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1月14日(周三)15:30
主讲:林峰
特邀主持:刘红教授
地点:上海音乐学院中414
(《中国传统锣鼓音乐形态及其文化》课程讲座)
讲座摘要
鼓师是昆曲表演中不可或缺的灵魂人物,却因长期隐藏在舞台中的黑暗角落而被大众所忽略。在文化全球化 (Cultural Globalization) 的冲击下,锣鼓昔日在戏曲表演中举足轻重的地位逐渐被淡忘,而它真正的功能和含义也常与西方音乐中的伴奏(accompaniment)概念混为一谈,导致锣鼓在当代昆曲音乐“创新”的过程中被随意编排,甚至被西方乐器所取代。作为演员、乐师与观众之间的共同语言,戏曲锣鼓叙述着演员角色的心理活动,同时也预示着故事的情节发展,牵动着台上台下的喜怒哀乐,地位无可取代。
“红花虽好,但仍须绿叶扶持”,再好的戏骨也少不了戏鼓的衬托。由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与上海昆剧团共同主办的昆曲音乐及表演讲座系列,首讲将邀请上海昆剧团国家一级鼓师、乐队队长林峰从声音出发,介绍戏曲锣鼓如何建构昆曲表演中的形式、人物及氛围,与听众探索昆曲锣鼓的“乐与怒”。
主讲人简介
林 峰
(摄影:汪了一)
林峰,国家一级演奏员,司鼓。上海昆剧团乐队队长。师承王玉璞、张鑫海、朱雷、李小平及王根起等名师。基本功扎实,技巧娴熟,武戏刚劲有力,文戏轻柔细腻,能准确地拿捏演员的心理。其鼓风深得听众喜爱,媒体更誉他为一名“坚守传统,以技艺保证主演的演出质量,技在艺而不在炫“的优秀鼓师。
参与打击乐设计并担任主奏的大戏有《长生殿》《牡丹亭》《十五贯》《烂柯山》《墙头马上》《司马相如》《钗钏记》《蝴蝶梦》《妙玉与宝玉》《风筝误》《烟锁宫楼》以及《川上吟》等,折子戏有《迎像哭像》《拾画叫画》《搜山打车》《闻铃》及《雁荡山》等。其参与打击乐设计或主奏剧目曾多次获得全国大奖。亦曾担任《水磨不言》情景昆乐会之主策划,使音乐会成为上海昆剧团创团以来首次以情景乐形式在舞台上展现昆曲雅韵,获业内人士,学术界专家高度认可。2012年荣获中国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颁发的第五届昆剧艺术节优秀鼓师奖。
关于上海昆剧团
上海昆剧团是国家重点保护和扶持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以保护和传承昆剧艺术为己任。自1978年建团以来,抢救、整理演出近300出精品传统折子戏,近70部整本大戏,同时致力于在艺术继承的基础上有效推动新剧目的创作,以精彩的剧目、精湛的演出为艺术追求,获得海内外观众的高度评价和热烈欢迎,享有盛誉。
曾四次获文化部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扶持剧目,三次获中国戏曲学会奖,多次获中宣部、文化部、中国剧协等授予“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大奖、文华新剧目奖、中国戏剧节剧目奖、中国昆剧艺术节优秀剧目奖等国家级艺术奖励。
主办:
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
协办:
上海昆剧团
香港蓬瀛道教音乐研究基金
项目资助:
国家“双一流”高校建设项目经费资助
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扶持项目经费资助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