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大音讲堂”Michael Lambek教授《附体与转世》讲座综述

作者:发布时间:2013-12-26

                                                                         陈盼

主讲人:【加拿大】Michael LambekUniversity of Toronto

地址:上海音乐学院北214

时间:20131213日下午13:30-15:30

主持人:萧梅教授

关键词:灵魂附体(Spirit possession;宿主(Spirit medium;迷幻(Trance;转世(Reincarnation);马达加斯(Madagascar);马达加斯加人/马尔加什人(Malagasy)

 

2013年12月13日,在上海温暖的初冬时节,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学术盛事:第六届“大音讲堂”。在此次“大音讲堂”上,第一场讲座邀请到了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ronto)的Michael Lambek教授进行了标题为《附体与转世》(《On Spirit Possession and Reincarnation》)的主讲,由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的主任萧梅教授担任主持人。

Michael Lambek教授此场讲座在内容上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自己长期的田野考察地点:位于非洲大陆的马约特岛(Mayotte)以及马任加(Majunga)地区的灵魂附体研究进行细致的论述;第二部分Michael Lambek教授将马达加斯加(Madagascar)的灵魂附体现象和欧洲大陆(主要是瑞士)的转世现象进行比较研究;在第三个部分则是具体展示了2012年在马任加(Majunga)的一次灵媒(jiriky仪式活动,并着重分析了这次仪式典礼上所体现的特征以及所蕴含的社会意义。

在讲座一开始,Michael Lambek教授便提纲挈领表达了自己对灵魂附体(Spirit possession)这种现象的理解:灵魂附体展示的是一个社会关系的系统。这种社会关系或这些神灵(Spirit)可以通过特定的人群、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来表达他们所要说的话、要做的事。也就是说,那些被这些灵魂所附体的灵媒或者宿主(Spirit medium)进入了一个“非我”的状态:灵媒当下自身的意识是不存在的,而是进入一个迷幻或者称分解的状态(Trance)。当灵媒醒来之后,他并不清楚他被灵魂附体时期所做过的事情。为了进一步解释和阐明这种灵魂附体的现象,Michael Lambek教授通过对马约特岛(Mayotte)以及马任加(Majunga)地区灵魂与附体的研究实例来进行更深入的论述。

首先是提及自己从1975年涉足灵魂附体研究的三方面因缘:1)灵魂附体为Michael Lambek教授在做研究的过程中提供了一个丰富的社会关系以及当地人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概念的理解。也就是说灵魂附体现象在马约特岛(Mayotte)和马任加( Majunga)这两个地方处于一个非常富有活力和频繁的状态,其正如人类学家莫斯(Marcel Mauss)所提的“社会现实”( social facts)一样,灵魂附体已经作为当地“社会现实”中的一部分,它承载了宗教性、政治性以及社会性、承载了当地经历了磨合与变化的历史,同时也承载了当地人在伦理道德和美学上的思考。这些都为Michael Lambek教授提供了丰富的当地公众和私人生活信息,使得他此研究也能够更仔细更深入。2)Michael Lambek教授通过对这种现象的研究,为自身解决了许多很多哲学理性层面的疑惑如身心之间的问题(the mind/body problem (Lambek 1998a)、人格的道德维度(the dimensions of personhood (Lambek 2010)、人的持续性和主体间性(the nature of personal continuity and of intersubjectivity)、现实中社会的构建(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想象的角色(the role of the imagination)、历史的属性(the nature of historicity)等等,在此,他还引述了列维·斯特劳斯(Lévi-Strauss)的一句话:附体是你在思考过程中应该带入的方法。 3)灵魂附体也体现这个世界上的一种存在方式,附体这个现象本身就是在抽象和实际的两个世界中徘徊。附体的过程也让我们和当地人去了解到在我们这个物质世界中有宿主和灵魂的存在,并且可以看到他们之间的交流,一般来说这种形式只在文学和戏剧中才存在。于是Michael Lambek教授小结说道:在研究灵魂附体过程就像读一本本好书一样,每一次的深入探究都有新的收获。

