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上海音乐学院学术厅
2014年12月5日下午两点,在上海音乐学院学术厅,举办了由“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与自然力研究院联合主办的题为“三经注水 传音入镜”——跨媒介生态展演。这个展演,是“仪式中心”第七届跨学科“大音讲堂”的一部分。展演邀请到来自蒙古国的呼麦演唱家、牧马人敖特根呼;四川凉山彝族的音乐人贾巴阿三、毕摩(萨满)阿力拉尔和苏尼(法师)吉加子措;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蒙古族长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扎格达苏荣、潮尔道传承人巴图巴雅尔;武汉大道观的任宗权道长及其弟子和上海城隍庙的众位道长。
“中心”主任,本次展演总策划人之一的萧梅教授开场即言,本届讲堂的主题是“21世纪人类认知的新挑战”。以传统文化对天地山水的认知展示与学者的研究展开对话是本届讲堂的特色之一。音乐与生态相结合的跨媒介展演,在上海音乐学院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它的设计意念来源于“三经”,即《山海经》、《水经注》和《指路经》。围绕着“天、地、人”的主题,通过仪式、音乐、非吟唱声响、自然影像、书写、环境退化水厄的整体背景,生成一个具有坛场、实验、心理暗示和修复意义上的场域和场景。展演的五个节目:“混沌天启”、“追魂之路”、“天地回响”、“印法入神”和“进表天安”应对如上的主题,从昆仑山脉、蒙古高原、羌夷凉山,沿着中国广阔的长江流域,自西向东,奔流至入海之处的上海,呈现出一个具象的“精神河流”。展演共分为如下五个部分:
“混沌天启”是来自蒙古国的敖特根呼演绎的呼麦独唱。他用蒙古族人特有的单人发出多声部唱法的演唱形式,描绘出水流的声音,鸟叫的声音,大山的声音等等。
图.敖特根呼演绎呼麦
“追魂之路”表演的是彝族的毕摩仪式,为山川招魂。原本应由三位艺术家表演的仪式因毕摩阿力拉尔在演出前突发阑尾炎遗憾缺演,但这并没有影响现场仪式展演的效果。尤其是20岁的布拖新一代苏尼吉加子猎,将“追魂”之意展露地淋漓尽致。
图.苏尼吉加子措
“天地回响”是扎格达苏荣和巴图巴雅尔共同演绎的蒙古族双人长调潮尔。
图.扎格达苏荣和巴图巴雅尔演绎潮尔
“进表天安”由上海城隍庙的十二位道长带来道教《进表科仪》选段“冲表”的展示。道教“进表科仪”又称“上表”。道士们通过烧香跪奏,金钟玉磬,敕水洒净等仪节,奉安诸神,然后法师步罡踏斗,以元神飞升天庭,默念表文,禀告上苍,行祭礼于司表仙官,递表文于神前,达到降赐福延龄的愿望上达神灵的目的。
图.上海城隍庙道长“上表”科仪
“印法入神”是武汉大道观任宗权道长率领八名弟子为大家带来的道教手诀(手印)展示。手诀是道教设坛作法的一套特定道术。道长们需要气沉丹田,精神专一,达到虚极静笃的境界,口中默念咒语,用双手十指勾勒出各类不同姿势。而这些手诀中蕴含的深隐寓意,只有道教人士才能感知理解。
图.任宗权道长演绎道教手诀
图.武汉大道观众道长手诀展示
舞台的白色布景两旁,展演总策划人之一的周雷现场书写了两幅苍劲有力的《三经》书法。
图.周雷《三经》书法
书法的墨香、毕摩仪式的酒香、道教科仪焚的香配合着舞台极具仪式感的白色布景,营造出一场特别的生态仪式展演,学生与老师们都意犹未尽。结束之际,主持人兼艺术总监刘红教授讲到:“在展演之前,五个表演组合其实都未一起排练过,彼此互相不认识。但是大家却如此默契,心神感应,在主题‘天、地、人’的映照下,呈现出一场特别的展演。”
展演的总策划人萧梅教授感叹到:“这是天地在照应有虔敬心的人,对于生态的保护、山河水的追问,是每个中国人都应当警醒和敬畏的。”任宗权道长说到:“这是一场精彩的展演,虽然大家都来自各地,也有不同的信仰,但却都有一个共同的诉求,就是以虔诚之心与神沟通。”就如主持人刘红教授所说:“仙风拂煦上音苑,呼麦感应天地间。”或许,这也是这场展演的最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