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0日-13日,由上海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苏州科技学院音乐学院主办,苏州市音乐家协会承办的《“流”与“变”:全球视野下本土音乐资源之诠释——两岸三地民族音乐学论坛》在苏州市举行。该论坛以对传统音乐文化“流”与“变”的探讨为核心,旨在促进两岸三地以本土音乐为主要内容的中华文化的互动交流;发挥两岸三地各有所长的学术优势和特色,在全球视野下对本土音乐资源进行当代诠释;探索和讨论如何提高和发挥本土传统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软实力,为传统音乐文化及其价值的保护、发扬探索新路。 本次论坛参会者共50余位,分别来自香港、台湾、以及国内各音乐院校和研究机构,并包括了苏州本地的学者。其中,既有来自音乐学院本科的青年学子,也有70多岁的专家学者,在历时4天的会议中,共有7个场次30余篇论文宣讲与讨论。论文的发表资格,全部是在两岸三地的来稿基础上,经由论坛学术委员会投票产生的。此外,本次论坛还包括了苏州地方音乐与苏州及香港的道乐展演、苏州地区山歌馆的参观活动。
11月10日上午8点30分,论坛在苏州饭店举行开幕式,参加开幕式的除了论坛代表外,上海市教委科技处苏忱副处长、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杨燕迪教授、音乐学系韩锺恩教授,以及音乐研究所所长洛秦教授特别前来出席。在上海音乐学院仪式音乐研究中心(下简称“中心”)刘红教授的主持下,“中心”常务副主任萧梅教授首先代表主任曹本冶教授向与会代表表示诚挚的欢迎,再次重申了“中心”的建设理念与本次论坛宗旨之间的关系,强调了以本土音乐资源的再诠释作为学科建设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并对承办此次论坛的苏州市文联以及苏州市音乐家协会近一年的筹备工作表示感谢。上海音乐学院杨燕迪副院长认为此次论坛的举办具有三方面重要意义:首先,其主题 “流”与“变”是当今社会在其发展中探讨文化与资源等诸多方面的共同问题,看似以音乐个案入手,但具有宏观意义;其次,论坛在苏州举行,使学院派的研讨会更多的辐射向社会;第三,两岸三地的专家共同商议学术话题,意义重大,希望这种交流能够更好的推进下去。乔建中教授的致词中结合传统音乐学会发展的状况,提出希望在传统音乐领域中,仪式音乐研究、区域音乐研究、传统音乐教育、乐种研究等课题能够取得更大的进展。最后,苏忱副处长以论坛作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举措之一,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一、论文研讨 论坛从10日下午开始至11日晚9结束,共宣讲论文29篇,交流讨论的主题涉及江南及其他地区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流变、传承、保护问题;仪式音乐个案研究与理论方法;传统音乐教育;音乐文化与社会关系等诸多问题。 (一)传统音乐的变迁、传承与保护 本次论坛中,关于传统音乐的发展与变迁、传承与保护问题的文章共有11篇,是比重最大的一个论域。包括苏春敏《江南丝竹生存与发展原因的研究与思考》、
