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 首届中国传统暨民族民间歌唱方法研讨会综述(三)

作者:发布时间:2018-10-12



第一单元:传统暨民族民间唱法研究的价值与当代意义

 

开幕式结束后,大会专题发言正式开始。第一个单元由萧梅教授主持。

 
第一位发言者为田青研究员(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宗教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他发言的题目为《法无定法——我对“唱法”的态度》。一如既往,田老师发言犀利但真挚。他首先表示,国内目前广泛使用的唱法四大分类(美声、民族、原生态、流行)在命名准确性上存在一定问题,“只有美声才美吗?民族唱法是哪一个民族?只有流行唱法才流行吗?穿上服装上了舞台还是原生态吗?“但是这四种唱法是现实的存在且各不相同。

 
其后,他借用费孝通先生的话表达自己对于四种唱法的态度——“各美其美”。他认为这四种唱法都非常珍贵,其形成是几代人努力的成果,因此在讨论时不应该指责某一种唱法。尽管每个人可能会存在偏好,但也需注意,不应将自己的偏好强加于他人身上。对于文化应该持有宽容、多元的态度。而他批评民族唱法也并非针对这个唱法本身,而是针对“用一种唱法代替唱法的多样性”这一问题。随着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社会追求规范化和一致性。而现在,个性化、多样化则开始成为潮流。需要肯定的是,民族唱法的建立解决了几代人未解决的问题,即用西洋美声唱法唱中国的歌“水土不服”的问题。但是这种唱法绝不是唯一科学的唱法。他激动地说:“昨晚阿拉坦其其格在工作坊中所讲到的【孩子落地的‘哇’的一声】,这个声音难道不科学吗?而图瓦的呼麦有5种,蒙古国有12种,由此可见呼麦不仅有体系,而且有可操作性,有一套学习的方式。难道不科学吗?我们不要做文化贵族,不要自以为是。

 
之后田老师对21世纪全球化下产生的两个新思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类开始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反思人和自己的历史的关系”。全球化不可阻挡,它带来了便利和好处,但是另一方面,在这个大环境下,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文化在迅速的消失。我们需要意识到“不能用一种文化,尤其是主流文化,代替所有即将消失的非主流文化。我们现代化的目的不是只成为一个现代人,而不成为一个中国人。”

 
在发言的最后,田青老师再次强调,四种唱法应该“各美其美”,他向观众提问“四种唱法应该互相学习吗?”同时,他肯定地回答“不应该(互相学习),各美其美,谁也别学谁。或者说,在学习的时候应该把握住自己的个性。”他也提醒大家,我们虽然谈的是唱法,但是不要在强调唱法的同时却忽略了它背后的文化内涵。

 
在田老师发言结束后,上海音乐学院的余亚飞博士后提问道“如何看待艺术的共性和个性?”田青老师回答:“我们不应该忽略共性,但是应该把注意力更多放置在个性上。共性是普遍存在的,个性是我们必须的追求。全世界都唱同一首歌太可怕了,即便唱同一首歌也要有不同的唱法。

第二位发言人是来自台北艺术大学音乐学研究所的吴荣顺教授,他带来题为《歌唱方法与半岛人文生态研究——以台湾恒春半岛恒春人的歌唱系统谈起》的发言。吴老师首先介绍了相关的基本信息,包括福佬民歌的主要来源、恒春半岛的地域范围、文化形态构成以及相关音乐的基本信息。

 
恒春半岛包含车城、满州、恒春,以及最南端的垦丁等半岛地区,这一地区由闽、客、原住民等混居而成,由此造成该地区多元的音乐文化生态。恒春半岛当地的民歌被称为“调”,它具有地域性特征。而在研究过程中,吴老师发现同一首曲调改变歌唱方法后对于当地人而言便不同了,由此“如何唱”显得尤其重要。紧接着,吴老师重点分析了恒春民歌中经常被演唱的六首歌调,以此来探究恒春人的歌唱发声美学观。他依据发声焦点位置将声腔区分为胸腔、喉腔、鼻腔、头腔四个部分,并依据声腔区的转换将其细分为:个别声腔区、级进式声腔区(如鼻腔-头腔,喉腔-鼻腔)、小跳式声腔区(如喉腔-头腔)、大跳式声腔区(如胸腔-头腔)、真假声交换声腔区和复合式声腔区6种。根据分析,他发现恒春人擅长用【喉腔-鼻腔】、【喉腔-鼻腔(真声)-头腔(假声)】的发声方式,并认为这种发声方式对于当地人具有族群认同的意义
 
第三位发言人为中国音乐学院的姚艺君教授,她根据大会整体的发言状况临时调整了自己的发言题目。她以本次会议发言议题中受关注较少的曲艺为重点,发表了题为《中国传统歌唱研究的困惑——谈谈曲艺的唱》的主题发言。姚老师的发言分为两个部分,“谈一点认识问题”以及“谈一点曲艺的唱”。

