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漫寄(12)|品读兰州:从黄河大桥、兰州鼓子到炳灵寺

作者:发布时间:2018-12-29




行走、美景与遐想

 
      10月28日一大早,听到了来自队友的“好消息”:凌写东西熬夜至清晨五点,欣在凌晨一点边说“我熬不住了”边在键盘上敲出一大串字码,鲲、伟还有温和讨论学术至凌晨一点半,我也在隔壁房间对着电脑坚持到一点半。尽管如此,清晨8:30早饭过后,一队人马照旧欢歌笑语的开路了。车上的时间里,有的人继续抱着电脑在东倒西歪、头晕眼花颠簸中练习手、眼、脑的一致性——写文章,有的人用平板或手机看文献,当然还有昏沉补觉的。二十多天来,在面包车中的时间占去很多,对身体而言绝对是个挑战,除了需要灵活掌握和控制喝水频次和注入量、及时根据空间扭转身躯和调整脑袋脖颈位置以外,还需要在身体与车行进律动的博弈中学会顺应——无论车怎么颠簸都可以安睡、喝水或者打开电脑写东西。

 
      我们行驶在连霍高速上,向着东南方向疾驰。天气很好,太阳非常敬业的陪着我们,祁连山的峰峦起伏似乎近在眼前,山脚下的农舍排排,袅袅炊烟映衬着山峦的褐色,高速路旁时不时出现成捆的玉米秸秆,与枝桠瘦弱的树,一派深秋景象。大概9:50分,就在高速路上出现了醒目的“祁连山国家保护区”路牌时,车头带我们走入祁连山最美的雪山段。按照队长的提示,10:05我们在安门服务区下车稍事歇息,后下车的我被队友们的惊呼吸引,奔跑过去,看到了来自祁连山顶雪山的美景。(见下图)

 
(雪山美景照   温和拍摄)

 
      10点半左右途经庄浪河。庄浪河是黄河一级支流,古称逆水、乌亭逆水、丽水,上游称金强河。从青海的门源县与甘肃的天祝藏族自治县交界处、祁连山东端的冷龙岭东麓和马雅雪山北麓以及乌鞘岭南麓,大致由北向南流,途经天祝藏族自治县、永登县,在兰州市西固区河口村注入黄河。(注:引自杨成有、刘进琪《甘肃江河地理名录》,甘肃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07页。在永登县境内的庄浪河,有着鲲的很多回忆:采蘑菇、散步、捡石头……

 
(永登县庄浪河,图片来自百度)

 
      伴随鲲的回忆,我们陷入了各自不同的遐想。汉代张骞开通的古丝绸之路,从今西安出发,越陇山,经通渭,在今兰州渡黄河,溯庄浪河,翻乌鞘岭,进入今武威,再经今张掖、酒泉至敦煌,出阳关或玉门关,进入西域道。原来,这条流域狭长、两岸支流短小、平均河面宽度22公里的庄浪河,从汉代以来就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或许,庄浪河就如陪伴儿时的鲲那般,默默地陪伴着那些穿梭往来的粟特商人、征伐战场的将士车马以及被迫戍边的百姓儿女们……

 
非遗项目、中山桥与兰州鼓子

 
       12:40左右,我们到达兰州。在排出店门的蛇形长队中品尝到了闻名全国的“兰州牛肉面”。考察时间并不宽裕,再加上身边早已站满眼巴巴等桌子的食客,我们很快的把面条划拉进肚,呼喊着“晚上不吃饭了”,闪转腾挪般绕开了继续排队等面的食客长龙。

 
      我们在兰州城关区北滨河路金城关的文化博览园见到了陈列于“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中的各种有趣的人文景观:采用线条勾勒方式展示的青城西山小调、西固军傩戏、永登高跷、太平鼓,还有微缩的黄河水车、羊皮筏子等。

 

 
兰州非遗陈列馆前

 
讲解员在讲解

 
青城西山小调

 
西固军傩戏

 

兰州太平鼓

 
永登高跷

 
黄河车水

 
羊皮筏子

 