夏美君《姑苏吴歌的形成与流变》、赵琴《台湾原住民祭仪、歌谣的“传承”与“变迁”》影音文献今昔比较、杨民康《论佛教丛林制度与佛教音乐风格区的相互关系》、郭树荟《新传统主义流变中的中国器乐音乐——<听江南>与文化想象》、齐琨《颠覆抑或延续:徽州唢呐乐人社会阶层变迁研究》、陈超《“制度与生活”观照下的中国庙会音声变迁——以江苏省姜堰市里下河地区会船、龙会仪式为例》、方博《五姑娘走上大舞台——谈芦墟山歌在传统与当代的不同环境下的传播与传承方式》、潘妍娜《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的传统昆剧现状——从当下的两种演出类型谈起》、李明月的《苏州地区十番锣鼓生存现状研究路径之探——以常熟辛庄“春和堂”为个例》、张炎中《太仓江南丝竹保护路径之探索》。 上述论文,尽管研究对象各不相同,但它们却面临共通的问题。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下,传统音乐何以为继?什么又是传统音乐的生存之根?学者又如何看待传统音乐当下的变迁?正如台湾学者赵琴在《台湾原住民祭仪、歌谣的“传承”与“变迁”影音文献今昔比较》中所展现的,由于社会环境的变迁,台湾原住民祭仪活动已从室外走进室内,从祭典场域搬上舞台,从乡村部落到城市都会、国际舞台,传统信仰的祭典仪式成为文化观光的活动,甚至成为以营利为目地的消费性行为,“变”已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面对现实如何研究和应对,是我们需要回答的问题。
苏春敏教授通过对太仓地区江南丝竹现状的调研,对江南丝竹的传承与发展提出建立“传承文化圈”、“创新发展生态圈”有机结合的“两个文化生态圈”的建议,这也许是对
赵琴教授所提问题的一种回应。在民族音乐的创作问题上,上海音乐学院郭树荟副教授指出20世纪的中国传统音乐历经了初期以刘天华为代表的乐器与器乐改革,中叶的民族音乐创作,直至20世纪末期学院派作曲家在西方音乐的强势冲击中如何坚守中国人所固有的美学品味,利用各种现代性语汇来进行民族器乐创作的漫长历程。20世纪以来的民族器乐创作过程中必然面对的“现代性问题”,并以作品《忆江南》为例,提出了“新传统主义”这一现代视野中的传统主义的创作理念。 当下的传统音乐无论从声音形态,抑或传承者、表演场所等都发生着变迁。中国艺术研究院
齐琨博士的论文《颠覆抑或延续:徽州唢呐乐人社会阶层变迁研究》通过口述和文献资料的研究,探讨徽州过去担任唢呐乐人的“小姓”(地位低)与从不担任唢呐乐人的“大姓”家族在时代变迁之下发生的身份转换,从中折射出传统文化变化的复杂性与多元性。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的
陈超博士以《“制度与生活”观照下的中国庙会音声变迁——以江苏省姜堰市里下河地区会船、龙会仪式为例》,从江苏省姜堰市里下河地区会船、龙会两种大型庙会仪式中发现的“传统音乐或乐种”的缺失问题入手,提出以“制度与生活”的双向互动分析框架,以阐释庙会仪式音乐的变迁的历时过程。杨民康的《论佛教丛林制度与佛教音乐风格区的相互关系》从佛乐传承以及不同传承方式导致的不同形态入手,阐述了南传佛教以及音乐在当代的变迁,引发了传播方式与音乐文化变迁的问题。 (二)仪式音乐个案研究与理论阐释 仪式音乐研究是近20年来民族音乐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领域。本次论坛中涉及仪式个案研究与理论方法主题的文章共有4篇,分别为吕锤宽《从非遗观点论道教科仪文化的当代意义》、李萍《仪式音声的“表演”与“展现”——以湖北省石首地区丧葬仪式音声为例》、于长军《“两极变量思维方法”在仪式音声研究的田野考察中的运用与理解——以江苏海安地区火居道士度亡科仪的田野考察为个案》、杨赛《思伯庙儒家三献礼祭祖仪式》。此论题的几篇文章涉及宗教仪式、民俗仪式、祭祖仪式以及丧葬仪式和仪式研究理论与方法等各个方面的研究。
