《五代史书汇编》四,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年,第1898页。)麦积山已是眼前,抬手看表——上午10时04分。由于之前与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进行过函件对接,我们将重点考察第51、37、26、27、4、5、135、133、127等窟,因此研究所已经安排讲解员刘琪在窟前等候,一行人便立即收拾挺当,迫不及待想要一睹麦积峥嵘。

 
   麦积山全景(图片采自《麦积山石窟志》
     

    山石窟创建于东晋十六国后秦时期,碑碣云:“自东晋起迹,敕赐无忧寺。”史书载:“姚兴凿山而修千龛万像,转为崖阁。”之后,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朝均曾营造或重修,遂成一大石窟群。唐开元二十二年(734),石窟遭地震破坏,窟群自此分为东、西两部分。石窟现存209个,泥塑及石雕1300余件,造像7800余身,壁画近1000平方米。(注:《麦积山石窟志》,第2至3页。)就通常石窟艺术的三大要素——石窟营建、佛像塑造和壁画绘制而言,麦积山石窟最大的特点在于其独特的造像艺术风格,尤其以北朝造像最为精美,“瘦骨清像”“褒衣博带”之特点比比皆是。此外,崖阁和摩崖的石窟形制也极具特色。

 
      首先,在讲解员引导下,我们通过下层栈道,来到西崖西侧下部的第51窟。

 
第51窟

 
      后秦或西秦时期开凿,窟形为平面方形,平顶,顶高4.45米,面阔3.90米,进深3.15米,(注:《麦积山石窟志》,第16页。文中所用石窟测量数据,均采自《麦积山石窟志》,以下不再一一注明。)正壁朝北,目前仅能看到一“凹”形高坛,坛上塑七身造像,包括东、西两侧各一身佛造像,北侧造像为一佛二菩萨二弟子,大约为宋或明重修。正壁东、西两侧各有一尖楣平顶小龛,龛底出挑,两侧各一半圆形龛柱。

 
       北、东、西壁均绘有壁画,东、西壁绘菩萨、弟子圆形头光,北壁两侧及东、西壁内侧绘诸法众共计16身,其中有头戴冕旒者,披绿甲鳞者,鸡嘴人身者,这些形象均带有道教因素,说明此窟营建中有佛、道混杂的现象。窟顶绘华盖三具,正中为火焰宝珠及迦楼罗一身,两侧绘飞天、孔雀、白鹄和不鼓自鸣乐器。

 
       本窟音乐图像主要出现在窟顶和正壁东侧龛西,窟顶为天乐——不鼓自鸣乐器,经辨识,乐器共计6件,以迦楼罗为中心环绕绘制,器身均系石绿色飘带,西侧自上而下分别为三星锣、箫、钹,东侧依次为笙、筚篥和鼓。正壁东侧壁龛西绘2件乐器,由一法众手持,其为三首六臂造型,其中二臂分持金刚铃与筚篥。

 

 
第51窟窟顶
(图片由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提供)

 
51窟正壁东侧壁龛西(图片由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提供)

 
      之后,通过栈道拾级而上,来到东崖西侧依次查看第37、26、27窟。

 
第37窟
      
      开凿时代为隋代,形制为圆拱形,通高2.80米,面阔2.45米,进深2.63米,正壁朝北,窟内仅存两身造像,为一佛一菩萨,窟内壁画大部分已剥落,仅窟顶残存飞天飘带局部。

 
第26窟

 
      开凿时代为北周,形制为佛帐式四角攒尖顶,平面方形,前部塌毁。顶高3.86米,面阔3.83米,残深2.15米,正壁朝北,残存的帐杆、帐楣、帐柱均为半圆形,正壁上部东、西两角有莲花状饰头,此为麦积山石窟形制上的一大特点,帐杆、帐楣和帐柱出现意味着石窟营建更加趋于宫殿化。正壁开一平顶半壁龛,北、东、西壁均雕较宽低平台,东、西壁前设石胎泥塑通长佛座,佛座上各有一身,半跏趺坐,结禅定印。北壁东、西侧各存一身胁侍菩萨像。窟顶绘有壁画,西侧绘《双林说法》,东侧绘《涅��图》,残存部分可见菩萨、弟子及各国王子举哀内容。北、东、西壁上部绘千佛,下部残存火焰纹头光。

