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会议暨闭幕式 | 首届中国传统暨民族民间歌唱方法研讨会综述(九)

作者:刘一鸣、关冰阳发布时间:2018-10-12

时间:2018年9月18日16:05—18:05 
地点: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明德5号楼演播厅
参与讨论者:萧梅(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吴凡(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钱茸(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许讲真(声乐理论家)、吴学源(民族音乐学家)、张兴荣(云南艺术学院教授)、阿拉坦其其格(长调艺术家、蒙古族长调国家级传承人)、刘晓耕(云南艺术学院教授)、何纾(云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黄凌飞(云南艺术学院教授)、徐寒梅(广西艺术学院教授)、赵全胜(大理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龚琳娜(中国新艺术音乐歌唱家、创立者)、雷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张青(湖北工程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魏心怡(国立台北艺术大学传统音乐学系助理教授暨教学与学习支持中心主任)、麦拉苏(青年呼麦演唱家)、朱腾蛟(上海音乐学院博士候选人)、张品(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李伟(四川省曲艺研究院青年演员)、包青青(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另有部分参会人员参与讨论并发言。
主持人:萧梅(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吴凡(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

 
会议伊始,主持人萧梅教授指出圆桌会议的主旨即是充分的交流与对话,希望台上台下的参会人员能利用这一机会对会上意犹未尽或不甚明了的问题进一步讨论。随后,她提出首先请长期从事原生态民歌与合唱结合实践工作的刘晓耕教授介绍其工作内容及感想。

 
刘晓耕教授表示自己致力于运用少数民族母语创作合唱曲,但在创作中时感到中国民族音乐缺乏“文本”准备,因此落后于文本系统完善的西方合唱,此次萧梅教授所呈现的数据库建设使其信心倍增。他继而指出其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关键问题是如何运用记谱法准确记录少数民族腔体,这点直接影响相关作品的准确学习与进一步推广,因此应尽快找寻解决方法。

 
萧梅教授的简要回应中指出于会泳在其润腔学构想中就曾提出应建立一整套符号系统,通过学习它就能复唱润腔。但其能否落实的关键在于教育,即不但要有符号,还需有一套支撑读谱的教育手段,才能构成完整可行的文化传承系统。

 
随后发言的张兴荣教授曾对云南诸多少数民族音乐常年进行田野考察工作,接触到大量鲜为人知的歌唱形式与方法,如对唱中的“睡唱”形式、阿昌族仪式中的弹唇唱法和哈尼族模拟昆虫鸟类叫声的弹小舌唱法等。他建议可以将这些内容补充到歌唱数据库当中。但同时指出这些音乐现象生存状况不容乐观,甚至处于消亡的边缘。应该尽快将这些资料数字化,妥善保留下来,以免徒留遗憾。

 
另一位主持人吴凡教授也参与到问答互动中。她提出专业音乐院校出身的人学习民族音乐依旧离不开乐谱的牵绊,该如何面对与处理这一问题。萧梅教授回应要义在于“听”。民间音乐不同于学院派音乐以乐谱为中心,其传承机制是口传心授,学习民间音乐必须要抛开乐谱而多聆听。龚琳娜也结合自身表演-创作经验补充道,现代歌曲与传统戏曲的重要区别即在“旋律”与“行腔”的不同。依谱唱声必然难以表达出腔韵之美。她所演唱的作品《忐忑》即尝试将旋律与腔韵进行有机结合,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此外她还就腔韵练习时的乐器问题提出意见。她认为音高固定的钢琴难以表现声韵,练习时应该慎用。

 
随后发言的吴学源教授参考中国民族器乐乐谱的发展历程,提出了“人声的器乐符号化”观念,认为把我国民间唱法的各种润腔进行符号化是建构东方声乐理论体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此钱茸教授提出在传统声乐记录过程中重要的是不畏成规,根据实际需要勇于创造新的记录符号,才可使记谱更接近于实际。萧梅教授对此表示赞同,并补充介绍效仿西方现代音乐创作中发明、使用新表演符号,已是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学相关课程的常规做法。

 
会议至此进入自由讨论环节,台下其余参会人员共同参与讨论。中国音乐学院徐欣副教授简要总结了参会收获后,提出作为音乐学者,我们需面对“唱法研究最终解释的是什么”这一问题。泉州师范学院教师吴忠元则提出“民间音乐赖以生存的环境已大量流失的今日,我们应如何做好传承工作?”。对此萧梅教授建议由从事民族声乐演唱工作的雷佳做答。

 
雷佳结合她正参与编演的歌剧《边城》(从沈从文小说改编),介绍了运用民间音乐因素塑造角色的做法。雷佳在剧中扮演的是在多民族聚居地生活的女孩。她仔细揣摩人物形象后,使用苗族水腔作为角色的出场唱腔,表达地域文化对其影响。她继而指出,关于如何在现代社会保存原汁原味的民间音乐,萧梅教授的唱法数据库已然给出了答案,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目前民族声乐以谱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乐谱之外学习到更为纯正的民间音乐。许讲真教授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在演唱中运用各地、各民族歌唱中最为核心的风格性因素,即民族音乐的‘DNA’,就能表达出民族风格。”