 
在第一部分,姚老师由“互联网安全问题”(世界互联网的13个“根服务器”无一在中国,此外所有“根服务器”均由美国政府授权机构管理)引入,强调独立自主的重要性。对比中国音乐,姚老师反问到“中国音乐在评价标准、评价体系、具体操作上是独立的,还是有依赖的?”其后,她对中国传统歌唱作了界定,它主要指“中国人原创并世代传承、未经借鉴外国技法训练塑造的中国本土的歌唱行为。”而究竟哪些歌唱算声乐、哪些不算却是一个认识问题,涉及到教育、传承、传播、实践等。因而她认为“给未来的中国人在音乐认知系统建立什么样的知识架构,如何客观地看待外国唱与中国唱等”都是无法轻视的问题。紧接着,姚老师运用数个抽样调查(如高校中的中西课程设置比例,学生喜爱的音乐类型等)来说明这一问题的严峻性。

 
在第二部分,她首先放映了90岁高龄的单弦名师赵玉明的演唱视频。姚老师介绍到,尽管赵老师已是90高龄,但是却仍“四处学艺”,学遍了北方曲艺,这种精神令人动容。其后姚老师的学生——白派京韵第四代传人翟静婉现场演唱白派代表作《黛玉焚稿》。尽管姚老师未明确指出其用意,但是现场观众们却在这首《黛玉焚稿》中体味到曲艺细腻、有张力的表现力。在最后,姚老师提出,“中国传统歌唱”是本土独创的表达行为,是庞杂而个性的演唱群体。这些中华先辈留下的丰富多彩的表演样态与歌唱范式是一笔特殊的财富。其后,姚老师对现场的年轻人写了寄语,她说“面对传统要真诚,弯下腰去,先做学生,再做学术,真学一二。探究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资源要脚踏实地。任重道远!”而主持人萧梅教授也随后感叹道“如果全国那么多的声乐学生,哪怕只是声乐的研究生,每人可以学习一种传统的唱法,那也将给我们一直讨论的传承问题带来多大的变化!

第四位发言者是著名的声乐理论家许讲真老师,她的发言题目为《多彩中国唱》。正如标题所示,许老师的发言展现了多彩的中国歌唱方法。这位年岁已逾70、满头银发但神采奕奕的许老师一出场便惊艳众人!她由自己的实践出发,根据自己对多种唱法的学习与模仿,在钢琴上自弹自唱,生动地向大家演示了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多个民族的民歌,并分析模仿不同风格的要点。此外,她重点向大家讲解了她对中国歌唱艺术认识中的“顺声”和“阻声”。她认为,“歌唱有顺声和阻声两种发声技术,其歌唱线条呈曲线状;美声等外来唱法,只有顺声一种,其歌唱线条呈直线状。顺声与阻声两者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推动声带振动的方向相反;顺声是从下向上,阻声是从上向下。”她还结合了对云南怒族《哦得得》、山东《包楞调》等的演示向大家再次解释了这两种技术。
 
第一单元的最后一位发言人——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郭克俭教授由于航班原因未能到会,他委托中国音乐学院的徐欣副教授代替发言,发言题目为《中国民族民间唱法的演唱型态模式》。

 
发言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何谓‘唱法’?——技法·风格·唱法:唱法概念解析”;“中国民族声乐概念读解”;“中国民族民间唱法文化特质”;“中国民族声乐五(3+2)种型态模式”;“新时代中国民族声乐未来瞻望”。

 
郭老师认为,中国民族民间唱法的文化特征包括(1)对语言(特别是方言)声调、韵味的强调;(2)对声音本身音高、力度、音色等的变化,即“音腔”的强调;(3)用相同(或相近)音区内的音色变化来确定人物角色;(4)演员用嗓方法因人而异与声部横向协作的线性思维;(5)强调“精、气、神、韵”等具有人文精神演唱技术理论体系;(6)强调演唱即兴性与个体创造性,声乐风格的民间性和地域性;(7)强调整体演唱风格的多姿多彩和追求个人演唱风格独具特色,即“依心”。此外,他还对“五(3+2)种型态模式”包括“朴素型(说唱型)模式”“山歌型模式”“老包腔型模式”“改良型模式”和“统一型(混合型)模式”做了梳理。

 
最后,郭老师提出对新时代中国民族声乐未来的瞻望,包括五点:第一,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中国民族语言的基础之上;第二,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必须走多元化的道路;第三,中国民族声乐歌手的训练必须根据个人的条件,切忌盲目模仿;第四,中国民族声乐发展必须在中、低声部上下功夫;第五,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离不了民族声乐作品创作的发展。
 
 
主办:
上海音乐学院“亚欧音乐文化研究中心”
云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协办: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中国传统音乐学会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