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硕博田野论坛”是由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交流活动,该活动面向以研究生为主的青年学子,为其田野工作提供展示、交流与思考的平台,以促进研究及相关学科的深入与发展。“论坛”以“呈现·思考·互动·成长”为主旨,围绕田野中的视角、理念、方法、反思等环节展开陈述及讨论。
(摄影:刘桂腾、龚道远、闫旭)
本次论坛于2017年5月5日-6日在上海音乐学院召开,招徕了中央音乐学院、浙江音乐学院、内蒙古艺术学院、河北大学、广西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以及上海音乐学院等各高校音乐学专业的硕士、博士代表发言、旁听,并邀请来自各高校相关专业的资深学者现场点评,他们有有上海音乐学院刘红教授,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生态学”团队特聘专家刘桂腾教授、Gisa Jahnichen教授,来自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副主任南鸿雁以及四川音乐学院杨晓教授。各位老师针对每位发言人的话题进行点评并组织讨论。
此外,本论坛也邀请了来自广东海陆丰地区的四位专家,包括吕维平(表演 艺术家,海丰县西秦戏剧团团长)、郑俊锦(表演艺术家,陆丰市正字戏剧团唢呐领奏兼作曲)、林泽鸿(表演艺术家,陆丰市博美曲社社长)、余泽锋(青年表演艺术家,海丰县西秦戏剧团青年演员)与本校青年教师张玄、秦思,以及博士候选人李亚,共同呈现了《由一张唱片引发的话题——来自海陆丰的声音》田野工作坊。
一、“我”思,故“我在”田野。
论坛的第一天上午,在萧梅老师的主持下分为两个单元进行。
第一个发言单元的两位同学分别是来自河北大学的硕士研究生田薇和中央音乐学院的博士生张春蕾。田薇同学分享了在高碑店和雄县两地对音乐类非遗考察活动中的体会与收获。在这一田野过程中最为突出的三个特点包括:借鉴了影视人类学的方法记录传统音乐事像、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大规模考察、出版了一系列具有音乐民族志性质的考察成果。在此基础上,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民间艺人的积极配合与学者们的带头作用也成为这次考察活动中不可忽视的力量。除此之外,田薇同学也提出了在此次大规模团队协作的田野工作中,一定程度上缺乏了个人的“深入”与成员间及时沟通的缺憾。
张春蕾同学带来的是她在湘西桑植县对土家族丧葬仪式个案田野的体验与反思,该个案研究也是张伯瑜教授所带领团队考察的土家族十个仪式之一。通过对 “请神”、“破池”、“安坛”等五十个仪式环节的细致观察与分析,以及对音乐本体的记录,发现了不少“融合”与“变迁”的现状。她将仪式“传统”置于当代语境中,产生了一系列反思,例如“放鞭炮等行为是否属于环境污染”、“持续时间过长、某些环节劳心劳力是否缺乏了人性关怀”、“艺演队的加入是否属于仪式的一部分”等。
针对两位同学的发言,主评议人刘红教授与各位业内专家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表示从田薇同学的发言中可以发现,田野前的“有准备”与“不准备”,田野对象的“配合”与“不配合”,都是一把“双刃剑”。杨晓老师评论道,田薇同学的田野性质是一场基于“集成”基础之上的“普查”,反映了不同的田野工作方式背后不同的田野目标。萧梅老师对其所参与田野调查工作中对传统音乐本体的立体式呈现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认为她的发言实际上体现了研究者的“在场”。至于张春蕾同学提及的“环保”的问题,刘红老师评论道这实际上体现了当代人视角下对仪式的审读。而杨晓老师则认为关于“人性观照”问题,似乎应考虑在当地文化背景中是否“躺着的人”更加需要被“观照”。最后,萧梅老师针对张春蕾同学的发言中所提及的“艺演队”,也提示了这些看似“当代”与“传统”不一致的地方,恰恰能够说明一定问题,是可以深入研究的起点。
二、“我”也哭了!
