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mary of the Lecture, “The Regional Style of Zhuang Nationality Folk Songs”by Prof. Xu Hanmei

作者:发布时间:2012-11-02



 

上海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于20121030号(星期二)邀请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系主任、硕士生导师徐寒梅教授(女,壮族)来我院举办讲座。讲座题目为《壮族民歌的地域性风格》。由萧梅教授担任此次讲座的主持人。同时,教授还带来了三位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系学生进行现场示范,因此讲座有图片、有视频、有主讲还有实时互动,同学们也听得非常认真和投入,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讲座最开始以教授讲述壮族以及“歌海”等概论性知识进行展开。她说到:在我国56个民族中,壮族是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共有1555.6万人。其中1415.4万人居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壮族属稻作民族,多数居住在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在20℃左右的亚热带气候区。夏季日照时间长,冬天霜雪少,雨量充沛适宜植物生长。盛产稻谷、玉米、薯类为主,盛产甘蔗、菠萝、扁桃、芒果等亚热带水果和八角、茴油、茶油、香菇、桂皮、蛤蚧、南珠等药材和土特产。
   
壮族有自己的语言,且语言种类繁多,但大致可分为南路与北路两种,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族现在沿用的是汉字,50年代创制的拉丁拼音文字现在较少使用。壮族信仰多神,崇拜祖先,佛教、道教对壮族影响很大,天主教在壮族地区也不鲜见。提到这里,教授还播放了五个短小的、由她自己亲自去田野采风得到的以信仰和祭祀为主题的视频。

“歌海”是壮乡的美誉,这是因为每逢农闲、节假日或婚丧嫁娶,壮族民众都会唱歌和赶歌圩,尤其是每年的三月初三,壮族群众的赶歌圩非常壮观。每当这时,方圆数百里的民众都身穿节日盛装,云集一方,对唱山歌,少则几百人,多则上万人、几十万人,壮乡这时成了歌的海洋。歌圩是大众社交娱乐和青年男女恋爱交往的场所,在三月三歌节上,要举行搭彩棚、摆歌台、抛绣球、碰红蛋、择佳偶、放花炮等活动。青年男女会在此时给自己的相好送头巾、绣球等定情物。所以,独特的文化活动导致壮族民歌种类繁多且极具表现特色。

随后,教授详细的论述了壮族民歌的具体支系分类情况 ,第一类是“欢 ”:为广西壮族聚居的红水河、右江、柳江及其上游各支流的广大地区流行的山歌。同时称为“歌欢”、“欢雅”、“欢嘹”、“欢兰”、等。其曲调种类繁多,有单声部、二声部、三声。单声部“欢”,旋律淳朴淳厚,音调悠扬响亮,音阶多为五声宫调式或徽调式,也有商或羽调式的。二声部“欢”,右江一带的“欢”,高亢嘹亮,热情奔放。和声音程以四、五同度为主,强调用基本统一的节奏歌旋律线,共同体现统一的音乐形象,是一种典型的声式衬腔体。两个声部多为交替进入,因此,某一声部开始的歌腔,常常具有主导歌腔的意味,声部进行中,经常出现超越式交错,此起彼伏,效果别致,往往能增添热烈明快的色彩。如田东民歌《我的家乡好》。桂北地带的“欢”,词曲风格比较活跃明快,和声音程以四、五、三、同度为主,普遍喜用大二度,富有特色。其形式为支声式、对和式、衬腔体。 “欢”的歌词样式繁多,有五言、七言、十一言、五三五言、七三七言、五七言嵌句、四六联句和自由体等,在句数上有二句、三句、四句、八句、十二句、十八句和不定句。“欢”类歌词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韵律上都是腰脚韵或头脚韵押韵。如作品《我的家乡好》:右江长又,奔流东方,波浪回头,留恋我家