 
      本窟音乐图像主要出现在东、西壁佛座下方正向面浮塑的菩萨乐伎,乐伎共4身,东、西各2身,菩萨头部为二花瓣形发髻,面形方圆,衣袂飘摇,双腿交叉,目前仅能辨识东侧一身演奏腰鼓,西侧一身演奏排箫。

 
第26窟西壁佛座下方正向面浮塑菩萨乐伎(图片由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提供)

 
第26窟东壁佛座下方正向面浮塑菩萨乐伎(图片由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提供)

 
第27窟

 
      与26窟毗邻,开凿时代为北周,形制为佛帐式四角攒尖顶,平面方形,正壁朝北,顶高3.25米,面阔3.33米,残深2.05米,此窟为麦积山北周时期典型洞窟。窟内残存半圆形帐杆、帐楣、帐柱,正壁北向,开圆拱形龛,有浮塑莲瓣形龛楣及龛柱,西壁存二龛,东壁存一龛,形制同于北壁,三壁前有平台。窟内塑像存6身,包括4身佛和2身菩萨。窟顶北披绘《法华经变》,其中包括释迦、多宝二佛并坐说法场景,两侧为菩萨、弟子、天龙八部等听法,东侧绘“见宝塔品”,右侧为“化城喻品”。

 
      音乐图像在窟顶北披两侧出现,位于听法部众之列,但壁画过于漫漶,无法辨识演奏主体为菩萨或供养人,乐器经在场学者详细辨识,有琵琶、横笛、竖箜篌等。

 
第27窟窟顶北披《法华经变》(图片采自《麦积山石窟志》,第13页)

 
      查看完上述3窟,学者们继续在东崖沿陡峭的阶梯上行,此时麦积山疾风阵阵,已无法感受麦积烟云的瑰丽,但耳边有风涛松鸣,脚下似悬处虚空,也算另一番景致。一鼓作气,我们到达东崖顶,开始考察第4、5窟。

 
第4窟

 
      俗称“散花楼”,开凿时代为北周,形制为大型庑殿顶崖阁,平面长方形,正壁北向,通高16.00米,通面阔30.48米,通进深8.00米。上凿单檐庑殿顶,前开7间窟廊,后列7龛。窟廊之间有抱头梁,廊顶各间凿平棋,现存两稍间6块,其余均已塌毁。前廊东、西两侧上部壁面各开一六角攒尖顶佛帐式耳龛,廊后并列7个四角攒尖顶佛帐式大型龛,形制及大小相同,其中第一龛高5.10米,面阔4.00米,进深3.90米,顶部及四角各有石胎泥塑八角帐杆、帐楣、帐柱,一半隐入龛壁。龛内顶部雕莲花宝顶,四角出莲花式柱头。各龛外浮塑火焰宝珠、网络花饰及帐幔,帐幔间有石胎泥塑“天龙八部”。此窟为北周秦州大都督李允信为其亡父所建造“七佛龛”,《秦州天水郡麦积佛崖龛铭并序》载曰:“大都督李允信者,籍以宿植,深悟法门。乃于壁之南崖,梯云凿道,奉为王父造七佛龛。”(注:《麦积山石窟志》,第177页。)该窟营造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真实展现北朝晚期中国佛殿建筑的详细面貌。

 
      第4窟龛外北、东、西壁上部为影塑千佛,共列3排,同一排由结禅定印和双手抚胸式相间,整齐排列,为北周时期原作。龛内大中型泥塑共77身,均为宋代重修或重塑,明代重妆。各龛内分别塑一佛二弟子六菩萨或一佛八菩萨,前廊东、西侧耳龛分别塑维摩诘、文殊菩萨及胁侍菩萨、弟子,下部塑金刚力士。

 
第4窟立面图(图片采自《麦积山石窟志》,第28页)

