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summary of the course “Theory and Method of Ethnomusicology――Transcription and Analysis”(7), delivered by Professor Cao Benye

作者:发布时间:2008-06-26



时间:2008-5-21;地点:E研究院512

授课教师:曹本冶教授 

参与同学:林莉君、黄婉、高贺杰、齐江、廖松清、关怡宁、李松兰、文君、邹婧、谢晶晶

 

主讲报告人:文君(硕士研究生)

 

(7)  Kartomi, Margaret Joy. 1990. “Problems of the Intercultural Reception and Methods of Describing and Analysing Musical Rhythm.” In Tradition and Its Future in Music: Report of SIMS 1990 Osaka, edited by Tokumaro Yosihiko. Tokyo: Mita Press.529538.

 

作者简介:

玛格丽特卡图米玛格丽特卡图米Margaret Kartomi)教授,任教于澳洲Manash大学,主要从事音乐学和民族音乐学理论,乐器学,史学研究,印度尼西亚及东南亚民族音乐学,以及澳洲原住民儿童音乐研究。曾荣获人文学院研究员资格(1982),分别于1983年和1999年荣获德国政府颁发的du Disque 奖,1974年以来每年都获得国家研究基金拨款。曾担任数个重要的社会职务,其中包括澳大利亚音乐学协会主席一职。目前教授的课程有:《田野工作方法论》,《东南亚音乐(印尼,泰国)》和《澳洲和亚洲音乐和流行文化研究》等。 目前在研课题是印尼西南部芒格洛尔的音乐(西弗罗勒斯岛)和印尼东南亚犹太音乐。写作并出版了大量专著和文章。

 

文章内容陈述

本篇文章作者主要从两方面来陈述的,首先是作者对一具体仪式的陈述,并通过该仪式的分析而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与方法。

16年前,我曾在苏门答腊岛看过一些用鼓伴奏的苏飞仪式表演,印尼语言把这种形式的崇拜称为dabusdaboihAceh省的沿海一带非常流行,尽管当地人们把这种表演看作是很有特征的艺术形式,但它并非Aceh沿岸独有,的确,这种表演深深地和Ache沿岸的音乐文化融合在一起,东部海岸的表演形式与苏门答腊岛其他地域的表演形式有很大的区别。

这篇文章的目的是通过我作为田野工作者的亲历告知读者关于daboih仪式和他的音乐,并检验我之前作为该文化局外人对daboih音乐的感受和分析,首先,我将简短的描述一下1982年我在Lhok Seumawe所拍摄的daboih仪式表演。

该仪式的所有表演者都必须是男性,表演者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至高无上的光环,因为其中一些是在宗教领导的保护下表演自我的功绩,rifaiyya这一术语起源于Rifaiyya的宗教团体,该团体的名字起源于阿拉伯并曾一度在Aceh一带很强盛,但现在在Aceh一带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在其他的宗教仪式中,daboih仪式的宗教真理是通过丧失一些人的生命才能获得最终真理,人们通过群体的表演和聆听鼓乐及其民间音乐可以获得神力,在Sufi宗教团体中,像daboih这样的宗教是不能使用火的。

在参与者允许的情况下,表演者才能向kalifah表演和鞠躬,kalifah是宗教界著名的领袖,他管理所有的表演者(这些表演者经常被划分为两派),kalifah通常会戴一顶帽子和回教徒戴的头巾和一把剑,让表演者进入宗教上的昏迷状态并确保表演者进入这种状态后不受伤害是kalifah的职责。Top daboih手拿长矛和剑被认为是在建立一种被人认为是无懈可击的ilmu kebal。这一表演有200以上人参加,他们进入欣喜若狂的状态并开始在鼓声的环境中进入恍惚状态并开始表演,伴随着欢呼声,面带微笑的他们开始唱nabi ibrahim nabi david,他们相信自己已经获得至高无上的神力,他们刺伤自己的胸部和大腿两旁的肌肉,并做其他表演,但毫无疼痛感,而且没有血喷出。

Kalifah无懈可击的力量不仅赋予他去保护表演者而且还能用他的力量去表演和领导鼓和通晓战争,因为传统的认为是由kalifah来决定是否进行战争。Kalifah相信他们从先知者david那里遗传了神力,david同先知者ibraham一样有无懈可击的神力,他是用火方面的神。

