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0日,“反哺归家:中国早期录音的历史与意义”国际工作坊在上海音乐学院继续进行。
一、论文发表(二)
上午9:30,本次国际工作坊的第二场论文发表开始。国际传统音乐学会执委、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研究所的Don Niles作为主持人,首先简单介绍了本场发言的四位学者。
主持人:Don Niles
第一位论文发表者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荣休教授、国际音像档案协会(IASA)创始人之一的Anthony Seeger。他发表的论文名为《虽难尽人意,却已在改善:档案、“归家”与未来的挑战》。作为一位有着多年档案建设工作经验的资深民族音乐学家,他今天的发言主要分享了三个案例,分别是:收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的1890年代人类学家进行的大规模蜡筒录音;Edward Herbst自2002年起对巴厘岛录音的“归家”实践与研究项目;以及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对所收藏的11000卷早期商业蜡筒录音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在此基础上,他结合自己在苏亚人档案的“归家”中所遇到的问题,讨论了早期录音的功能与重要性,强调了数字档案“归家”的意义,并针对近年来各类“归家”项目积累的经验如何在中国进行运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发言人:Anthony Seeger
在他的陈述结束后,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赵塔里木针对某些族群或群体由于宗教信仰等原因拒绝音视频摄制的问题,与Anthony Seeger进行了讨论。后者建议可以适当地向对方解释音像录制的目的和意义,尝试达成有关资料使用和传播的口头或文本协议,并强调这些必须建立在尊重对方意愿的基础之上。
赵塔里木教授提问
第二位发言者是致力于非洲尤其是埃塞俄比亚地区音乐文化研究的柏林音响档案馆项目顾问Timkehet Teffera Mekonnen,她发表了《100年后:社会能从历史录音中获得什么?》的主题发言。首先,她介绍了1905年由Friedrich Rosen在埃塞俄比亚录制的46筒蜡筒录音产生的社会与政治背景和原因,这批珍贵的档案目前收藏于柏林音响档案馆。随后,她介绍了Erich Kaschke于1906年完成的37筒蜡筒录音,和从中浮现出的Enno Littmann(1875-1958)东征的历史,并论述了这批录音是如何作用于当前埃塞俄比亚的语言、音乐和文化研究的。在展示完她们目前正在进行的记谱工作以及对录音中的乐器的研究之后,她总结了她对于早期录音之功能和意义的看法。
发言人:Timkehet Teffera Mekonnen
第三位发言人是大英图书馆世界音乐和传统音乐部负责人Isobel Clouter,她的题目为《视听文化遗产的数字馆藏与原生地再度连接之影响》。她首先提到了早期录音对于获取信息、理解历史的重要意义;随后她解释了什么是“再连接”(Reconnecting),并强调这是一个知识交换,而非商业化的过程。其中明晰合作双方的目的和方法对于“再连接”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接下来她讨论了“归家”的意义,包括推动音乐本体和文化变迁的学术研究、促进与当地社区的合作等;最后她播放了关于尼泊尔Shan Ghantu舞蹈的纪录片片段(《Shan Ghantu:一个女人的故事》),再一次强调了音像档案的“归家”对于我们回顾过去、审视当下和展望未来的意义。
发言人:Isobel Clouter
最后一位发言人是来自日本大阪民族学博物馆的Yoshitaka Terada,他宣讲的题目为《34年后重返尼泊尔》。他介绍了1982年在日本政府的支持下,完成的对于尼泊尔Gandharva(Gaine)的考察、研究和纪录片拍摄的项目。在34年之后的2016年,他们带着历史档案返回尼泊尔的村庄内,将纪录片播放给当地人,并以纪录片的形式摄制了这一过程。在记录当地人的反应和分析历史档案对于村庄之意义的同时,探寻34年间村庄内生活和文化的变迁。在此基础上,他对于如何更好地实践历史档案的“归家”、及其过程中需要面对的诸多挑战,以及当代文化变迁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发言人:Yoshitaka Terada
二、论文发表(三)
第三场论文发表由Anthony Seeger教授担任主持。
