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于2012年10月30号(星期二)邀请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系主任、硕士生导
讲座最开始以
壮族有自己的语言,且语言种类繁多,但大致可分为南路与北路两种,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族现在沿用的是汉字,50年代创制的拉丁拼音文字现在较少使用。壮族信仰多神,崇拜祖先,佛教、道教对壮族影响很大,天主教在壮族地区也不鲜见。提到这里,
“歌海”是壮乡的美誉,这是因为每逢农闲、节假日或婚丧嫁娶,壮族民众都会唱歌和赶歌圩,尤其是每年的三月初三,壮族群众的赶歌圩非常壮观。每当这时,方圆数百里的民众都身穿节日盛装,云集一方,对唱山歌,少则几百人,多则上万人、几十万人,壮乡这时成了歌的海洋。“歌圩”是大众社交娱乐和青年男女恋爱交往的场所,在三月三歌节上,要举行搭彩棚、摆歌台、抛绣球、碰红蛋、择佳偶、放花炮等活动。青年男女会在此时给自己的相好送头巾、绣球等定情物。所以,独特的文化活动导致壮族民歌种类繁多且极具表现特色。
随后,
第二类型是“西”:为广西南部壮族方言地区的扶绥、大新、宁明、龙州、靖西、德保、那坡、崇左等地广泛流行的一种歌体,壮语称“西”、“西啼”、“西央”、“西侬”、“西敏”等。从歌词的韵律歌结构上看,“西”在“欢”的基础上融合了汉诗七律和汉族民歌的某些特点,故“西”比“欢”较为活泼,“西”没有“欢”那种腰脚韵或头脚韵互押,它在韵律上要求一平一仄,一韵到底,其用韵方法完全与汉诗相同,“西”山歌可长可短,不定句,和汉族七言四句头诗的区别是七言两句为一小段,二句一联为普遍。 “西”有单声部和二声部两种。单声部的“西”旋律清新明快,流畅优美,调式色彩和偏音变音的运用比较自由,丰富多样。最常见的是五声羽调式,如广西大新民歌《夜了天》(宫音与变宫音交替使用的羽调式)。二声部“西”,其旋律格调清新,情趣淡雅。两个声部同起同收,声部进行以平行为主,主要流行与广西那坡、德保、靖西、天等、大新、崇左、扶绥县。这一带,壮语方言支系较多,是形成多种音阶调式色彩的重要因素。声调比较低柔的侬话、仲话、鸣话、壮路等方言,多采用小调性的羽调式离调式。如那坡民歌《山区实现电气化》,靖西商调式的民歌《我唱“诗秧”年年香》,德保羽调式民歌《林中来了白裙子》。这当中《林中来了白裙子》的粗犷敦厚和《我唱“诗秧”年年香》悠扬嘹亮,则是“西”类歌种中最富特色和最具光彩的。
第三类是“加”:其主要流行在壮汉杂居的左江流域一带,有崇左、邕宁、扶绥、大新等县。“加”的旋律比较平直,歌腔多是叙咏性的,没有太多的装饰,都是单声部民歌。“加”歌词的句子和押韵受汉族诗歌的影响较大,故其歌词的句子和押韵与汉族民歌相似,歌词基本形式是七言四句或五言四句,但它又经过改编和发展,突破了七言四句的形式,变为不完整的七言四句或扩展的七言四句;歌词韵律优美,全用韵脚。和汉族山歌不同之处,通常是唱完第一句之后,接着以“娇媚”、“娇容”、“娇楼”等衬词作为歌词的定韵。如田阳蔗园山歌《 连情家 》。
第四类是“比”:主要流行于桂北一带的河池、环江、融水、融安、东兰、巴马、凤山、罗城、凌云、都安等地,壮族方言称山歌为“歌比”、“比侬耐”、“比桑野”、“比延”等。“比”有单声部和二声部两种。“比”方言山歌多为五字句,讲究腰脚韵,曲调委婉纤细,装饰音较多,多为官调式。单声部的“比”例子有《歌唱朱德总司令》,二声部“比”有罗城《组织起民兵》。“比”的传统曲种分得较严,男子唱“比侬娘”,女子唱“比侬耐”,夜晚唱“比夜境”,叙事唱“比讲”,此外还有快唱的“比优”,慢唱的“比延”,带规定衬词的“比啦”、“比哩啦”等。
