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 首届中国传统暨民族民间歌唱方法研讨会综述(六)

作者:郭茹心发布时间:2018-10-12

        2018年9月17日19:30,首届中国传统暨民族民间歌唱方法研讨会系列活动——中国传统民族民间歌唱方法展演于云南师范大学贡呈校区明德5号楼演播厅成功举行。此次展演内容与形式颇丰,既有北方的蒙古族长调,又有南方的福建泉州南音,既有独唱,又有对唱,既有情歌,又有劳动歌,正是应了那句老话“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本场活动由上海音乐学院博士候选人朱腾蛟主持。他长期在广西、云南等地进行田野工作并聚焦于少数民族音乐(唱法)研究,对于今晚展演的音乐内容有着深入的了解。

 
本次展演共计两个版块,第一个版块为云南以外、较被研究者们熟知的少数民族歌曲演唱。首先登场的是昨晚已经预热的福建泉州南音,在16日晚上进行的工作坊中,老师们已经对泉州南音的演唱发声、行腔归韵、记谱方法、乐器演奏等方面的风格特点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讲解。在展演中,我们所聆听到的是一首完整的泉州南音的曲子《咱双人》,作为南音“五大指”之一《自来生长》的次节,曲子颇具深度与难度,但老师们的演唱却将此柔化于无,辅以雾气缭绕的舞美,让人仿佛置身仙境,心平气和。

 
接下来的一个歌唱品种是临夏的“花儿”。来自甘肃临夏的花儿歌手孔尕扎为我们带来了“河湟花儿”中的三闪令《给尕妹称给些白冰糖》以及水红花令《全凭阿哥的摘法》。在唱法上,不同于洮岷花儿的“尖音”唱法,河湟花儿 “苍尖音并用”,也就是真假声结合的方式,同时,在演唱中还时常使用一种声门振动颤音,在身体行为上,歌者随之“摇头”,颇吸引眼球。

 
而传唱于北方草原的蒙古族长调与呼麦,恍惚间带大家领略了歌者对于天、地、人,自然与万物之间深层的思考和体悟。在工作坊圈粉无数的蒙古族长调的国家级传承人阿拉坦其其格老师为我们带来了《孤独的白驼羔》。这是一首非常动人的阿拉善长调,诺古拉丰富,并伴有啸日古拉乎(假声),阿拉坦其其格老师投入的演唱与麦拉苏老师悠扬的马头琴声似乎让人听到了些许悲情。至于麦拉苏老师演唱的《呼麦颂》,音色浑厚,技巧性极强,包含了哨音呼麦、鼻音呼麦等多种呼麦类别,作为蒙古族最古老的歌唱形式之一的呼麦,这种一人同时演唱双声的歌唱技巧,不仅表现了蒙古族人民对于声音的独特审美,同时也传达着蒙古族人民对于自然的感悟。


来自贵州黎平县平架村的两位侗族歌师杨昌奇、吴良锋为我们演唱了两首当地的侗族琵琶歌,分别是小琵琶歌《晚辈要把老人敬》以及大琵琶歌《祖宗落寨》。大家之前对于侗族的关注,可能更多的是集中在侗族大歌这样一些多声部的歌唱形式,但实际上在南部侗族地区还传唱着各种类型小歌。小琵琶歌(“�Q琵琶”)以男女同腔同调的纯假声唱法进行演唱,模糊了男女演唱者之间的性别、身份以及歌词内容,从而使得长辈无法辨别。而大琵琶歌(“�Q锦”)则以真声演唱叙事性的内容。通过这两种琵琶歌,我们从中感受到了不同唱法与不同歌唱场合、歌唱内容之间的关系。

