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summary of the meeting on the RIRMC’s 2010“Research workshops”

作者:发布时间:2010-03-28



    2010年3月20日在上海音乐学院教学楼贵宾室,举行了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2010年度“工作坊”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中心主任曹本冶教授、常务副主任萧梅教授、数据中心副主任刘红教授、《大音》学刊编辑部齐琨研究员以及各位中心的研究员等。   刘红教授主持本次会议。刘红教授首先介绍了本次会议的主题和内容,并介绍了与会的各位研究员。会议按照以下几个内容进行: 一、曹本冶教授主持“仪式中音声研究的定位、取向、概念和方法”之讨论。 曹本冶教授阐述了本次会议的主要目的和意义:希望各位研究员就仪式音乐研究的方向有个共识,以较为明确、统一的研究取向,以达至宏观比较研究的目标。再者,也希望能使各位研究员通过对“仪式中音声”的研究为中国的音乐学学科建设有所贡献。   曹本冶教授的讲话有以下几个内容: 1、源起。 曹本冶教授介绍了“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课题研究的沿革。1993年曹本冶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学主持的“中国传统仪式音乐研究计划”以“计划”为基地,“群体合作和互动”为概念贯彻,召集志同道合的本土学者,凝聚众力对这个如此重要、却在中国学界忽略已久的领域展开长远系统研究。“计划”执行了几个大型项目,内容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及台湾主要道教宫观传统仪式音乐的地域性及跨地域性比较研究”、“中国民间信仰仪式音乐的曲目、风格及传统研究”之西北、西南,以及华东、华南区域的系列研究等。到2006年,“中国传统仪式音乐研究计划”移师上海音乐学院“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2007年11月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上海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正式成立,随即在国内拓展研究。2008、2009年,“中心”就“计划”尚未涉及的东北、华中地域展开了个案研究,并对西北、华北、西南、华东、华南地域做了个案增补。 为了继续秉持“中心”传统,以音乐学为定位,就仪式中的音声为直接对象,“中心”今年设置了3个专题的研究课题(其中有2个是以比较研究为取向的专题):(1)“葬仪中音声所体现的宇宙观和社会价值观”(专题负责人:曹本冶;专题执行协调人:齐琨);(2)“迷幻状态与内观境界中的仪式音声”(专题负责人、专题执行协调人:萧梅);(3)此外,“中心”以“道教正一派科仪音乐的地域与跨地域因素”拓展对道教正一派仪式音乐的基础性个案研究(专题负责人:刘红)。第一个专题“葬仪中音声所体现的宇宙观和社会价值观”:丧葬仪式不仅是在中国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国际学界(民俗学、人类学、宗教学等学科)对不同民族的丧葬仪式研究也非常丰富。中国的丧葬仪式传统包含着儒、释、道,以及民间地域信仰和习俗等多层次的内容丧葬的专题想来是一个较长期的研究,今后还会有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第二个专题“迷幻状态与内观境界中的仪式音声”:迷幻、附体的现象在中国的仪式信仰系统里面十分普遍,但是学界对其的研究却非常少。这个课题有非常大的难度。迷幻作是执仪人的个人体会,研究者如何进入局内人的感受去感知?又如何通过学术书写向没有这种感受、感知的读者阐释?这也是一个长远性的课题,将来这个课题的发展趋势很有可能是与生理、心理、音响等方面的拓展。第三个专题“道教正一派科仪音乐的地域与跨地域因素”:这个课题是“计划”以前对道教科仪音乐研究的延续。