第五类是“论”:其主要为桂西南山区的一种高腔类山歌,主要流行于那坡、崇左、大新、宁明、融水、凌云一带,当地人称之为“哈论”、“论西”、“话论”。“论”是单声部山歌,常用来作对歌。此类山歌音调嘹亮优美,旋律跳动大,装饰音较多,曲调委婉多变,富有抒情性,歌词叙述性较强,多为七言四句,押尾韵。通常作独唱、对歌用,二声部较为罕见。“论”的曲种不多,但变体丰富。如那坡县的“论”就有六种传统格式,主要体现在起首乐和它的衬词上:一是拉腔式,即起首衬句较长;二是短腔式,起首衬句较短;三是直唱式,起句不用衬词;四是高弹式,即起首衬句的音域较高,通常以“5 3”起唱;五是中弹式,常用“5 1”起唱;六是低弹式,通常以“3 5”起唱。如那坡山歌《怀念敬爱的周总理》。
�B �B �B �B
第六类为高腔山歌
:流行于广西中部和西南部山区的那坡、隆安、邕宁、龙州、崇左、宁明、钦州、上思、平果、田东等地。此类山歌多在空旷的山野歌唱,旋律激昂,音调高亢、嘹亮、奔放,音域宽,节奏自由而富于变化,音程大,跳动较多,句幅大,气息悠长,字少腔多,歌词、衬词较多,内容直畅,有感即发,有很强的即兴性歌抒咏性,多为五言四句式或七言四句。如那坡山歌《天上星星伴月亮》。
第七种是多声部山歌,可分为:1,下甲山歌,也叫 “靖西调”,是靖西县城和城区以南各地流传的一种山歌调,并因流传地域而得名,其歌调端庄、华丽、悠扬、明亮。由同声二人重唱,两个声部分别叫做“上声”和“下声”。男女可对唱,但不能作混声重唱。“上声”常以颤音唱法为歌词增添光彩。传统唱词为七言上下句腰脚韵体,第二句的中部由一个独特的腰韵和上句的脚韵相押,腰韵处歌调拉长,并用高长颤音加以突出富于独特的韵味。2,德保北路山歌,其为德保县城和城区以北各地流传的一种山歌调,因流传地域的北部方位而得名,也叫“德保调”。这是壮族民歌中较少见的多人合唱形式,由一人唱“上声”,二至九人唱“下声”,仍为双声部。其“上声”特别响亮,“下声”特别雄浑。整个格调敦厚沉稳,铿锵有力。两个声部的关系非常谐和、协调。基本唱词为腰脚韵体的七言上下句形式。3,德保南路山歌,其是德保县城区以南各地流传的一种高调山歌,属同声二人重唱。“上声”和“下声”的歌调差别不大,二者同起同收,采用同样的终止形式。仅仅在终止句中由于“下声”提前进入主音而构成“双声”。这种山歌比较突出的特色有两个:一是歌调的构成以la、do、re、mi四声为主,其中的do音常常被一个不稳定的si音所代替;二是男歌手的嗓音普通比较高亢明亮,讲究高调唱法,当他们同女歌手进行二重对唱时,自然形成男女声同腔同调的独特效果。
第八类为三声部民歌: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民族居住的马山、上林一带,当地居民称此民歌为“三顿欢”、“波列欢”、“欢悦”等,属支声复调性质的同声合唱。壮族三声部民歌的歌词为五字句或五三五句式,要求腰脚韵。山歌的内容多为唱爱情、生活风俗,多用男女青年相聚时互诉哀肠及丰收喜庆聚会。歌唱形式为高声部一人、中声部一至两人,低声部三至五人。三声部民歌的旋律线条清晰,音乐织体简单朴素,主旋律在最高声部,由旋律变化派生出下面两个声部旋律,为最高声部的和声基础,三个声部音域大致相同,声部间互相交错、重叠,并有相同的动向、相同的支柱音和终止音,而且三个声部无论是旋律的轮廓、节奏形态、调试调性以及音乐风格都基本一致,共同体现单一的音乐形象。
最后,
(注:综述中有关壮族民歌的相关内容主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