 
      廊顶平棋内绘佛经故事画,仅有少量残存,为北周时期原作,西侧存“母子还宫”,东侧存“菩萨弟子赴会听法”。窟廊上部北壁与龛对应绘大型飞天七铺,同为北周时期原作,由东至西第一至五铺为浅浮塑壁画,即俗称“薄肉塑”,剩余两铺为平面壁画。各龛内顶部四披均绘《涅��变》《西方净土变》等经变画或说法图,部分亦用浅浮塑,为明代重绘。

 
       本窟音乐图像主要是窟廊上部的飞天,经查,由东至西七铺壁画中,第一、三、五、七铺壁画为飞天伎乐,第二、四、六铺均为供养飞天。每铺皆绘四身,四角各一身朝向画面中心。第一铺自上而下分别演奏筝、鼓(类似)、腰鼓和排箫;第三铺演奏乐器依次为琴、横笛、阮咸和笙;第五铺演奏乐器依次为锣、角、铙和竖箜篌(疑似);第七铺分别演奏箫、埙、琵琶,另一件乐器不明。

 
第4窟窟廊上部由东至西第一铺壁画(图片由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


 

 

 
第4窟窟廊上部第三铺壁画
(图片由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提供)

 

 
第4窟窟廊上部第五铺壁画
(图片由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提供)

 
第4窟窟廊上部第七铺壁画(图片由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提供)

 
      第4窟调查完毕已接近正午时分,此时崖顶风力正劲,连日奔波的劳累和临近饭点的饥饿感也渐渐袭来,但因为与第4窟相邻的第5窟也是今天上午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大家决定继续坚持。于是,在讲解员的指引下依次穿过第4窟窟廊西侧壁面一小洞,洞口顶部石质匾额赫然上书:“小有洞天”,穿过洞口一看,果然如是。

 
第5窟
      俗称“牛儿堂”,因窟内天王脚踏一牛犊而得名。开凿时代为隋代,大型平顶崖阁,平面长方形,正壁北向,顶高9.00米,通面阔15.00米,通进深6.50米,前开三间四柱窟廊,顶部为平棋,后列三龛,形制为马蹄形圆拱龛,均为双层龛楣。檐柱断面方形,大部已随前沿崩塌。窟内造像为三世佛,其中中龛一佛二弟子四菩萨为隋代原作,其余二龛各塑一佛二菩萨,中龛外侧为踏牛天王,均为唐代作品,所有塑像均经明代重装。

 
      壁画大多经明代重绘,少部分为唐代原作。廊顶西侧平棋残存天马图像,应为佛传故事中的犍陟马及象王,窟廊北壁上部西侧绘《西方净土变》,中间为阿弥陀佛说法场景,下部有供养人像,西壁绘《地狱变》和《说法图》,上述内容均为唐代原作。中龛顶部绘《说法图》及供养人像。按本窟壁画内容判断,应有音乐图像存在,如《西方净土变》中出现乐舞场景是唐代经变画的通常模式,但由于窟廊北壁壁画残损较为严重,未发现能够辨识的音乐图像。

 
      下午1时左右,上午的洞窟考察告一段落,一行人顺陡峭的栈道下窟区至半山腰处的研究所餐厅烟雨阁用餐,稍事休息,开始下午的考察任务。按计划,下午将依次考察位于麦积山西区崖面的第135、133和127窟。

 
第135窟
     
      俗称“天堂洞”,《玉堂闲话》卷四有云:“自此室之上,更有一龛,谓之天堂,空中倚一独梯,攀缘而上,至此则万中无一人敢登者。”(注:《玉堂闲话》,第1898页。)此窟为北魏时期开凿,大型平顶窟,正壁北向,平面横长方形,顶高4.60米,面阔8.86米,进深4.68米。窟内北、东、西壁各开一莲瓣形半壁浅龛,形制、大小相仿。北壁东、西两侧于五代时增开半壁圆拱深龛一个,形制、大小相近。此窟特征在于南壁门上部开有3个明窗,中间略高,两侧略低,呈“品”字形结构。据刘琪介绍,此为开凿洞窟时的遗留,此窟营建应是事先在崖壁凿三个方形小洞,再以此为基础深入崖壁内凿出整个洞窟内部轮廓,完工后三个小洞就转换为采光和通风用的明窗。正因如此,窟内除南壁壁画有烟熏痕迹外,其余三壁皆免于烟熏。从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当时开凿洞窟的真实过程,也深切体会到工匠精神中蕴含的丰富智慧。

