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作曲家、民族音乐学家Jack Body讲座《一个作曲家的跨文化合作》综述

作者:发布时间:2013-08-01

主持人:萧梅教授

翻译:程之伊

综述人:李伊文

2013620日,应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的邀请,来自新西兰的作曲家Jack Body为我院师生带来了一场名为"一个作曲家的跨文化合作”讲座。整场讲座以音响为基础,循着声音的踪迹找寻文化的印记。

    第一首作品由菲律宾的口弦演奏,虽然中国也有口弦,但是这种具有三个声音的口弦是菲律宾所特有的,作曲家以此为基础为美国当代著名的Kronos弦乐四重奏创作了一种四重奏的作品。作曲家认为这种跨文化的写作方式运用到创作之中是了解异文化的一种途径,听的过程也是一种思考的过程。

接下来的一首作品由毛利(Maori)的压脚股所奏,这种乐器多为声乐伴奏,它的发声方式也比较特别,通过前后的甩动发声。立式管风琴和竹笛的合奏非常有趣,因为竹笛的音量很小,变形很细微,而管风琴却是一个没有表现力的机器,怎样让笛子爱上管风琴呢?最后极具天才的做法是将手指放入管风琴中控制气体的冲击使得管风琴的音色和音量与竹笛形成平衡的融合。

 作曲家所在的学校有一支印度尼西亚的佳美兰乐队,他创造性的将其与合唱团合作演奏,佳美兰乐队将Gong反着进行敲打,合唱中没有和声,演唱时周围没有墙,但是穹窿却制造了悦耳的回声。

室内乐作品“号子”包括了景颇族的舂米歌和四川自贡的大锤号子,这是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录音,作曲家这两个号子放在一起并处理到同一个旋律上,说到大锤号子的录制作曲家说起了一段有趣的轶事,深夜中作曲家听到了这段音响,他想去录制却发现门已经被锁住,无奈之下作曲家开启窗子将录音设备伸出录制了这段音响,远处录制的音响效果虽不精细,但是却隐隐的勾画出了声音发出的劳动场景。另一段弹棉花的声响声音是作曲家在1986年所录制的音响,地点是在贵州,四川一带,弹棉花的声音极富动感,那根没有棉花的弦所发出的空响很有特点和辨识度。

佳美兰乐队与中爪哇歌手的合作,这名歌手不识谱因此没有指挥的指导,声乐和器乐形成了点线结合的音响层次。这段音响的后半部分气氛比较悲伤,这里所描述的是爪哇地区的小丑,也是最高地位的神灵。作曲家有关柬埔寨音乐的一个计划里有一首名为My name is Mok BHON。 Mok Bhon是一名柬埔寨的年轻人,他在红色高棉执政时期被迫害致死,作曲家乐谱印着这名年轻人的头像,他年轻而英俊的面庞似乎是在控诉那个无奈的时代,这个计划中有四首作品,每首都由六个演奏家演奏。

最后的提问环节方博同学针对作曲家的问题:您的作品是为谁而作?作曲家回答到他的作品可以为一些乐器组合像是上面提到的Kronos弦乐四重奏演奏,萧梅老师用soundscapes,landscapesimagescapes概括了Jack body的创作,这种以声音为引导的作品架构了不同文化交流的对话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