第二单元的发言人是上海音乐学院刘红教授的四位硕士研究生:陈瑜、顾雨晴、王悦和吴思雨。她们分别就“鄂西咸丰、来凤哭嫁仪式再研究”这一课题,进行了四个方面的不同角度观察,为与会嘉宾展现了生动活泼的田野景观。
王悦和吴思雨同学着眼于哭嫁仪式中的“个人研究”,将视线聚焦在分别“有无”经历哭嫁仪式的母女两代人身上,并对仪式过程及其背后所呈现的文化背景进行了细致描述。作为田野论坛的旁听者们似乎也被这仪式感所传达出来的强烈情感所打动。王炳秀们所“哭”,亦触及到了所有人内心深处所共有的一份关乎亲情的柔软。
陈瑜同学的发言紧紧围绕着田野实践中所观察到的“小动作”而展开,“哭嫁”表演中身体动态、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与举手投足间的神情,都成为田野之中足够说明问题的一种“无声”的历史。顾雨晴同学的发言题目为“假哭有真意,真泪未必哭”,阐述了在“哭嫁”仪式中“假作真时真亦假”的“表演”与“真情流露”。从“假哭”到“真哭”,是“演绎”到“记忆”的勾连;从“哭新姑娘”到“哭自己”,是从仪式规程到自发性的情绪感染;从“哭”到“不哭”,是“盲婚哑嫁”到“自由恋爱”、“通讯发达”的语境变迁。
主评人南鸿雁老师首先肯定了四位同学的转述手法与细致刻画,认为发言体现了较高水平的田野训练成果与技术路线。随后刘桂腾教授赞赏了四位同学细腻的捕捉与敏感的触觉,并与刘红教授就“再研究”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吴思雨同学也解答道此次田野是包含了“建立在前人基础上之‘再研究’”和“经历了哭嫁仪式后‘当初对象’之‘再认识’”两层含义,以及对“没有哭着嫁出去的人”的新观照。
三、“这段我们也有”
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与海陆丰的缘分可谓匪浅,2016年12月更是举全团队之力,对海陆丰地区的道教仪式、正字戏、西秦戏、白字戏、吹打乐、山歌、渔歌等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大规模田野考察。也正是从那一次缘始,团队里更多的师生,见识了西秦戏剧团吕维平团长的唱功,结识了他阳光帅气的徒弟余泽锋,被博美曲社林泽鸿社长的家传绝学所震撼,更为郑俊锦老师身怀一身绝艺却低调朴实的处世之态所触动。
本次工作坊是由上海音乐学院三位青年学者:张玄、秦思、李亚策划并主持。缘起是萧梅老师听到一张现存于美国国会图书馆的老唱片,唱片中的旋律曾被香港著名粤剧艺术家、电影演员罗家英认作“粤剧古腔”,但是当海陆丰音乐家们闻听后却引起了另一番讨论,这次活动现场,萧梅教授展示了这张老唱片,海陆丰的音乐专家们就唱片封面上的乐器和录音进行辨识和讨论:
“这是我们正字戏的东西,昆腔的嘛,是正字戏的牌子。”
“西秦戏里有这个的,我可以唱。”
……
这张老唱片勾起了他们脑海中关于“传统”的思忆勾起了他们脑海中关于“传统”的思忆。吕团长为本次工作坊发言,工工整整手写了十页纸的西秦戏资料——这也足以见得一份对于传统戏曲艺术的拳拳赤子之心。西秦戏的行当、唱腔、历史、流传区域、各家之言以及传承现状,都在吕团长那独具一番“腔韵”气质的口吻中娓娓道来。说犹不足,应张玄老师的请求,吕团长还在现场演示了“正线”、“西皮”、“二黄”的代表性唱段,引发在场观众的连连叫好。
在师傅初作示范之后,余泽锋也作为在场学子们的“同龄人”为西秦戏发声。介绍了《刘锡训子》中“耍交椅花”的硬功夫、《斩郑恩》中好似魔术般的“大惊”却紧接着“幽默”的戏剧冲突之后,余泽锋还流露着同龄人所少有的责任担当。
海陆丰有句老话叫做“老爷不死,戏不衰”,戏曲的生存与当地的民间信仰紧密相连。秦思老师介绍了信众辐射整个海陆丰乃至潮汕的祀神所在——碣石镇玄武山,引发了大家对于海陆丰地区丰富的民间信仰留存、演戏民俗的讨论。来自博美西秦曲社的林泽鸿,带来了一本宝贵的“传家宝”——博美牌子曲工尺谱本,现场韵唱解读,并临机来了一次“现场教学”——教主持人李亚学打“鼓头”。郑俊锦老师从幽暗明灭的戏台幕布后走来,也是从图书馆里被奉为典籍的《中国器乐曲集成》里走来。正字戏的传统他说得头头是道,曲牌他张口就来,打得一手流利的锣鼓介,刚放下家传绝学的大吹、小吹,又拿起自己做的大广弦开始示范。
一抬眼看见一旁坐着的林泽鸿老师,郑老师立马喊他上手一起合作一首吹打乐。在讲解了正字戏“青阳腔”、“弋阳腔”所用“绝工调”与潮乐“活五”在“re”音上稍有差别之后,郑老师又在同一首《柳青娘》上进行了示范。一旁的吕团长也坐不住了,临时决意起身与两位老师一起,合作了一首《福建仙》,三位老师的表演,让在场的师生们见识了民间音乐家的灵活即兴能力,赢得了满堂喝彩。
工作坊的提问环节也进行地热烈非凡,前来旁听的古谱学专家于韵菲老师就林泽鸿家传谱中具体的记谱符号进行了深入探讨。直到工作坊结束后,问题与讨论也远未结束,师生们团团围住几位老师急切地问询着自己的疑惑,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诚如萧梅老师在工作坊最后所总结,“共时有多广,历时有多远”。学者们不应局限于眼下的个案研究,局限于“异域”,更应该放眼“地域与跨地域、个案与比较”的方法,以厘清历史的线索,丰富传统音乐的体系。在更加广阔的田野天地之中,使自己的认识能够更加全面。
主办单位:
主办单位:
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
上海高峰高原学科建设项目·艺术学理论·中国音乐生态学团队
协办单位:
香港蓬瀛道教音乐研究基金
(摄影:刘桂腾、龚道远、闫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