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综述】“作为声音的音乐”: 婆罗洲个案的技术与文化探索

作者:发布时间:2017-05-18

作者:刘祥�j

2017年4月27日下午13:30,在上海音乐学院中605教室里,来自马来西亚的Ahmad Faudzi Musib博士应邀举办了题为《“作为声音的音乐”: 婆罗洲个案的技术与文化探索》的讲座。到场听众主要为上海音乐学院各专业本、硕、博学生,此外,音乐学系黄婉老师、东方乐器博物馆邢媛老师、以及美国UCLA教授Helen Rees (李海伦)等专家学者均参与了本次活动。讲座由上音特聘教授Gisa Jähnichen主持,由音乐人类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刘祥�j翻译。
 
Gisa Jähnichen教授首先介绍了Faudzi Musib博士的生平:他出生于马来西亚八打灵再也(Petaling Jaya),曾在美国波士顿伯克利音乐学院学院学习,并随Gisa Jähnichen教授在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Universiti Putra Malaysia)获得音乐人类学/声音研究博士学位。自此,他担任该大学音乐系主任。他著有大量关于当地语境中的声音保存和乐器学的文章,并曾参加诸多相关国际会议。
 
该讲座基于Faudzi Musib博士在婆罗洲进行的田野工作,他选择了两种当地弦乐器——Bidayuh族的管状齐特琴pratuokng、及属于Kenyah和Kayan人的多个族群的sape,并探讨如何在其实际的声音语境中加以记录。讲座内容分为四大部分:1.这一研究的背景和目标;2.所采用的方法论;3.研究的工作流程;4.研究成果。

Faudzi首先提出了“通过收集加以保护(preservation through collecting)”的概念,并解释道:“以在特殊语境中演奏的特殊乐器为例,这包括了地点、时间和声音制造者,即音乐家及其同伴和听众们;在这一环境中,音响自身被以多种角度感知。在脱离了录制时间和空间的录音产品中,音乐会现场的咳嗽声或村庄乐团背景中的犬吠便成了产品的一部分。在音响档案中,不希望发生对声音的削减。”对于居住在婆罗洲各部分的Bidayuh、Kenyah和Kayan等民族而言,管状齐特琴pratuokng和拨弦琉特类sape的声音是他们的听觉记忆中不可或缺的声音马赛克,因此,需要发展一种对当地弦乐器的“语境化声音保护(contextual sound preservation)”。

接下来,他介绍了研究目标:①对pratuokng和sape的语境化声音加以描述,并进行声音分析和评判;②发展出一种有效地、高质量地支持多视角保护的声音生态观;③根据当地使用的语境,将录制的声音样本组建为多视角的高科技声音档案库;④对制成的多视角声音档案库加以分析并进行评价。所采用的方法论主要分为领域分析(domain analysis)、类型学(typology)、内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微型分析(micro analysis)和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五种。领域分析作为基础性方法,将音像店中出售的商业录音、音乐爱好者的田野录音、沙捞越文化馆和博物馆以及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所收集的录音参照其各自的时间和空间加以体系化的评价。对过去十年间出版的当地弦乐器录音进行类型学的比较,展现出在更宽的语境中音响制作者对这些声音的接受和理解的变迁。内容分析和微型分析相互结合,通过技术细节对当地弦乐器的语境和文化成员的采访加以分析,考量了为实现语境化声音保护而收集当地弦乐器声音的工作流程。最后,通过密集的自由访谈及与文化成员的互动进行话语分析,揭示出过去十年间当地弦乐声音在当地传统声音环境中的意义发生了异化,并最终导致该声音在文化持有人的社群中产生新的意义。

Faudzi对语境化声音加以采样的工作流程如下:从不同的位置加以录制,所捕获的声音展现了四个不同的视角:当下乐器的声音、它所在其中的合奏组、处于临近声音环境中的合奏组、及在某个地点的全部声音设置。由于婆罗洲特殊的自然环境,其上的聚落形式较为特殊:几十户村民居住在连片的架空长屋(kupuo)中,其间搭建的竹制平台(tanju)是人们日常活动和演奏音乐的场所。因此,拾音器被设置在这些竹制平台上、长屋的外围、附近的户外、和远离长屋的田野中。所收集的音频材料揭示出,声音语境无法被消灭或取代而不影响到对乐器音响的认同及其感知,尽管这是常规录音工作室制作产品的惯用手段。对音响记录而言、对音乐感知及交流的认识而言,语境的声音为整体的信息作出了贡献。基于这一分析的发现,对几个问题加以探讨,包括从保存和乐种认同(genre identity)的角度看待当地弦乐器的商业录音,通过所用弦乐器的种类和数量及尺寸和形制对器乐音响加以声学的改良、或通过电磁拾音器等装置和现场声音增强麦克风技术对其进行电子的改良,以及文化的语汇。

研究的目的有如下五方面:①通过收集声音样本,对语境中的声音及其在不同文化中的状况加以描述;②在音频制作技术中提倡捕捉环境声音的概念;③对语境化声音加以取样并对选定的当地弦乐音响加以保护;④以高科技手段按当地使用的语境对这些样本加以组合及表征;⑤对这一研究的成果及它对社群的影响加以评价。所得出的结论是,通过多视角录音进行语境化声音保护不只是一系列雄心壮志的空想,而是收集时空中的声音、并通过声音数据库实现这一内容独立的可达性(accessibility)。语境化声音保护已经取得了前途无量的进展,不应被简单视为制作“细节过多的录音素材”或“带背景声音的材料”的笼统过程,它是铭记历史和族群联系的有力体系。

在问答环节中,有听众问到如何判定某一录音中的语境化声音是真实的还是后期制作加入的,Faudzi展示了他通过傅立叶变换等技术分析手段对两个器乐单音录音绘制的图表,指出可以通过类似犯罪侦查中痕迹学的方式看出语境化声音的“频谱指纹”,以鉴别其真伪。最后,Gisa Jähnichen教授总结道:我们作为音乐人类学家,每次听到某一视频所配的声音时,便应考虑那是否是真实的语境化声音。当然,我们并非要求声音的语境一定与画面相符;但若不符,则必须是出于某种意图对二者关系作出的重新考量和诠释。这是音乐人类学家、尤其是生态音乐学(ecomusicology)家的职责和使命。
 
主办:
上海高峰高原学科建设项目·艺术学理论·中国音乐生态学团队
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