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年9月22日下午1:00至3:30
地点:教学楼中414教室
授课教师:Anthony Seeger教授
课堂综述:陈盼、钟隽迪
本学期《音乐民族志写作专题国际化课程》第一讲,于2013年9月23日下午,在Prof. Seeger用苏亚人的摇响器为大家伴奏、带领大家学习苏亚人的歌唱并随着歌声摇晃肢体的踏步声中拉开序幕。
这次研讨课的上半部分围绕西格的《音乐民族志》一文展开学习和讨论。西格教授将这篇文章定义为教材,一方面是文中涵盖了众多的人物和理论,另一方面文章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书写民族志。西格主要对“音乐记谱”、“民族志”、“音乐”这几个词汇进行了阐释,他指出音乐记谱是声音的表征,而民族志是关于人群或民族的描述,它不同于人类学以学科纲要和理论视角为其定义的基础,因此音乐民族志记录人们创造音乐的方式。他强调了音乐不仅仅是声音,更是一种交流的系统,尽管音乐不一定用于交流,然而其必产生于某种文化语境。
西格教授援引了Nettl的话,认为在了解相关理论和概念的定义同时,更应该从民族音乐学家的所作所为来观察这个学科。他谈到民族志的写作可以说与小说有关。在谈到从田野到写作的过程,他但丁的《神曲》为例,从被抛入地狱,再到炼狱,最后升华至光明的过程,生动地描述了田野工作必须历经艰辛,才获得真知灼见的过程。
最后他针对学生们如何进行自己的田野工作,提出一些有用的建议,例如五个“W”的问题假设,并强调了要把握声音从发出到接受的两端,关注音乐发生与动作表演、音乐与受众间的关系,在调查过程中同相关的不同人群的沟通、交流,做好记录等。
在研讨课的下半部分,Seeger教授介绍了人类学家Bronislaw Malinowski的代表作《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中的导论,他认为文中提出的“live in the village”在当今社会并不一定能够通行,特别是在城市音乐研究等视角中来说更是一种挑战。但是,无论如何,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密切接触有助于研究者更好地理解被研究者的表达体系和语汇逻辑,尽管这很难,但却值得也必须去加以尝试。关于文中搜集资料的问题,Seeger教授提出“Malinowski在《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导论部分提及应该在在民族志当中附上足够多的原始资料的做法是否在今天仍旧有效?”的问题让大家讨论。同学们对此是认同的,因为研究者的成果并不是对被研究对象的盖棺定论,其写作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原始资料能够让读者进行更好的分析和判断,并能在历史过程中,考察相关信息处于动态且更新的状态。 Seeger教授,随即讲到他在自己的著作《苏亚人为什么歌唱》中也采取了在阐释之外附上原始资料的做法。
课程的最后部分,Seeger教授对如何阅读一篇民族志进行了详解。其中如何阅读作者的题记,比如致给谁、感谢谁所提供的信息,是我们以往阅读常常忽略的。他也强调了如何从前言,以及第一章节和最后一个章节的阅读中,看到作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以及他是否如前面第一章节所讲的那样得到了相应的结论。
最后是自由提问环节,针对如何去知晓或判断在田野中得到的资料就是原始以及真实的资料?教授回答说这要通过自己在田野中的多次反复的提问、思考与观察来判断。比如如可以针对你想了解的一个问题问诸多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职业的当地人,并反复多次的提问。这很艰难,因为被研究者显然没有必要天天回答你的问题,但是想要获得最后细节且真实的资料那就必须这么去做。针对对研究对象的习俗认同问题,比如研究对象有很多习俗是你无法完全接受或认同是怎么办?教授认为这要分场合来决定你的态度,比如说酒是礼物或者一种很尊敬的方式,这便要接受。还有关于研究宗教类或仪式音乐,比如研究萨满,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你无法处于一种主位的方式去体验,研究者应该如何更好的切入?就此,Seeger教授觉得其实研究者有时候是可以尝试体验执仪人的身份,他还开玩笑说很多仪式执仪人还特别欢迎研究者们去学习他们所做之事,因为他们知道只有研究者们才会对他们所做的事情感兴趣。就此他也举了一些实例。但是他认为研究者应当把握某种尺度,要在掌握第一手的资料的同时又能尊重局内人的隐私与秘密。
本堂课由于中秋节假日的调整,是在继上午民族音乐学历史、理论与方法研讨课之后的下午进行。同学们在全英文环境的课程中,可以说是在疲劳中坚持着。但Seeger教授饱满而风趣的演讲,以及积极调动同学参与讨论的态度和方法,都让我们感动。尤其是,教授在课后重新整理了他的讲课PPT,并回答了同学们的主要问题,并将此档案发给所有选课的同学。我们从内心深深地领略到了大师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