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揭牌

作者:发布时间:2009-01-07



1月4日,广西民族大学和广西文化厅在广西民族大学联合举行“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揭牌仪式。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设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考察研究与保护对策”、“民族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和“中国-东盟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较研究”4个研究方向,采用“机构开放、人员流动、内外联合、竞争创新”的运行机制,结合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立等工作,通过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方式,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组织各类文化单位、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共同开展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保存、传播、保护和利用等领域的研究,突出区域性与民族性,努力开创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新空间、新途径和新思路,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可持续开展提供有力的学术支撑和智力支持,推动民族地区文化和社会发展,促进中国-东盟文化交流与合作。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与广西民族大学合作共建的学术机构。 当日还举办了“壮族马骨胡专场音乐会”,特邀请广西德保壮族民间音乐家黄广扩一行作专场演出。此类专场音乐会,在广西乃至全国尚属首次,对展示壮族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促进广西非物质文化的研究和保护工作的全面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壮族马骨胡艺术 壮族马骨胡艺术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马骨胡也是壮族最具代表性的乐器,因其采用马的腿骨作琴筒而得名。马骨胡原为壮剧的主奏乐器,主要流传于德保、靖西和田林、西林、隆林一带。马骨胡音色清脆、高吭、悠扬,音域较宽,富有穿透力,在壮剧音乐演奏和唱腔伴奏中,表现出独特的壮族器乐性能和浓郁民族音乐色彩,在演奏其他民族乐曲和经典弦乐名曲中,亦别具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