主持人:Anthony Seeger
来自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的Linda Barwick宣讲的论文主题是《“归家”之途:近期的经验教训》。她探讨了澳大利亚早在二十世纪初采集录音的情况,其中包括在中国、日本等其他国家中关于乐器演奏的音响采集情况。之后,她详实地介绍了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的资金来源、合作方式、近期动态等三个层面。她认为:“‘反哺归家’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我们需要各种媒介的支持,找到合适的对象,通过‘先调查后传播’的方式进行反馈。”此外,她还提出,我们需对无法识别的录音进行数字化的分类和排序,最终根据社区的需求去实现音响的“反哺归家”。
发言人:Linda Barwick
第二位发言者是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副主任刘红。他宣讲的题目为《从聆听者、学生到音乐指导、学者:被收集的道教音乐反哺归原》。他以“武当山道教音乐”、“龙虎山道教音乐”、“闵智亭道长”这三个生动的案例为基础,结合自己早年在武汉音乐学院求学、初步接触道教音乐,之后从事道教音乐研究,并教授道教音乐的亲身经历,生动地剖析了自己在多种角色的转换中,道教音乐“反哺归原”的具体过程。同时,他也强调了这一事件产生的具体背景,以及过程中涉及到的问题。
发言人:刘红
本次“反哺归家:中国早期录音的历史与意义”国际工作坊论文发表部分的最后一位发言者为Gisa Jähnichen教授。她在《从维持文化资源的角度看非物质遗产的“反哺归家”》的主题宣讲中,主要探讨了作为文化资源的音响如何共享的问题。她认为“反哺归家”是文化资源共享的一部分。这种共享不是私人的占有,录音的数字化传播和反馈尤其重要。同时,她强调人们需要构建历史与当下的音响之间的关系,通过聆听音响唤起我们无限的想象。人们还能根据当下的录音和历史的录音进行比较。在全球化的时代,早期的录音有着宝贵的价值。所有探讨的这些音响,都必须以“去殖民化”的学术态度去面对。
发言人:Gisa Jähnichen
三、参观上海音乐学院专题音响档案馆+实际操作
11月10日下午,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主任萧梅教授与特聘教授Gisa Jähnichen带领国内外与会嘉宾前往位于图书馆楼的“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中国传统音乐数据库”,一起参与了一场既探讨档案馆具体工作环节、又呈现历史音响还原面貌的实际操作工作坊。
看到数据库中存档的由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出版的众多书目,学者们纷纷表示赞叹。来自大英博物馆的Isobel Clouter教授特别对《大音》中不仅收录了大量中国本土的研究之外,还涉及众多跨境的研究内容表示了赞赏。她感叹,“中国学者具有非常宽广的学术视野”。
教授们在现场向正在数据库值班的来自斯洛文尼亚的交换生Andrei询问了具体的工作流程与现阶段研究项目。具有丰富数据库工作经验的中国传统音乐方向博士研究生沈兴也向在场的来宾介绍了数据库多年的研究成果与规范化的管理模式。
随后,由中国古代音乐史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张晓东为大家现场演奏了一首还原自柏林音响档案馆的老录音中的曲目——《八板》。
Gisa Jähnichen教授向来自彝族的阿铁说日赠送了柏林音响档案馆所保存的100年前彝族音乐录音,并希望以此为契机,促进更多国内外文化交流,尤其是增进境外学者对中国的了解。
现场的演奏与老音响“反哺归家”的过程,更加活跃了现场的气氛。赵塔里木教授提出了关于琵琶材质与历史音响相呼应的问题,博士研究生张晓东进行了详细的回答。
最后,Anthony Seeger教授表示,非常高兴看到档案馆的成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展开档案馆工作,经受严格系统的训练,对将来的研究也会助益匪浅。
参观完专题音响档案馆后,学者们回到会场,针对实际操作中的相关具体问题继续进行讨论。
图/文:会议报道组
主办单位:
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
上海音乐学院“亚欧音乐研究中心”
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
上海高峰高原学科建设“中国生态音乐学团队”
协办单位:
香港蓬瀛道教音乐研究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