从1993年到现在,“计划”对道教科仪音乐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全真教,但如果从音乐学来讲,正一道的科仪音乐要比全真道来得更为丰富,所以,我们今年设置了几项对正一道科仪音乐的探索研究。 2、民族音乐学研究之本土化建构。 曹本冶教授谈到:从实践中建构适合于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学科是合理务实的做法。西方民族音乐学是西方学者为了他们对“他者”音乐的研究而建构的学科,其立场和观点的世界普遍适用性不是必然的。在我们已有的学术基础上就我们的需求,有智慧的选择和借鉴西方经验,在本土文化语境中通过实践追寻对“文化中音乐”的认知并以此过程建构学科,是学科本土化的途径。 3、学科定位 民族音乐学(Ethnomusicology)是“音乐学”(Musicology)属性的学科。它与其他研究人类文化的学科之间的主要区别是,它的研究对象是音乐——“文化中音乐”(或“文化中的音乐”),以寻求对“人”的音乐的认知为其宏观目标。民族音乐学对“文化中音乐”的关注,环绕着“音乐是什么”的基本主题,探索“什么是‘人’的音乐”和“人是怎样制造和接收音乐的”——学科对“文化中音乐”的研究,其起点和终点在于“音乐”。所谓的“音乐”或“文化中的音乐”,我们从音乐为“产品”和形成这产品的“过程”(或“社会化过程”)来考量。“产品”和“过程”不是两分的两极,而是连续变量的假设两端。“过程”的含量广阔,其中包括所有关及个人和群体的、历时和共时的、同一地域和跨地域的有关音乐创造/制作以及音乐接受的过程。我们认为:如果民族音乐学是一个与其他人文、社科不同的学科,它对“文化中音乐”的关注,必须一是要坚守学科的“音乐学”属性认同和承担,把学科的特定研究对象定位于“音乐”,由此鉴别与其他人文、社科的不同学科身份。这是我们在研究中所取的学科定位。 4、“信仰~仪式~仪式音声”与“对音乐的概念化-有关音乐的行为-音乐声音的本身”。 我们提倡的“信仰~仪式~仪式音声”与北美民族音乐学的“对音乐的概念化-有关音乐的行为-音乐声音的本身”,除了两者都是以 “思想~行为”为起点之外,没有其他关联。“信仰–仪式–音声”是专为以音乐学学科定位的民族音乐学对中国文化传统中仪式音声的研究而设,信仰、仪式行为和仪式音声是“信仰体系”整体的三个有机组成部分,与偏执人类学视野的“概念、行为、声音”在取向和具体研究对象上不尽相同。“音声”概念与 “音乐的声音(“musical sound”)含义不同;“音声”包括所有仪式中听得到的和听不到的、近音乐和远音乐的声音,由此而开辟了仪式音声研究场景内的另一空间——“音声境域”;后者(音乐的声音)实际上指的只是一般概念中的听得到的“音乐”。我们对仪式中音声的研究,起点(切入点)和终点为音声,把音声置其于信仰体系来理解,目的关及音声的“所以然”,不同于后者“把音乐当作文化研究”的无限扩张。 5、专用名词 曹本冶教授阐释了仪式音乐研究中的几个专用名词的涵义:(1)“信仰体系”概括了属“思想”范畴的“信仰”和属“行为”范畴的“仪式“信仰体系”是一个由“信仰”、“仪式”、“仪式中音声”组成的三合一整体。(2)“仪式”,包括的是“近”“信仰”内涵的仪式以及“近”“世俗”的礼仪习俗两者。(3)仪式行为之表演(performance)、展演、演示、示演、展现(enactment)(4)“仪式中音声”和“音声”。 6、“仪式中音声”研究的“实地考察” 作为信仰体系的外向性行为,仪式的展现自始至终在音声境域的覆盖中展现。对“仪式中音声”的研究,实地考察(fieldwork)是获取有关音声一手资料的必经之途。何谓“实地”(field)?除了研究者在仪式和音声事件的外向展演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的(observable)的实体场域,我们同时必须考虑存在于局内人感官中的、局外研究者不一定能直接观察到的仪式和音声事件的内向展演,后者对局内的执仪者来说往往来得更为重要。如此,“仪式中音声”研究中的实地考察概念是一个较为广阔的“实地”,以面对和处理仪式展现中研究者“听得到”和“听不到”的音声。 8、仪式的“音声境域”(Ritual Soundscapes) 社科学科的仪式学对仪式展现的时空称之为“仪式场域”(ritual field)。我们对“仪式中音声”这一研究对象,就仪式展现中音声现象所给予研究者的情境感觉以及音声对仪式的覆盖与仪式场域的整体性关联,称之为“音声境域”。 