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道教的投龙仪式 |
张泽洪 |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年第1期 |
宗教节庆 |
道教 |
个案 |
非音乐 |
期刊 |
唐代是道教史上的兴盛发展时期,也是道教从民间宗教跃升为国家宗教,并对唐代社会产生影响的重要视其。史籍道经中有关唐代国家使用道教投龙的记载没事道教仪式已上升为国家祭祀大典的有力说明。唐代帝王热衷于投龙是崇信道教所致,投龙仪式更反映出唐代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崇道风尚。从道教经法制度的相关论述可以看出,投龙仪式具有宗教功能及其象征意义。 |
是戏剧还是仪式——论戏剧与仪式的分界 |
汪晓云 |
|
上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年第1期 |
戏剧、仪式关系研究 |
|
理论 |
非音乐 |
期刊 |
如果以表演作为戏剧的本质特征,仪式与戏剧这两个概念就出现了交叉甚至重叠,仪式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戏剧。对仪式与戏剧关系的把握不能建立在表演形式的相似性上,而应该建立在内容或功能的差异性上。区分仪式与戏剧内容或功能差异的是仪式与戏剧体现的情感,仪式与戏剧情感的差异是集体性情感与个体性情感的差异,而集体性情感与个体性的差异是仪式与艺术的差异,这样,以表演为特征的戏剧实际上就包括作为仪式的戏剧与作为艺术的戏剧。 |
闹节——山东秧歌的仪式性与反仪式性 |
张蔚 |
|
上海戏剧学院学报 |
2007年第1期 |
宗教节庆 |
|
个案 |
音乐 |
期刊 |
该文主要通过对山东地区的海阳秧歌与胶州秧歌所呈现出的仪式性及反仪式特征的比较,探讨秧歌的形态、内涵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深入分析民间节日庆典中所体现出的闹节现象与西方狂欢节的区别。 |
南通僮子祭仪中的吸取音乐因素 |
王洁 |
|
中国音乐 |
2007年第1期 |
人生仪礼—丧葬 |
|
个案 |
音乐 |
期刊 |
“僮子戏”是源于僮子祭祀仪式、广泛流行于中国江苏省南通及周边地区的一种地方吸取。结合祭祀仪式来分析、探究其中所含的戏曲音乐因素及其从仪式中脱胎为戏曲的过程和原因,将有助于更准确地了解“僮子戏”历史来源及特色,也可能为中国戏曲音乐形成发展史的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材料和观念。 |
《圣经·旧约》中的犹太教圣殿祭祀音乐解析——兼涉与云南少数民族基督教仪式音乐的几点比较 |
杨民康 |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
2007年第1期 |
说文解书 |
犹太教、基督教 |
理论 |
非音乐 |
期刊 |
今天的基督教(含云南少数民族基督教)仪式里崇尚音乐崇拜手段的习俗,可以追溯到三千年以前犹太教圣殿的祭祀仪式,其仪式音乐活动情况至今散见于《圣经.旧约》的诸多篇章。经研究表明,该类仪式里含有包括乐工在内的祭师阶层——利未人组成的部族或专门的徭役群体,有运送、安放约柜仪式、耶路撒冷城墙告成仪式及第二圣殿祭祀等五种祭祀仪式,均有仪仗乐队和唱诗班。考其歌舞及礼仪乐队、仪式表演及社会音乐习俗,均与今天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督教音乐仪式习俗有许多相似之处。 |
阿克苏地区“皮尔”仪式音乐的调查与分析 |
隋剑飞、 杨叶青 |
|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
2007年第1期 |
方术仪式 |
|
个案 |
音乐 |
期刊 |
“皮尔”,是流传于新疆维吾尔族群体中一种巫医形式,每逢人们自己生病或是家畜生病时,就会采用这种方式,来驱邪避灾。如今这种“皮尔”形式已不多见。“皮尔”仪式也是古老的萨满仪式,在经过了多种文化的渗透、冲击和覆盖之后遗存至今。其中佛教吟诵的引进,伊斯兰教的形式和内容等的应用,就是漫漫历史在萨满教中自觉的沉淀。 |
从安徽贵池傩仪式看音乐活动中的个人创造 |
孟凡玉 |
|
孟凡玉 |
2007年第1期 |
宗教节庆 |
|
个案 |
音乐 |
期刊 |
因为仪式音乐包含着信仰的成分,所以较一般的音乐形态稳定,变化较为缓慢。但是,尽管仪式音乐有较强的程式性,仍为个人创造活动留有很大的空间,有些环节甚至必须用创造的方式进行。个人创造与文化传统是相辅相成、互相依存的。该文之所以强调从个人创造的角度认识问题,是因为这样我们可以更多地关注个人的因素,而不是针对一个空泛的集体。这样,不仅有利于更为深入认识传统音乐的文化本质,也能够通过保护传统音乐的关键载体——人(有人称之为“血肉文本”)——从而更好地保护传统音乐文化、使之能够健康地延续和发展。 |
广西龙州“天琴”调查与研究——广西龙州“天琴”调查与研究初探之一 |
曹军、潘林紫 |
|
中国音乐 |
2007年第1期 |
仪式关系研究 |
|
个案 |
音乐 |
期刊 |
“天琴”,壮族弹拨乐器,方言称“叮”(或“鼎”)。流传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越边境一带的龙州、凭祥、防城、宁明等地,与当地的民间祭祀、巫道的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三地的调查可见,尽管三地的天琴音乐不一样,但本身的音乐及演奏手法较为简单,主要是唱的部分即人声部分的音乐元素较为丰富,而作为与宗教仪式密切相关的弹唱,音域不宽,多使用中低声区,除板池地方的旋律性格较为鲜明以外,旋律多平缓进行;所摇的铜环串,三地均有“模仿骑马的感觉”之意。 |
基督宗教音乐是欧美音乐发展的基础 |
刘智强 |
|
世界宗教文化 |
2007年第1期 |
宗教节庆 |
基督教 |
理论 |
音乐 |
期刊 |
基督宗教音乐从最早教会诞生之日起,随着教会活动而流传,其中包括了大量的圣咏、弥撒等等,它开创了欧洲音乐记谱的历史。早起宗教音乐为西方音乐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教会对音乐的重视和提倡为音乐在群众中普及、在专家中提高及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能量,宗教灵性活动对音乐的需求又孕育除许多优秀的音乐家。近现代欧美世俗音乐的发展都在传统上与基督宗教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民族音乐学实地考察中的问卷、访谈、观察——以香港庙街高升歌座考察与分析为例 |
齐琨 |
|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
2007年第1期 |
仪式关系研究 |
|
个案 |
音乐 |
期刊 |
如何理解局内人相关音乐的行为和概念——这是民族音乐学者在实地考察中的主要关注点。该文以香港庙街高升歌座为例,运用问卷、访谈、观察三种实地考察手段,描述和分析歌座的表演与运作机制,以此显示如何对局内人的所想、所说、所做进行综合考察。 |
锡伯族《萨满歌》中新萨满的心灵旅程 |
王宏刚 |
|
博物馆研究 |
2007年第1期 |
