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百年大同 | 纪念大同乐会成立百年纪念活动拉开帷幕

作者:发布时间:2019-09-21

百年大同 | 纪念大同乐会成立百年纪念活动拉开帷幕

“百年大同——暨纪念大同乐会成立百年”纪念活动于2019年9月20日上午9时在上海音乐学院教学楼一楼会议室准时开幕。开幕式由上海音乐学院东方乐器博物馆馆长史寅主持。

会上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刘英、上海音乐学院萧梅教授、江阴市博物馆馆长翁雪花、大同后人代表陈贵平、“百年大同”文物藏家代表顾晟楷以及此次活动各协办单位代表对此次“百年大同——暨纪念大同乐会成立百年”纪念活动进行了致辞。


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刘英对全体与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此外他表示,上海音乐学院将组织成立大同乐会研究会,继续深入发掘和研究大同遗产,为民族音乐文化的复兴工作贡献力量。

开幕式致辞结束之后,全体与会代表一同进行合影留念。

随后在邢媛老师主持下前往上海音乐学院学术成果展厅对此次大同文物展进行参观。此次大同文物展览活动得到了众多大同乐会成员后人以及私人藏家们的支持,其中如郑觐文《中国音乐史》手稿和金祖礼百年琵琶等许多珍贵的乐器、手稿以及照片资料都在这次活动中公开展出,这也是百年来大同文物的首次集中展现。


主旨发言

会议发言活动于上午10时30分在上海音乐学院教学楼一楼会议室召开,由萧梅教授主持。

会上由来自上海艺术研究所的陈正生老师做第一场发言报告,发言题为《我关注“大同”之缘由》,在发言中首先讲述了自己对于大同乐会的认识过程,其中也提到有关大同乐会的一些重要资料需要我们去进行搜寻。


第二场由来自许如辉音乐基金会的许文霞女士发言,发言题为《大同乐会在重庆——从郑觐文到郑如荪许如辉》,她在发言中表示希望今后重视郑如荪、许如辉为大同乐会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也希望重庆大同乐会的发展得到研究者的关注,因为重庆大同乐会的发展也是大同乐会活动史上一个重要的部分。


大同乐会后人访谈

下午1点30分在上海音乐学院教学楼一楼会议室召开大同后人访谈会议,会议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分由沈正国先生与方立平先生主持。

会上,相关大同乐会成员的后人们向大家提供及展示了其先贤前辈们的相关资料,这些资料对于当下大同乐会的研究工作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此外,也通过后人的回忆及叙述让我们有机会重新捡起那一段历史,利于我们对大同乐会的对我国国乐之贡献及其历史意义进行更深一步的了解与思考。

活动现场


大同乐器展演

19:15,本次纪念活动所开展的“大同乐器展演”在上海音乐学院小音乐厅举办,由邢媛老师担任主持。此次音乐会为听众们准备了十一首乐曲,例如古琴曲《水仙》、琵琶曲《塞上曲》《阳春白雪》《十面埋伏》《阳春》等。在音乐会上进行演奏的大都为大同乐会会员的后人们,他们使用前辈们用的乐器,演绎前辈们传下来的曲子,用声音怀念先辈。这些“老乐器”体现了一百年来各个不同时期的乐器特点,此次音乐会活动也期望通过“老乐器”演奏“老乐曲”方式来回味百年前民族音乐的面貌,用声音“再现”历史,同时也以这样的方式向大同乐会的先贤前辈们致敬!

卫祖光弹郑觐文制古琴

戴树红吹奏金祖礼用箫

陈正生演奏卫仲乐用箫

陈贵平弹陈天乐所用琵琶

张亮弹奏金祖礼用琴

陈春园演奏许光毅用琴

卫祖光演奏卫仲乐用琴

程久霖演奏程午嘉用琴

邢媛老师临时起意五琶同台,合影留念

从左至右:汪昱庭琵琶、程午嘉琵琶、

卫仲乐琵琶、陈天乐琵琶、金祖礼琵琶

褚婉吟演奏汪昱庭所用琵琶

上海申韵江南丝竹乐团演奏

活动音乐会全体演奏员合影留念


文字提供:张毅

图片:肖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