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大音讲堂”系列报道(三)

作者:李亚发布时间:2017-02-23

 第九届“大音讲堂”·圆桌会议
时间:2016年12月3日上午9:00
地点:上海音乐学院南221
主持:刘红教授
翻译:侯月、严逸澄、姜殊
综述:李亚
 
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第九届“大音讲堂”的圆桌会议于2016年12月3日9:00在上海音乐学院南221召开。本次圆桌会议除了中心主任萧梅教授、副主任刘红教授和“大音讲堂”的主讲人Nicholas Cook、Melanie Plesch教授出席外,还邀请了刘桂腾教授(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生态学团队特聘专家)、吴宁华教授(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崔晓娜副教授(石家庄学院音乐学院)等其他院校的师生参与。大家与在座的上音学生围绕讲座的主要内容以及“古今鼓音乐会”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本次圆桌会议的主持人是刘红教授,按照惯例,首先由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主任萧梅教授发言。她对Nicholas Cook和Melanie Plesch教授的演讲再次表示了感谢,并认为两个讲座的内容很丰富,亦紧密交织着民族音乐学一贯以来的思考。民族音乐学在文化中研究音乐时,常常会涉及音乐的外部条件,比如语言、历史、地理环境等,但是如何将外部环境的研究有机地与音乐分析关联,音乐与文化两张皮与否,是民族音乐学学科常常讨论和遇见的困惑之一。针对音乐实践的表演研究是非常重要的转向,Cook教授的演讲给民族音乐学者带来了他的经验和思考,即如何通过音乐寻找社会和寻找人。很自然的,他研究的出发点就是表演,大量的弦乐四重奏和爵士表演实例说明,在音乐的表演中,如何通过彼此倾听,通过他人的演奏来认知自己。同样,民间乐种大量的演奏形式,整个传承和作乐实际上是在乐谱之外,其合乐的过程亦即社会化的过程。我们在研究中,如何超越乐谱还原到表演过程中,在音乐中寻找人寻找社会,是十分重要的。包括从当下音乐生活的视角去看人与社会,一个有力的例子就是城市中大量钢琴琴童现象,同样可以从音乐中看到社会。Cook教授讲座的第二个方面涉及音乐中的跨文化现象,对于某种普遍性的东西是不是可以作为跨文化的基础,他是有所保留的,这也是民族音乐学长期以来思考的。萧梅教授认同研究中国音乐要回到中国音乐的语境当中,反思西方的音体系分析方法来做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也一直为中国的音乐学者所讨论。而实际上使用任何一种分析方法,都应有其限定。当然,音乐文化传统从来都是在流动中产生的,跨文化研究依然存在着在音乐中找人的关系,通过倾听,通过他人的耳朵聆听自己。萧梅教授提到昨天Cook教授讲座中很有意思的一个案例,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音乐家在合作时,五线谱作为一个中介的工具,这一现象倒是启发我们开放性的思考。而昨晚音乐会中,中国古筝与韩国细腰鼓在音乐上的直接对话,也可以让我们深入思考以演奏家为中心的音乐生成过程与以作曲家为中心的音乐生成之间的区别,音乐创作给我们提供了跨文化研究鲜活的案例。
 
萧梅教授接着评论Melanie Plesch教授的讲座,认为“风格原型”理论在我们面对近现代新音乐创作作品的研究时,有可以为我们所借鉴之处。在音乐分析中常探讨作曲家借用了哪些素材,但这些素材如何被选择是昨天讲座中尤为关键的问题。为什么作曲家选择这些素材,为什么人们通过想象会认为这代表了阿根廷国家主义的象征,这就是风格原型与国家主义的遭遇。当作曲家选择的风格原型达到一定的重复率就能呈现一个时代印迹,传统的发明与国家的认同、想象之间的关系,这种思考路径和方法对于我们思考研究近当代中国音乐创作会有一些启发,能有助于思考我们的音乐历史。
 