宗教节庆 |
萨满教 |
个案 |
音乐 |
期刊 |
萨满作为人神中介,其学成后,在古代都有各具特色的神验仪式。至近世,大部分民族专门的萨满神验仪式融合在某些综合性祭礼中,但某些民族仍保留了某种萨满神验仪式,如满族的抬神仪式。在锡伯族中,保留了完整的神验仪式。 |
唐前道教仪式史纲 |
吕鹏志 |
|
宗教学研究 |
2007年第2期 |
宗教节庆 |
道教 |
理论 |
非音乐 |
期刊 |
该文广泛利用和分析相关原始资料的基础上,较为完整地概括论述了道教仪式在唐代以前的历史演变过程。这一过程基本上是围绕天师仪式、方士仪式和灵宝可以这三种仪式传统展开的。 |
民间仪式的统一与变异:以广东与香港太平醮为例 |
黎熙元 |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年第2期 |
仪式关系研究 |
|
个案 |
非音乐 |
期刊 |
广东与香港乡村太平醮的比较的结果反映出民间仪式既有多边形也有同一性。变异性主要表现在仪节的具体操作方式和某些地方性仪式不同,同一性表现在具有基本相同的来自道教正统的仪式结构和基本相似的地方仪式结构,显示出民间既重视在太平醮中加入地方的表达方式也重视整体仪式符号的规范性。这样,太平醮作为一种集体仪式既表达了地方文化需求,也表达了对中华文化整体的认同。 |
反迷信与社区信仰空假案的现代历程——以1934年苏州的求雨仪式为例 |
沈洁 |
|
史林 |
2007年第2期 |
方术仪式 |
|
个案 |
非音乐 |
期刊 |
文章以1934发生在苏州城内的一场大规模祈雨仪式位列,分析在此过程中民间信仰、现代政府以及地方各势力群体的互动,并勾勒出变迁时代社区传统如何延续与重构的过程。“反迷信”是作为态度、作为旗帜、作为规训与惩罚的理由和手段,以不同形式在一个社区故事里先后出场并且互为利用。而在此过程中,民众则依照自身的行为逻辑与实际需求并实践其信仰。每一种力量都以自己的方式介入历史,国家政治的仪式化运作,民众的日常生活,社区的历史记忆与现行的权力网络,这多重地和的信仰空间呈现了一段复杂的社区故事。 |
“呼图克沁”的仪式戏剧定位 |
董波 |
|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
2007年第2期 |
戏剧、仪式关系研究 |
|
个案 |
非音乐 |
期刊 |
至今对“呼图克沁”的性质尚缺乏一个工人的学术定位,各种观点和说法并存,虽然这种现象十分正常,有利于对问题更渗入的研究和探讨,但对一个最基本的问题长时间地缺乏一个明确的认识和界定,也不利于学术交流和对话。从仪式戏剧的虚拟性、象征性等特征来看,“呼图克沁”的性质应该属于仪式戏剧的范畴。 |
晋南丧葬锣鼓考述 |
杨永兵 |
|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
2007年第2期 |
人生仪礼—丧葬 |
|
个案 |
音乐 |
期刊 |
山西锣鼓音乐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而盛行于晋南乡村的丧葬锣鼓,在晋南民间乡村社会的丧葬仪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着这样的一种原生态地方文化进行乐种学考察分析,将有助于“地方性知识”的累积和传承。文章以乐种学和民族音乐学的视角去解读流传于晋南地区乡村的丧葬锣鼓音乐文化,作者作为一种尝试和学术积累,以作相关研究之补充。 |
民间化与专业化的分野——道教与基督教仪式音乐第二发展期之差异比较 |
程荔 |
|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年第2期 |
宗教节庆 |
道教、基督教 |
理论 |
音乐 |
期刊 |
道教与基督教仪式音乐的历史源远流长,都有较长时间的发展期,从发展特征来看大致可分为两个重要时期在第二发展期(约公元12至14世纪)中,由于承接第一发展期中各异的发展特点,两教仪式音乐也呈现出民间化与专业化不同的发展特点。 |
弦管表演中的历史记忆与文化认同(上)——闽南民间祭祖仪式与弦管表演的实地考查与研究 |
周显宝 |
|
中国音乐学 |
2007年第2期 |
祭祀仪式 |
|
个案 |
音乐 |
期刊 |
弦管是融合、涵化了汉唐以来历代宫廷和民间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甚至外来音乐因素的古老乐种,至今仍以一种综合性的表演形式流传于闽南、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欧美各国的华人聚居地,在文化传播和历史变迁过程中,蕴藏、承载着不同时期的历史记忆和不同区域的文化认同。 |
《红楼梦》中的仪式音乐及其文化内涵管窥 |
孟凡玉 |
|
红楼梦学刊 |
2007年第2期 |
说文解书 |
|
理论 |
音乐 |
期刊 |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清代康雍乾时期社会的“大百科全书”,较为真实、生动地反映了我国十八世纪中、前期的社会现实,为我们多角度、全方位认识当时的历史状况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其中涉及到的礼乐文化内容也十分可观,祭祖仪式音乐、驱邪仪式音乐、丧葬仪式音乐、庆典仪式音乐丰富多姿,是我国几千年礼乐文化深厚积淀的体现。 |
音乐研究的新视野 |
廖明君、薛艺兵 |
|
民族艺术 |
2007年第2期 |
祭祀仪式 |
|
理论 |
音乐 |
期刊 |
民族音乐学的终极目的的实际上和人类学没有本质区别:人类学是研究人、人类社会、人类文化,而民族音乐学研究的是人在音乐方面的这些问题。我们既不要把音乐学局限在艺术学科领域,也不要扩展到什么都涵盖。但是,我们最终要大道的目的是研究人的音乐的方面。 |
略述琼结白日乡“白谐”、“甲江”的历史演变意义及其音乐风格 |
次珍 |
|
西藏艺术研究 |
2007年第2期 |
礼仪研究 |
|
个案 |
音乐 |
期刊 |
“白谐”作为古代藏族战士出征前和胜利归来时的一种仪式歌舞,至今还流传在西藏各个地方,在每年的望果节等节庆活动中进行表演。人们按照传统的习惯,身穿古代将士服装表演“白谐”,使这种古代藏族战士演唱的祭神仪式歌舞,逐渐演变成为农民预祝丰收而举行的歌舞。闭着拟从“白谐”的历史渊源及民俗中的体现方式,略述“白谐”歌舞的历史演变意义及其音乐风格。 |
南朝郊庙乐 |
张红梅 |
|
科教文汇(上半月) |
2007年第2期 |
仪式关系研究 |
|
个案 |
音乐 |
期刊 |
郊庙乐即古代用于郊祀、宗庙、朝会的仪式用乐;它包含一套繁复的表演程式,有特定的乐曲、登歌、乐舞等内容。周朝初封确立的封建宫廷礼乐制度,无不为历代封建帝王所追崇。南朝各代宫廷礼乐中的郊庙乐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表现出对传统的承袭与革新,上乘两汉,下起隋唐,对中国古代宫廷音乐的发展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 |
宗教美术发展的人类学思考 |
汪小洋 |
|
民族艺术 |
2007年第2期 |
宗教节庆 |
|
理论 |
非音乐 |
期刊 |
宗教美术是宗教行为,其神圣性和一般性的行为过程使它获得了仪式的性质。仪式的规范要求,规定了宗教美术程式化发展的方向。其中的阶段是:不完整的神秘化阶段,最丰富和精彩的世俗化阶段,最具有普遍性的同时也充满着活力的程式化阶段。仪式性质的意义是:当仪式内容存在时为宗教美术而不存在时则为世俗美术,宗教美术各阶段的审美价值的理解及一些传统概念的重新认识。 |