表演者用很小的剑和锥子刺伤他们自己,这种锥子是用铁做成的,长约15cm,尾端有木制的靶子,另外,表演者可能用红热的锁链包围他们的身体,当他们进入宗教聚神的状态,他们感觉自己已经到了刀枪不入的状态,他们身上的武器都成为了自己的化身。

Aceh东部海岸的daboih表演通常有两组鼓手,并分为A,B两组,通常他们来自不同的村庄,每一个队伍都得表演大段或小段的鼓乐,其目的是为了击败另一方的音乐。每一次都有一个队伍的鼓手会即兴敲打出节奏,这样能够影响对手节奏的平衡能力并有可能使对方停止演奏,最终丧失他们的竞争能力,这样有一方就退出了竞赛。在这种比赛中,裁定出哪一队伍赢得了表演会赢得观众的欢呼,并伴有不断有音乐和鼓声的扰乱,这样会使节奏混乱,这时一方可能会失去节奏平衡而失败,这种表演被称为节奏粉碎,表演者通常会通宵达旦,只是偶尔停下来休息。

在这篇文章中摘录daboih表演并用乐手歌唱欢迎客人的词句,赞颂他们的先知者和其他的宗教歌曲,乐手一边穿着黄色的衬衣,裤子和纱龙,和橘红色的头巾,而另一边穿着粉色的衬衣,裤子和绣有绿色边的纱龙和粉色的花边,,每一边都有5个乐人,加上站着和坐着的乐手,共有60个男人在一边,40个在另一边,非常重要的是在一边的所有乐手都必须跟上节奏,如果他们离开了节奏,表演者将不能聚神并会伤害自己,甚至死亡或者体虚,这就是为什么在一个daboih的竞争表演中不允许另一边扰乱他们的节奏至关重要。

在表演的开始,职位最高的daboih表演者鞠躬和获得kalifah的允许后开始表演,kalifah身穿黑色peci,然后带着他们进入宗教聚神的恍惚状态,并开始表演,有人手举刀子用舌头在刀上慢慢的舔着,不断的迎合着鼓的节奏移动他的身体。Kalifah和他一起移动,挥动手臂。另外几个表演者开始作战。两个小男孩手拿刀子走了进来并刺穿他们自己的腕,但没有血喷出。另外一个表演者裸露着他的大腿用刀子刺伤自己,上下移动着自己的左手,一个表演者迅速的刺伤自己大腿的上半部分,另一个表演者用三个锥子穿进自己的皮带,然后用锥子刺伤自己,三个锥子依次变弯了。这一组跟随着另一组男人进入圈内,上下跳跃着,抽出剑,刀和锥子插在地上或者刺伤自己。鼓声越来越快,越来越响亮,兴奋的表演者大声呼喊着“He”,呼声使整个场面达到了高潮。Kalifah注意着整个过程,在他的头顶上挥舞着手,时不时的检查表演者,确信宗教神力依然存在以使他们不受伤害,他们还需用自己的口水治疗自己的伤痛。在一些场合,他被要求稳固地举着表演者的大腿,准备自我刺伤。另一个表演者刺伤自己头的顶部,并在伤口处移动着刀子,大声的呼喊但面带微笑,另一个表演者把剑插入自己的胃部,假装疼痛。。。。。。

kalifah走进男人中间唱:谁将获胜?两边的鼓手开始击鼓扰乱对方的节奏,鼓声变得越来越快,每一边的鼓手领导蹲在队伍的前面,举起手晃动着并给出节奏信号以改变鼓点。

Daboih被认为是男性表演,在1945年前的荷兰殖民时代,男人不参加daboih表演被认为是不阳刚的。Daboih通常在战争前使用并用来刺激战争精神,有些表演者认为是为了避免伤害。他们抗击荷兰殖民者,战争的领导者和其他抗击者都拥有无懈可击的力量,这一力量通过沉思和服用一种叫做obat kebal的药可以获得,只有表演daboih的男人才拥有这样一种药,但那些有这一目标的人因此可以获得:神人的灵魂这一称号。

Daboih一直被认为是极具宗教意义的表演,也因此不能用作以选举为目的的政治群体,不像这一地区的其他艺术形式的表演。另一方面,表演者又被委任为重大的活动表演,如像Mobil Oil这样的公司为了吸引外国顾客而邀请他们来表演。。。。。。