 
茶馆与兰州鼓子

 
      文化博览园依山而建,就在比陈列馆地势稍高的地方,有座黄河桥梁博物馆,在这里我们了解到兰州黄河大桥的建造史。在没有建桥之前,黄河两岸的人们采用船渡、冰桥、筏渡三种渡河方式,在那些岁月里,渡黄河并不便利。光绪初年,陕甘总督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为便于军需运输,率先提出在兰州黄河上兴建铁桥,但因洋商索价过高而作罢。清末,在鼓励使用外国新技术的政策支持下,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政府在兰州道彭英甲建议和甘肃总督升允的赞助下,动用国库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由德商泰来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国人满宝本、德国人德罗作技术指导,建起了黄河第一座铁桥,初名“兰州黄河铁桥”。 1942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名为“中山桥”。1954年,国家拨款对铁桥进行全面维修加固,在原平行桁架上加拱。铁桥建成至今已过112载,如今已经成为兰州人的精神家园,情感徽标。

 
      在陈列馆当中看着、听着、感受着的我们,突然有些艳羡祖辈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他们在实践中睿智的改善着与黄河的依存关系,他们以火热的心态来面对生活,他们能扬弃的传递着来自四面八方的生活方式,也能从容不迫的打造着属于兰州人的生活方式:品着茶、喝着酒、唱着鼓子。

 
      我额外关注到微缩茶馆的墙上贴着的那八个大字:茶馆酒肆 莫谈国事。茶馆和酒馆不谈国事,气氛轻松,生活气氛浓厚。人们在热闹、微醺甚至嘈杂中忘却生活的艰辛不易,在鼓子吟唱声中谈古论今、诉说过往,人声、琴声、歌声、叫好声混杂一处,溢出了酒馆茶馆的狭小空间,带着金城郡人或者兰州总管府人的包容、豁达、灵活、坚韧走向更长更远的历史当中。

 
      转换空间,我们来到文化博览园的三层兰州鼓子传承基地,聆听到了国家级传承人陈增三团队表演的兰州鼓子《西厢记》选段、《草船借箭》选段、《林冲夜奔》(又名《苍龙哭海》)选段。

 
兰州鼓子传习基地
 

 
      兰州鼓子的唱腔很优美。传承人陈增三先生介绍说,兰州鼓子有“十大调”和七十多首曲牌。在传承基地的墙报上,介绍兰州鼓子的曲牌分为平调、鼓子腔和越调三种。平调是单支的小令和大曲,鼓子腔是由鼓子头加若干曲牌再加鼓子尾而成,越调也是越调头加若干曲牌再加越调尾而成。两处有关调、曲牌、曲牌联缀概念的不同说法激发了我们的兴趣。拜网络的发达,我们及时下载了相关研究文献。较为集大成的研究报告有黄虎的硕士论文《兰州鼓子的调查与初步研究》。研读后获知,墙报上有关平调、鼓子腔和越调的分类,应该属于分类层次上的腔系。黄虎的报告中分别为牌调、平调、越调、赋子四大腔系。艺人们在腔系下再细分“十大调”,即“鼓调、词调、跨调、悲调、越调、平调、勾调、荡调、令调、百调”。而在十大调中,又有具体的曲牌。那么就资料和现场采访而言,除了平调和越调(腔系意义上)有所对应外,鼓子和赋子,或牌调却不同名。我们再翻阅资料发现,有些文章因牌调系中的联套方式有鼓子头+若干曲牌+鼓子尾的形式,称为鼓子腔。也有的人直接将兰州鼓子的腔系指认为鼓子腔和越调两个腔系。两个腔系的说法或因为它们是曲牌联缀体,而上述四大腔系中的平调腔系,主要是单曲体,而赋子腔目前只见其名,于调子和主要使用曲牌名称方面未见有进一步的资料。而鼓子腔在联缀时,往往有在鼓子头后接曲牌“赋唱”的说法,以铺陈主题要旨。这些不同的说法,一方面反映出鼓子艺人口述逻辑并不统一,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它的民间性,可以做进一步的研究。

