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上海音乐学院北601
主讲:蔡灿煌博士
主持:刘红教授
2016年4月5日下午,应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的邀请,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东亚研究系的蔡灿煌博士为我院师生带来了一场名为“压迫vs.开创:文革期间的琴乐活动”讲座。
蔡灿煌博士首先介绍了该论题的研究背景,文革期间的琴乐研究文献相当有限,报纸中的访谈仅有少许涉及这一论题,但实际上文革时的音乐发展情况是非常值得被讨论的。蔡老师从人类学的角度对此现象进行研究,目前掌握的资料包括口述历史、相关文献,以及“琴瑟筝改革小组汇报音乐会”的录音等等。
讲座的主体部分,讲述了1949年至文革前的古琴音乐情况与文革期间的情况。上世纪50、60年代,古琴发生的变化有:1.古琴演奏开始向琴家之外的普通大众敞开,琴家开始运用扩音设备辅助演奏;2.琴家身份认同出现转变,古琴演奏不再仅是文人阶层的活动,其他社会阶层也可以参与;3.这一时期对古琴音乐进行了整理,出现一批研究资料,如《琴曲集成》等,对之后的琴学发展与研究有深厚影响。此外,文革以前,已经有用古琴演奏革命歌曲的情形。而在文革中,古琴的发展情况则因时、因地、因人而有不同情形。比如从琴家的口述史中可以得知,文革的前5年和后5年期间,琴乐活动并不是完全中断,仍有一些私下的雅集存在,还成立了国务院下编的组织——“琴瑟筝改革小组”,其目的是为了提升古琴的演奏水平。该小组的改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乐器性能,包括制作松木琴,加大面板,发明指板琴以及电声扩音琴;2.创作古琴作品。当时创作了一些快速的乐曲,其音乐特点包括在节奏上强调后半拍,突破传统的音程运用,加入突强、突弱等力度变化。演奏传统乐曲时,在节拍、速度等方面有所改变。文革期间的另一组织——“录音录像组”的主要工作则包括:1.为诗词配乐;2.器乐模仿京剧唱腔;3.进行传统曲目的音乐录制,包括戏曲和说唱艺术;4.录制传统戏曲影像;5.从香港买国外影片。
之后,蔡老师对研究中的疑问与思考进行总结,比如“琴瑟筝改革小组”组织的目的,以及组织与观众的信息不明确等。并提出,文革中所强调的创造与创新也发生在中国其他的民乐演奏中。而古琴在文革之后,则不再走创新这条路。甚至有琴家强调用传统丝弦演奏,并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此外,文革并不只是和中国有关,它也影响了境外文艺的发展。只有了解了中国文革的具体情况,才可以去看其对当时的整个世界乃至对今天的影响。
讲座的第二部分,刘红老师首先代表在场师生对蔡老师表示感谢,并对蔡老师提出的疑问有所回答。陈应时老师作为事件亲历者,向在座的老师和学生们分享他所了解的情况。在学生提问环节,有学生问:“是否我们在看待文革音乐作品时,会存在因先入为主的观念而导致偏见的情况?虽然文革时很多曲目更换了名称,但音乐仍然没有改变。”蔡老师回答道:“每个时期的作品都有自己的时代背景,音乐学不应该对当时的作品进行价值评断。但古琴的情况比较特殊的是在于当时的很多乐曲今天已经不再被演奏,这是非常特别的。而对于音乐本身来说,如果不把它放在时代眼光中去看待,它也是很好听的。”
第二个问题是“在《蜀中琴人口述史》一书中可以看到,当时古琴已进入音乐学院教学体制中,虽然文革时音乐学院停止了教学,但是其实仍有私下的教学活动,并未完全中断。”蔡老师回应道:“正如在讲座中所提到的,文革时期的前期、后期的气氛完全不同,其具体情况在不同地方也不一样。因此这一研究需要更多的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