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大音讲堂“活动第3场――圆桌会议综述

作者:发布时间:2014-12-10




    时
 间:2014126日上午9:00—12:00
 点:上海音乐学院教学楼贵宾室
参与讨论者:莫里斯·布洛克(Maurice Bloch,法国人类学家),萧梅(上海音乐学院),刘桂腾(丹东文化局、沈阳音乐学院),周雷(自然力研究院),徐欣(中国音乐学院),吴凡(华中师范大学),魏育鲲(扬州大学),廖松清(宁波大学),李小平(独立学者),谢万章(新疆师范大学),吴宁华(广西民族大学),英倩蕾(Catherine Ingram,澳大利亚悉尼音乐学院)、李亚(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刘泓池(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宁颖(上海音乐学院博士后)、刘书伊(独立学者)。
其他参加者:来自上海音乐学院的博士,硕士及本科生。
主持人:齐琨(中国音乐学院)
 译:周雷
 
上海音乐学院仪式音乐研究中心第七届跨学科“大音讲堂”于20141256日在上海音乐学院举行,此次讲堂共分为三个部分:来自英国伦敦政经学院的法国人类学家莫里斯·布洛克(Maurice Bloch)的讲座《21世纪的人类学与认知挑战》(5日上午)、跨媒介原生态展演《三经注水传音入境》(5日下午)、圆桌会议(6日上午)。其中,圆桌会议是就5日的内容进行讨论,会议分上下两场:上半场围绕布洛克教授的讲座内容进行互动、提问;下半场将布洛克教授的理论与展演相结合展开讨论。


    1.
会议上半场
首先由萧梅教授发言,对布洛克教授的到来、以及他的“超验恒定与交易流动”理论对民族音乐学如何结合认知理论来进行研究给与的启示与灵感表示感谢。并提出了民族音乐学研究中可能面对的双重挑战:人类学自身的挑战与如何用语言来描述音乐的挑战。同时,萧梅老师就布洛克教授以往研究中提出的“原型理论、基模理论、连接性”与最新提出的“超验恒定与交易流动”理论各自的内涵、之间的关系、理论发展中的连续性等问题发问。


   
     布洛克教授将两个问题结合在一起进行了回答,他认为人类学家与音乐学家之间的共性进行了说明,同时也指出,想要在理论上弄清楚音乐的发生机制仍需要做出很多努力。另外,布洛克教授将仪式音乐研究与它以往的理论进行了勾连,他认为基模理论是隐在的、非仪式的,而音乐仪式是显在的,而听者和演出者的背后是重重的历史情景使我们感觉奇妙,因为研究者在发现或者创造一种确定性的同时,又发现了其间存有的自由。


    在上半场自由讨论环节,徐欣、李亚、刘泓池就布洛克教授的理论与多元文化、音乐研究之间的联系、连接等问题进行了提问。针对这些问题,布洛克教授强调,从学术历史来讲,我们最终要去研究人类的现象、研究人,而不是非要将我们放置于哪一个学科,学科边界不重要,其间的差异是方法、是发现,不能混淆研究差异和学科差异。

    2.
会议下半场
在圆桌会议的下半场,将布洛克教授理论与原生态展演的观后讨论结合在一起展开讨论。首先英倩蕾和周雷分别从自身的研究出发,与布洛克教授探讨了是否可将其“超验性恒定”理论与他们二人各自研究领域进行结合:英倩雷表示,可以将这些理论当做一个分析工具,并用这样的视角去了解她的田野和侗族音乐。周雷将自己做博士论文时的田野发现、中国环境污染衰变等问题与布洛克教授的理论相结合,探讨了原式——也就是超验性恒定、观念意义上的“不会被污染的中国”。同时,作为展演策划人之一,周雷觉得令人惊奇的是,演出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用布洛克教授的理论来解释。


    刘桂腾
老师认为,布洛克教授理论中提及的“隐在”知识对我们仪式研究特别重要,我们以前关注的都是显在的东西,而对于隐在的讨论较少。认为布洛克教授所讲更加引起了我们的自觉,同时也从他者的角度验证了目前自身音乐研究中一些做法的是正确的——无论是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那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是研究人,研究人的音乐。
此后,各位学者对于这次展演与大音讲堂之间的关系做出了自己的推测,并与策划人进行了互动。刘桂腾老师认为展演的意义在于“学识”,而不仅仅是为了学科。刘书伊认为民族音乐学学者应该努力地去与布洛克理论去碰撞,应该从布洛克的角度去发问,不局限于自己的圈子,而是努力地去与外界嫁接。徐欣将展演与自身研究蒙古族“潮尔”的经历相结合,认为虽然最初从音乐切入进行研究,但是最终会落在对生态的研究。宁颖提及她与演员交流中的碰撞,认为文化持有者对于民族之“根”的坚守正式学者研究之根。最后,萧梅教授对大家的讨论做了总结,认为对于展演的理解是多样性的,每个人理解可能都会引起共鸣的。并指出策划方最重要的目的在于通过这场与生态相关的展演,思考不同族群的历史和智慧的积累,他们与天、地相处的方式或说认知方式,对于我们现代社会有什么样的启发。这也是超验性恒定与交易性流动的结构显现。


(与会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