 
第135窟测绘图(图片采自《麦积山石窟志》,第24页)

 
      窟内泥塑共13身,其中北魏时期8身。北壁中龛为一佛二菩萨,为典型的“瘦骨清像”风格。佛顶为高肉髻,着外披双领下垂袈裟,结跏趺坐于方形佛座,长方面型,细颈削肩,左手施与愿印,右手施无畏印。两侧胁侍菩萨体躯扁平,贴壁而塑,顶束扇形发髻,脖颈细长,身着交领僧衣三重。北壁龛同为一佛二菩萨塑像,风格与中龛相类。此外,窟内东侧为石雕一佛二菩萨造像,北魏时期作品,是麦积山现存最大的石雕造像,造像线条流畅,形态逼真,展现出当时高超的雕刻技艺。

 
      窟内北壁上部绘《涅��变》,其中中间为佛说法场景,东侧绘恒河以及对峙的各国王子和军队,西侧绘争分舍利的情节,北壁下部西侧隐约可见圆形头光和2身飞天。东、西壁上部分别残存3铺《说法图》,均为一佛二菩萨形式。壁画色彩和谐,造型生动,具有中原传统绘画技法的特征。

 
第133窟

 
       俗称“万佛洞”,因窟内壁贴大量影塑千佛得名。开凿时代为北魏,是我国现存按照汉代崖墓形式开凿的洞窟。正壁北向,顶高5.80米,面阔12.20米,通进深10.83米,窟内复杂叠龛,结构复杂,正壁面东、西各开一长方形内室,东、西壁各有上下两层,共计6个大致对称的佛龛,其余多不对称,大小不同,龛多为平顶式,落地龛共7个,壁龛4个,叠龛5个,共计16个。窟内除顶部绘制壁画外,其余皆为影塑千佛,但大多已剥落。《玉堂闲话》卷四载曰:“将及绝顶,有万菩萨堂广古今之大殿,其雕梁画�恚�秀栋云楣,并就石而成,万躯菩萨列于一堂。”(注:《玉堂闲话》,第1898页。)

 
第133窟测绘图(图片采自《麦积山石窟志》,第23页)

 
      该窟有圆塑共计28身,其中除二菩萨、二站佛分别为五代及宋重塑外,其余皆为北魏原作,其中第三龛一佛二菩萨均为细颈削肩,身躯修长的“瘦骨清像”造型,保存较为完好,佛顶为高肉髻,两臂屈肘向前,内着僧祗支,外披双领下垂袈裟,结跏趺坐。两胁侍菩萨顶束高髻,长方面型,着交领僧衣,微微俯视。第十一龛龛楣为悬塑“灵鹫山说法”,烟熏痕迹较重,表现释迦为众弟子说法之场景。造像中引起大家兴趣的当属窟内前堂正中的《罗�T罗授记》,其内容为释迦牟尼苦修六年后回迦�陈尬拦�见到其子罗�T罗之情景,佛顶为螺旋髻,额头有肉髻珠,内着僧祗支,外披双领下垂袈裟,左手掌心向上,右手掌心向下,手指如兰花状,位于罗�T罗顶部,做抚摸状,表情慈祥。罗�T罗位于佛一侧,双手作莲花合掌印,头略低俯,神态虔恭。该造像生动逼真,既有佛教作品的端庄肃穆,也满含世俗情缘的真挚细腻,佛似乎不再以高高在上的形象示人,更多让观者感受到父子亲情的深厚凝重,借以表达佛爱一切众生之思想。
 

 
第133窟内《罗�T罗授记》造像(图片采自网络:http://www.sohu.com/a/236440152_570239

 
      窟内壁画大部分已剥落,仅存少量于窟顶及各龛内,所绘内容包括千佛、飞天、弟子以及莲花、忍冬、火焰等纹样。窟顶东侧绘诸天普乘,有御龙、乘凤的天人,散花飞天,肩生双翼的羽人等。