文君:然而,kalifah表演用作这些目的依然值得思考。。。。。这种情况是不是普遍存在?尤其在当代社会中有很多地方政府为了招资引商或是开发当地的旅游产业经常会呈现这一现象。

我研究dabus的这些年中所涉及到的包括学习演奏其音乐,记录在Sumatra各地区的的表演,认识了一些dabus的乐手,和他们谈论关于音乐和及其功能意义以及仪式的历史,并邀请他们一起讨论和记录更进一步的表演,当谈到音乐,描述和分析音乐时找出其关键术语和概念很关键,并研究表演过程和仪式过程,简言之,我采用了典型的民族音乐学家的分析方法。我并没有使自己变成daboih音乐家,一些田野工作者试图把自己变成爪哇佳美兰音乐家或印第安tabla演奏者。Daboih完全是男人的事,当然,作为女人我将永远不能接受成为一个daboih的表演者,即使我试图成为回教徒和宗教传统般的生活。

文君:是否有可能对于一个象征意义上的局外人向本土出生的人那样去理解像daboih这样的音乐表达?仅仅通过获得对交叉文化的认同而达到对他文化的理解或者是说对他文化具有的独特意义的心理认知?是否真的确信非Acehnese人就不能理解daboih音乐或不能理解他们的乐手和听众的意境?我去体验daboih难道真的是毫无希望的工作?难道我真的无法去理解和向其他局外人解释daboih

辩证法对于这一问题给出了明确的民族音乐学的各种方法,例如,局外人和局内人这一对概念,或者说“emic” “etic”这一对概念。然而,这些术语并不是很令人满意,因为没有绝对的局外人,也没有绝对的局内人。比“etic”,”emic”更有用的术语是Heinz Kohut’s的术语即:近距离体验和远距离体验,近距离体验这一术语即是信息提供者能够自然的描述他们所处文化。另一方面,远距离这一术语既是田野工作者进入他文化音乐对其的理解,近距离体验对其文化的体验是毫无意识的,其概念也都是现成的。远距离这一术语既是能够通过局内人或者是局外人去理解异文化的音乐。

因此,用辩证的分析方法所得出的结果比局外人对异文化的心灵体验意义更大,为了减少我们对异文化音乐的神秘性,我们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尽量的从当地人那里得知他们对其自身音乐的观点。在领悟该文化的概念和意义之前,我们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而对这些概念的领悟只能是近距离的体验者,而非他人。我们也需要从远距离体验者那里获得他们对同一文化的理解,这样我们才能捕捉到该音乐文化全面的信息。

文君: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该诗句正是对我们局外人所做工作的肯定,局内人的观点固然重要,但局外人远距离的观察或许会有更惊喜的成果,因此,我们在观察事物时应该从各个角度去分析,因为一个事物本身就是一个多面体,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去了解该事物,在探寻的过程中再不断的发现新的问题,这样才能离开真理更近,这也是我们追求真的唯一途径,当然,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现在,为了让我们的思维更加清晰,我想对1982年我在Lhok seumawe所录制的daboih音乐做进一步的分析,我将侧重于对其节奏,发声方法,结构的分析,因为他们是该音乐最为主要的部分。

文君:该处作者给我们提供了其分析事物的方法非常重要,即先对该事物做一宏观的观察与分析,之后发现问题,即得出该事物的主要特点,进而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去分析其他细节,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通过观察事物,分清事物的主次问题。

我的方法是尽量的去理解该节奏是怎样作用于该仪式音乐的,但并不是通过把自己想象成为一个daboih的乐手,而是通过观察daboih乐手谈论该音乐时所用的关键术语;通过观察该宗教仪式的表演者和参加者的行为;通过向当地乐手学习演奏;通过调查该音乐文化和宗教仪式的相关背景;通过分析该音乐本身的结构。

文君:该处作者使用了参与观察法,该方法非常重要,我想结合本人的田野经验来谈谈,在对东门岛妈祖仪式音声的田野过程中,笔者前两次采用的方式是以访谈为主,当然在对该文化还未有以直观印象前该方法很重要,但所采访到的信息只能说是片段的,非常的零散。通过第三次与当事人相对长期的生活,融入其环境并带着问题去观察和思考,采用参与观察法,你会了解到其他的一些相关信息,例如该地域的民俗,生活习惯等,通过这样的田野方法,你所得到的不像前两次田野信息那样的琐碎,而是对该地域整体文化的理解,这些相关的信息对于我自己理解该地域的妈祖信仰至关重要。