仪式与艺术的关系 |
周莲红 |
|
东南文化 |
2007年第2期 |
仪式功用研究 |
|
理论 |
非音乐 |
期刊 |
仪式是人类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种重要的活动,它具有象征特性、符号特性和场域特性,作为人类一套独特的话语,仪式是人类解决现实矛盾的一种超现实手段,仪式的这些特性与艺术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
伊朗的仪式与革命 |
玛莉·伊莱恩·赫戈兰德 |
何国强译 |
青海民族研究 |
2007年第2期 |
仪式考源 |
|
理论 |
非音乐 |
期刊 |
文章开宗明义地宣称:仪式和象征并非纯粹由情绪构成,它们具有相应的意识形态,如果说前两者是不可伪证的,难以推论,则后者是可以争议、批评和伪证的。格尔兹、特纳、布洛克与拉帕波特等人分析仪式时所犯的严重错误就在于忽视了这一点,从而他们过分强调人类经验中的情绪部分和通过仪式操纵人们情绪的随意程度,低估了人类的智力。因此,在方法论上应该把宗教仪式作为一个二维运动来讨论,注意仪式形态与现实的距离,以及情绪和理性互为表里的关系和互相影响。带着这个理论框架,作者以1978年伊朗人民推翻国王的运动为背景。但她不分析这场革命,而是分析运动过程中的宗教象征和意识形态的关系。作者还原了宗教象征的二元结构。认为宗教象征不是浑然一体的,而是叠加的两部分,逻辑上可以剥离。据此观察经济政治的变化对意识形态的影响,并推动意识形态影响去仪式符号,以及仪式对意识形态的维护,最终说明仪式能够对社会变迁和政治变迁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
汉代祈农与籍田仪式及其重农精神 |
王健 |
|
中国农史 |
2007年第2期 |
方术仪式 |
|
理论 |
非音乐 |
期刊 |
中国古代的农事祀典源远流长,两汉视其渐次建立起来以祀神与亲耕活动为主体的祈农籍田仪式,大力倡导重农文化精神,从而形成了汉代熔宗教、治策和文化于一炉的农政传统,对后世礼制文化产生深远影响、该文从仪式传统与农事文化的双重维度切入,透过先秦源流的追溯、汉制的复原和汉儒话语的解读,探究其内涵,再现汉代农政文化的历史真相。 |
巫、傩民间祭祀文化的聚合体——湘西土家族梯玛信仰“集成”式描述及其仪式音声环境分析 |
赵书峰 |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
2007年第2期 |
祭祀仪式 |
|
个案 |
音乐 |
期刊 |
梯玛仪式,这种巫、傩文化结合的土家族"民间仪式类"传统文化,一直长期地支配着土家族的信仰活动与社会生活。无论是在仪式行为、艺术形态还是文化内涵等方面都有着浓厚的土家族巫师祭祀的民族特色。通过对其仪式行为及音声环境的简要描述和分析,发现其隐含的土家族社会、文化、历史、民俗、民间信仰等方面的文化意义广泛而深厚。特别是梯玛神歌所用的土家语,是反映土家族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 |
论狂欢理论的宗教性 |
宋春香 |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年第3期 |
宗教节庆 |
|
理论 |
非音乐 |
期刊 |
狂欢节是欧洲宗教节日的一部分,在《圣经》中有所记载。从古希腊和中世纪的宗教活动,可看出狂欢节起源的宗教意义;巴赫金本人的世界观具有宗教性,由狂欢节衍生的狂欢理论起源于宗教仪式,如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庆祭仪式。在狂欢理论萌芽、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中,始终受到中世纪宗教环境的束缚,洋溢着浓厚的宗教色彩。狂欢理论的思想渊源、叙述方法、表现内容、精神诉求,都可以找到宗教仪式的影子,所以狂欢节自始至终都不仅仅是一种纯娱乐的活动而是城邦政治生活和宗教生活的一部分,狂欢理论也是西方古希腊、中世纪宗教哲学的衍生物,只不过是在当代由于时代和社会原因,日益淡化了隐含其间的宗教色彩。 |
2006年我国仪式音乐研究论文综述 |
赵书峰 |
|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
2007年第3期 |
仪式功用研究 |
|
理论 |
音乐 |
期刊 |
仪式音乐研究作为民族音乐学研究的一门新的分支学科,近年来成为音乐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该文对2006年我国仪式音乐研究的现状进行综合的分析与概括,希望对推动音乐学界的研究有一点帮助。 |
变文讲唱音声符号“上下”含义新考 |
李小荣 |
|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7年第3期 |
宗教节庆 |
佛教 |
理论 |
音乐 |
期刊 |
结合敦煌遗书与相关藏经的记载,对变文讲唱音声符号标志之一的“上下”进行重新考释,可知它的含义源于佛教音乐的打击乐和管弦乐,“上下”与“吟”、“古吟”合用时,表示的是声乐与器乐的相配。 |
存见道乐史料研究:杜光庭及其《道门科范大全》 |
蒲亨强 |
|
中国音乐 |
2007年第3期 |
说书解文 |
道教 |
个案 |
音乐 |
期刊 |
杜光庭生平著科仪书二十多种,对于科仪音乐的整理和发展都有显著成就,故被时人誉为"词林万叶,学海千寻,扶宗立教,天下第一",是科仪音乐史上继陆修静后的一代宗师。杜所撰大量科仪书中,以《道门科范大全集》和《太上黄录斋仪》58卷最具代表性,包括多种大斋的仪轨,运用范围有所增广。该文着重研究《道门科范大全集》中的相关音乐资料,从中可见出唐代道教仪式音乐的一般特点和结构规律。 |
关氏家族萨满祭祖仪式音乐研究 |
关杰 |
|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
2007年第3期 |
人生仪礼—丧葬 |
萨满教 |
个案 |
音乐 |
期刊 |
通过对黑龙江省宁安市依兰岗满族村关氏家族萨满祭祖仪式活动全程的调查和采访,可以窥知由于萨满祭祖仪式中音乐的运用同仪式活动背后的宗教信仰、思想、情感、心理等有多方面、多层次的联系,以致该项仪式音乐的研究可有助于增进对现今满族人聚居地的生存和传承状况的了解。从萨满教的产生到今天萨满教以家族传承的方式继续发展和存活的现状,我们找到了"关氏仪式"及仪式音乐活动背后总体性的规范原理和思想根基,找到了仪式活动逻辑行为的原发点,我们清楚的看到在仪式信仰背后的深层动力:即寻找生活的、经济发展的出路,寻求满族民系未来整体生活发展的广泛空间。 |
广西宾阳炮龙节仪式研究 |
颜姿 |
|
广西地方志 |
2007年第3期 |
宗教节庆 |
|
个案 |
非音乐 |
期刊 |
炮龙节是广西宾阳县的传统节日。炮龙节中原来在开光仪式中占有神圣地位的炮龙,在舞龙的过程中被当地人进行暴力的"虐待"。经过分析发现仪式中对炮龙前后态度行为转化有地位逆转仪式的阈限特性、情感的释放、当地人的价值观、龙的神格地位较低四个方面的原因。 |
中国传统仪式音乐研究学者论坛在港、穗召开 |
林莉君 |
|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