 
      此外,本窟内保存着麦积山数量最多的造像碑,共计18通,我们在讲解员指引下,重点考察了第10号造像碑。该碑位于窟内前堂东侧北,又称佛传故事碑,即以释迦牟尼生平事迹为主要碑刻内容。碑曾断裂为两部分,经研究所修复,基本恢复之前样貌。碑额为圆拱形,正面分上、中、下三栏,各栏正中又雕一浅龛,龛外又分小格,龛、格共计14个。技法以浮雕为主,间以透雕和圆雕。构图严谨,层次分明,是麦积山造像碑中的精品。

 
第133窟内第10号造像碑(图片采自《麦积山石窟志》,第7页)
 

 
内容包括:
1.释迦、多宝二佛并坐说法
2.弥勒菩萨于兜率天宫说法
3.释迦牟尼在王舍城说法
4.“断发出家”
5.“树下思惟”
6.“佛入涅��”
7.“树下诞生”“九龙灌顶”
8.“燃灯授记”
9.“乘象入胎”
10.“降魔成道”
11.“初转法轮”
12.阙门内雕披帛菩萨与天王
13.“文殊问疾”
14.阙门内雕披帛菩萨与天王

 
第127窟

 
      开凿年代大致为西魏初期,时间在539年左右,而且此窟应是武都王元戎为其母乙弗后营建的功德窟。(注:郑炳林、沙武田《麦积山与乙弗后有关之洞窟》,《麦积山石窟艺术文化论文集》下册,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3至34页;小泽正人《麦�e山石窟における北魏後期·西魏における石窟の变迁とその背景》,《麦积山石窟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第151页。)窟形为�J形顶,横长方形,正壁北向,顶部正中高4.50米,四周高3.95米,面阔8.6米,进深5.00米。窟顶正中为横长方形藻井,顶部棱边有石胎泥塑边框,框上有束莲,藻井四角交接处有镜。北、东、西壁各开一圆拱半壁浅龛。

 
第127窟窟内景图(图片采自《麦积山石窟志》,第22页)

 
      北壁龛内为石雕“西方三圣”造像,阿弥陀佛位于正中,后有莲瓣形头光和舟形背光,头光外侧有飞天伎乐12身,上部正中化佛1身。佛顶作漩涡纹高肉髻,长方面型,手分别施无畏、与愿印,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内着僧�o支,外穿通肩式袈裟。观世音与大势至菩萨分立于佛两侧,后有莲瓣形头光,头戴五梁华冠,一手屈二指举于胸前,另一手持桃形壁置于腹侧,跣足站立在圆形覆莲台座之上。此外,窟内存泥塑9件,石雕23件,大部分为宋、元、明重修。

 
      该窟现存麦积山早期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的壁画,包括北壁上部绘《涅��变》,东壁上部绘《维摩诘经变》,西壁上部绘《西方净土变》,南壁上部绘“七佛”,下部绘《地狱变》及《战骑图》,窟顶藻井绘“帝释天”,北披绘《穆天子拜见西王母》,东、西披绘《舍身饲虎》,南披为《�子本生》。

 
      由于本窟壁画数量的原因,直接导致音乐图像数量较多,我们对其中音乐图像做了详细辨识和记录。主要有两部分:北壁龛内阿弥陀佛莲瓣形头光内雕刻12身飞天乐伎,乐伎以中部化佛为中心分列东、西两侧,相互对称,乐伎顶束高髻,臂缠飘带,由西至东依次演奏筚篥、筝、拍板、腰鼓、铙、横笛、不明、角、排箫、阮咸、鼓、埙(或贝)。

 
第127窟北壁龛内阿弥陀佛莲瓣形头光(图片由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提供)

