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综述】音乐的移居: 东南亚的印度斯坦遗产

作者:发布时间:2018-05-11



时间:2017年5月25日(周四)13:30-15:00

地点:中605

主讲人:M.L. Chinthaka Prageeth Meddegoda博士




2017年5月25日下午13:30,在上海音乐学院中605教室里,来自斯里兰卡的Chinthaka Prageeth Meddegoda博士应邀举办了题为《音乐的移居:东南亚的印度斯坦遗产 (Migration of Music: The Hindustani Legacy in Southeast Asia) 》的讲座。到场听众主要为上海音乐学院各专业本、硕、博学生,此外,音乐学系萧梅老师、黄婉老师等专家学者均参与了本次活动。讲座由上音特聘教授Gisa Jähnichen主持,由音乐人类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刘祥�j翻译。


Gisa Jähnichen教授首先介绍了Chinthaka Prageeth Meddegoda博士的生平:他是斯里兰卡科伦坡视觉与表演艺术大学北印度音乐高级讲师,曾在印度勒克瑙(Lucknow)和贝拿勒斯印度教大学(Banaras Hindu University)学习北印度古典音乐。2015年,他在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获博士学位。他的研究兴趣包括亚洲多种民间和传统音乐,以及人类社会、哲学和文化研究的一般问题。他自2013年成为国际传统音乐学会会员,曾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并在国际会议上展现其研究成果。


Chintaka博士由过去150年间马来音乐文化吸纳北印度音乐的音阶、节奏、歌词、乐器等的过程谈起,指出从1930年代起宝莱坞电影也促进了这一过程。其中,马来加扎勒(Ghazal)的发展过程可作为一个很好的案例:它约在1900年代产生,使用了塔布拉鼓和手摇风琴等北印度乐器,被认为是由来到马来西亚的印度音乐家所引入。但马来音乐家和乐迷普遍对这一形式存有种种误解,且现在居住于马来西亚的印度族群从不参与它的表演。为阐释这些现象,Chintaka博士拟定了以下问题:①在马来世界中,人们对印度斯坦音乐有哪些了解?马来音乐家对印度斯坦加扎勒有哪些了解?②通过记谱和参与性观察,能否在马来加扎勒中发现印度斯坦文化的明确音乐痕迹?在马来加扎勒中,印度斯坦音乐元素被使用到何种程度?③在其他国外引进的音乐中,印度斯坦文化占有何种音乐地位?④在马来加扎勒化用印度斯坦音乐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哪些跨文化方式?⑤对于来自南亚的民间音乐形式,能否发展出一种更具差异性的视角?


从这些问题中可以归纳出这项研究的要点:调查马来人对各种印度音乐元素的理解、以及他们如何在马来西亚当地的音乐实践中运用和挪用这些印度元素;分析印度斯坦音乐过去和现在是如何使用在马来加扎勒的表演中的;判断印度斯坦音乐如何被马来西亚的各个族群视为当地音乐实践的来源之一。


为回答上述第一个问题,Chintaka博士采用了领域分析和微型分析这两种方法。 关于马来加扎勒起源的史料语焉不详,因此寻找它与印度斯坦文化的关联是该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对于第二个问题,则采用了实证性理论、话语分析和微型分析的方法。为涵盖历史来源、表演语境和结构的多样性,Chintaka博士学习了六种不同的马来加扎勒并对它们进行记谱分析,发现其中不乏源自阿拉伯的古兰经诵经音调和马来西亚本土的其他声乐体裁(如asli)的影响,然而印度斯坦文化对马来加扎勒真正的影响却少之又少。分析式归纳和领域分析被用于探究上述第三个问题。马来西亚这一国家因为其民族多样性,其音乐也受到印度、欧洲、波斯、阿拉伯和海外马来侨民音乐的影响。一般来讲,每个民族都会偏好他们自己的音乐,同时也对他者的音乐保持兴趣;但在人们对音乐的选择中,语言是比音乐本身更重要的影响因素。


为找到在马来加扎勒化用印度斯坦音乐过程中的跨文化方式,Chintaka博士进行了如下分析式归纳:马来加扎勒获得某种“选择性容许”的“特权”,是出于审美的、阶层的和宗教的价值体系,因为它在意识形态上支持了过去一个世纪间发展出的审美偏好和社会习惯。因为来自旁遮普(Punjabi)的士兵在英国统治,并被作为一种辉煌而高贵的音乐形式加以推广。另一方面,穆斯林统治者们之间常互赠各种礼物以维持友谊,他们也为满足各种文化需求而交流各自的艺术和科学。印度斯坦加扎勒或许对马来贵族极具吸引力,且它在宗教上也是可以接受的,不像其他印度斯坦的表演实践(如thumri, dadara,和 katthak)中有相当色情的表达。


对于最后一个问题——如何为来自东南亚的民间音乐形式发展出一种更具差异性的视角,Chintaka博士采用了话语分析的方法。在田野工作中他观察到,尽管马来加扎勒使用了塔布拉鼓和手摇风琴等印度斯坦乐器,但两者的演奏方式都与印度斯坦音乐有较大不同。在马来加扎勒中,手摇风琴演奏者并不跟随声乐的旋律,而是演奏独立的旋律、并通过持续不断的音响来填补空隙、支持歌唱者。而马来加扎勒的塔布拉鼓演奏者多认为他们已经发展出一套与印度斯坦音乐不同的击鼓方式。这一点也被记谱分析所证实:Chintaka博士用不同颜色的方块直观地表示出塔布拉鼓的各种击鼓手法,并展示了印度斯坦音乐中的鼓谱口诀(mnemonics),但他也指出马来加扎勒的塔布拉鼓演奏者完全不使用任何鼓谱口诀。


接下来,Chintaka博士现场演唱了一段他所记谱的马来加扎勒,分别辨识出每个乐句中所包含的拉格(Raga)元素;但也指出以印度斯坦音乐的观念来看,马来加扎勒是“不准”的,尤其无法在持续低音的氛围中演唱,而这正是印度斯坦音乐的首要特征。由此证明,马来加扎勒事实上与印度斯坦加扎勒关联不大,反而具有一些伊斯兰世界的音乐元素,如马卡姆(Maqam)。最后,他得出如下结论:


尽管马来观众习惯于聆听基于印度斯坦拉格和塔拉等音乐元素的印度斯坦加扎勒,但难以真正理解它,因为其歌词是乌尔都语。马来人无法直接沿用根植于完全不同的文化氛围中的印度斯坦加扎勒,但他们可以将传统马来诗歌体裁pantun套用加扎勒固有的旋律、甚至创作新的旋律,但他们仍将它称为加扎勒,因为印度斯坦乐器在其乐队中演奏出迷人的音响、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在问答环节中,Chintaka博士现场演唱了由他记谱的其他马来加扎勒,并进一步指出其中具有拉格意味(mood)和具有马卡姆意味的旋律片段。最后,Jähnichen教授补充道,Chintaka博士与她合著的新书《马来加扎勒中的印度斯坦痕迹: “如此古老却仍负盛名的一首歌”(Hindustani Traces in Malay Ghazal: A song, so old and yet still famous)》于2017年4月由剑桥学者出版社(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在英国出版,其中Chintaka博士和Jähnichen教授分别深入研究了马来加扎勒中的南亚音乐元素和阿拉伯音乐元素,将是一部令人期待的专著。



   主办:上海高峰高原学科建设项目·艺术学理论·中国音乐生态学团队

              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

   协办:香港蓬瀛道教音乐研究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