2007年第3期 |
仪式关系研究 |
|
理论 |
音乐 |
期刊 |
中国传统仪式音乐研究学者论坛在港、穗召开 |
基督教赞美诗在滇北苗族地区的传播、演变与文化意义 |
华慧娟 |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
2007年第3期 |
宗教节庆 |
基督教 |
理论 |
音乐 |
期刊 |
今天在云南北部山区生活的大花苗仍然完好地保留着基督教仪式和文化,基督教赞美诗作为基督教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滇北苗族发挥着重要的文化启蒙与教育作用。特别是20世纪初英国传教士柏格里及其他一些外籍传教士在滇、黔边界的石门坎建立起了苗族最早的传教地,之后基督教迅速在滇北的苗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中获得了广泛的传播。由柏格里等传教士首创,以改编的拉丁字母为注音的"波拉德苗文"(也称老苗文)和音乐记谱法至今仍在川、滇、黔的苗族中具有相当大的影响。赞美诗在滇北苗族地区的传播、演变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滇北苗族的音乐文化生活。 |
晋北民间乐班界定及话语阐释——以阳高县北部两类民间鼓吹乐班阴阳、鼓匠为例 |
吴凡 |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
2007年第3期 |
宗教节庆 |
|
个案 |
音乐 |
期刊 |
在晋北阳高县地方知识体系中,乐班"阴阳"是民间道教仪式的执行者,通过吟经颂文、鸣簧奏管替村民祈福禳灾。而乐班"鼓匠"则介于民间信仰仪式执行者与普通百姓中的仪式操演者的位置,通过鼓吹造势,扩大影响,以显示雇主的灵验之能力或孝道之所在。阴阳与鼓匠这两种仪式乐班以其不同特性的音乐"语言",共同讲述、呈现与构筑了一个地域的个性化传统。另外,这些生活在社会象征时空中的乐班,亦创造了自己特殊的象征性语言体系——隐语(黑话),一是标明了自己不同于常人的低下身份;二是反以其创制的、流通在特定群体中的"黑话","言明"了敢怒而不敢言的心理"对抗"。 |
宗教与性别社会化——毕魔教在凉山彝族女性生命转折点中的作用 |
徐睿 |
|
云南社会科学 |
2007年第3期 |
宗教节庆 |
|
个案 |
非音乐 |
期刊 |
在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下,毕魔教获取了社会化的主体地位,在凉山彝族女性人生阶段的转折上以仪式的方式推动女性按其所期望的角色行为,完成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内化的性别化过程。凉山彝族女性的一生可分为孩童、少女、准妻子、妇女4个时段,毕魔教在4个时段中的一些针对女性的宗教仪式对彝族妇女的社会化具有重要影响。 |
土家族民间信仰与年祭仪式——双坪村宗教人类学个案调查研究 |
刘伦文 |
|
民间文化论坛 |
2007年第3期 |
宗教节庆 |
|
个案 |
非音乐 |
期刊 |
该文以双坪村为个案描述了与土家族民间信仰有关的年祭仪式,并简要分析其信仰民俗的特征和社会文化意义。 |
梯玛仪式与土家族语言文化的传承 |
谭志满 |
|
民间文化论坛 |
2007年第3期 |
宗教节庆 |
|
理论 |
非音乐 |
期刊 |
梯玛仪式中土家语的使用以及土家族语言文化的传承,一方面受到土家族民间宗教信仰的推动,另一方面也受到土家族社区语言生活变化的影响。通过调查发现,梯玛仪式中土家语的使用以及土家族语言文化的传承是一个极其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土家族语言生活的变化和民间宗教信仰的变迁所致,同时也是土家族民间宗教信仰变迁的重要内容。 |
从艺术研究到仪式研究——审美尺度研究的新起点 |
陈元贵 |
|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年第3期 |
仪式关系研究 |
|
理论 |
非音乐 |
期刊 |
既往的审美尺度研究,较多地将其局限于审美与艺术活动本身做架空推论,而与现实审美情境相去甚远。有鉴于此,该文从人类学的视角出发,将艺术和仪式活动勾连起来,考察审美尺度如何与仪式共生、如何因仪式活动而强化或复杂化。 |
传统节日仪式的德育价值研究 |
黎天业 |
|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7年第3期 |
宗教节庆 |
|
理论 |
非音乐 |
期刊 |
传统节日的传承主要是通过与仪式相关的文化记忆所达成。这一过程固有的德育价值取向,充分体现于传统节日仪式所蕴含的"道"和"德"中,并可通过对传统节日仪式的文本认知及原体验实现其德育价值。 |
宗教与文学——《洛神赋》:从宗教仪式演变而来的美人幻梦型文学 |
李昕潮 |
|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
2007年第3期 |
说文解书 |
|
理论 |
非音乐 |
期刊 |
《洛神赋》是曹植的作品,描写的是一个人神相恋的故事,而这个故事并非完全来自曹植的想象,他知识想借用深化来隐喻现实中自己和甄氏的爱情。我们在之前和之后的作品中还能发现很多同样类型的文学作品。而这类作品的最初来源就是史前的交感巫术和圣婚仪式。通过探究和分析,能够发现这种被成为美人幻梦型的文学与上古时期宗教仪式之间的源流关系。 |
中国少数民族婚礼驱邪仪式中的象征符号 |
瞿明安 |
|
宗教学研究 |
2007年第3期 |
人生仪礼—结婚 |
|
理论 |
非音乐 |
期刊 |
文章从宗教象征的角度,对中国少数民族婚礼驱邪仪式中的器物符号和行为符号作了初步的分析,认为这些象征符号包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化意义,反映了人们消灾避祸的的心理状态,这种特定的民间信仰起着消解人们忧虑情绪,增强新婚夫妻和男女双方亲属自信心的社会功能。 |
镇安故地壮族巫、麽、道斋醮仪式考察 |
黄桂秋、侬兵 |
|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年第3期 |
宗教节庆 |
道教 |
个案 |
非音乐 |
期刊 |
镇安故地即今广西靖西、德保、那坡三县全境和天等县的向都、把荷、都康、上映,大新县的下雷、硕龙、土湖等乡镇,史称镇安府。自古为壮族聚居地,操壮语南部方言德靖土语。民间信仰巫、麽、道并存,法事仪式通力合作。2006年秋,靖西县湖润镇新灵村新桥屯和多吉村多留屯两地分别举行的斋醮仪式充分展示了巫、麽、道合一的独特风景。 |
寻傩之旅——关于湖南邵阳地区“傩仪”的一次田野考察 |
吴中蓓 |
|
艺海 |
2007年第3期 |
宗教节庆 |
|
个案 |
非音乐 |
期刊 |
本文为一次田野考察的记录,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国道边的“傩仪”2、师公的出道仪式3、年轻的傩者4、“傩”的生命力 |
论古希腊女性在宗教仪式中的地位 |
陈珏 |
|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7年第4期 |
宗教节庆 |
|
理论 |
非音乐 |
期刊 |