而紧接着,为了进一步阐明长期来研究灵魂与附体的收获,Michael Lambek教授总结提炼了近20条的学理观点和心得与大家共同分享。总结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关于灵魂附体的定位:灵魂附体不是纯粹的生理、疾病或虚假现象,它更多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象征性的表示了历史想象、社会建构以及存在的多样性。同时,灵魂附体也是一种治疗的方式,涵盖了物质上的元素和身体的实践。其中最重要的模式是沟通(communication),无论是主客观,发生的地方在人体内部(intra-personal )的一种谈话治疗( talk-therapy”)的形式,这谈话治疗种这跟西方的一些治疗其实没有区别。

2) 灵魂附体的媒介作用:灵魂附体构建了一个沟通体系,它让灵魂的声音与另外一个声音的对话,通常这个过程会有第三方会出现,用来平衡宿主(人)本身和灵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灵魂附体或转世作为一个媒介,在社会历史的进程中,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人物”(personnages)——当灵想要负责某个灵媒身上的话,“人物”(personnages)随即便产生了。而灵魂附体了宿主之后,他也是代表他了的祖先去完成一些事情。所以在仪式过程中,如果宿主或者是外人想对仪式过程或语境有所改变的话,就必须也得到灵魂祖先的许可。所以灵的行为也就是过去许可了现在的行为,历这样史就可以被理解成一个伦理道德的过程,每一代人都要去理解和知晓当下承载了哪些过往历史的信息。

3) 灵与灵媒之间的关系:在Mayotte Madagascar西北部地区,灵通常被理解为是一个很特别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家园、自己的身份和亲属关系。灵在灵媒身上的附体状态不是持续性的,但是这些灵魂和宿主之间的关系却是连续的,并且关系非常之密切,包含宿主能吃什么、干什么、哪一天不能工作、能够跟谁在一起等等。在马达加斯加的西北地区,其还涉及到亲属关系,也就是说灵的亲属血缘关系影响到宿主的亲属血缘和婚姻关系,而且这种关系并不是仅仅存在于附体的那一段时间,而很可能一辈子。在此Michael Lambek教授提到了他在Mayotte的一个朋友 Mohedja的故事来说明灵魂和宿主之间关系的连续性。同时他还提到:在马达加斯加的西北地区,如果这些灵来自皇家贵族,灵的身份和位列通常能够在族谱、家谱中可以找到,那么灵的高贵身份也会带给宿主一定的社会地位。而且一个宿主可以被很多个灵魂附体 ,不同的灵也丰富了宿主的生活。 那一位称职的灵媒则需要具有表演得当的能力、成熟的技术以及富有道德感呈现。这样才能很好地让灵与宿主能够继续下去。

4) 宿命:为什么这些人会被附体而不是其他人?为什么会被特定的灵魂附体?Michael Lambek教授认为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涉及到很多心理和社会层面的动机,这其中有着丰富的案例。一般来说。被附体通常不是可以选择的——如果被附体的话,通常是体现灵魂和宿主之间有紧密的关系,包括亲属血缘的规律。说到此,他风趣的说到:“其实这其中的联系——灵魂选择宿主,就跟知识分子、学者们之所以选着这个学科、学派的原因是一样的,都存在着宿命。”

5) 宗教信仰的多元化:在马达加斯加的西北地区,这些宿主的灵可以是任意的宗教关系,且在当地有一种很有意思的宗教识别方式,灵魂附体现象在当地于宗教方面是个非常多元化的并大多数取决于特定的社会生态。

6) 灵魂附体本身所具有的不一致性:即ironic (Lambek 2003b)。在此ironic并不是反讽、愤世嫉俗的意思,而是一种不一致性,指灵的存在时为了说明人类的一种意识和因果关系即人类本身的不一致性:人们对很多东西无法了解,比如意识和因果,难以把握。同时人们对待附体现象的态度和认识也存在着不一致性很多人对灵魂附体的人持一个怀疑的态度,在马达加斯加也是同样如此,但是它虽然难以置信,但又是真的。

 

