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欧音乐研究中心首期“邀访学者计划”正式启动

作者:发布时间:2018-10-12


  作者:徐欣

 
伴随着上海音乐学院2018年秋季学期的开启,上海音乐学院亚欧音乐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首批邀访学者计划也正式拉开了帷幕。2018年9月6日下午,“中心”在院图书馆三楼音像部召开了欢迎会,会议由萧梅教授主持,林在勇院长,党委曹荣瑞副书记、院办主任兼中心常务副主任史寅,以及中心副主任刘红教授、全职引进专家Gisa教授出席了会议。

参会人员合照

林院长首先对本届邀访学者表示了由衷欢迎,并充分肯定了“邀访学者计划”。他表示,能把不同学科、专业背景、不同学术经历的青年学者请到上音,加入学科建设中来,无疑打开了学术研究的一个新境界,它既是新举措,也是新范式。他认为人文学科非常强调学科自身的历史脉络,比如文学领域研究曹禺,就需要了然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然而,有些人对自己手中乐器的历史由来及其与其他乐器的相关性不甚了了,这在其他领域是不被允许的。此外,任何一个领域的学术贡献,都是由来自不同视野的成果共同塑造的,汇聚五湖四海的研究力量,才能做好研究。上海音乐学院亦因此不遗余力去布局和建设新的成果机制,“邀访学者计划” 将是一个载入学校历史的、受到瞩目的研究举措,它也是我们持续开展的柔性人才流动机制的一部分。林院长指出,“中心”是一个有着远大愿景的研究机构,是学校学术建设的重点和学术支撑的主要力量之一。进而,他再次强调了行政“为学术服务”的办院方针。


林在勇院长发言

萧梅教授向各位参与邀访学者计划的青年学者们介绍了“中心”的成立背景、主要研究方向和发展目标,以及首届“邀访学者计划”与敦煌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立意及聚焦点。并对以敦煌石窟为中心的壁画音乐图像、不同时代丝绸之路沿线典型乐器、乐队和舞种、历史记录与当代民间音乐舞蹈等方面切入的“中原—河西走廊—西域”音乐文化传播和交流,中古时期的族群关系为主要方向的考察计划做了详细介绍。她特别强调,这次邀访学者的研修,是既注重探索和思考之“研”,又注重学术和人格的“修行”过程。希望每位学者在各自学术专题的研究之外,要真正重视和写好自己的研修笔记。萧老师建议大家充分利用不同专业背景的机会,充分交流,互相切磋,丰满自己的学识。此外,她还以自己对“黑水城”音乐材料的收集与读解为例,与大家分享了她对计划中“黑水城”遗址考察的认识。

刘红教授针对本次计划的核心内容——为期一个月的田野考察贡献了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他说,对民族音乐学者而言,一个月的实地考察是小菜一碟,但就习惯于案头作业的史学学者来说有一定的挑战,而且,就历史文献、石窟壁画以及民间音乐相结合的考察而言,对两方面学者都构成了挑战。他特别以域外道教研究学者对写本和吊挂图像的研究方法为例,强调了图像研究中在是什么之外的为什么,以及如何是等问题。在研究成果的写作上,他希望大家用心挖掘,大胆联系,拿出自己年龄该有的想法,记录下独立独特的视角。他呼应萧老师关于文本写作的多样性,强调包含在多样性中的实地经验和调查温度。