 
随后吴凡教授又向朱腾蛟博士询问他在进行歌唱习语研究时,如何站在不同的关照角度上进行信息统合。朱腾蛟答称他的习语研究注重从局内人的自身体验层面剖析其感知与表达音乐的方式,同时皮尔士的符号学理论对于研究术语与其所在文化环境的关系有很大帮助。

 
此后三位参会发言的青年学者也畅谈参会收获。与会学者中年龄最小的包青青博士表示最大的感受是看到大量可深入思考的内容,如不同地区许多歌种中都存在如蒙古长调“搓元音”一般的元音转换现象。就如来自台湾的魏心怡教授对藏戏中的“整固”唱法的研究。但在相似的表象之下,局内人对该现象的表述和认知方式却各不相同,留给学者很多探讨空间。接着李伟针对乐谱问题,结合自身学习西安鼓乐的经验,提出学习民间音乐时应遵循其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乐谱只宜作为辅助手段,不能过分依赖。第三位发言的张品博士从研究态度方面谈了自身感想,认为对于各种研究成果需善于取舍,治学时要明确身份,精于本职。

 
随后的自由讨论环节中贵州大学一位作曲教师表示听完雷佳的发言后,有种“歌唱家已经进入到一度创作”的感觉,但他对于“文本”的定义及其核心为音响还是乐谱的问题依然表示困惑。对于“一度创作”的观点,萧梅教授表示赞同。她以自己新学期在上海音乐学院开设的课程《民族器乐的传统与当代演释》宗旨为例,指出在现代院团建制下,无论民族乐器演奏者抑或民族声乐演唱者都或多或少失却了中国传统音乐“表演-创作”合一的特征,只作为作曲家的工具。应该充分发挥歌者、演奏者的能动性,共同参与创作,发出自己的声音,回归真正的中国传统。

 
另一位来自福建莆田的一位青年教师就她田野作业中调查对象的表述提出了“戏曲行腔与曲艺行腔有何区别”的问题。许讲真教授回答曲艺以说为主,戏曲以唱为主,徐寒梅教授补充曲艺的形式相对单一,戏曲中多种声腔,行当不同。萧梅教授则就调查的深度与问题聚焦点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来自中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的声乐教师提出如何把传统艺术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萧梅教授向其介绍了内蒙古艺术学院、西安音乐学院等开设“长调传承班”、“陕北民歌班”等较为成功的实践案例。

 
绵阳市平武县民俗宗教事务局副局长卢芳芳提出希望各位学者为编写乡土艺术教材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萧梅教授表示台湾地区原住民的乡土教材编写得较好,建议中国台湾的魏心怡教授做以介绍。魏心怡回答近年来台湾地区开始在小学到高中的课堂中开展一系列介绍当地特色民俗的活动,教材编写首先从课纲中作调整,并逐渐加入与时代相符的特色内容。

 
随后魏心怡教授就数据库的版权问题及少数民族语言文本问题向萧梅教授发问。萧梅回答,版权问题十分重要,也是相关数据库不能在网络全面公开的首要原因。但现在数据库采集视频前都会与艺人签署授权使用协议以明确版权。数据库中也会应用国际音标对少数民族语言及汉族方言内容进行标注。

 
在如缕不绝的思想火花碰撞中,闭幕时间已然到来。首届中国传统暨民族民间歌唱方法研讨会闭幕式就在热烈的氛围下开始。

 
闭幕式中,萧梅教授首先谈到举办此次会议的动机与初衷。她谈到举办这一主题的会议并非突发奇想,而是几十年念兹在兹之事。早在硕士论文写作过程中,她就曾提出表演研究的重要性。由于表演涉及音乐生产(作乐)的整个过程,它也是解决音乐人类学中音乐与文化所谓“两张皮”问题的关键所在。从实践环节入手,综合理论研究与表演艺术等各方面力量的音乐本体研究,才能取得真正的突破与进展,也能对深入认识音乐艺术做出重要的贡献。随后萧梅教授回顾了本次研讨会的筹办历程,并对前来参会的发言代表与负责承办会议的云南师范大学诸位师生表示了由衷的感谢。她提出本届会议实是“投石问路”,更多有关唱法的问题可留待第二届会议中进行更深层次的讨论。

 
对于歌唱方法研讨会的继续举办,云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副院长何纾热切邀请并希望下届会议依旧由云南师范大学承办。

 
闭幕式尾声中,主办方邀请全程为会议服务的各位志愿工作者上台,并对他们表示了诚挚的感谢。此外,云南师范大学也正式聘请本次会议的各位发言代表为客座教授,并分别颁发了聘书。在一片欢欣愉悦的气氛之中,首届中国传统暨民族民间歌唱方法研讨会圆满落下帷幕。
 
主办:
上海音乐学院“亚欧音乐文化研究中心”
云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协办: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中国传统音乐学会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