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TM“丝绸之路上的抱弹类鲁特”专题研讨会系列报道(八)

作者:关冰阳发布时间:2016-11-04

 10月22日下午1点30分,在本次会议的全部论文发表结束之后,于上海音乐学院北楼216召开了题为“丝绸之路上的鲁特在表演、美学和语境中的融合与比较”的圆桌论坛。

论坛中第一位发言的是任本次会议学术委员会主席的韦兹朋教授(Lawrence Witzleben)。他对整个会议内容做了总结,并将代表们的发言概括为五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关于乐器制造。就距离漫长,环境多样的丝绸之路沿线而言,不同的环境与文化使得人们选取了不同的材质来制作抱弹鲁特琴类乐器,这点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第二个方面是将理论与表演实践相结合的研究与讲述方式,其中以莱西(A. J. Racy)等结合自身演奏经验与实践对理论问题进行阐述的发言最为突出。第三方面是关于历史研究,跨文化对比等的探求。如温和对五弦琵琶流传、衰亡的考证等等均是。第四方面是对乐器传播的考察。在许多发言中都提到贸易、宗教以及战争等因素对于跨民族、跨地域的乐器传播起到的影响。最后一个方面是关于国家性与本土性相抗衡的事例。这突出显现在近代以来民族国家兴起过程中国家力量与地方文化发生矛盾冲突的过程中。
学术委员会主席、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韦兹朋(Lawrence Witzleben)

ICTM学会秘书长帕顿(Svanibor Pettan)基于对巴尔干地区音乐文化的熟稔,以克罗地亚、波斯尼亚以及科索沃地区多种抱弹类鲁特琴实例的介绍,将大会中主要集中在丝绸之路沿线的鲁特琴乐器之“路”进一步向西延伸。
卢布亚纳大学并ICTM秘书长Svanibor Pettan

马来西亚学者Tan Sooi Beng从概括的层面谈了她对于此次会议的总体印象:丝绸之路上时间不同,地点各异的音乐家们使用鲁特琴的方式体现出文化的开放性与相互融合特征,以及人与人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的特点。
马来西亚理科大学TAN Sooi Beng教授

上海音乐学院赵维平教授则以中国为实例,进一步指出琵琶的传播、演变展示出乐器在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人群中所经历的变迁过程。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系主任赵维平

圆桌论坛除了主题发言外,诸位学者还提出了或引为共识,或值得进一步探究的一些问题。如所有发言的学者都表达了对上海音乐学院、以及对负责策划组织此次会议的萧梅教授及学生会务团队的感谢。其中尤以ICTM主席布兰科(Salwa El-shawan Castelo-Branco)的话最具代表性。她认为类似于此的主题性专题研讨会已经很久没有召开,因此显得尤为弥足珍贵。此次会议的许多议题都与ICTM下设的研究小组相关,从学会的角度可以考虑二者进一步的结合问题。
ICTM主席Salwa El-Shawan Castelo-Branco

而哈佛大学沃尔夫(Richard K. Wolf)教授等人则对鲁特琴的“气味”这一饶有兴味的话题展开了基于各自“身体感”的讨论。

哈佛大学Richard K. Wolf教授

此次会议的发起者及组织者之一——萧梅教授首先强调了丝绸之路研究的重要性,并阐述选择“抱弹鲁特”作为该次研讨会的初衷。抱弹鲁特连接了五湖四海的人,本次会议实质上体现了洲际的跨越,它是超越所谓“古典丝绸之路”的;其后,她介绍了中国的三条丝绸之路(古典丝绸之路、从印度到西藏、云南的南部丝绸之路与北方草原丝绸之路)的研究。她提出,虽然中国的疆域非常辽阔,但是其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非常频繁。在中国,关于丝绸之路上的游牧民族的文化传播以及中央音乐学院杨民康等教授领衔的跨界族群研究在近年已形成热点。最后,她提出鲁特研究在方法论上的思考,即地域性或个案的民族志研究之外,再度的比较研究非常重要。
上海音乐学院萧梅教授

而A. J. Racy 则在发言中感慨此次会议选题的突出意义。他认为这个选题非常出人意料,同时他也是在参与此次研讨会后才意识到鲁特这一乐器背后的深厚沉淀,及其凝聚的丰富题材:鲁特乐器背后的作曲家、演奏家、演奏风格,以及乐器的制作工匠等等。此外,他也结合了自己演奏鲁特的经历,提出民族音乐学家们应该与鲁特制造者们对话并保持联系的建议。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A. J. Racy教授

此次研讨会充分展现了鲁特的“活”的音乐现场,不同领域、国度、民族的学者们汇集在这一焦点,彼此分享、对话。
圆桌会议现场

下午3点半在北602举行的工作坊,出于客观原因改换成阿拉伯音乐主题,由莱西(A. J. Racy)教授和他过去曾经教授过的学生马库斯(Scott Marcus)教授、拉斯姆森(Anne Rasmussen)教授主讲,由上海音乐学院音乐人类学专业硕士一年级学生刘祥�j担任翻译。三位教授都曾有多年学习、研究与表演阿拉伯音乐的经验,并曾分别在美国、印度、埃及以及印度尼西亚等国家进行过田野考察。工作坊中他们分别操持源自土耳其的长颈三弦鲁特琴Bozuq,盛行于泛阿拉伯世界的竖笛奈伊,源自中东的乌德琴以及手鼓、铃鼓等打击乐器,以演奏结合讲解的形式举行工作坊。和20日马库斯(Scott Marcus)教授集中于拉斯特木卡姆主题的工作坊相比,这次更多采取讲者介绍演奏,听众共同参与互动的模式。对具体作品的模仿体验式认识是其核心要义。
威廉与玛丽大学Anne RASMUSSEN教授
加州大学圣芭芭拉校区Scott Marcus教授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A. J. Racy教授
工作坊现场

主办单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单位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
                  上海音乐学院(联合主办)
承办单位:上海音乐学院国际交流处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
                 香港蓬瀛道教音乐研究基金
                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建设项目
协办单位:上海行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上海世界音乐季

(摄影:刘桂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