在讲座的第二部分,Michael Lambek教授将马达加斯加(Madagascar)的灵魂附体现象和欧洲大陆(主要是瑞士)的转世现象进行比较研究。他认为无论是灵魂附体和转世,都是一种文化惯习,这两种现象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说道不同之处,Michael Lambek教授认为瑞士等地区的转世现象与马达加斯加灵魂附体在很大程度上不同的是,前者是非常个人化、不是被公知的——转世的故事并不像灵魂附体阐释的那么客观,前世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非常私人的事情而不会把它公之于众。同时,转世所带来历史的创造物同时也会带来一种道德观念上的不安。Michael Lambek教授分享了两个瑞士妇女关于自身在记忆中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前世的故事来说明在转世的私人化特点。此外,当地人并不是认为转世是灵魂是被附体而是完全重生了,并可以于历史中被不停的转换(可以有多个前世),而马拉加什人Malagasy)的灵魂附体是来到当下活着的人的身上来宣告他的一个身份。所以可以说在欧洲的语境下所谓的灵魂相对于马拉加什人的灵魂是更具有抽象化的并且其身体是被全新的制造出来的。总之这两个不同的系统拥有着非常不一样的本体感受、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生者和死者的关系。

而在相同点上来说,Michael Lambek教授认为无论是灵魂附体还是转世都一种“想象的共同体” imagined continuities。它们强调神灵和人之间的区分,且通过这两种形式,当下活着的人就可以与过去进行联系,并把过去的声音带到了当下,把过去的历史带到了现代人的脑海当中来。也就是说是灵魂附体和转世都承载着过去,重组了历史、构建了历史中的人物并对历史进行了想象,都拥有将处于不同历史形态时期的东西带到当下、将过去变为现实的能力。同时,其也涵盖了道德的必要性,能够在道德伦理的层面上能够对一些问题表示关心和评价,并带来一层崭新伦理关系和道德层面的感知。

 

Michael Lambek教授在讲座最后部分则主要是向我们具体展示了2012年在马任加(Majunga)的一次灵 媒(jiriky仪式活动,并着重分析了这次仪式典礼上所体现的新的特征以及背后所蕴含的社会意义。

在提及此次灵 媒仪式活动所展现的新特点,Michael Lambek教授总结了如下几个方面的:1)人数的骤增:此次典礼上面一共出现了大约30位灵媒,这在以前的话是不可能的现象。2)他们大多数不是来自马任加(Majunga)这个城市的灵媒,而是来自附近的村庄或偏远的乡下,且这些灵媒此次的大量涌入引起了城市人的恐慌,导致城市里面的中产阶级都藏着枪支以防有暴力行为。但总体而言旁观者对这些灵媒的态度具有两派观点,有些人认为他们是小偷、是强盗,但也有些人认为他们是保护家园的卫士。而最关键的一点事:人们不管这些灵媒他们是谁、来自哪里、具有怎样的身份和立场等,因为这些都不及他们的所作所为来得重要3)在当地,被附体的灵媒一般是中老年人,但是这次典礼上,都是年轻的一代的男性。4)当地的社会学家称这是一场带有政治目的的社会运动,目的是对现在的生活方式和政治问题进行抵抗——这些灵媒在圣地探讨各种各样的政治问题以及当地本应该遵循的传统和实践。5)在此次活动中的这些灵媒并不害怕照相机被拍摄和捕获,按理来说他们是被一些古老的神附体其实是很害怕照相机的,但是这一次活动当中他们并没有害怕,反而希望大家多去了解他们。

在提及到其所蕴含的社会意义,Michael Lambek教授则认为这些灵媒(jiriky)采取的行动不是意味着一种改革或回到过去,而更是一种重建与对抗——这些来自乡村的年轻灵媒在仪式中展现自我并吸引了很多人去关注,实际上对持续上升的不安感以及当地政治所引发的问题的表达,其中还包括游客来当地旅行侵犯当地传统和规矩的不满。Michael Lambek教授觉得这是一种积极的呼吁和对抗,其深刻的反映了当地人对过去这种社会形态的仰赖,并且将这种形态作为维护现状的一种方法和模式。此次行为同样也体现了乡村如何源源不断为城镇注入新鲜的活力并让城镇得以继续的发展使且之产生了社会延续性的过程。年轻一代灵媒直接用这种赋予创造力的表现方式,将过去与现在进行联系,使得马达加斯加这个地方的历史和传统得到了较为完善的延续;并以他们自身的能力将马拉加什人的前世今朝很好地展示了出来。

总而言之,在长达两个小时的讲座时长中,Michael Lambek教授以其逻辑严谨、条理清晰又深入浅出的风的格,为在场的各位师生奉献出和了一场生动精彩的讲座,其中所探讨如灵魂附体的社会性、灵魂附体本身所具有的不一致性(ironic)灵魂转世与附体的异同、灵媒的媒介作用等很多问题引发了在场师生们的积极思考和热烈谈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