第二类型是“西”:为广西南部壮族方言地区的扶绥、大新、宁明、龙州、靖西、德保、那坡、崇左等地广泛流行的一种歌体,壮语称“西”、“西啼”、“西央”、“西侬”、“西敏”等。从歌词的韵律歌结构上看,“西在“欢”的基础上融合了汉诗七律和汉族民歌的某些特点,故“西”比“欢”较为活泼,“西”没有“欢”那种腰脚韵或头脚韵互押,它在韵律上要求一平一仄,一韵到底,其用韵方法完全与汉诗相同,“西”山歌可长可短,不定句,和汉族七言四句头诗的区别是七言两句为一小段,二句一联为普遍。  “西”有单声部和二声部两种。单声部的“西”旋律清新明快,流畅优美,调式色彩和偏音变音的运用比较自由,丰富多样。最常见的是五声羽调式,如广西大新民歌《夜了天》(宫音与变宫音交替使用的羽调式)。二声部“西”,其旋律格调清新,情趣淡雅。两个声部同起同收,声部进行以平行为主,主要流行与广西那坡、德保、靖西、天等、大新、崇左、扶绥县。这一带,壮语方言支系较多,是形成多种音阶调式色彩的重要因素。声调比较低柔的侬话、仲话、鸣话、壮路等方言,多采用小调性的羽调式离调式。如那坡民歌《山区实现电气化》,靖西商调式的民歌《我唱“诗秧”年年香》,德保羽调式民歌《林中来了白裙子》。这当中《林中来了白裙子》的粗犷敦厚和《我唱“诗秧”年年香》悠扬嘹亮,则是“西”类歌种中最富特色和最具光彩的。

第三类是“加”:其主要流行在壮汉杂居的左江流域一带,有崇左、邕宁、扶绥、大新等县。“加”的旋律比较平直,歌腔多是叙咏性的,没有太多的装饰,都是单声部民歌。“加”歌词的句子和押韵受汉族诗歌的影响较大,故其歌词的句子和押韵与汉族民歌相似,歌词基本形式是七言四句或五言四句,但它又经过改编和发展,突破了七言四句的形式,变为不完整的七言四句或扩展的七言四句;歌词韵律优美,全用韵脚。和汉族山歌不同之处,通常是唱完第一句之后,接着以“娇媚”、“娇容”、“娇楼”等衬词作为歌词的定韵。如田阳蔗园山歌《 连情家 》。

第四类是“比”:主要流行于桂北一带的河池、环江、融水、融安、东兰、巴马、凤山、罗城、凌云、都安等地,壮族方言称山歌为“歌比”、“比侬耐”、“比桑野”、“比延”等。“比”有单声部和二声部两种。“比”方言山歌多为五字句,讲究腰脚韵,曲调委婉纤细,装饰音较多,多为官调式。单声部的“比”例子有《歌唱朱德总司令》,二声部“比”有罗城《组织起民兵》。“比”的传统曲种分得较严,男子唱“比侬娘”,女子唱“比侬耐”,夜晚唱“比夜境”,叙事唱“比讲”,此外还有快唱的“比优”,慢唱的“比延”,带规定衬词的“比啦”、“比哩啦”等。

第五类是“论”:其主要为桂西南山区的一种高腔类山歌,主要流行于那坡、崇左、大新、宁明、融水、凌云一带,当地人称之为“哈论”、“论西”、“话论”。“论”是单声部山歌,常用来作对歌。此类山歌音调嘹亮优美,旋律跳动大,装饰音较多,曲调委婉多变,富有抒情性,歌词叙述性较强,多为七言四句,押尾韵。通常作独唱、对歌用,二声部较为罕见。“论”的曲种不多,但变体丰富。如那坡县的“论”就有六种传统格式,主要体现在起首乐和它的衬词上:一是拉腔式,即起首衬句较长;二是短腔式,起首衬句较短;三是直唱式,起句不用衬词;四是高弹式,即起首衬句的音域较高,通常以“5  3”起唱;五是中弹式,常用“5 1”起唱;六是低弹式,通常以“3 5”起唱。如那坡山歌《怀念敬爱的周总理》。