 
      在演唱中,陈增三先生告诉我们兰州鼓子“十大调”中,丢失了词调、跨调和勾调,但却增加了一个十大调之外的“海调”。他还为我们演唱了海调的专有曲目《林冲夜奔》。

 
      兰州鼓子中不同的曲牌有不同的表达涵义:比如,[边关调]是表达悲壮情绪的,[石榴花]、[倒推浆]是表达抒情婉转的,[金钱调]表达喜悦情绪的等等。曲目有的涉及民间传说,有的记述历史故事,主要有闺情曲、英雄曲两大类。比如《武松打虎》、《西厢记》、《林冲夜奔》等。黄虎论文中对曲目的调查,可达370多首。

 
《西厢记》演唱现场

 
   
陈增三《林冲夜奔》演唱现场

 
      兰州鼓子的表演形式一般采用带伴奏演唱或自弹自唱(见上图)。依照曲本题材可分为文曲和武曲,文曲的唱腔细腻委婉,采用“柔口唱法”。武曲多采用“刚口唱法”,行腔悲壮粗犷。乐队也分为文场和武场。文场主要有三弦、扬琴、横笛、二胡、琵琶等,武场在早年间有八角鼓、四叶瓦等,后来用小月鼓击节起头,如今主要有板鼓、手板、钹、木鱼等。

 

 

 
      陈先生还介绍到,《西厢记》有几十个曲牌、近百种唱法,会依照表演时间灵活节选。在当代的传承中,演唱者会选择手持鸳鸯板作为节奏,这是过去没有的内容。在演唱者的选择方面,过去是男性演唱者为主,如今女性也可以作为主唱,调门比男性要高。而在介绍和文献中反复出现的“八角鼓”,却在目前的演唱中不再出现。

 
      遗憾的是,由于陈先生的团队另有演出任务,匆匆离去了。

 
行程中的常态:车内开会讨论

 
      晚饭过后,有的队友在夜色中去黄河边走走,整理思绪。有的队友扎堆儿一起读书查资料。

 
      休整一夜,11月29日早8:30,我们离开酒店,沿213国道向西南方向行驶,前往炳灵寺。照旧,刚上车的我们各就各位的读书、望窗外思考和发呆、敲击键盘。突然,坐在副驾驶位置的队长似乎忘了肚子不舒服的感受,用那惯有的丹田之声缓缓说道:“大家先考虑一下,十分钟后开会讨论。”此番言语迅速将各种姿态、神态的我们拉回到车里的现实当中。

 
      昨天的所见所闻所思,一股脑儿的迸发出来:

 
      1、有关表演形式。据悉,以前是在茶馆中边聊边唱,会唱很久,如今这种表演形式由舞台代替了茶馆,演出性质也就改变了。目前,由于非遗传承人必须保证每年上百场进校园或其他地方的演出任务,从根本上,是把这种原来存在于生活中的曲艺属性,改变为为他人表演的舞台节目。这种“作品化”的形式转变,对于兰州鼓子的传承而言是弊大于利,还是相反?一个明显的事实是:舞台表演需要依照时间选择曲目,还需要依照受众和环境选择曲目的段落。久而久之,或就是部分曲牌、唱法、曲目失传的重要原因。

 
      2、兰州鼓子作为原来只在茶馆雅集,与八角鼓子弟书的历史渊源,让温和将它与博物馆外黄河“铁桥”的百年历史相关联。他认为左宗棠修桥的历史,清朝的兵力和商贸,如此等等,都可以作为兰州鼓子一类传统音乐品种的脚注。“队长”认为我们现在看到的变化,除了生存方式发声的变化之外,它的传播过程和在地化过程,都可以从“调/腔系”“曲牌”“音调”等各个方面来研究。比如秦声对兰州鼓子的影响,最为明显的就是海调“苍龙哭海”的音乐表达,明显具有秦腔苦音的成分。研究中也需要有意识的剥离与分析这类融合交流现象在唱腔、曲牌中的特点