吕锤宽教授在其文章中谈到道教科书的现状、道教音乐的价值、道教科仪与戏曲源流等三个方面。其中对于“科介”与科书、道乐之间的关系,及其在民间的历时传承,对如何看待非遗保护,以及对研究对象的历时性关注皆发人深思。于长军以江苏海安地区火居道士度亡科仪音声研究的田野考察为立,阐释“两极变量思维方法”在仪式音声研究的田野考察中的具体运用及其深度理解。李萍文章中提出了在仪式音乐研究中出现的不同用词,如:表演、扮演、展示、表达等,并着重辨析了表演——展现两个词汇的区别和联系,并结合个案对这两个词的运用进行了解释。由于文中的“表演”与“展现”两个词汇源自于对英文performance与enactment的翻译,因此就这些概念究竟该如何准确转译以及我们如何在中国语境中对这些具有理论意义的术语进行辨析与运用的问题,也引起了与会学者的热烈探讨。 (三)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研究 对少数民传统音乐展开研究的文章有3篇。四川音乐学院杨晓的《侗族大歌与南侗传统社会结构研究》一文从社会结构入手探讨“文化如何塑造音乐”,“音乐如何作用于文化”的问题,提出认识侗族大歌及其当代“流”与“变”的基础是侗族大歌与南侗社会结构之间的两个核心关系——亲属制度与地缘结构的观点。内蒙古大学
杨玉成教授《蒙古族“乃日”仪式及其音乐模式——以乌珠穆沁婚礼仪式为例》一文,从乃日这一特定的礼俗仪式入手,将乃日仪式音乐置于它所发生的仪式语境当中,通过观察人的音乐行为来深入探讨仪式中音乐的符号化过程以及这种模式与具体的表演之间的关系等诸多问题。台北艺术大学音乐学研究所
吴荣顺教授的论文题目是《无法停歇的一个贯时性音乐研究:台湾布农族复音歌Pasibutbut的当代观察与回顾》,作者通过自1987年直到2010年的20多年间对这首歌曲进行贯时性与共时性研究,探寻Pasibutbut的演唱传统在穿越时空的改变后,呈现出何种不同的演唱风貌与新的美学思维。如此专注于一个研究对象的长时段田野考察与研究,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范例。 (四)传统音乐教育 在传统音乐教育方面,香港学者林青华向大家介绍了中国传统音乐教育在香港发展的近况,提出了香港大学中国音乐教育课程开设不够、师资不足、经费缺乏、学生态度等等问题,以及存在于中学的对于中国音乐教育不够重视的现状,并列举了具体的实例,包括学校内的课程设置。在
林教授发言之后,针对香港的中国音乐教育所呈现的状态,反观大陆的传统音乐教育,
刘红教授认为我们的教育看似对这个问题很重视,但其实是一种虚化、尴尬的重视,因总是拿西方与中国的音乐比较本身就是将自己放在了一个弱位。 此外,周耘的《佛法与唱法》将“佛法”与“唱法”勾连,“借鉴佛法指导唱法,引来唱法旁证佛法”,以佛教中的“法无定法”等佛理、佛法来解释美声、民族、通俗唱法的演唱之道引起了与会学者的热烈讨论。香港学者蔡灿煌对中国传统音乐这个呈现千姿百态样貌的对象,如何在研究的过程中通过比较认识自我,如何对它具有全观性的认识,针对研究过程中原始资料取得不易之问题,提出“共同分享”理念。以香港中文大学的音乐资料数据库为例,介绍如何通过便捷的计算机手段的建构“音乐资料数据库”从而形成一个便捷、多元、共享的学术平台。 本次研讨会中,由来自苏州本地学者对该地区音乐的研究共宣讲论文9篇。依次分别为苏春敏《对江南丝竹生存与发展原因的研究与思考》,刘大巍《论吴歌对苏南音乐文化艺术的影响》,
夏美君《论姑苏吴歌的形成与流变》,杨瑞庆《对民歌及原生态音乐调查报告》,张红霞《芦墟山歌音乐调查报告》,陈有觉、高雪峰《江南丝竹发源初考》,张炎中《太仓江南丝竹保护路径之探索》,虞永良、张新亚《<斫竹歌>与<弹歌>》,车科《略论吴歌的音乐价值》。以上论文的主题较为集中地对苏州地区江南丝竹和吴歌的历史源流与演变、当代传承与保护问题以及音乐价值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苏州地方学者在本土音乐研究方面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和研究路向。作为文化局内人的本土学者在对自身音乐传统的理解和阐释方面,与非本土学者的研究在对象的认知与分析的视角上形成了局内局外的对话和交流,展现了由地方学者与局外学者共同建构的一个容纳多方视角和学理的研究体系,这无疑对于苏州地方音乐以及我国民族音乐学的学科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性意义。 二、传统音乐展演 论坛除了学术研讨外,另一个重要部分就是传统音乐的展演活动。展演活动共有两场,一场是开幕式后的苏州地方民间音乐展演,另一场是10日晚的香港蓬迎仙馆的道教科仪与音乐展演。