顺着这一话题,刘红教授谈到,当今社会越来越全球化,多元化的时候,文化是人生活中非常活跃的因素,经济相反比文化保守一些,毕竟经济直接关乎人之生死。随着人的流动,文化的传播非常活跃,但是又十分“自私”,一旦融合到一定程度之后,它会很自觉的自我保护。我们在看到文化走向融合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文化的自我保护(“自私”)。我们没有看到过一个实际的现实是文化在走向多元和融合的时候,那些文化持有者会牺牲自己的利益变得毫无个性,在没有生存空间的情况下达到统一。他举了前一个晚上音乐会的例子,细腰鼓的表演者赵钟勋虽然在中国广西找到了陶鼓并寻求两者的融合,但他的立场是作为韩国东海岸别神祭细腰鼓的传承人来考虑自我文化的问题。所以学者们在讨论亚洲统一体,文化的融合过程中,也不要忽视文化的自觉性和它的保守性。同与异之间的关系是在仔细描写诸多文化现象中自然而然的体现出来的,恰恰这种描绘和描写在民族音乐学研究过程中,没有被特别注意到。此外,刘红教授提到,西方学界从比较音乐学过渡到民族音乐学,已经没有西方与非西方这样明显的分野了,让他非常感兴趣的是研究对象与研究主体的关系,这涉及到文化认知与文化相对区别的概念,关于这一界限我们的认识又是多少,这是一个可以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针对Melanie Plesch教授的讲座内容,崔晓娜博士提问:中国传统音乐常采用类型性分析,除了分析音调之外,还有什么具体的手段去分析阿根廷音乐作品?如何找到这种类型性与国家民族之间的关系?
 
这一问题引发很多讨论,刘红教授认为在进行中西比较的时候,将民间传统音乐与西方古典艺术音乐作品进行比较是不合适的,因为前者是民间口头传统,而后者是高度理性化的个人署名作品,两者之间没有可比性。Melanie Plesch教授回答,昨天谈的内容不仅仅是指一首作品,更多的是指的一种音乐类型。当然不仅仅是从旋律、音调切入,还可以通过和弦进行(和声)来分析,一种特定的和弦进行在现代阿根廷音乐作品中广泛运用的,这会让人联想到阿根廷地貌(landscape),此外也包括模仿各种民族乐器等手段,都能让人同阿根廷民族文化认同联系在一起。Melanie Plesch教授的研究是关注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中期的阿根廷作曲家群体,讨论的重点在于这些作曲家是如何选择不同的音乐运用在作品之中,以及个人如何通过音乐展现他对于阿根廷国家形象的理解。
 
对此,萧梅教授补充道,风格原型理论不是讨论传统音乐的类型,而是关注在当代作品中作曲家为什么要用这些音乐类型去表现国家认同,呈现一个共同体的想象,当一个群体选择了重复率很高的音乐特征,便成为那个时代共同的风格。库克教授也用卡通动画片的例子来比喻风格原型理论,他认为风格原型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文化概念,卡通就是抓住了人物的主要特征来呈现,同样音乐创作也是一样,音乐的特征可以被广泛运用。
 
萧梅教授针对其博士生朱腾蛟在田野中遇到的问题做了引申。她说,少数民族音乐的舞台上,侗族有侗族大歌,蒙古族的长调,在国内国际都赢得了关注,但壮族却有些焦虑。壮族的音乐特征如何体现?这是广西方面新近在讨论的问题。然而壮族的支系非常多,哪种风格能代表壮族呢?这里面是否有个话语权的问题?或者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选择?刘红教授认为,这是求认同与被认同的关系,这种认同是十分有限的,真被认同以后可能也是某种悲哀。Melanie Plesch教授则回应,阿根廷作曲家运用的音乐素材,其实只是很小一部分,更多的是权力话语的部分,她研究的那个时期的阿根廷音乐作品,并不把移民的音乐看作是阿根廷形象的代表,比如探戈音乐。因为阿根廷的音乐与阶级有关,所以中产阶级的作曲家是不接受起源于底层的阿根廷探戈音乐,这里面也涉及到,这批作曲家大多是中产阶级的作曲家,但那个时期的阿根廷音乐形象是不存在的,只是中产阶级作曲家的一种想象。
 