 
      另一部分出现在西壁所绘《西方净土变》中,在主尊阿弥陀佛说法场景的正前方,绘一建鼓,鼓体上方有双层华盖装饰,两层华盖形制相似,上小下大叠置在一起。每层的上部呈莲叶状散开,共由九片组成;下层为各色垂幔,有石绿、土黄、赭石等颜色。从下层华盖上缀有四条流苏延伸至地面,流苏由状如牵牛花的风铃首尾连缀而成,末端连接垂翼。鼓体应为木制,周身围绕五圈装饰图案,中间一圈较之最宽,黑底绘蓝色卷草纹图案;中间两侧的两圈图案,宽度次之,土黄色底,上有石绿色纹样;最外侧两圈图案宽度最窄,仍以黑色为底绘蓝色纹样。建鼓两侧各有一身乐伎面对站立,身体微微后仰,持双桴作敲击状;乐伎外侧有两舞伎平行站立,身体相对,自然侧曲,呈舞蹈姿态。在舞伎的两侧,分别有四身乐伎呈八字形跪坐演奏乐器,西侧一组乐器从内到外分别为:筝(或卧箜篌)、竖箜篌、笙和排箫,东侧为:鼓、铙、腰鼓和角。整幅壁画共出现乐器9件,乐伎10人,舞伎2人,共同用乐舞的形式构成西方极乐世界的无限美妙。(注:朱晓峰《建鼓图像新论》,《乐舞研究》第2卷,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164至166页。)

 
第127窟西壁《西方净土变》(图片由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提供)

 
     调查完上述三窟,时间恰到好处,因为当天还有另一项考察任务——参观天水市博物馆。我们便同讲解员刘琪一起从崖顶下山,匆匆合影后,一行人又继续乘车返回秦州区,此时是下午3时07分。坐在车上,大家似乎依然沉浸在置身石窟的奇妙观感之中,不禁想起明人冯惟讷题写于麦积山崖壁的诗句:“山川雄且都,法界盛规模。想像昙花现,西来启觉途。”(注:《麦积山石窟志》,第181页。)

 

 
考察合影(图片由温和拍摄)

 
      16时13分,一行人抵达天水市博物馆,天水市文化局的同志也已在门口等候。由于博物馆位于伏羲庙建筑群内,与伏羲庙南北相通,简短寒暄后,我们便从伏羲庙进入,依次参观。

 
伏羲庙

 
      始建于明成化十九至二十年间(1483—1484),前后历经九次重修,形成如今规模的建筑群,已成为世界华人寻根祭祖的圣地,每年有数以万计的人前来祭拜伏羲,观光游览。伏羲庙建筑群包括牌楼、仪门、先天殿、太极殿、见易亭,院内原有古柏64棵,据讲解员介绍按照六十四卦方位所植,象征伏羲所创先天八卦。此外,院内存有碑刻共计36通。

 
      先天殿为主殿,重檐歇山顶形制,内有伏羲造像端坐于正(北)壁,手持卦盘,东、西壁绘有伏羲生平传说故事,顶部藻井绘“河图”与“先天八卦图”。太极殿为寝殿,此按照“前宫后寝”格局所建,出太极殿穿后院,便径直来到博物馆。

 
先天殿外景(图片由温和拍摄)

 
天水市博物馆

 
      天水市博物馆原名为天水地区博物馆,1979年11月复建。1985年9月,改天水地区博物馆为天水市博物馆,1986年正式开放。担负着天水市内文物的征集收藏、陈列展示、科学研究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以及以伏羲文化为主的地方历史文化的保护研究工作。

 
      馆内目前共有8个主布展单元,按天水地区历史遗存的时代顺序陈列,共计280余件文物,分别是:文明曙光、嬴秦故园、两汉物华、魏蜀兵戈、渭水梵音、隋唐盛景、茶马大市、古称遗韵,此外,馆内还有贴金围屏石榻特展,与天津自然博物馆联合举办的贝壳物语——珍稀海洋贝类展等。

 
      一行人按顺序一一进行详细查看并记录,期间着重留意了馆藏的与丝路文化交流和与音乐相关文物。

 
汉代铜铃一组

 
      时代为汉代,具体年代不详。青铜材质。铜铃一组为9件,通高在5至10厘米之间,被横挂在小型透明陈列架上。所有铃形制相近,均为平舞,合瓦形,半圆形口,铃体上窄下宽,桥形钮,扉棱明显,铃腹内是否有舌,不明。除最右侧铃表面有纹饰外,其余铃通体皆素面。此组铃被陈设于“车马实用器组”,但铃作为青铜乐器的早期形态,对其进行形制、类型、具体时代的考证,依然具有重要的音乐考古学意义。

 
汉代铜铃一组(图片由笔者拍摄)