 
      3、如今看到的演唱者(女性)手持鸳鸯板(又称梨花片),是与其他曲种借鉴效仿而来,目的是提升舞台表演效果。从另一个层面上看,这类模仿恰是表演方式生命力延续的体现。

 
      4、兰州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兰州鼓子的多元唱腔风格和丰富的牌、调系统,与它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而且自晚清以来,西北地区人口的大量流动也是音乐文化传播的重要背景。
     
      上述整理或许并不一定是讨论全貌的记录,那些思考碰撞出来的看似“不成气候”星星点点,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它会与暂时成块的认识结果一起组成继续深入研究的驱动力。

 
探访炳灵寺

 
      就在开会的过程中,大概是9:50,车头驶入刘家峡。约10:46我们从向阳渡口上船,驶向炳灵寺。

 

 
照片由温和提供

 
      炳灵寺石窟位于甘肃省永靖县城西南35公里处黄河北岸的小积石山中,最早称为“唐述窟”,唐代称为“灵岩寺”,宋代该处被吐蕃占领时始称“炳灵寺”,在藏语中,“炳灵寺”是“仙巴炳灵”的音译,即十万弥勒洲的意思。

 
      炳灵寺石窟开创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经北魏、北周、隋、唐、西夏、元、明、清各代陆续修建,历时1600多年。炳灵寺石窟的布局,以位于悬崖高处的自然大窟、唐代大佛、崖面中段的众多中小窟龛构成主体,其中唐窟占三分之二以上,大都完成于盛唐时期,反映了唐朝文化的绚丽。石窟由下寺、洞沟和上寺三部分组成,共有窟龛216个,造像800余尊,壁画约1000平方米。其中下寺区的窟看分布相对集中,较多的反映了汉传佛教的内容,上寺区与洞沟区则主要反映了元明时期以来藏传佛教的内容。(注:引自甘肃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编《炳灵寺石窟艺术》,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9月,前言部分。

 
      大寺沟每年三、四月份有黄河水注入,可乘船观赏。我们到来的十月末,大寺沟积累了厚厚的淤泥,几个挖掘机正在奋力的清淤。

 
正在清淤的大寺沟与西壁石窟群

 
有水时的大寺沟与西壁石窟群(图片来自《永靖炳灵寺》)

 
      炳灵寺岩体为白垩纪红砂岩,易于雕刻,因此除了第169窟、第8窟、第16窟、134窟、第172窟造像是泥塑或石胎泥塑外,其他都是石雕造像。此行考察重点是第169窟。

 
      在去往第169窟的途中,我们粗略的浏览了几个窟。出于保护目的,所有的窟只能隔着防护栏远观。

 
      第1窟,西秦开凿,经明代重塑。目前我们仅能看到一块介绍内容的石碑。据悉,该龛原位于此处以下约十米处,1967年刘家峡水库蓄水前拍照、测绘并剥离出底层的西秦壁画,对造像作了防护措施后,被泥沙覆盖。

 
      第16窟,北魏开窟,内有泥塑释迦牟尼涅��图,脚穿木屐。造像原位于窟龛群中部下方15米处的卧佛院中,1967年修建窟前防护堤坝时搬出原窟。先位于大寺沟的东侧一座院落中。

 
搬迁至大寺沟东侧院落中的涅��泥塑(图片由温和提供)

 
       第128窟开凿于北魏,平面方形,高坛基,穹窿顶,四壁有石雕造像31尊。经明代重绘。窟西壁有三世佛,两侧为格鲁派祖师。南壁有密集金刚、大威德金刚等,北壁有密集金刚、大轮金刚等,东壁窟门上方有两排佛,上排有六佛,下排有七佛。门两侧有四大天王,左侧的天王手持琵琶作演奏状。

 
      第6窟,时期定为北周,窟内有石雕一佛二菩萨,佛身披通肩大衣,结跏跌坐,双手结禅定印。四壁画禅定千佛。佛间以树相隔,千佛下层绘有数只猴子和喜鹊在树丛中嬉戏。

 
       第82窟是北周时期开凿,库内泥塑一结跏跌坐佛二侍立菩萨。隔防护栏可辩壁画中的部分内容。据悉,窟顶部和门道处露出来的底层壁画是北周原作,可见飞天和流云等。表层为明代重绘。正壁上部南侧绘藏传佛教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像。