作为呼应,几位邀访学者纷纷谈到了对于研究的想法。来自敦煌研究院的朱晓峰副研究员根据自己长期的研究心得指出,萧老师对黑水城文献的重视,很有见地。事实上,目前关于敦煌文献和黑水城文献中与音乐相关记载的研究仍有待展开,这对于本次研究计划中各民族音乐文化交流的探查有极大的拓展作用。此外,敦煌石窟由于跨度广、洞窟数量大、加之石窟壁画音乐图像所涉及的空间、布局具有特殊性,就要求我们在调研之前尽量了解关于河西历史、石窟营建、壁画绘制等方面的内容,以便全面、准确的把握石窟音乐图像的内容、形式和意涵。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陈燕婷副研究员从比较的视野,介绍了自己对于福建南音和丝路沿线壁画图像关系的研究设想。在长期的南音研究和近期对敦煌壁画图像的研读中,能够看到的是从拍板形制、演奏姿势等方面的相似性,拍板与琵琶的组合等等。一个是仍活跃在南方的古老乐种,一个是在西北丝路静静伫立的壁画遗存,二者之间的联系与比较将会带来什么?此外,有关丝绸之路音乐的其他方面的相关研究,比如曲牌研究等,都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来自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的徐欣副教授认为,在长期关注田野活态资料的音乐人类学研究背景之下,如何能够快速进入中古时期的文献、图像的资料解读,充分了解从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在这一时期、这一区域的历史活动,从而为研究计划打下坚实的基础,是非常大的挑战。西安、甘肃和新疆,从上古时期开始就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历史舞台,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在这个地区有着持续不断的互动,是两个文明的交接地带。带着对蒙古族和中亚突厥民族音乐共通点的历史性思考,希望能够为当下的内亚地区音乐研究探索更丰富的关联。

和徐欣从活态走入静态的路径相反,有着考古学和古代音乐史学术背景的任宏博士(中国戏曲学院讲师),则希望在静态的历史遗存资料之外,将动态传承的传统音乐和戏曲纳入到考察视野当中。她认为以往有关壁画的研究,由于种种原因,都是在鉴别、释读绘画中的器物以及造型等,当我们带着全局观去重新审视,则会得到不一样的认识。同时,还需要关注那些当代仍旧活着的音乐,考察他们与历史静态图像遗存之间的关系。

致力于音乐考古的刘晓伟副教授对能够有这样一个机会学习、研究表示了衷心感谢。刘晓伟介绍了自己的学术经历,以及在音乐图像考古以及北朝墓葬音乐文化研究中的困惑和感悟。他用叶子和树,比喻了研究过程的复杂性。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这棵树系统的信息,而会陷在对树叶的描述、分类与整理中。他也分享了自己对郑振满有关历史结构问题的阅读和启发,并希望自己即将展开的研究定位于历史结构中的乐舞研究。丝绸之路音乐的研究,跨越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结构,因此我们需要大量的阅读与思考。

刚刚结束莱比锡访学的浙江音乐学院温和博士说,我只能告诉大家,这两天当学友们问我在莱比锡访学一年有何收获时,我只有一句话:两手空空。当我前往莱比锡时,我认为我的中国音乐史知识相对于所要整理的莱比锡民俗博物馆中的中国乐器,应该已算满腹经纶,但我到了现场,我就发现自己“空空如也”。因此,我只能用“期待”来表达我对本次计划的向往。沈阳音乐学院教授贺志凌也表达了希望在这次的访学过程中,有更多的交流和碰撞。比较遗憾的是,邀访学者中唯一的外籍学者,美籍卡尔梅克人Ghilyana Dordzhieva博士,因为航班的原因,未能到会。

针对大家的发言,萧梅在最后与大家分享了《读书》新刊有关“苏秉琦的手感”一文。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在长期与陶片接触下形成的独一无二的体验器物纹路、形象及文化思维的“手感”,对音乐研究来说更为重要。对音乐学的学者来说,我们不止于“手感”,更重要的是整体的身体感。此外,她针对如何看待研究成果的问题,例举了北京大学罗新教授在《从大都到上都》一书中的最后一章。在这个章节中,罗新根据别人有关这一趟行走有什么新发现的提问及回答时的感想很值得我们思考。虽然“未能获得任何可以算作科研成果的新发现,……但我很庆幸自己完成了这次徒步——时间过去的越久,这种庆幸越是轮廓鲜明”的表述,却会深深烙印在“血肉文本”中。因此,期待各位邀访学者在浸入式的研修环境、密集的田野考察、互补式的团队协作之下,找到丝绸之路音乐研究扎实、真切的“感觉”,全身心投入到研究计划中,展开“动情”的研究。

下周,邀访学者们将开启“丝绸之路音乐研究系列讲座”,并参加在上海音乐学院举办的国际博物馆协会乐器专业委员会2018年年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Museums and Collections of Instruments and Music Conference 2018)。

记录整理:徐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