9、音声声谱 “音声境域”内音声现象的声谱描述,其中“听得到”的“音声”有“器声”和“人声”两大类,其所含有的各种音声组成一个类似光谱(light spectrum)的“音声声谱”。 10、仪式音乐研究的理论框架和方法 简要的说仪式音乐研究的理论框架就是:“信仰 ─ 仪式展现 ─ 仪式音声”;方法是:“近~远”、“内~外”、“定~活”、两极变量思维。   会议讨论: 刘红教授: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已经了解的和不甚了解的内容向曹老师请教,或者谈谈自己在研究实践中关于这些方法运用的一些感悟。 刘红教授:大家可以就“音声”和“声音”的关系这样的问题进行一些讨论。 萧梅教授:“声音”表达的是一种自然物理现象,而“音声”偏重的是一种学科定位。 米特:老师说“音声”指的是听得到的声音和听不到的声音。那听不到的声音是指什么? 萧梅教授:Inner soundscape。 曹本冶教授:举个简单的例子:莫扎特的音乐是先出现在他的脑中,在乐谱上,还是发生在演奏时?你能听到在他脑中的音乐?听不到。但是它存在吗?存在的。再如老师所说的“Inner soundscape”——“内观”的音声现象。 萧梅教授: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在实践中可以关注它,但是如果没有的话,不一定非要有这个(概念)。当我在写中国传统民间仪式音乐西北卷的时候就接触到了这个问题。音乐没有一个共同的界定范围,而音声的概念就比较宽泛了,不仅包括听得到的声音,还包括听不见的声音。(听不见的声音)主要是取宗教中的心诵、和默颂——如修行者以声观想或观想中有声,如唐代的佛教徒在诵经的时候也有(联觉)。在我广西的“魔仪”研究中,也感受到了这种听不到的声音的存在。冥想(宗教中的冥想),如迷幻状态的传达神的声音,在内观境界中传达神喻,所以我们强调了内观境界。还有“弦外之音”。 曹本冶教授:所以,怎么让这种“无形无类”的“听不到的声音”体现于学术思维和书写,应该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萧梅教授:我时常困惑,对于这种作为宗教最高境界的东西,我们有没有必要把它说出来?如果说,要说到什么程度?一方面说出来恐有“歧学亡道”之虞;另一方面它们又确确实实关乎仪式中的内涵。怎么说,说到什么程度是需要我们探索的。研究对象是“不断被解释”的。 汤光华:曹老师刚才讲到了表演、展示、演示、展现等专有名词的解释。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近信仰的仪式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用“展”的动词,如“展示”?在远信仰的仪式过程当中可以用“演”的名词——表演? 曹本冶教授:同意,可以从这方面的考虑选择用词。你在用的时候可能可以用一个注脚来解释你用词的定位。 刘红教授:描述的时候你应该还是有个自己位置:是你把它当做展演或者是表演,还是研究对象自己主观认为是展演还是表演?以及语境判断展演还是表演?比如传统中道教里面做早晚课是大门紧锁,不公开的。现在为了旅游或宗教渲染气氛等原因也允许外人来观看。他们在里面做早晚课是绝对没有这种表演的概念,你也许可以通过某种途径去观看他们的仪式。这时你就应该有个判断:是客观展示出信仰的场面,还是从根本上有个主观向外表达意愿的表演。我们在进行这样的描述的时候,研究者自己的位置往往是不是太明确的。 萧梅教授:也完全有可能是给神表演。 刘红教授:刚才讲的有声和无声的描述,其中最困难的是无声的地方。但是无声的地方也是可以描写的,关键是你(研究者)的位置要摆好:你是在描述一个整体的仪式还是仅仅描述一个没有声音的片刻。举一个比较形象的例子:约翰凯奇的4分33的表演。我们常常从美学的角度去评价,但是约翰凯奇不是单纯从美学的角度去看的,用他的解释是受到庄子思想的影响。不管他如何去解释他的作品,每一个去观赏他表演的观众都一定不是顺应到作者的概念的。作为听者而言的4分33秒同行为者的4分33秒有着不同的概念。还有一个启示就是:曹老师提到只有有休止的音乐才是美的音乐,那么大家有没有去考虑过我们做音乐分析的时候是如何看待作曲家所写的休止符的部分。有的休止部分停下来是为了休止之后更有张力地去表达音乐——如果你是这样认为的,那么就表明你在通篇地看待这个作品。