 
      第134窟,北周开窟。半圆形穹窿顶窟,正中高坛基上木胎泥塑一佛二胁侍菩萨,南北两侧各有一结跏跌坐佛、一立佛。窟内壁画是唐代重绘,正壁绘众菩萨及供养人赴会场面,窟顶绘千佛。
      
      第3窟是盛唐开凿,方形平顶窟,南壁开上、下两龛造像。窟内正中依山雕凿一唐代四坡顶,仿木结构石塔,塔基与崖体相连。窟的四壁与石塔表面壁画都经明代重绘藏密题材,塔背面下层有“大明”、“嘉靖”墨书题记。窟顶有烟熏痕迹。

 
      第10窟是唐代开凿,窟内原有石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现部分造像移动至陈列展厅。

 
      第70窟为唐代开窟、明代重塑、重绘。窟内正中木胎泥塑八臂十一面观音像,各面呈竖式排列,形象由上而下共五层,是明代藏传佛教的典型作品。壁画布局严谨,有坛城图、十八罗汉、经变画等。窟外有“大明万历二十九年”的阴刻题记。

 
       时间并不充裕,也就不允许我们逐一考察每一个洞窟了。当步伐行至近大佛处,抬头看到陡立着的木质楼梯,向上仰望,脑海中蹦出来两个字:险峻。这是通往169窟的唯一途径。我们一行人,间隔、并依晃晃悠悠的木梯而上,参访精美的伎乐图像。

 
169窟位于大佛的旁边

 
通往169窟的多层木质楼梯(图片来自《永靖炳灵寺》)

 
      第169窟开窟于西秦时期,是炳灵寺开创时间最早、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洞窟。建造在距大寺沟上方60米的天然洞窟里,顺着山势走向塑像、绘画。

 
      窟内格局并不规则,甚至有些杂乱,雕塑和壁画的时代也多元叠加。据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勘察,该窟共有24龛,其中第6龛位于北壁东侧与东壁相接的拐角处,依山修成的平面作半圆形的背屏式龛,是该窟内容最重要且有造像纪年的佛龛。
      
      龛内泥塑一佛二菩萨,佛结跏跌坐,二菩萨侍立。佛右侧上方墨书“无量寿佛”,北侧的菩萨旁有墨书“得大势至菩萨”,南侧菩萨旁墨书“观世音菩萨”。这大概是时期较早的西方三圣吧!

 
第六龛西方三圣(图片来自《炳灵寺石窟艺术》)

 
主佛背光左侧的十身佛(图片来自《炳灵寺壁画全集》)

 
      佛背光彩绘有伎乐飞天,左、右各五身,背光外上方北侧空间绘天王像、莲花化身童子及两排坐佛共十身,旁有墨书提名。北侧菩萨顶部彩绘一站立菩萨,旁边墨书“弥勒菩萨”,其东侧彩绘一佛,并有墨书“释迦牟尼佛”。在这尊佛的东侧,有白底长方形框内墨书造像铭文,文末出现“建弘元年岁在玄枵三月廿四日造”。

 
建弘元年墨书题记(图片来自《炳灵寺石窟艺术》)

 
主佛背光左侧的十身佛细部(图片来自《炳灵寺石窟艺术》)

 
      上图就是著名的建弘元年墨书题记。“建弘”是十六国时期西秦太祖文昭王乞伏炽磐的年号,“玄枵”是十二星次之一。这是中国石窟寺中发现的时期最早的题记,弥足珍贵。在窟内看到的题记,早已用透明物覆盖其上保护起来,上面落满尘土。站立在这份跨越千余年的墨迹对面,我竟泪目模糊了,这位在位八年就下台的帝王,是否会在九泉之下为自己营建如此恢弘的洞窟而自豪、敢不敢再自豪下一个千年?
 