当然,所有的人都会对他们自己音乐的节奏和结构产生自我文化定势,在田野中我尽量的避免把该音乐节奏概念至于西方体系中,然而,在简短的分析和翻译过程中发现,由于我的学术背景而不可避免的把其搅在一起。

文君:这是一个令人思考的问题,只是我们自己都已经不能回到从前,不知没有受过音乐训练的人去分析这样的音乐会得出什么样的结果?当然,或许各有利弊,受过西方音乐教育的人在分析该音乐时如果能做到既跳进跳出的方法时,他的结论肯定会非常具有价值,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或许由于西方文化的影响,作出更多的有益的比较,在比较中发现问题。。。。。。当然,我更提倡多方位的分析方法,并把他们相互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做到对于该音乐的真正理解。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daboih音乐是由两组乐手创作出来的,他们来自不同的村庄,两组或更多的组相互在一起形成相互交织的节奏模式。当然,有两种节奏是很明显的:一种是慢节奏,另一种是快节奏。其关键的音乐技巧是1》低声敲打,2.互动的节奏模式3.节奏扰乱。。。。。。

三段的重复表演贯穿整个的表演并制约着听众的对音乐的理解,每一遍都包含四种节奏类型,每一次表演都有明显的音色和调的变化,例如:在中段用ceureung调,随后用稍高的ceureuk调,然后又重复ceureung调,最后用gum调结束,在这里gum调的功能相当于铜锣或者是爪哇佳美兰音乐中的结束标志,在每一遍演奏过程中相互交织节奏的具体细节是非常多样化的,另外一种音乐有持续不断的节奏音色变化,如两个队的表演者的节奏相互交织着并有一方最终击败另一方,队伍中的交织节奏不仅能使内部产生交叉节奏而且还能出现装饰性的节奏或者是骨干性的节奏模式,因此,四个小组表演者的相互作用能够使得整个的表演产生细微的变化。第三种策略是改变音乐的平衡性。一般来说,大部分段落的结构都是相对稳定的,只是在乐曲的开始和结束会稍有变化,因此,一个乐曲的主要段落的音色与节奏就成为这一乐曲的节奏特征。

Syek省略的段落部分及其音乐的结构,速度等有着紧密的联系,他们之间的表演有着极其的相似性,由于表演者演奏的变化使得音乐的长短也会发生变化,由于syeks的加快也会引起音乐速度的加快,只有在这段音乐的结构被打破以后速度等才有可能慢下来,或者是相对安静的表演甚至暂停。,但每一段落都会有相对稳定的节奏模式。

Daboih表演者主要的音乐理念是1,节奏和章节2,框架和顺序,两者都是在音乐人的相互竞争过程中产生的。两者都是不可缺少的部分。Syek的省略部分将会引发人生理和心理的宗教刺激。Daboih表演包括它的冒险性,危险性,刺激性和侵略性等方面,这些特征便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仪式。

有人可能会问,作为局外人,我怎么能理解daboih音乐及表演过程中表演者及与其观众之间的互动性?我是怎样去体验acehnese音乐的?当我把节奏,音乐动机,音乐结构,反复模式等分析模式呈现出来时,我又是怎样去发现这一音乐特征的,及其作为局外人我又是怎么去理解该音乐内涵的?我的体验与局内人到底存在多大的差异?

当然,这些问题与我们去理解圣经,文学,历史学所出现的问题一样,都属于解释学范畴。为了理解daboih我需要抽取出哪些是音乐的关键部分,关键术语等。另一方面,Acehnese的乐人都是很自然的知道这些概念并不需要下意识的去寻找其规律。当一个民族志学者尝试去找出Acehnese人们是怎样感受和理解daboih时,他就必须知道其内部精确的细节就如同知道该音乐的意义和整体结构一样,如果我们不能理解热心的伊斯兰教文化和Aceh好战的历史我们便不能理解lawan的音乐概念,就如同如果我们不知道什么是毽子,什么是球拍,怎样发球,什么是连续对打等就不能理解羽毛球游戏的意义一样。(先观察整体再探求部分的分析方法非常重要)。我们需要知道在daboih仪式的整体概念及其相关术语,或者是羽毛球游戏中更精确的概念。

