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时间:2018年9月13日起,每周四15:30-17:00
课程地点:上海音乐学院教学楼中603
任课教师:萧梅教授
本课程为“表演理论与中国传统音乐”系列课程之二,围绕“表演主体性”,采用【文献研读+聆听观摩+特邀艺术家工作坊+研讨】的教学方式。
问题背景与内容
中国的传统器乐原来主要以宫廷音乐、文人音乐以及与信仰、礼俗仪式密切相关的地方性乐种,戏曲、曲艺中的过场伴奏等形式存在。在20世纪,伴随着现代民族国家进程和西方艺术音乐的参照,一种脱胎于传统存在方式的“国乐”,进入了音乐学院的建制,并在几代音乐人士的努力下,在中国大陆逐渐稳定为“民族器乐”表演专业。并以“国乐”“民乐”“华乐”“中乐”等称谓出现在不同地域的华人世界。百年来,这一表演专业所含纳的器乐,也自然以顺应此流脉而产生的“民族管弦乐队”之常规乐器为主,结合不同地方风格特色乐器的补充,构建起各地音乐学院民族器乐表演“大同小异”的、以汉族器乐为主轴的专业方向。同时,作为20世纪迄今的“新传统”,它基本完成了科层制的教学体系,积累了包括古代传谱、民间音乐的“典籍化”(canonization,包括文本记录与舞台演绎),以及自刘天华以降愈益丰厚的创作作品共同构成的曲目文献,并在传统与当代的张力中围绕不同乐器演奏,各自整理、发展出极其丰富的表演技法,共同完成了“民族器乐”作为“普遍性知识体系”的现代建构。(在少数民族地区,其“民族器乐”亦采纳了相似的发展模式。)
在此背景下,原来以“乐师的演奏活化”为主轴之传统音乐存在样态,亦在专业音乐领域向“作曲家创作作品为中心”转化。
在“民族器乐”“传统音乐”“民间音乐”“古典音乐”等充满多重性且内涵不断变化发展的“话语”背景下,研讨课将以直接操持不同乐器的“演奏者为中心”,聚焦下列议题:
● 表演者的主体性
● “作乐”:谁的表演和语境
● 艺术与社会转型(social transition)关系中,表演者的多重叙事及创造力
● 跨界:本事·碰撞
● 声音·身体·认知
● 中国古典和民间音乐的当代性
教学安排
以16周课程为整体规划。
课程将邀请谈龙建/高艺真、蔡雅艺/陈思来,王建欣/李凤云,钟玉凤,刘星,吴蛮,邓建栋,安达组合,阎惠昌等艺术家串联“名家工作坊”,并以此8组工作坊为个案,进行相关音乐作品、行为和观念的研讨。
工作坊内容与时间安排
(具体内容,届时详见工作坊海报)
此外课程亦将结合三场展演:
10月25日 拉萨雪巴拉姆藏戏团
10月29日 沪上粤乐(香港传统粤乐,余少华等)
12月中旬《丝弦清音》(基于历史信息的江南丝竹展演/HIP)
希望学生通过课程中的参考文献(包括作品)阅读、聆听与讨论,并在“与‘民乐’艺术家面对面”工作坊的讨论中,结合自身的表演实践,深入思考和研讨民乐演奏家的当代处境、选择和可能性。拓展艺术探索之视野,反思学院内外、专业之间的壁垒,同时丰富中国传统音乐与音乐人类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