       在弥勒菩萨和释迦牟尼佛下方,绘供养人一排,墨书提名者有:“清信女妾王之像”、“乞伏罡集之像”。建弘元年造像铭文下方绘两排供养人,并有墨书提名,上排第一人旁有墨书护国大师昙摩毗之像、比丘道融之像,下排第二人旁墨书:“比丘惠普之像”,后依次有至少四条墨书字迹。

 
第六龛供养人(图片来自《炳灵寺石窟艺术》)

 
第六龛供养人局部(图片来自《炳灵寺壁画全集》)

 
      十六国时期,黄河流域和西北地区长期处在多民族、族群角逐之地,西秦建立政权以后,在现今炳灵寺的地方缔造了佛教圣地。西秦统治者热衷于宣扬佛教,曾聘请东晋名僧圣坚翻译佛经。经西秦翻译和整理的佛教经典有56部、110卷。当时的高僧玄高、昙弘、昙摩毗等到市场讲经。169窟第六龛的墨书题记“护国大师昙摩毗之像”和绘像可印证此事。

 
护国大师昙摩毗之像墨书及绘画(图片来自《炳灵寺壁画全集》)

 
北侧比丘像(图片来自《炳灵寺壁画全集》)

 
      第六龛无量寿佛背光有彩绘伎乐飞天形象,可惜有些漫漶,一队人马在溢于言表的兴奋中认真辨认:左侧有腰鼓伎乐、箜篌伎乐、阮咸伎乐,右侧有排箫伎乐、卧箜篌伎乐,另有呈舞蹈状的乐伎人。有趣的是,这些伎乐人的衣带飘飘、有的朝左前方飞跃,有的向右前方腾跃,动态感十足。所持乐器与人物用颜色区分开来,演奏姿势描绘清晰,尤其是持卧箜篌的伎乐人,一条腿向内弯曲,另一条腿向左前方伸展,既符合演奏所需姿势,也顾及到飞天的动态需求,堪称绝妙!

 
主佛右侧背光彩绘伎乐(图片来自《炳灵寺壁画全集》)

 
主佛左侧背光彩绘伎乐
(图片来自《炳灵寺壁画全集》)

 
      仅仅169窟第六龛这个角落,主佛端坐、众佛与菩萨们围绕其左右,高僧与世俗男女供养人目不斜视的向佛而立,伎乐人、天王和莲花化身童子环绕上空,似乎将我们带入到了遥远的佛国世界之中。要知道这个洞窟有24龛呀!我们久久不愿离去。
 
       我们被眼前这番杂乱却不乏精美的造像、壁画惊得目瞪口呆了。169窟,炳灵寺诸多窟龛中地理位置最险峻的地方,其石壁环境的恶劣,风蚀的溶洞,却隐藏着文化多元、内容丰富的佛国世界。它矗立在黄河边崖壁上1616年,遭遇过岩体渗水、自然坍塌、自然风化与人为破坏等太多生存问题,却仍旧神圣地傲立小积石山的最高最深处,迎接着千年的日出日落,品悟着历史朝代更迭的沧桑起伏。

 
第六龛展开测绘图来自《炳灵寺一六九窟》

 
参考文献
1、杨成有、刘进琪《甘肃江河地理名录》,甘肃人民出版社,2014年。
2、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炳灵寺文物保管所编《炳灵寺一六九窟》,海天出版社,1994年5月,
3、甘肃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编《炳灵寺石窟艺术》,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9月版。
4、甘肃省博物馆炳灵寺保管所编《炳灵寺石窟》,文物出版社,1982年2月版。
5、甘肃省文物工作队 炳灵寺文物保管所编《中国石窟 永靖炳灵寺》,文物出版社,1989年12月版。
6、中国敦煌壁画全集编辑委员会编《麦积山 炳灵寺》,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1月版。

 

 

 
主办:
上海音乐学院·亚欧音乐文化研究中心
协办:
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
香港蓬瀛道教音乐研究基金
项目资助:
国家“双一流”高校建设项目经费资助
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扶持项目经费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