最后,关于daboih音乐和仪式的远距离体验的理解只能部分完成,在对acehnese音乐体验模式和象征体系作分析和并重新把他们整合起来并理解他们后,我们仍然未能像daboih音乐体验者那样清晰的理解其自身的音乐文化,但这不会影响我们的,这只能表明局外人的体验与局内人的体验不同。尽管对于非Acehnese的人们永远都不可能像Acehnese的人们那样精确的理解其音乐的意义,但他们能抓住其音乐最基本的精髓,正如Geertz所说的理解音乐就如同学习一条谚语,一条隐喻,一个玩笑或是读一首诗一样,要先理解其上下文方可理解你的对象。

讨论:

Amnon SHILOAH(耶路撒冷):我想要问的是关于你所提出的关键术语“lawan”,因为这一术语非常的关键,你把它翻译成“diatraction”,但是我认为在此翻译成“distraction”不是很合适,我认为这一术语起源于Arabic laun,而且laun的意思为颜色。用于该处意味着描述音乐的亚属模式,有时还可能被认为是转调,这就意味着从一个基本的节奏转到另外的节奏,并意味着一系列的节奏转调。

KARTOMI:是的,在印尼,Lawan一词意为反对。简言之,在Acehnese daboih的竞争中,Lawan应该有两种含义.一种是被击败的一方,另一种是在击败的过程中该队伍的音乐敌人也被称为Lawan,但是我推测Lawan一词用于印尼应该来源于阿拉伯,特别是你所指出的转调意义。

Don HARRAN(Savyon):我对你文章中所提出的unio mistica特别感兴趣,具有神秘的体验,你所提到的一方,意为好战精神。在大多数文化中,有两种不同的获取方式,我很好奇的是,在其他的文化中是否有其他的含义。对于dabus来说是否有其他选择,或者dabus自身没有被演奏时是否还有其他含义,或者当他发出微弱的声音时其含义又是什么样的?

KARTOMI:是的,你所提出的两点都是正确的,首先,在dabus表演中,不仅仅是战斗的,激烈的,刺激的部分,也有温和的一面。整个dabus表演将持续整个晚上甚至几个晚上,dabus表演的理念主要是与上帝对话,与上帝联系,得到上帝永恒的恩赐,在这一过程中也有温和的一面。当然,其文化的主题还是以战争性的为主,另外,在该文化中也有一些催眠曲和女性及其小孩在日常生活中歌唱的乐曲,还有一些舞蹈和礼仪等都与战争无关。因此,你的说法很正确,两个方面的体验并存于dabus文化中。

文君:在其他局外人提出该问题之前,作者可能并未意识到这一点,或者说是意识到了,但觉得没有提出来的必要并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这是我们在做田野时经常遇到情况,我们应该尽量应该避免。因此,其他局外人的观点对于理解异文化非常重要。

 

文君的思考:首先是作者通过一个仪式而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其次是作者通过该仪式所联想到人类文化的其他事项的分析与理解,这一方法对于我们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还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最后所提到的对该仪式的远距离体验只能是部分完成,也就是以开放式的结论来结束自己的论点,即是同一仪式在不同时间所呈现出来的是不一样的,不同人对同一事项的理解也是不同的,这一点对于我们具有启发性的意义。

作者所提出的分析音乐的方法:即先找出音乐中的主干部分是否具有普适性?该方法对于分析中国的江南丝竹音乐具有可行性,但对于其他的音乐是否也可以借鉴?对于一些相对比较聚焦的文化,我们在找出其共性时相对简单,而对于一些比较范的地域的文化,则需要研究者在对该文化有一宏观的认识之后才能抽取其主要事项。

 

曹老师的点评:

l         文章结构

Introduction

l               Area of interest

l               Aim of the article

l               Background of Subject Matter (nature of ritual, ritual sequence, meaning of ritual in culture)

l               Researcher’s Field Experiences 

l               Issues to be resolved from the outsider’s perspective

Methodology

l               “Inside vs outside” or “emic vs “etic” & “experience-near vs experience-distant”

l               Method used

Analysis

l               Analysis

l               Summary of Analysis

Concluding Remarks

 

l           按上列的文章结构,以下是曹老师希望同学在各节中注意的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