 
唐代彩绘骑马陶乐俑一组

 
      时代为唐代,具体年代不详。陶土材质,有敷彩。乐俑一组4件,男、女性乐俑各2件。通高约30厘米,形态均为骑马演奏乐器。男性乐俑头戴幞头,身着圆领窄袖�[袍,女性乐俑顶束高发髻,身着锦绣衣,1、2号乐俑上身残留有土黄色敷彩,3号乐俑残留敷彩为朱红色。马俑皆为站立姿态,身形丰满健硕,颈粗尾短,四肢修长,典型的唐马造型,1、4号马俑身体有朱红色敷彩,2、3号马俑颜色已不存。1号女乐性俑手持琵琶,但除音箱以外的琵琶部件已残损。2号男性乐俑左臂高高上扬,手持一圆形单面鼓,右手持桴作敲击状,此乐器推测应该是��鼙。3号男性乐俑吹奏横笛,4号女性乐俑吹奏排箫,此二身乐俑演奏及乐器特征较明显。

 
唐代彩绘骑马陶乐俑一组(图片由笔者拍摄)

 
隋唐屏风鎏金石棺床

 
      时代为隋唐,具体年代不详。棺床材质沙页岩, 通高1.23米,宽1.15米、长2.18 米。由大小不等的17方画像石和8方素面石条组成床座、床板和屏风。正面床座由2方画像石拼成, 通高31厘米, 右侧一石长1.25米, 左侧一方长0.6米。凹雕六组�酌�, 分上、下两层。上层�酌盼�圆底莲瓣形, 内有6身男性乐伎,均头戴束发冠, 身着圆领紧袖左衽绯衣,两肩垂带交叉飘起,下层�酌拍谟肜旨可舷露猿频窨�6只神兽, 两臂生翼,反掌托举。(注:天水市博物馆《天水市发现隋唐屏风石棺床墓》,《文物》,1992年第1期,第46至47页。)乐伎从左至右依次演奏笙、铙、曲项琵琶、筚篥、腰鼓和竖箜篌。

 
隋唐屏风鎏金石棺床(图片采自网络:http://www.tssbwg.com.cn/uploadfile/2013/1114/20131114045119274.jpg

 
      此外,在随葬器物中出土一组5身跽坐石乐俑,材质为蛇纹岩,据考古简报《天水市发现隋唐屏风石棺床墓》,出土时位于棺床前部左、右两侧。(注:《天水市发现隋唐屏风石棺床墓》,第53至54页。)通高32至33厘米,乐伎头戴平顶交角头巾,身着圆领紧袖左衽长袍,腰束缂带,均呈跽坐奏乐姿态。棺床右侧乐伎分别演奏横笛、贝、排箫,左侧乐伎一人持笙,另一身持琵琶,笙的笙管和琵琶琴头已残缺。两部分乐伎均高鼻深目,状似胡人。由于该墓墓志字迹难以辨认,无法确定墓主人身份,但据博物馆宣传册页的介绍性文字,目前将此墓确定为粟特人墓葬,如确实,对于研究隋唐时期天水地区粟特人聚落的文化习俗有重要的揭示意义。

 
跽坐石乐俑一组(图片采自网络:http://www.sohu.com/a/214853912_740892

 
      随着博物馆闭馆时间的临近,我们一天的考察也即将结束,17时20分,一行人乘车返回驻地。

 
考察研讨

 
      除了学术考察、天水的饮食大概也是这一路最诱惑人的了。晚餐的热闹过后,萧老师因为要回上海上课,匆匆赶往兰州。一行人一起送她到20来公里外的高铁站,回到下榻处,照例是研讨时间,一月下来,大家对此已是轻车熟路,心照不宣。

 
      在准备好考察笔记和录音设备之后,温和率先发言,他谈到:考察中印象最深刻的当属麦积山第127窟所绘建鼓图像。众所周知,建鼓在古代一般被用于礼乐仪式中,是雅乐的象征,其被绘于佛教石窟壁画上,其中的原因值得思考与探究。
 

 
      刘晓伟接着进行了补充,除了对建鼓入画表现出同样兴趣外,他将主要的目光停留在了麦积山造像碑之上,他认为要将造像碑和石窟结合起来做研究。另外,他将麦积山与云冈石窟飞天样式进行了对比,对云冈模式的西传做了说明。