论坛的举办地苏州是历史文化名城,江南地区的重要传统音乐品种如苏州弹词、昆曲、古琴音乐等都在苏州发源和繁盛,其音乐与当地的语言在历经了几百年的发展中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无论是弹词中极富有表情功能的曲调,还是昆曲中清丽婉转的吴侬软语,都以其鲜活的面貌展现在我们面前。如果说论文研讨中专注了对传统音乐当下传承与保护的理性思考,那么这一展演活动则不仅从另外一个方面展现了苏州地区的人文景观与地方音乐在当下的时空中以人们最为普遍的生活与听赏方式而存在的现实图景,亦以其深厚的底蕴带给与会人员对于流变问题以种种启示。除了弹词与昆曲之外,还有苏州吴门琴社琴家弹奏的琴曲及唱谱,以中原古韵吟诵的古诗词,白洋湾山歌,十番锣鼓等节目。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表演之外,还有一些对苏州地方音乐的特点的讲解与示范。如苏州音协副主
席陈勇先生对苏州弹词中的传统曲调——陈调、马调、俞调各具特色的行腔与咬字特点进行了现场讲解与示范,使与会代表对于苏州弹词传统曲调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刻的认识。另外,还有古琴指法唱谱的示范,表演者对这种指法谱演唱的历史发展情况进行了讲述,同时还对古琴指法的“顺逆相悖”的原则进行了解释说明。这些都展示出了生动的学术内涵和价值。 由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三年级的学生带来的“十番锣鼓”表演引起了在场学者的高度评价。这些音乐学专业的学生所表演的“十番锣鼓”是对苏州春和堂“十番锣鼓”谱的再现,并作为“春和堂”乐谱的学院传承。这一演绎,源于“中心”特别设立的研究专项“江南礼俗中的十番锣鼓调查与研究”。也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师生在该项目的调查中,与“春和堂”老艺人之间的一段佳话。因此,这不仅仅是一个节目的演出,更是传统音乐在高校校园中活态传承的表现。 10号晚上的道乐展演,由苏州道协的姑苏仙乐团及香港蓬瀛仙馆担纲。苏州道协的姑苏仙乐团以道乐的形式演绎了《碧桃花》与《将军令》两首传统曲牌。香港蓬瀛仙馆则展示了 “先天斛食济炼幽科”这一道教度亡科仪。蓬瀛仙馆的梁德华道长在整个仪式过程中就一些问题为在场的学者、专家进行讲解。该科仪采用了广东地区的音乐曲调,以唱念方式传达出“度亡经”的内容以及道教哲理,使大家对科仪行为、音声与该科仪主旨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了直观而深切的感受。 三、参观山歌馆 12日,部分与会代表前往常熟市参观白峁山歌馆,了解白峁山歌的历史与发展现状,同时欣赏了由当地民歌手演唱的白峁山歌。接着参观了我国晚清四大藏书楼之一的“铁琴铜剑楼”。之后赶赴张家港市的河阳山歌馆,了解了河阳山歌的发展历史并欣赏到民间歌手演唱的河阳山歌。 带着意犹未尽的学术思索与探讨,带着仍环绕于耳际的不同观点的交锋,带着苏州地区丰富而鲜活的地方音乐生活的深刻印象,带着对下次研讨会上再聚首的美好期待,13日上午,此次“流”与“变”:全球视野下本土音乐资源之诠释——两岸三地民族音乐学论坛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