在圆桌会议的下半场,针对Cook教授讲座中提到的两个四重奏组合演奏同一作品呈现出不同的人际关系这一案例,李亚(博士研究生)提问,在旋律织体被写定的情况下,通过什么样的表演因素,以及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判断、解释两个团体成员之间关系的不同?对此,Cook教授回答表演中的时间流动非常重要,一个四重奏组合中通常是由第一小提琴和大提琴交替引领速度,而另一个四重奏组合中一直是由第一小提琴主导。速度与节奏方面能显现出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实际上,表演的不是莫扎特写下的音符,而是表演了一种人际关系。Cook教授接着谈到,比如我们通常强调交响乐队指挥的作用,但实际上可能一提声部的人会去跟随他们的首席或熟悉的那个人,每个声部都会有这样的情况,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此外,他还谈到之前对肖邦钢琴音乐的研究。在做这个研究的时候发现,其实一战之前听不到这么多版本,而是在1920-1950年间,对肖邦作品的演奏日益增多,并且都关注到肖邦作品中自由节奏的处理。因此,他的研究关注音乐中的动力性,以及在一个较长的历史阶段里,如何通过个人的演绎诠释肖邦的作品。Cook教授特别提到通过软件进行实证分析的有效性,不仅能大批量的进行音乐分析,还可以任意节选音乐片段进行分析,并做视觉化的处理,这将更易于我们进行音乐分析。他还开发了一个小的软件,可以识别大的数据库中具备这个特征的音响录音,能非常快速的进行音乐分析。但Cook教授也强调,计算机音乐分析只是辅助手段,最终还需要通过人耳来理解音乐。
 
对此,刘红教授总结,Cook教授在音乐学领域的实证性研究方法对于民族音乐学文化意义上“去中心化”的研究,仍有很大的启发意义,我们如何在自己的领域中理解这些理论和方法很重要。会议进行的后程,围绕“大音讲堂”的系列活动之一“古今鼓:丝绸之路上的细腰鼓”音乐会,刘桂腾教授发表了他的感受,赵钟勋以“古今·鼓”为音乐会主题,倒是从另一方面显示了音乐传统在当代舞台实践面临的普遍性问题,作为东海岸别神祭的重要乐器长鼓,在音乐会舞台上以新的乐器组合方式、新作品和新的音乐风格进行表达,呈现的实际上是细腰鼓除古今之外存于当下的两种文化语境,这一现象值得进一步探讨和思考。吴宁华教授因为一直参与“中·韩细腰鼓联合考察”项目,特别说明了赵钟勋的双重身份,他是音乐学院打击乐表演专业出身,后来才拜师东海岸别神祭传承人,这种双重身份让他的音乐表达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时,Cook教授也表达了他个人对音乐会的感受,他觉得音乐是一直不断变化的,可以暂且悬置传统音乐是否“本真性”的讨论,前日晚上的“古今·鼓”音乐会显然是一种混合风格的音乐表演,传统音乐应该放在现在的环境中让它发展。继而,萧梅教授总结,对于传统音乐表演者而言,创造力便是在这种交融中生发的,我们民族音乐学可以更多的关注到这些当代混合风格的年轻乐队。
 
在本次圆桌会议的结束之际,中心举行了一个简短的“2016年蓬瀛道教音乐研究奖学金”颁奖仪式,Nicholas Cook教授、Melanie Plesch教授以及中心主任萧梅教授受邀给获奖的研究生们颁奖,并给予年轻学人鼓励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