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音乐学系师生赴维也纳参加ICTM大会集锦

作者:发布时间:2008-09-22


  作者:ADMIN

我校音乐学系师生赴维也纳参加ICTM大会集锦
titi_chen
      2007年7月4-11日,第39届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年会于奥地利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成功举办。此次大会由ICTM奥地利国家委员会、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以及维也纳大学音乐学研究所、奥地利科学院国家音响档案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奥地利国家委员会共同主办,来自世界各国的学者400余人参加大会并做主题发言。大会的议题涉及当代传统音乐学研究的前沿视角,包括:相关宇宙观的音乐和舞蹈、国家和地区的民族音乐学及民族舞蹈学传统、流行音乐和舞蹈以及新技术、音乐/舞蹈的通过正式或非正式教育的传播、以及新研究。
      我校老师杨燕迪教授、曹本冶教授、萧梅教授、汤亚汀教授、戴微副教授、以及博硕研究生裴雅勤、孙宁宁、胡斌、林莉君、陈超、陈婷婷、Lasanthi Manaranjanie等共12人参加了此次大会,并做主题发言。
      在7月5日的小组主题发言中,曹本冶教授主持了“中国信仰体系中的仪式音声研究”(Ritual soundscape of belief systems in China)专场,并以“上海南汇、浙江大洋山、江苏太仓的葬礼仪式中的音声研究”(Soundscape in funeral rituals of Nanhui(rural Shanghai), Mount Dayang(Zejiang Province) and Taicang(Jiangsu Province))为题做了发言。通过对三个地区葬礼仪式中的音声的对比研究,探讨了仪式中的音声如何表达中国人传统的世界观。       萧梅教授以“圣歌:魔仪附体中的仪式音声”(Shengge: Ritual soundscape of the Me-mot in trance)为题做了发言,以广西壮族地区的魔婆在附体仪式中演唱圣歌为个案,回答了“谁在唱?”“如何唱?”“为谁而唱?”的问题,探讨了音乐与仪式的关系,体现为:1)附体能力的来源和魔婆所唱的圣歌;2)歌唱连接了看不见的世界和看得见的世界(即故去的世界和活着的世界)。       裴雅勤以“中国琵琶流派的发展”(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ipa schools)为题, 通过对文献、乐谱、指法、风格以及传承方式的分析, 就明末清初以来中国琵琶各大流派的形成及逐渐瓦解的现象进行阐述,试图解决三个问题: 1、这些流派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哪里?2、传统的琵琶流派划分依据是什么?3、什么样的社会文化土壤孕育了中国的琵琶流派?       7月6日,孙宁宁以“以三弦和三味线为例探中日两国面对传统音乐的不同态度”(On state of the different attitude towards traditional music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in the cases of saxian and shamisen)为题发言,以三弦和三味线这一对同源乐器在中日两国不同的发展轨迹为线,探讨了由此体现出的两国面对传统音乐的不同态度以及导致这一现象的其他原因。       Lasanthi Manaranjanie以“斯里兰卡民间音乐和人的健康”(Sri Lankan folk music and human health)为题发言,斯里兰卡的民间歌曲及宗教戏剧作为最古老的并至今仍然存在的表演形式,在乡村社会经常上演,音乐体现了民间宗教的神性和魔性,这种神性或魔性能够促进社区的安全及人民的健康。在僧伽罗民间信仰中神和魔分别掌管了人们的各种事务,例如农耕是否收获或者人民是否健康。       7月7日,陈超以“扬剧表演团体的表达、比较与分析”(Presentation,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Yangju opera troupes)为题发言,对江都地区现有的四种扬剧表演团体的生存状态进行调查和研究。说明江都地区不同体制下的表演团体的生存状态有着哪些共性和差异;不同的体制对这些表演团体的生存状态和行艺方式有何影响,以及造成这些不同体制存在的背景和原因。       7月10日,汤亚汀教授以“从哈尔滨到上海:俄罗斯的犹太人音乐家在中国的流变”(From Harbin to Shanghai: Russian Jewish musicians’ fluidity in China)为题发言,在中国20世纪前40年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下,就上海的犹太人社区和哈尔滨的俄罗斯犹太人社区两个主要群体,其流变和迁徙以及其中的音乐生活做了阐述。       戴微副教授以“1930年至今上海古琴音乐的传承”(Trans mission of folk Qin music in Shanghai, 1930s-present)为题发言,阐述了自1936年今虞琴社成立后,古琴演奏者,包括个人的或集体的,业余爱好者或专业演奏家,以不同方式组织和表演古琴。以及在当代新媒体的介入下,古琴演奏的传统方式的变迁。       7月10日,杨燕迪教授、胡斌、陈婷婷进行了以“国家、地区及城市: 上海音乐的文化特性研究”(Nation, region and city : Studies on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music in Shanghai)为题的小组主题发言。杨燕迪教授以“寻找中国性:本土自我与西方他者的对话”( Looking for “Chineseness” in Music: Dialogue between China Self and Western Other)为题发言,以20世纪上海作曲家创作的几部具有代表性的大提琴作品为例,探讨了用西方乐器表现中国音乐的作品创作中,中国性的体现。       胡斌以“社会变迁中的今虞琴社”(Jin Yu: A Qin players association in a changing society)为题发言,通过对上海今虞琴社70年历史的梳理和现状的追踪,具体考察该社团的发展轨迹,并对不同时期琴乐活动、琴社成员的知识结构、琴社的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梳理分析,进而对上海今虞琴社这一传统乐社与社会经济政治体制间的互动关系进行阐明。       陈婷婷以“近代上海音乐从业者的社会身份与社会角色调查”(The social identities and roles of musical practitioners in modern Shanghai)为题发言,通过对“音乐家”、“文艺工作者”、“音乐人”三种角色称谓的分析,勾勒了近代上海音乐从业者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背景下所承担的不同角色,及其发挥的功能。从人、身份和角色的角度而不是音乐作品、音乐事件来反映近代中国音乐发展的历程。       7月11日,林莉君以“温州地区畲族民歌日趋衰退的社会现象及其原因”(Why the social custom songs of the She people, Wenzhou region, are declining)为题发言,以作者的多次实地考察为基础,阐述了传统上具有仪式、交往、教化、传承民族文化等社会功能的畲族民歌,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今天,随着自然、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迁的社会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