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唱”论“语”,操“曲”知“韵” | 首届中国传统暨民族民间歌唱方法研讨会综述(七)

作者:余亚飞发布时间:2018-10-12

        2018年9月18日上午八点半,首届传统暨民族民间歌唱方法研讨会继续在云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演播厅进行。研讨会分别由传统暨民族民间歌唱方法的分析与研究以及认知与实践两个单元组成。

一、说“唱”论“语”

前一个单元由中国音乐学院姚艺君教授主持。该单元的发言者为李松、钱茸、朱腾蛟。其发言内容主要体现为民族歌唱唱法研究和传统歌唱中的习语研究。


 
中国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原主任李松的发言题目为《“说唱”之道,中国民族声乐“唱法”的辩证》。他从唱法、语言和文化之间存在的内在关联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中国民族声乐的“唱法”问题。李松认为,声乐是以语言为基础,以说唱相结合构建的文化叙事体系。从文化层面看,语言是文化的基础性、基因性的要素。声乐则是与语言关系最为密切的文化要素。从技术层面看,在体质生理、文化功能、技术发展、艺术审美等方面,人类声乐之“法”也与语言有着密切的关联。整体性把握期声乐艺术体系,其本质是一个“说法”体系。

 
中国近现代历史处于弱势地位的开始与文化觉醒意识的不断提升之间形成的张力成为当下的文化热点。以西方语言为基础的声乐“科学”体系统领中国声乐艺术体系的技术努力,在逻辑和技术起点上的误区,必然导致越来越多的困惑。如统一的技术体系所带来的“同质化”问题等。为此,我们应当构建一种包括艺术表演、艺术教育、艺术创作、艺术科技、艺术传播等方面的中国音乐文化价值体系,以期实现其自知、自觉、自信的文化认知和交流创造的实践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国家文化行政管理机构、现代教育体系、艺术团队与传媒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从国家战略层面而言,当以文艺集成志书和后来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为标志性系统工程。其中就包含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戏曲、曲艺和民间舞蹈等五大门类的编撰出版。这些均为后来的民族民间歌唱的发展起到了有益的参照作用。

 
最后,李松现场展示了侗族大歌以及传统生态景观,以阐明“公共性”的现象的存在。他认为,传统生活中的共享“技术”依然存在,提倡通过学术共同体建设“道术合一”的社会化实践和“说唱”之道。
 
 
中央音乐学院钱茸教授的发言题目为《语言音乐学视角的中国民间歌唱方法浅议》,她首先谈了自己这两天听会后的心得体会。她认为,面对这样一个学术群体,语言音乐学直接相关的内容在这就暂且不谈了,此前,吴学源等学者已经谈了很多。今天想谈谈有关民族民间歌唱方法的点滴思考。她简要介绍了她多年以来从事语言音乐学的探索之路。其中包括近年来发表过的《原文唱词在歌唱中的地域性音乐价值谈》等相关的语言音乐学文章以及即将出版的教材、学术著作。由此阐明语言音乐学的两个终极目标:一是深度探索地域性多元声乐品种;二是有效传承地域性多元歌唱。进而以“乐说”与唱的视角解析“说”与“唱”的密切关联。钱茸教授就“七两念白三两唱”的现象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韵白实际上就是变异了的“乐说”,类似于音乐艺术化的“说”。当然这里的“乐说”不同于说话中的“说”。它是体现为“说中有唱,唱中有说,说就是唱,唱就是说”的艺术特点。这种特点普遍存在于民歌和说唱以及戏曲中。“乐说”与唱在中国传统音乐品种中能够互衬互融以及互相转换。在语言中以旋律型声调语言为主、音色丰富。在音乐中则是以说与唱平起平坐的表达方式。而在地域性多元歌唱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则会大大增加。

 
其次,她提出地域性多元传承的两个设想:即机能训练和方言训练。为了更为直观生动体现语言音乐学中“说”与“唱”的关系。她从语言音乐学的角度,结合不同体裁的相关案例,分别从鼻化元音在民族声乐歌唱中的价值、鼻音语言、鼻润腔、阻声式润腔等方面进行解析,认为中国民间歌唱多元风格与样式与我国多个民族的母语具有一衣带水的亲缘关系。她还现场示范演唱了曲艺等不同体裁中包含[є]、[ø]、[ɔ]等发音的经典段子,并通过双音唱谱训练的方式,揭示音乐中蕴藏的发音奥秘。

