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乐器的大致流传区域,整场音乐会包含四组节目,且每组音乐家表演风格迥异:
美国民族音乐学家Scott Marcus和Anne Rasmussen的表演相对“学院派”,看似习惯性的视谱演奏。且表演节目的选定,显然废了很多心思,远距离并未对二人的合作造成太大障碍,他们通过电话和e-mail商定,最终为观众呈现了两个主题的乌德琴弹唱,音乐内容所涉区域为阿拉伯世界及其离散人群。第一个主题为“音乐是哈拉姆吗?”,二人演唱了流传于穆斯林中间的歌曲《迎接先知默罕默德Tala>a l-Badru>Alayna(满月照常升起)》,进而说明了在存有音乐禁忌的穆斯林世界,这首歌的价值及其之于民族音乐的意义;第二个主题是“曲调和歌词的迁移”,通过对阿拉伯世界中“同词不同曲”和“同曲不同词”现象的分析,从案例中选取了四首歌进行表演,以展现曲调和歌词在丝绸之路上的流传与变迁。它们是Mashriqi和伊拉克版本的muwashsha诗“Ya Man La ‘ibat Bihi Shamulu”(《啊!葡萄酒的香气缠绕着的你》)、10世纪犹太安息日的诗 “Dror Yikra”(《他将宣告自由》)、印尼sholowat歌 “Subhan Allah”(《赞美安啦!》)和“Ya Rasul Allah”(《哦,上帝的使者》)。 需要指出的是,与Abdurashidov不同,Scott和Anne详细地介绍了他们选择这两组歌曲的意图,介绍了自己在田野中学习的经历,不仅分享了他们“在田野中的表演”的研究思路,并在音乐会现场表演的过程中展示出各自的田野。
第三位表演者是来自UCLA的民族音乐学家、演奏家及作曲家A. J. Racy。出生于黎巴嫩的Racy具有近60年的阿拉伯世界及其它区域传统乐器的演奏经验,曾根据地区音乐风格和乐人的演奏需要对乐器进行改良。Racy的气质很特别,像极了音乐“老顽童”,行为举止亲切得只想让人叫他爷爷,而非教授。舞台上,他慢慢地打开乐器箱子,拿出脚踏架,将他心爱的“玩具”逐一把玩。Racy用自己改良的Buzuq表演了不同木卡姆中的即兴片段、音调模式、以及他自己创作的两首乐曲。他的手指在一个八度内的29个品位间细致而自由地游走,将土耳其音乐的特征展现得淋漓尽致。除了Buzuq演奏,Racy还展示了斯坡细(Sipsi)、自己改造的双管Sipsi以及阿拉伯奈伊(Ney)的演奏技巧。所有的乐器表演都令人叫绝,有观众低声惊呼“天哪,都听不出、看不到他是什么时候换气的!”,表演将音乐会推向了一个高潮。Racy的演奏不是“学院派”的范儿,俨然保持着“民间”表演艺术家的格调,没有任何矫揉造作,看不出“演”的痕迹,也看不出他想要表达什么观念,就只是“演奏着”,仿若他自己和乐器本为一体,整个演奏过程就像是一件乐器的自鸣。演奏结束,他像是仍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直直地走下台去,直到工作人员开始重新布置舞台,他才回过神来焦急地寻回自己的宝贝箱子。
音乐会的最后一个节目原为上海大地之歌室内交响乐团演奏UCLA民族音乐学家、作曲家Munir Nurettin Beken教授创作的作品《土耳其乌德琴与管弦乐队》,但因长笛演奏者突发疾病,因此临时决定取消乐队,代之以Beken教授表演该作品中的乌德琴独奏部分,而这一调整却给观众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Beken的乌德演奏绝非玩票儿,演奏技法相当娴熟,“太专业了!”有观众感叹。听Beken教授的会议发言得知,他在乌德琴演奏技法的基础上,考虑到与西方古典音乐的融合问题,避免使用土耳其传统音乐中的微分音等现象,并借鉴了古典吉他的演奏特征,因此与传统有所差异,但却不难发现他尽力地保持了土耳其音乐的风格,且身体力行地实践着乌德琴与西方音乐结合的观念。Beken表演时,朋友圈出现了一个刷屏高峰,“圈”内朋友发表评论:“作曲家、民族音乐学家,乌德琴还演奏的这么好!太有才了!”,“新近男神出现了!” ……
音乐会后有中国学者发出感叹:
“看了他们的表演,我好想去学一门乐器呀!”
“为什么我们的学者很少有精通研究对象的语言和音乐表演的呢?”
承办单位:上海音乐学院国际交流处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
香港蓬瀛道教音乐研究基金
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建设项目
协办单位:上海行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上海世界音乐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