 
展演的第二个版块为云南本土的歌唱品种并按从东到西的地理分布一一进行展示。首先是来自滇东南文山壮族与苗族民歌。林远高、陆庭文、黎仕美、农会元四位歌者以来自于文山州广南县的壮族沙支系四种不同的曲调进行演唱,分别是吩喂咧、吩丫玉、吩大劳以及吩诶呃。这四种曲调集中展示了壮族沙支系的歌唱方法的特征与类型,包括高腔、真假声交替以及假声尖音等唱法。《鱼池》中所表现的鱼群好比情投意合的壮族青年男女,他们相聚对歌,依依不舍。

 
紧接着我们聆听到的是白苗情歌。白苗情歌是在苗族传统节日“踩花山”等场合上,男女对唱的山歌。来自文山州广南县的一对白苗夫妻歌手陶忠文、李富仙以文山白苗的两种曲调白苗广南调(莲城)与白苗八宝调进行对唱。在唱法特征上,乐句句首的大幅度上滑音与句尾长拖腔之后的下滑音常伴随着一些衬词,给予人一种跌宕起伏之感,而乐句中段则采用真假声交替的唱法演唱陈述性的歌词内容,曲调飘逸流动。一曲罢后,男女歌者分别吹起芦笙,奏起口弦,在身体行为上,陶忠文不停转圈并伴以双腿弹跳击打,颇具生动性。

 
在此之后,是来自滇南红河州石屏县的彝族“海菜腔”与“阿哩”情歌。两位彝族歌手许凤玉、李永华虽只演唱“海菜腔”开始的拘腔部分,但高亢嘹亮的歌声,悠长的拖腔与气息已足够震撼。而在“阿哩”情歌的演唱中,歌者跟随旋律的上下进行,自然地在真声与假声之间交替转换,赋予曲调委婉流畅和风趣之感,这种真假声频繁交替的唱法也赋予曲调一种特有的律动感。彝族打歌国家级传承人茶春梅与她的徒弟为我们带来的《情歌》《劳动歌》《打歌》《蒿荞调》则以歌、舞、乐为一体的群众性、自娱性的民间歌舞形式带动了全场的气氛,舞步热烈,歌声高亢明亮。

 
在此次展演中,情歌占据了大量篇幅。曹连松所演唱的阿昌族“嗦喂”也是其中之一。“嗦喂”,为阿昌族男女青年在室内以大嗓(真声)或小嗓(假声)唱的情歌,以汉语演唱,由于“嗦喂”是曲调开头的呼唤衬词,故以此命名。虽缺了对唱者,但也是情意绵绵。
 

 
此里此姆演唱的藏族民歌《圣地卡瓦格博》音声曲折,好比藏地连绵起伏的山脉。

 
众所周知,怒江流域聚居着不少西南少数民族,有着不少歌唱品种,而“开益”便是怒江州白族支系拉玛人对诗歌、歌谣的总称,包含所谓十二式九调。在倒数第二个节目中,和有权、余光妹为我们演唱了兰坪白族拉玛人“开益”,其中包括《爽开益》、《荣开益》、《答开益》及《欧开益》。不同“开益”对声音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但演唱者必须会颤音,拉玛“开益”的歌唱特点就是频繁使用颤音,譬如在《爽开益》中歌者通过快速变换形成的颤音以及在《答开益》中通过喉头运动形成的喉颤音。

 
展演的最后一个节目是大家所熟知的傈僳族“摆时”, 亦称“摆时摆”,直译为“自由的说吧,唱吧!” 熊文华扒、陆三益、金花妞、四三妞四人边唱边相互以手搭肩,并随节拍动腰。情景性的男女对唱热情奔放,中低音区的喉颤音亦较为显现。

 
整场展演包罗万象,以各地少数民族不同歌唱方法的展示使与会者对歌唱方法的丰富性增添了几分感性认识。同时回溯田青老师在早上的发言,不禁赞同,相互学习是被允许的,但不应以千人一面为目的,只有多样性的歌唱才能饱含深情,打动人心。
 
(注:部分文字参考节目主持词)

 
 
 

 
主办:
上海音乐学院“亚欧音乐文化研究中心”
云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协办: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中国传统音乐学会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