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致辞】首届中国传统暨民族民间歌唱方法研讨会

作者:发布时间:2018-10-12




尊敬的何纾主持人,尊敬的云南师范大学饶卫书记,尊敬的云南省音乐届的前辈吴学源、张兴荣两位老师,尊敬的田青老师,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学者、各位老师和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上海音乐学院“亚欧音乐研究中心”和云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传统暨民族民间歌唱方法研讨会”,今天在这里隆重召开,我谨代表“亚欧音乐研究中心”对受邀参与研讨会的学者、师生致以衷心的感谢与欢迎。

 
上海音乐学院“亚-欧音乐文化研究中心”,是上海音乐学院基于院内、国内以及国际学术机构协同合作而建立的新型学术平台。该平台围绕“亚-欧”区域及国别音乐文化研究,聚焦音乐生态与文明流动,比较与审视亚-欧多元文化的历史与当下,探索传统音乐资源的再诠释及其可持续性与应用。促进国内外学术深度交流,推动跨学科交叉合作,包括数字人文环境下文化多样性实践及音乐知识的公共化,为音乐教育塑造平等、宽容、自强人格及激发艺术创造力提供学术支撑。此外,我们要迈向这一远景的途径,就是希望与国内、国际高校及研究机构、跨文化交流平台形成合作伙伴关系,继承传统、探索创新,共同推进该领域的发展。因此,我们继今年3月份在大理大学召开高校传统音乐试听档案建设工作坊之后,再度与云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合作,召开首届“中国传统暨民族民间歌唱方法研讨会”。在此,我也特别感谢云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为我们大家提供的学术平台。

 
本次会议以“中国传统暨民族民间歌唱方法”为主题词,它与“民族声乐”这一概念既有关联又有区别。所谓的关联,在于从广义的角度来说,中国的“民族声乐”本身就包含了戏曲、说唱以及民间歌唱。而目前一般意义上的“民族声乐”,则指由学院建制下发展而来的专业称谓。应该说,后者的建立与发展更多地是相对于西学东渐,所谓“西洋唱法”(或美声唱法)传入中国之后逐渐于“中国的民族乐派的声乐艺术”(李焕之)建设中发展出来的。近一个世纪以来,围绕后者的建设,由抗日救亡时期再到新中国时期,伴随着土嗓子和洋嗓子的争论,到“一手伸向中国古代, 一手伸向外国”(贺绿汀)的结合。在这个过程中,前辈们筚路蓝缕从大量传统音乐尤其是戏曲唱法中吸收滋养,1956年东北音专设立了民间演唱专业,上海音乐学院继1957年试办民间演唱专业到1958年正式于大学部及附中正式成立民间演唱专业(冯长春),标志着体制化的民族声乐教育的建立。那么所谓的区别在哪里呢?

 
在此,我不妨说两个我自己感受特别深的小插曲。第一个插曲是前两年,我因为一个作品的关系,需要找到一位能唱“民歌”的学生。在面试了几个民声专业的学生时,她们演唱的曲目基本都是民歌改编曲或创作曲目。当我问,你能唱一首民歌吗?她说我唱的就是民歌啊,我再问,你能唱个孟姜女吗?她摇摇头,我再问你能唱个四季歌吗?她哼了两句就唱不下去了,歌词不会。我突然意识到,原来我们之间有代沟,我说的民歌和她说的民歌不是一回事。

 
第二个插曲是有关青歌赛的。2006年,第十二届青年歌手大奖赛首次将民间歌手从民族、美声、通俗歌手中剥离,使“原生态唱法”独立展现于舞台,这自然是音乐、文化领域对民间唱法关注与思考的体现。然而颇有意味的是,比赛中的知识问答环节,原生态歌手所面对的题库是包罗了从作品解析到理论溯源的音乐知识,反过来,这些竞赛知识中,却缺少相关民族民间歌唱方法的知识,就如同我们在昨天晚上的工作坊中谈到的南音念唱法,蒙古族的诺古拉,还有呼麦。这是电视台或专家们的疏漏?还是说这些专家和学者压根儿出不了这种题目呢?

 
事实上,从先秦至明清,尤其是有宋之后,中国传统典籍中对今之所谓“歌唱方法”已有丰富的表述,这些围绕着“声、气、情、字”的讨论呈现了以汉文字系统表述的歌唱观念与审美的历史绵延;此外,大量未能具入史册,但在960万平方公里中充满了灼灼生机并漫山遍野盛唱着的不同空间、民族、文化的多元歌唱方法,亦蕴含着千百年来歌者歌其事、运其声、表其情、抒其怀、志其心的丰厚底蕴。也蕴含着一代代的传承人在生命的过程中对歌唱与人生的领悟,就如同我们昨天晚上在阿拉坦其其格老师的“两口气”中体会到的真谛。

 
正如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回溯娘胎里带来的天籁,我们今天要想召开这个会议的原因也正在此。我们总说“一方水土,一方歌”,不同空间、信仰、社会生活下形成的风格迥异的歌唱技巧与方法,宛如烙印,蚀刻在不同群体的精神与身体之上,它承载着不同文化的知识脉络与传统,那么在当代传统音乐研究的语境下,面对中国如此丰富的传统暨民族民间唱法资源,我们如何深入发掘这些资源?如果以曲目和唱法为单位,进行深度的文化解析,使它的历史、地理、民俗、社会、仪式内涵在这样的深度解析中得以钩沉,我们的研究、教学、对外交流,会不会因此而“活”起来,重新获得滋养呢?诚然,由于歌唱方法自身的特殊性与复杂性,我们的探讨于发掘必然面对诸多挑战,其所关涉的人体发声机制,歌唱社会行为等等都不仅止于“音乐学”的理论语境,而是要通过多元的视角研究和实践,积极对话。

 
此次研讨会也正是以此为愿景,提供一个跨区域、学科的交流平台,期望能深化相关问题的认识与思考。

 
最后,预祝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同时再次对云南师范大学同仁的支持与辛苦工作表示衷心感谢。
                                       
                                      萧 梅   
 2018.9.17
                 云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