在父权制社会中,古希腊女性和古代所有女性一样,处于屈从于男性统治的地位,无法支配自己的命运。但是古希腊人普遍敬神信神,女性被以各种方式包括在城邦的宗教生活之中,特别是在各种宗教仪式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地位。 |
略论明清堂会演剧的仪式特征 |
李静 |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年第4期 |
戏剧、仪式关系研究 |
|
理论 |
非音乐 |
期刊 |
对明清堂会演剧的开场吉利戏及正戏演出的分析,认为堂会演剧具有仪式性戏剧的特点,堂会演剧的仪式特征正是驱邪纳福等民俗心理的反应。堂会演剧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种族生存与发展本能的文化需求,也体现出了古代戏曲演出方式与民族生存方式水乳交融的特点。 |
哈萨克族的婚姻习俗 |
加娜尔古丽 |
|
新疆地方志 |
2007年第4期 |
人生仪礼—结婚 |
|
个案 |
非音乐 |
期刊 |
哈萨克族传统的婚姻、家庭及其习俗保留了较多的草原游牧文化的特色。哈萨克族的婚姻制度主要是男娶女嫁,从夫居住的一夫一妻制。婚礼过程比较复杂,从说亲到完婚要经过一系列仪式。随着时代的进步,其传统仪式和内容都简化了。 |
大召寺诵经仪式及其寺庙法器演奏的个案调查 |
关京伟 |
|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
2007年第4期 |
宗教节庆 |
|
个案 |
音乐 |
期刊 |
大召寺每月的诵经经会是佛教法事中的主要仪规之一。通过对大召寺阴历三月二十五日的诵经经会仪式及其音乐实况的记录,其中包括时间、场域、参与者和仪式实况的记录,对诵经吟诵调以及仪式其他音响部分进行音乐分析,可以看出,藏传佛教仪式音乐包含有音乐性和音响性的特征。法器演奏在仪式中起到烘托气氛、衔接各段经文的作用。 |
从文学人类学角度探析《红楼梦》中的仪式 |
刘海丽 |
|
学术探索 |
2007年第4期 |
说文解书 |
|
理论 |
非音乐 |
期刊 |
仪式理论是文学人类学研究的重要范畴,对于揭密文学之魅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拟从文学人类学的角度,通过总结《红楼梦》中的五种仪式即通过仪式、超自然能力仪式、丧葬仪式、替罪羊仪式、祭祀仪式,并分析其内在依据,将仪式理论与文学叙事结合起来,以探讨《红楼梦》中的文化内涵及其价值。 |
焦作市西冯封村丧葬礼仪用乐纪实 |
张志庄、卢丽春 |
|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7年第4期 |
人生仪礼—丧葬 |
|
个案 |
音乐 |
期刊 |
通过对西冯封村多年的考察,记述了该村丧葬礼仪15项程序及配合程序所用传统音乐,展示了该村村民的风俗习惯,分析评述了传统音乐与丧葬礼俗文化相辅相成、相互依存之现状。 |
中国仪式音乐研究圆桌会议综述 |
蒋燮 |
|
中国音乐学 |
2007年第4期 |
仪式关系研究 |
|
理论 |
音乐 |
期刊 |
本文为中国仪式音乐研究圆桌会议综述,分为以下两部分:1、中国仪式音乐研究的回顾2、中国仪式音乐研究的展望 |
建瓯市龙村乡寿元仪式及音乐初探 |
朱培旺 |
|
艺苑 |
2007年第4期 |
宗教节庆 |
|
个案 |
非音乐 |
期刊 |
本文为建瓯市龙村乡寿元仪式及其音乐特点概括介绍,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仪式概况2、仪式的内容及其音乐特点3、仪式以及仪式音乐的特点、意义和价值 |
节日:一种特殊的公共文化空间 |
王霄冰 |
|
河南社会科学 |
2007年第4期 |
宗教节庆 |
|
理论 |
非音乐 |
期刊 |
从平日的角度来看,节日期间人们的生活处于非常状态,带有集体"着魔"的特征。节日以公共的时间和空间为基础,活动过程带有戏剧表演性质。它所追求和创造的,是集体的文化认同、公共的价值观念与和谐的社会环境。 |
仪式操演建构了民间小戏的表演场域——以一次葬礼中祁太秧歌演出为个案 |
黄旭涛 |
|
民族艺术 |
2007年第4期 |
戏剧、仪式关系研究 |
|
个案 |
音乐 |
期刊 |
仪式活动为秧歌演出提供了表演语境,决定了上演剧目及表演形式,秧歌演出从属于仪式活动,特定的秧歌剧目反映出仪式活动的精神内涵和指向,彰显了仪式活动的主题;热闹的演出气氛为仪式操演营造了背景和氛围;演出本身被赋予的显示家庭人气、沟通人际关系等象征意义,强化了仪式操演的意义而成为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两种民俗事象相互依存,共同建构了秧歌的表演场域,彼此影响对方的存在形式,生成对方的民俗意义。 |
行走在对话与狂欢中的守望——江西省广昌县甘竹镇“孟戏”祭祀仪式之功能探析 |
傅利民、刘沐粟 |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
2007年第4期 |
人生仪礼—丧葬 |
|
个案 |
音乐 |
期刊 |
江西广昌县甘竹镇"孟戏",传承至今已有五百余年的历史,在每年正月的特定时间段里,当地村民通过演出"孟戏"及演出前后的仪式活动对"三元将军"进行祭祀。这些仪式的参与者"在一个其本身己经安排好为交流行为提供隐喻关系的领域空间编制出一个有序的隐喻事件系列",并通过"孟戏"祭祀仪式与他们所供奉的神灵、与他们的祖先、与周围的一切事物进行对话和狂欢,从中寻找心灵安慰与生死寄托的基础——精神守望。 |
透视真实民间生活仪式——汉族婚礼中的活态音乐、口头文学与民俗考察 |
臧艺兵 |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
2007年第4期 |
人生仪礼—结婚 |
|
个案 |
音乐 |
期刊 |
吕家河村的一个汉族婚礼仪式的整个过程,都伴随着民歌演唱和民乐演奏活动。这些生活仪式场景,目前还大致能够构成真正未被外来文化所改造的活态传统的延续。当地人不断在不同人婚礼中重复体验这个文化的过程,就是在不断固守着一种文化心理,这是一种令当地人感到舒适、幸福和满足的文化心理。这个过程不是一种主观的臆断,而是能够被文化研究者所观察到,也能够被任何一个介入其中的局外人所能够真实体验到的现象。 |
龙船:社区共同体的历史记忆——苍南县江南��杨府爷信仰中的“船祭”仪式调查 |
林亦修 |
|
民俗研究 |
2007年第4期 |
祭祀仪式 |
|
个案 |
非音乐 |
期刊 |
一、划太平龙习俗中的神灵与祖灵浙江省东南端的苍南县是一个滨海大县,其自然地理区域江南��有面积300多平方公里,人口60来万。江南��的西北部云岩乡鲸头村有一座信众广布浙南闽东的杨府庙,该庙附近乡村每年春节至元宵之间都要举行划太平龙仪式,信众也习惯将大量的竹扎纸船烧给杨府庙的神灵杨府爷,称为"还愿"。太平龙即"太平龙船"的简称,所以用"划",整个活动是为了祈祷地方太平,称"吉庆太平龙"。 |
沪宁杭地区的天主教音乐——民国时期相关仪式音乐与音乐文本的个案研究 |
南鸿雁 |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
2007年第4期 |
宗教节庆 |
|
个案 |
音乐 |
期刊 |
民国时期沪宁杭三地天主教音乐包括很多方面,该文试就这一时期的仪式音乐和音乐文本展开考察研究,并希望通过对它们的梳理来达到对天主教传行中国过程中一些细节的理解。通过这一考察,我们得以理解,外来的天主教大传统是如何在与地方文化互动过程中日益本土化,并在中国土地上形成其小传统的动力与进程。 |