上海音乐学院博士候选人朱腾蛟发言的题目为《表述·认知·语境》。他首先通过民间歌唱实践者如何感受和表达音乐的诘问,阐明对传统歌唱中丰富多样的习语进行研究的缘起。同时,提出以“体验”为研究视角,基于传统歌唱习语中所展现出的实践者对于歌唱表演的本体体验、听觉体验、通感隐喻的三维性特点。探析局内人的歌唱分类观、歌唱习语的使用范畴。其中歌唱分类观中涵盖了成对、成组的习语,如大本腔、二本腔;“苍音”“尖音”等。也包含单一唱法内部差异的描述习语。如真声中的本音、炸音、霸腔、沙音等。假声中的夹音、子音等。歌唱习语的使用范畴包括个体表演者(如谭鑫培的“云遮月”、马师曾的“乞儿喉”等)、乐种(如蒙古族长调的“诺古拉”、纳西族的“窝热热”等)、地方(湖南花鼓戏、常德花鼓戏中的真假声转换的“金钱吊葫芦”等)、跨地域(评剧、二人转、京剧等剧种中的“疙瘩腔”等)。

 
同时,他结合其多年以来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民间歌唱的实地调查,聚焦于论述中国民间歌唱表演习语的多样性内容,归纳出关于发声方法(真声、假声、气声、共鸣腔体运用等)、润腔手法(颤音、滑音、倚音等)、表演中的互动方式(对唱方式、多声部歌唱互动关系、帮腔、歌唱与乐队的合作形式等)、板式唱法(起板、收腔等)。他吸收西方话语中的皮尔士符号学理论中“征象”“对象”“释象”的三个方面,更进一步探析习语系统、歌唱表演与文化语境之间的关系和类型。

 
在提问环节,朱腾蛟还应台下观众的请求,当场索性唱了一首从壮族民间艺人那里学来的民歌。当真假声穿梭的歌声响起时,观众仿佛徜徉于“人在画中游,歌伴山水走”的环境中。而此时台下的掌声再次响起。主持人姚艺君激动地感叹道:“我们每一个人不一定都要成为歌唱家,但是我们一定要有去民间亲身体验和向民间学习的态度。这种学习态度和精神也是永远值得提倡的!”她认为中国民间歌唱习语的研究非常有意义!并愿意发挥余热支持这样的研究。

 

二、操“曲”知“韵”

后一个单元由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原主任李松主持。该单元的发言者为方琼、雷佳、龚琳娜。她们都是有着多年舞台实践和歌唱表演经历的歌唱家。正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语出刘勰《文心雕龙》)其发言的核心内容中都凸显了对民族民间歌唱中声音韵味的追求。


 
上海音乐学院声歌系教授、民族声乐教研室主任方琼的发言题目为《民族唱法之“法”》。方琼分别从技术方法和文化观念两个层面谈论了民族声乐演唱体系中蕴含的运行法则。首先是技术方法层面的“民族唱法”。她认为作为一门系统性、科学性的声乐艺术,必须具有规范、统一的标准。每一位具有鲜明个性的歌者,都因其个人自然条件以及个性气质相连的独特审美感受能力,构成各自鲜明突出的、与众不同的个性。这些个性特征是需要维持标准科学性要求的同时,得到充分尊重和肯定的是为同一问题的另一个方面。

 
其次是文化理念层面的“民族唱法”。方琼进一步从民族声乐艺术之“民族”概念探讨其对民族的国家意识、民族的地域分布与特点、民族的艺术种类等诸多方面理解和认知。并就民族唱法应该从民族民间学习什么内容和形式、民族声乐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和义务等问题的诘问,提出了个人的见解和看法。她认为应该从民间学习吐字发音、行腔唱曲的技能技巧是为“学其形”;而深刻领会、觉悟和发挥本土独有的民族精神和传统底蕴是为“传其神”。民族唱法于文化理念层面的法则、法门在于向民间、传统学习。但不是民间技艺的模仿和复制,而是神形兼备,在不断开拓、完善演唱方法的同时,于如何体味和展现民族神韵上下功夫。

 
李松主持人点评时强调文化没有高低之分,歌唱文化同样如此。学贯中西的同时,构建中国声乐艺术体系的道路还很漫长。我们在肯定西方美声唱法优点的同时,还要关注本国各民族多样性的歌唱,而不是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和统一中国民族声乐的歌唱。美声和中国的歌唱具有共性,但是一个民族的声乐的技术必然基于一个民族独特的语言、哲学、审美的文化体系之上。

 

 
国家一级演员、歌唱家雷佳博士发言的题目为《浅谈我在演唱中对民间音乐元素的学习和运用》。雷佳首先分享了她对民间音乐的学习和实践经历。在上大学之前,雷佳系统地学习过湖南花鼓戏表演,2008年参与录制了《中华56民族之歌》专辑。同年演出过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2009年演出青海花儿诗剧《雪白的鸽子》。同年参加中国歌剧《木兰诗篇》的演出。2014年演出民族歌剧《白毛女》,2017年开了一场《源远流长·寻根之旅------雷佳民族民间歌曲专场音乐会》等。这些民族民间艺术养分一直滋养着她。其次,雷佳以学习、挖掘、制作专辑、音乐会、歌剧等不同艺术体裁为案例,分享演唱与舞台表演经验以及对民间音乐、民间唱法的理解与认知。她以《山寨素描》《绣荷包》等不同类型的歌曲演唱为例,探讨其在学习过程中对韵味的把握。