 
      陈燕婷认为麦积山石窟更多体现的是中原汉风,与之前考察的敦煌石窟和新疆石窟在风格上的差异较为突出,若以丝绸之路的角度视之,风格的传播与异化是研究的重点。

 
      贺志凌对陈燕婷的观点表示赞同,并且表示今次在麦积山看到的竖箜篌图像可以补充到之后的研究之中,自己的研究内容也可以继续向东推进。

 
      徐欣的视角较为具象,她重点关注了麦积山第133窟,此窟的营建规模宏大,内部层次丰富,各种佛龛、影塑、造像碑数量众多,“万佛洞”的俗称恰如其分,这些都是之前考察未曾见过的,希望以后可以阅读更多的资料来进一步加深了解,为自己的研究开阔视野。

 
      麦积山第135窟独特的明窗设计引发了魏育鲲的思考,她认为对于第135窟的功能应该做一个全新思考。洞窟设计之初,除了礼佛、歌颂功德外,是否还有其他的隐形因素是目前的研究没有考虑到的。而且,麦积山所带有的关陇文化与敦煌石窟表现的河西文化具有鲜明的区别,这在石窟风格、民间音乐甚至方言中,都是能强烈感受到的。

 
      朱晓峰则主要关注麦积山石窟与敦煌石窟在风格、形制上的区别和联系,他发现麦积山第133窟窟顶所绘天人的样式、线条、设色与莫高窟第285、249窟窟顶较为接近,可以做一对比研究。另外,对于第127窟各壁面和窟顶壁画以及第10号造像碑每格内故事内容间相互的逻辑关系提出了新的看法,这有助于重新认识它们的内涵、功能和意义。

 
      接下来,大家意犹未尽且兴致不减,不停交换着石窟和博物馆的考察心得,连日的疲惫丝毫没有干扰到我们,每个人都神采飞扬,时而点头附和,时而又针锋相对。回想起来,这种气氛既熟悉又亲切,同时又感到些许的不舍和失落。天水行程的结束也就意味着本次考察的完结,大家又要各奔东西,不知何时还能一起在路上,一起跋山涉水,一起激扬文字。

 
后记

 

 
      就在写这篇综述的时候,随手整理一路考察拍摄的照片,无意翻到一张用手机拍摄的从焉耆驶往库车高速公路上的照片。比之综述内容,似乎有些不合时宜,但最终还是决定放在文末——若为祥瑞,则冀望吾辈之学术如凤鸟振翅,一飞冲天。

 
致谢
      感谢天水市政府、天水市文化局、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为本次天水考察提供的无私帮助和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张锦秀编《麦积山石窟志》,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页。
[2] 「五代」王仁裕《玉堂闲话》,傅璇宗、徐海荣、徐吉军主编《五代史书汇编》四,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年,第1898页。
[3] 《麦积山石窟志》,第2至3页。
[4] 《麦积山石窟志》,第16页。文中所用石窟测量数据,均采自《麦积山石窟志》,以下不再一一注明。
[5] 《麦积山石窟志》,第177页。
[6] 《玉堂闲话》,第1898页。
[7] 《玉堂闲话》,第1898页。
[8] 郑炳林、沙武田《麦积山与乙弗后有关之洞窟》,《麦积山石窟艺术文化论文集》下册,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3至34页;小泽正人《麦�e山石窟における北魏後期·西魏における石窟の变迁とその背景》,《麦积山石窟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第151页。
[9] 朱晓峰《建鼓图像新论》,《乐舞研究》第2卷,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164至166页。
[10] 《麦积山石窟志》,第181页。
[11] 天水市博物馆《天水市发现隋唐屏风石棺床墓》,《文物》,1992年第1期,第46至47页。
[12] 《天水市发现隋唐屏风石棺床墓》,第53至54页。

 

 

 

 

 
主办:
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
协办:
香港蓬瀛道教音乐研究基金
项目资助:
国家“双一流”高校建设项目经费资助
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扶持项目经费资助
(萧梅教授团队“生态音乐学研究”建设项目)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