部族仪式与文化自救:《笨花》新解 |
刘惠丽 |
|
小说评论 |
2007年第4期 |
说文解书 |
|
理论 |
非音乐 |
期刊 |
《笨花》的艺术经验在于对人类文化意识的提领与表征,尤其是对塑造了冀中族群特有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文化范型的尊重和沉浸。文本的文化向度是明晰的,有关向喜创业及殉难的故事只不过是小说得以展开的平台,而二十世纪初叶波澜未兴的冀中乡村无疑是铁凝静观文化原态与初民生活的最佳场景。铁凝的《笨花》在一种广博的人类学视阈中展现了冀中文化的独特性与自补性,从而填补了习见文本中动辄以“传统文化”来遮蔽形形色色的其他地域文化的缺失,呈现出一种多元共享的大文化观。其中,烂漫多姿的生活形态与文化仪式就成为我们了解并体悟传统文化背景下冀中平原往昔与现实、守成与更生的文化视窗。 |
宗族演剧与农村女性的生存及文化现实——闽北四平戏田野调查札记 |
王晓珊 |
|
戏曲艺术 |
2007年第4期 |
戏剧、仪式关系研究 |
|
个案 |
非音乐 |
期刊 |
在农村,一个村落的内在组织结构仍是宗族关系,因此宗族演剧对乡村民众的影响很大,原因可归结到宗族演剧的仪式特征。宗族演剧与剧场演剧有差异,其观众的不同给妇女更宽松的戏剧环境,使她们更多地参与到戏剧活动中;目的不同使戏剧与信仰紧密结合,影响农村女性的精神世界;戏剧观的不同给四平戏演剧带来"熟人的世界"、"节日的意义",也带来更多与日常生活割不断的联系。正是宗族演剧的仪式特征影响了农村女性的生存、文化现实,同样这种种不同也是四平戏保存与发展的丰厚土壤。 |
宗教仪式和戏曲的一次文化展演——甘肃环县兴隆山庙会调查报告 |
杨静、高萍 |
|
西北民族研究 |
2007年第4期 |
戏剧、仪式关系研究 |
|
个案 |
音乐 |
期刊 |
甘肃环县兴隆山庙会是我国乡村道教庙会的典型代表,文革中曾一度中断,80年代初期恢复,至今再次繁荣,正经历着从宗教型庙会向经济型庙会转变的过程。作者经过七天的田野调查,从兴隆山庙宇概况、庙会的组织与管理、斋醮仪式以及庙会戏曲等几个方面,展现了一幅多彩的当代乡村庙会文化画卷。 |
锡克人的丧葬仪式 |
张占顺 |
|
世界宗教文化 |
2007年第4期 |
人生仪礼—丧葬 |
|
个案 |
非音乐 |
期刊 |
锡克教诞生于印度中世纪,锡克人创立了该教各种独特的仪式,其中丧葬仪式是锡克人在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举行的仪式。锡克教中,死亡被看作是一种解脱,一个人死后便与神永久融为一体。 |
西藏宗教中的“替罪羊”观念及侣贡杰布仪式 |
孙林 |
|
宗教学研究 |
2007年第4期 |
宗教节庆 |
|
个案 |
非音乐 |
期刊 |
文章主要对于流行于西藏民间,而各宗教又都予以吸收的一种类似西方"替罪羊"概念的宗教观念进行系统的讨论,并对与这个观念密切相关的侣贡杰布仪式进行重新考察,认为其虽然生成的时间略晚,但很快就成为藏区的一种具有狂欢节倾向的仪式,显现民间信仰对于系统化宗教拥有较大程度的作用力。 |
试论河洛受命仪式及其意义——兼论中国古代文化在秦汉时代的定位 |
葛志毅 |
|
学习与探索 |
2007年第5期 |
礼仪研究 |
|
个案 |
非音乐 |
期刊 |
河洛受命说在汉代发展起两个值得注意的内容,一是以伏羲为首的三皇五帝吏统,二是构拟出一个河洛受命仪式。这些成为此后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用以追溯其渊源传承关系时的原则依据。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和标志,其内涵的丰富发展经历了一个过程,其中汉代纬书的演绎宣传应予特别关注。 |
坳瑶“游神”祭仪及其音乐 |
陈坤鹏 |
|
艺术探索 |
2007年第5期 |
祭祀仪式 |
|
个案 |
音乐 |
期刊 |
坳瑶是瑶族一个支系,现主要居住在金秀瑶族自治县的罗香、大樟等乡村寨。"游神"又叫"刘大娘出游",是坳瑶族群为消除农业灾害、保护禾苗生长、祈求五谷丰收而举行的祭祀护苗女神刘大娘的宗教仪式。该文概要描述了"游神"祭仪的活动情况,重点论述祭仪中的音乐,分析其音乐的类型、音乐与祭仪活动的关系、音乐形态特征以及音乐的文化内涵与社会功能。 |
壮族僧公祭祀音乐 |
黄志豪 |
|
艺术探索 |
2007年第5期 |
祭祀仪式 |
|
个案 |
音乐 |
期刊 |
文章从民族音乐学的视角切入,着重探讨壮族僧公祭祀音乐赖以生存的宗教观及其信仰习俗,解读其祭祀科仪与音乐的相互关系以及音乐在仪式中扮演的角色,分析其音乐的形态特征,从而说明它是不同于壮族本源音乐的另类传统音乐,是壮族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
壮族“蚂节”祭仪及其音乐 |
卢克刚 |
|
艺术探索 |
2007年第5期 |
祭祀仪式 |
|
个案 |
音乐 |
期刊 |
文章从民俗学、人类学的角度切入,阐述广西东兰、天峨等县壮族民间信仰习俗与"蚂?节"的成因、活动内容和用乐情况,透析该仪式活动与音乐的关系及仪式音乐特点,进而洞察当地壮族人民的文化心理特征、精神情操和理想追求。 |
瑶族“还盘王愿”仪式及其音乐研究 |
肖文朴 |
|
艺术探索 |
2007年第5期 |
宗教节庆 |
|
个案 |
音乐 |
期刊 |
该文旨在考察和探讨现存于我国桂东地区瑶族民间"还盘王愿"仪式的信仰属性及其音乐文化。强调音乐艺术在民间仪式中的重要性,并在客观描述、分析的基础上阐释和验证音乐与仪式的内在统一性,期望能为中国少数民族宗教音乐研究工作提供一个资料翔实的真实文本。 |
仫佬族“打斋”仪式音乐 |
杨秀昭 |
|
艺术探索 |
2007年第5期 |
宗教节庆 |
|
个案 |
音乐 |
期刊 |
仫佬族"打斋"仪式音乐是该民族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运用民族音乐学的理论和方法,探讨其赖以生存的信仰习俗、宗教观念以及仪式与音乐的互动,剖析其音乐形态特征,以之证实它是仫佬族传统音乐的独立品种——民间宗教音乐。 |
黔东土家族傩堂戏文化特色研究 |
何立高 |
|
铜仁学院学报 |
2007年第5期 |
宗教节庆 |
|
个案 |
非音乐 |
期刊 |
黔东土家族傩堂戏是中国大地众多傩戏中的一支,由于产生条件、生存环境的差异,土家傩戏与其它傩戏有明显区别,其产生的渊源与文化背景、文化内涵、傩堂戏班(或坛)组织及社会功能均有特色。特别是戏剧剧目、仪式及仪轨、面具、舞蹈、音乐、服饰及道具文化都独具特色。 |
《诗经》祭祀诗中的仪式及其文化内涵 |
王冬苗、张文菊 |
|
商业文化(学术版) |
2007年第5期 |
说文解书 |
|
理论 |
非音乐 |
期刊 |
仪式作为文化最直接、最具表现力的载体,是文化的"物质外壳",从不同形态的仪式表现出透射出更深层的民族文化心理。《诗经》以歌舞的形式记载了上古时代的礼仪形态,从这些记载当中可以勾勒出中国传统礼教所塑造的民族心理结构,即建立稳固不易、井然有序的心理秩序和社会秩序。 |
中日中元节民俗仪式比较 |
李明华 |
|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年第5期 |
民俗研究 |
|
理论 |
非音乐 |
期刊 |