 
 在不同民族的民歌演唱中,她深深感受到了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性。并意识到老祖宗所留下精神遗产的弥足珍贵及其在当下弘扬和传播的必要性。她认为传承的根本贵在追求原汁原味。这种原汁原味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抓住其声韵精髓。在当下学院派教学的体系下,歌唱的教学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每一种唱法的不同,不仅仅是当地文化和审美的不同,还包括发声肌肉的不同。不是所有音乐院校都将这些肌肉群训练到,这就需要同仁们共同来研究。 一是中国地大物博,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演唱方法,这些不同就如同不同地貌千姿百态。所以要唱这些不同的风格的前提就是需要尝试不同的方法。每当她演唱一种新的风格的曲目时,就感觉是一种“砸铁”般的锤炼,歌唱方法就是这在一次次砸的过程中成型。二是对作品韵味的把握。中国自古就讲究韵味。如“形神兼备”“气韵悠长”等。因此韵的把握在歌唱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歌唱中的韵主要体现在语言、音色、行腔中。如在山东民歌《包愣调》中,雷佳就加入了山东语音和鼻腔音的运用。作为南方人,首先就是要解决北方语言问题。如山东民歌《绣荷包》中的“手拿钢针”“手段”等北方语言韵味的把握。三是专业语言和舞台呈现的设计。作为职业演员,需要面对不同的舞台、不同的观众。因此就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演出方式。需要结合不同的音乐会伴奏形式、声场环境等情况灵活处理演唱技术和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如雷佳对《洗菜心》等民歌中气震音润腔处理和伴奏形式、情感内涵的见解。表达了歌唱者“二度创作”的重要性。

 

 
中国新艺术音乐歌唱家、创立者龚琳娜发言的题目为《中国声乐的宝藏:关于音色、行腔、韵味的追溯》。龚琳娜在现场以“精气神”为引子,呼吁台下坐着的观众起立,两脚蹬地,一起以不间断的“哈哈”进行发声练习。刹那间,会场一下子变成了声音的海洋。停罢,她告诉大家,这种练气的声音就是来自劳动号子的声音。她说,只要大家每天坚持练习十分钟,就能体会音乐中精气神的真谛所在。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还要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所包含的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这四大类型。在谈论如何了解和学习这些传统音乐类型时,她认为不能只是相关曲目的学习,而应该走进音乐的原生态环境中去学习。如学习民间音乐最重要的就是要走到民间去。“走到民间”不是表层的听他们唱,而是和他们生活在一起,看看他们白天和晚上都在做什么,吃什么,唱什么,为什么这么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歌呢?他们的发声方法是从哪里来?归根结底就是要观察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体验他们生活的真实状态。龚琳娜常常一个人背个背包去苗族、侗族、藏族、彝族等不同民族采风,发现这些民族民间歌唱发声的原生态,实际上是来源于公鸡、山羊、蝉、鸟等声音的模仿。除了不同地区少数民族的民间歌唱之外,还有来自汉族不同地区的歌唱的声音。龚琳娜示范演唱《茉莉花》《桃花红杏花白》《上去高山望平川》等南北地区的汉族民歌。同时,她还模仿生、旦、净、丑不同行当的戏曲音色的声音,她的歌唱掷地有声,铿锵有力。不时引来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和喝彩声。

 
龚琳娜认为,中国声乐之美体现为音色丰富、腔韵独特、大音希声。她通过胸腔、喉腔、鼻腔、脑后腔、头腔等共鸣腔体的示范教唱,让台下的观众和她一起体验大自然中各种动物声音的表达。如通过模仿牛的哞声,体验京剧中老旦唱“我的儿啊”时的音色和胸腔共鸣发声。通过模仿“哇”的虎啸发声,体验京剧中老生起霸的范儿。她还以老锣作曲的《二十四节气歌》中“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四句歌词进行范唱,并和在场的观众一起体味中国古典诗歌中腔韵独特和大音希声的音乐之美。最后,她呼吁大家一起“把中国声音唱出来、传下去!再次赢得全场的欢呼声和掌声,将研讨会的现场氛围推向了高潮。
意犹未尽之余,已是午饭时间。主持人李松妙语点睛:“‘歌养心’啊!现在已经到了‘饭养身’的时候了。”为本单元画上了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