�B

�B

�B

第六类为高腔山歌

�B

:流行于广西中部和西南部山区的那坡、隆安、邕宁、龙州、崇左、宁明、钦州、上思、平果、田东等地。此类山歌多在空旷的山野歌唱,旋律激昂,音调高亢、嘹亮、奔放,音域宽,节奏自由而富于变化,音程大,跳动较多,句幅大,气息悠长,字少腔多,歌词、衬词较多,内容直畅,有感即发,有很强的即兴性歌抒咏性,多为五言四句式或七言四句。如那坡山歌《天上星星伴月亮》。

第七种是多声部山歌,可分为:1,下甲山歌,也叫 “靖西调”,是靖西县城和城区以南各地流传的一种山歌调,并因流传地域而得名,其歌调端庄、华丽、悠扬、明亮。由同声二人重唱,两个声部分别叫做“上声”和“下声”。男女可对唱,但不能作混声重唱。“上声”常以颤音唱法为歌词增添光彩。传统唱词为七言上下句腰脚韵体,第二句的中部由一个独特的腰韵和上句的脚韵相押,腰韵处歌调拉长,并用高长颤音加以突出富于独特的韵味。2,德保北路山歌,其为德保县城和城区以北各地流传的一种山歌调,因流传地域的北部方位而得名,也叫“德保调”。这是壮族民歌中较少见的多人合唱形式,由一人唱“上声”,二至九人唱“下声”,仍为双声部。其“上声”特别响亮,“下声”特别雄浑。整个格调敦厚沉稳,铿锵有力。两个声部的关系非常谐和、协调。基本唱词为腰脚韵体的七言上下句形式。3,德保南路山歌,其是德保县城区以南各地流传的一种高调山歌,属同声二人重唱。“上声”和“下声”的歌调差别不大,二者同起同收,采用同样的终止形式。仅仅在终止句中由于“下声”提前进入主音而构成“双声”。这种山歌比较突出的特色有两个:一是歌调的构成以ladoremi四声为主,其中的do音常常被一个不稳定的si音所代替;二是男歌手的嗓音普通比较高亢明亮,讲究高调唱法,当他们同女歌手进行二重对唱时,自然形成男女声同腔同调的独特效果。

第八类为三声部民歌: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民族居住的马山、上林一带,当地居民称此民歌为“三顿欢”、“波列欢”、“欢悦”等,属支声复调性质的同声合唱。壮族三声部民歌的歌词为五字句或五三五句式,要求腰脚韵。山歌的内容多为唱爱情、生活风俗,多用男女青年相聚时互诉哀肠及丰收喜庆聚会。歌唱形式为高声部一人、中声部一至两人,低声部三至五人。三声部民歌的旋律线条清晰,音乐织体简单朴素,主旋律在最高声部,由旋律变化派生出下面两个声部旋律,为最高声部的和声基础,三个声部音域大致相同,声部间互相交错、重叠,并有相同的动向、相同的支柱音和终止音,而且三个声部无论是旋律的轮廓、节奏形态、调试调性以及音乐风格都基本一致,共同体现单一的音乐形象。 教授还总结到:不同支系的壮族民歌,音乐形态各异,地域风格鲜明,而且其丰富的音乐内容,融合了各地壮族的民俗、原始自然崇拜和民间信仰等文化元素。在陈述的过程中,她特别注重图片、录音、录像的展示的展示,也积极地邀请三位学生现场演绎上述不同支系的民歌类型,所以这让听众对壮族山歌都有近距离的直观了解。

最后,教授引用歌舞剧《刘三姐》的一段歌曲让观众附和着她的钢琴声和领唱者一起配合进行对歌,使得讲座在一片欢歌笑语中圆满结束。   

 

(注:综述中有关壮族民歌的相关内容主要参考徐寒梅教授的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