中国、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国,很早就有民间往来,中日民俗礼仪自然有着许多共同之处。中元节作为中日传统文化中一个共同的事象,其表现形式与仪式内容反映了人民的生活、文化中具有传承性的意识形态和习俗惯例,以及渊源悠久的历史关系。 |
彝族撒梅人西波宗教调查研究 |
蔡华、李生福、山林、克撒、吉合嘎博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
2007年第5期 |
宗教节庆 |
|
个案 |
非音乐 |
期刊 |
文章兹根据本人到彝族撒梅人居住的昆明阿拉乡的实地调查,探讨彝族撒梅人的西波宗教。作者分析了道教传入撒梅人中的历史,比较分析了道教影响下彝族撒梅人西波宗教的斋醮仪式、经文和神灵系统;进一步论证了西波宗教是在彝族民间宗教基础上融合道教的经文、斋醮仪式、神灵系统而形成的彝族撒梅人民间宗教。 |
儒家祭祀文化与东亚书院建筑的仪式空间 |
柳肃 |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年第6期 |
祭祀仪式 |
|
理论 |
非音乐 |
期刊 |
祭祀文化是儒家礼制文化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祭祀是书院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韩两国的书院都有祭祀的建筑以及相应的仪式空间。东亚书院祭祀建筑的布局有着严格的规矩,遵照传统礼制思想中的方位观念。因礼仪交往行为中的宾主位置关系形成了古代建筑(包括书院建筑)中的东西阶制度。 |
论巫术仪式中的中国民间舞蹈 |
陈鸿 |
|
经济与社会发展 |
2007年第6期 |
方术仪式 |
|
理论 |
非音乐 |
期刊 |
中国民间舞蹈的产生与发展是伴随先民图腾崇拜和祭祀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现存各民族民间舞蹈中,有许多舞蹈就具有很浓的原始宗教色彩和极强的仪式性特点。而巫术仪式是世界各民族童年时期的一种原始宗教性的文化活动。巫术仪式中的舞蹈是中国民间舞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祭礼、空间与象征——贵州土家族傩祭仪式的意义阐释 |
陈玉平 |
|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年第6期 |
人生仪礼—丧葬 |
|
个案 |
非音乐 |
期刊 |
贵州土家族试图通过举行傩祭仪式解除生存的困厄(疾病、灾难)。傩坛法师借助神图、神偶、神席等设置一个神圣的空间,通过文疏、祭品及歌舞戏剧与神沟通,并发动神界兵将驱除邪魔与瘟疫。傩仪空间处处体现了宇宙的象征符号。 |
茶山瑶“做洪门”祭仪音乐研究 |
赵意明 |
|
艺术探索 |
2007年第6期 |
祭祀仪式 |
|
个案 |
音乐 |
期刊 |
"做洪门"是茶山瑶(瑶族一支系)民间的一种祭祀仪式,音乐舞蹈是该祭仪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在对"做洪门"祭仪音乐概括描述的基础上,对其中的各种仪程音乐进行具体剖析,洞察其深厚的文化内涵,进而了解茶山瑶人民的社会生活特点。 |
归元禅寺水陆法会外坛梁皇宝忏仪式及其音乐分析 |
陈华丽 |
|
艺术探索 |
2007年第6期 |
宗教节庆 |
佛教 |
个案 |
音乐 |
期刊 |
文章在实地采录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梅里亚姆的"概念、行为、音声"三重理论结构模式和香港学者曹本冶、刘红提出的建立研究中国"近"信仰体系仪式音乐的理论构架的设想,把仪式中的音乐放入仪式本身的过程中加以分析,从仪式功能的角度对武汉归元禅寺水陆法会外坛梁皇宝忏仪式及仪式音乐进行了分析,得出其仪式音乐属于表面层次的佛教音乐①,远离传统梵呗。其音乐相对轻松活跃,任何人都可以参与,用于外向性的仪式场合。该层次音乐风格和素材的运用上,受民间音乐的影响较大。音乐多来源于民间或直接加入通俗音乐的成分,世俗化明显。 |
花蓝瑶“跳甘王”祭仪及其音乐 |
赵焕春 |
|
艺术探索 |
2007年第6期 |
祭祀仪式 |
|
个案 |
音乐 |
期刊 |
"跳甘王"是瑶族一支系花蓝瑶的民间祭祀活动。该文通过对跳甘王活动内容、仪程及音乐情况的描述,分析该祭祀仪式与音乐的关系及音乐形态特征,进而了解该族群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
壮族道教“安龙”仪式音乐——桂中澄泰乡洋渡村“安龙”仪式调查报告 |
黄羽 |
|
艺术探索 |
2007年第6期 |
宗教节庆 |
道教 |
个案 |
音乐 |
期刊 |
该文是关于壮族道教"安龙"仪式音乐的个案调查报告,调查对象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林县澄泰乡洋渡村2006年秋后举办的"安龙"仪式。文中考察了壮族道教安龙仪式的历史及壮族道教安龙的概况;介绍了澄泰乡洋渡村的社会背景及执行仪式的道公班子;客观地描述此次仪式的重要程序并分析仪式中的音乐。在最后的结论中,对壮族道教"安龙"仪式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壮族道教仪式音乐有关问题作理论阐释。 |
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 |
傅佐东 |
|
艺术探索 |
2007年第6期 |
宗教节庆 |
|
个案 |
音乐 |
期刊 |
文章从宗教学、民族音乐学的角度对曾经流行于广西凌云县泗城镇的壮族七十二巫调的产生原因、仪式与用乐的情况、音乐特点及存留现状等进行分析,试图对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产生进行简单分析,以给人们对其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
甘孜州现存藏戏流派考略 |
周翔飞 |
|
四川戏剧 |
2007年第6期 |
宗教节庆 |
|
个案 |
非音乐 |
期刊 |
本文是对甘孜州现存藏戏流派的考察报告,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甘孜州现存各藏戏流派的渊源与发展情况2、改革开放后,藏戏各流派的发展3、甘孜州现存藏戏剧种、流派表4、甘孜现存藏戏剧目表 |
中国仪式艺术研究综述 |
和晓蓉 |
|
思想战线 |
2007年第6期 |
仪式关系研究 |
|
理论 |
非音乐 |
期刊 |
中国仪式艺术的研究深受西方人类学艺术研究的影响,但发展进程相对滞缓,基本与中国人类学界的艺术研究同步。其研究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前为仪式艺术研究的发端阶段,成果多见于调查报告中;20世纪80年代至今,大量的西方人类学理论被介绍到国内,仪式艺术的研究方法、对象和路径都向多元化发展,著述颇丰。 |
宜州壮族超度仪式音乐及其蜕变 |
楚卓 |
|
艺术探索 |
2007年第7期 |
宗教节庆 |
|
个案 |
音乐 |
期刊 |