如果仅仅停留在休止这个部分,这个部分绝对不是音乐。但是你如果把前、后、中间结合起来整体分析的话,这个休止的部分绝对就是音乐。所以我觉得描写的时候应该关注研究者自己的位置以及客体与主体之间的一些状况。我觉得所谓无声、有声、展演、表演,我是谁、它是谁等都是处于这些关系之中的一系列问题。 二、萧梅教授主持“田野作业与资料整理备忘” 为了更好的建设和完善“中国仪式研究中心·中国仪式数据库”的档案资料建设,萧梅教授就与各位研究院签订的课题合约中所涉及各类考察资料的规格做出进一步的说明。萧梅教授谈到: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有几次大的普查和资料建设,但是关注面比较窄:主要偏重曲目等方面。但我们现在是作为仪式音乐研究的个案研究的资料保存,并将仪式音乐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现在技术手段不断更新,建立完整的资料库就显得尤为重要。萧梅教授进一步说明了各类考查资料的规格和注意事项,并由“中心”学术秘书高贺杰介绍了目前比较适用的一些设备。 三、萧梅教授主持“行政问责备忘” 萧梅教授进一步说明“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中的课题管理、田野资料要求以及出版标注等相关问题。 课题管理的问题涉及到:如实填写预期课题成果、在指导下进行课题研究的一些注意事项以及研究员递交学术成果的一些注意事项等多方面的内容。田野资料的管理,要求田野资料要符合数据规格的要求,视为通过审核的一部分。另外萧梅教授重申了关于各位研究员成果的出版的标注的要求。 四、课题项目承担者签署课题合约 各位中心研究员签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科研课题协议书”。   五、三专题小组内部沟通、协调 各专题负责人:齐琨博士、萧梅教授、刘红教授分别主持三个专题研究的分会场。就该课题选择的意义、预先设计的研究方案和计划部署。各小组研究员就课题研究的理论方法以及具体实施举措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长江流域汉族聚居地区丧葬仪式音声的个案与比较研究》专题组研究员有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李萍、廖松清;四川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罗亮星;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米特、杨采芳;南京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戎龚停;江西师范大学教师汤光华。执行人齐琨谈到了丧葬仪式研究的意义和难度、各“个案研究”的研究人员的分工和安排以及该课题组上半年要完成四个文献综述的内容:1、汉族丧葬仪式研究综述;2、历史研究综述;3、人类学综述;4、民俗学研究综述。她还从“强调以音声行为(表演、展演)关照作为思想的宇宙观”、 关注音声从点到面,从面到点的过程、关注音乐文化内应机制、关注丧葬中的时间和空间等方面与大家交流了课题研究中应共同关注的方面。 《迷幻状态与内观境界中的仪式音声》课题组的负责人萧梅教授梳理了该课题的相关研究现状、最新的学术发展状况、此学术专题的选题意义和目的和前景。萧梅教授还概述了本专题组的整体规划内容以及各位研究员的研究项目。第一部分:中外文献研究。其中分为:1、中国古代文献汇编及述评。2、中国地方民俗相关文献汇编及述评。3、英语文献的相关文献汇编及述评。第二部分:个案研究。其中分为:1、专题性个案。2、普查性个案。 刘红教授在《道教正一派科仪音乐的地域与跨地域因素》课题组的分组会议中和与会人员讨论了课题的时间安排和计划、部署协调了各课题组成员的具体研究内容,并要求各位研究员严格按照中心制定的备忘录规格制作音响资料,以及与课题研究相关的一系列协调与沟通的事项。 此次“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2010年度“工作坊”会议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