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6月19日】微型音乐影像志汇报与讨论

作者:发布时间:2019-06-17


微型音乐影像志汇报与讨论

《音乐影像志的理论与实践》课程

  • 课程主持:萧梅教授

  • 时间:2019年6月19日(周三)13:30

  • 地点:上海音乐学院中603



1.

《新生代越剧老生张艾嘉的宣卷情缘》


小组成员:曾嵘、郭苗苗、闵寿珍(韩)、孙晨、尹翔


简介:本微型音乐影像志围绕一位22岁的越剧老生——张艾嘉及他的本科毕业作品(原创实验戏·曲《绿袍情》)展开,并将关注重点置于张艾嘉对家乡曲艺品种——嘉善宣卷与越剧的结合创新上。小组成员运用影像的方式记录了该剧的彩排、演出,并结合对主演张艾嘉、导演吴波等的个人访谈。成员们试图直观呈现一个年轻的戏曲演员如何兼顾策划及演员的多重身份,以及他与家乡传统艺术的情缘。短片不仅想让大家看到一个当代年轻戏曲演员的思考与尝试,更试图通过这一个案呈现戏曲更多的可能性以及思考演员的主体性。


2.

《国际礼拜堂青年聚会的赞美诗歌》


小组成员:许成希、刘雨弦、王沙里、孟淼


简介:以衡山路国际礼拜堂周三的青年聚会为故事主线,以唱诗班为主要记录对象,记录唱诗班如何准备彩排至演绎青年聚会的音乐现场,并试图通过对于聚会现场的描述,反映通过唱诵赞美诗歌阐释,传播教义的感染力,及其作为表达信仰的一种形式的意义。


3.

《“亡灵超度”——安溪县香花和尚功德仪式影像志》


小组成员:王晗、熊曼谕、尹剑、周可儿


简介:2019年4月26日-28日,本小组成员赴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城隍庙进行田野调查,对香花和尚功德仪式进行了全程实录。该仪式主要为超度新加坡家主的祖先亡灵,仪式具体内容包括“放船”、“请神”、“破城”等等。本片主要采用“纪事本末”的结构方式,相对客观的呈现仪式始末,并希望通过“金铃”之声的三次再现展示音声的仪式意涵。


4.

《艺楠兼职的一天》


小组成员:张露丹、游秀莲、郭羿努、郝巍


简介:吴艺楠是上海音乐学院博士一年级的学生,她自幼学习古筝和古琴,钟情于中国古代音乐方面的研究。短片将以吴艺楠为主要对象,记录其周末在缦学堂古琴社中兼职教学的过程,以此试着了解上音学生课后兼职的情况,试论其如何发挥所长并且如何与社会大众联系与互动,形成学术与生活共存之景象。


5.

《碎金词谱》


小组成员: 李傲雪、唐承文、张珊


简介: 《碎金词谱》是清道光年间由谢元淮编订的一部由工尺谱记写的文学与音乐相结合的谱本,古谱今唱也成为了当今学界的兴趣点。本小组成员从碎金词谱课堂教唱的表演实践出发,以影像展示中国传统教习方式与西方五线谱教习方式的对话与交叉。


活动对外开放,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