蜕变概念普遍出现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它分几个阶段完成。作者认为宗教仪式音乐的延续、传承及变化应属仪式本身的自然蜕变过程,隐含着随意性与重整性特征,我们在蜕变中去探究仪式音乐所隐喻的等级、秩序与结构,去发现仪式音乐的解构、重整状态。 |
试论宗教美术的仪式性质 |
汪小洋 |
|
江西社会科学 |
2007年第7期 |
仪式关系研究 |
|
理论 |
非音乐 |
期刊 |
作为宗教行为,宗教美术具有仪式的性质。仪式的性质使宗教美术表现出程式化的发展方向,并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从中国宗教美术的发展轮廓看,这一过程分三个阶段:神秘化阶段,世俗化阶段,以及最终的程式化阶段。三个阶段的划分,可以得到审美价值的深入理解。 |
圣婚仪式的“二人转”:神圣的范式 |
杨朴 |
|
戏剧文学 |
2007年第7期 |
人生仪礼—结婚 |
|
理论 |
非音乐 |
期刊 |
本文取自于作者的一个诘问:东北先民为什么要创造除女神庙、女神祭坛和女神像?作者认为牛河梁女神庙圣婚是——戏剧最基本的表演方式就是“二神转”。东北先民在牛河梁女神庙这个神圣的空间所举行的圣婚仪式“二神转”,是一种“神圣的范式”,是女神孕育、繁殖、创世的原型。东北先民是在以“二神转”恢复到女神创造生命、创造万物、创造世界的初始阶段 |
作为一种集体表象和过渡仪式的鲁南春节秧歌 |
杜靖 |
|
社会科学 |
2007年第8期 |
宗教节庆 |
|
个案 |
非音乐 |
期刊 |
作为一种往昔所沉淀的集体表象,鲁南春节秧歌深刻表征了民间社会的和谐观念,呈现为一种集体欢腾。作为一种集体过渡仪式,它反映了民间社会对现实状况转换的一种周期性渴望。作为一种艺术样式,它的和谐美学价值观来自大传统的模塑和自主性的互动。鲁南秧歌在整个社会结构与秩序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
清代秘密社会的仪式研究——以天地会的歃血盟誓为视角 |
衣慎思 |
|
法制与社会 |
2007年第8期 |
民俗研究 |
|
理论 |
非音乐 |
期刊 |
歃血盟誓,这个仪式因有着其独特的神秘性和诡异性而引人注意。对于这种仪式,我们不能仅从表面的行为上来解读,其背后蕴涵着深层次的意义更值得我们研究。这种仪式可以看作是会党成员建立普遍认同感的方法以此把成员们紧密维系起来,并赋予了结社的严肃性、神话性和合理性。 |
彝族民间宗教节祭中的交媾仪式 |
朱和双 |
|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
2007年第8期 |
宗教节庆 |
|
个案 |
非音乐 |
期刊 |
当彝族先民们还意识不到男女的交媾在人口繁殖中的决定作用时,图腾感生的神话便应运而生。当性生观念形成后,男女交媾的现实就取代了图腾感生神话,于是交媾仪式便伴随着彝族先民希求人丁兴旺的愿望而逐步盛行。彝族民间的交媾仪式以极其率真、坦露、直朴或抽象化的风貌融入到了农业祭祀、宗教舞蹈、节日风俗、祖先超度祭祀等日常活动中,表现出非常明显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
浅析土族“哭嫁歌”的文化内涵 |
祁延梅 |
|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
2007年第9期 |
人生仪礼—结婚 |
|
个案 |
音乐 |
期刊 |
作为青海地区的特有民族,土族哭嫁现象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对土族哭嫁现象的研究,前人多限于对哭嫁内容及哭嫁仪式的浅层次描述上,文章以文化的视角,认为"哭嫁"是土族女性站在人生重大转折点对自己人生的一次理性回眸;从哭嫁仪式和婚礼歌中,折射出土族发展的婚姻观和更深层次的民族心理图景。 |
挖掘仪式和文物下的真相——读《希腊宗教研究导论》 |
覃兰菊 |
|
全国新书目 |
2007年10期 |
说文解书 |
|
理论 |
非音乐 |
期刊 |
《希腊宗教研究导论》无疑是简·艾伦·赫丽生最重要的著作。这个被誉为"英国最有才华的女人",根据仪式和考古文物,结合文学来研究古希腊宗教,提示了古希腊宗教的原初面貌及其演变过程,说明古希腊宗教是各种古老的信仰、习俗、观念不断变动、融合、同化的结果,展现了其迷狂、残忍、迷信、神秘的一面,而与人们通常认为的理性、人格化、秩序、光明的一面形成鲜明的对比,丰富了古希腊宗教的形象和内涵。 |
对民间补土醮独尊土地龙神的文化内涵解析——以赣西万载县株潭镇枣木村田氏补土醮为例 |
杨永俊、罗陆英 |
|
井冈山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
2007年11期 |
方术仪式 |
|
个案 |
非音乐 |
期刊 |
作为民间乡村社会祈福消灾的一种,古老的安龙补土醮曾于上世界末一度复苏于赣西广大范围内的乡村农村,并成为当时乡村社会带有家族性特点的集体娱乐活动。安龙补土醮就其本质来说,是对土地龙神的安抚,以解决屋场因龙脉而带来的种种不顺。仪式相对简单的安龙补土醮有着鲜明的特色,即其法事集中围绕对守宅之土地神龙的安抚,土地龙神成为整个醮事神祗系统的中心。 |
论本命年红色崇拜现象 |
王玲、张志春 |
|
大众文艺(理论) |
2007年12期 |
仪式功用研究 |
|
理论 |
非音乐 |
期刊 |
本命年中对生肖本命神的信仰、辟邪祈福等民俗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命年红色崇拜实质上是民间的一种广泛性祈愿仪式,人们借助红色这一超自然的力量对灾厄进行禳解。该文从本命年风俗、红色的文化内涵两方面分析本命年红色崇拜现象的原因,论证本命年红色崇拜的意蕴,以求了解本命年红色崇拜这一现象的审美特征和文化意义。 |
瑶族还盘王愿仪式歌娘角色的传承现状 |
黄华丽 |
|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
2007年12期 |
宗教节庆 |
|
个案 |
音乐 |
期刊 |
该文从歌娘角色在仪式音乐中演唱的音声关系和文化音乐风格和音乐行为色彩的分析中,体现了瑶族盘王大歌仪式中歌娘女性角色在仪式中的构成、社会作用和瑶族宗教仪式中歌娘角色在历史长河中的传承与演变关系。 |
民俗舞蹈:传统习俗与审美的同构和置换 |
陈雪飞 |
|
艺术评论 |
2007年12期 |
民俗研究 |
|
理论 |
非音乐 |
期刊 |
民俗舞蹈展演仪式在延续社会传统、整合徐群心意状态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这些作用通常会借助艺术审美的手段来加以强化。因此,当民俗舞蹈随族群延续而作为一种传统固定下来之后,交融在仪式中的审美活动也因此获得某种客观存在的村落习俗意义。 |
风水:一个社会文化史的诠释 |
刘永华 |
|
读书 |
2007年12期 |
民俗研究 |
|
理论 |
非音乐 |
期刊 |
《信仰、仪式与乡土社会:风水的历史人类学探索》,是一部讨论明清时期风水观念与中国东南地区乡土社会之间关系的专著。本书侧重探讨了风水信仰在中国东南地区的流布、东南地区风水的主要流派、风水的民俗化与仪式化、风水与士大夫、风水与乡土社会秩序等问题。 |
晋城八音会分析与研究 |
郭晓会 |
|
黄河之声 |
2007年16期 |
宗教节庆 |
|
个案 |
音乐 |
期刊 |
上党八音会是民间音乐自发的群众组织形式,它活跃在民间各种娱乐场合,但近几年来,晋城市八音会在不断变化发展中,目前主要包含舞台八音会、民间八音会、街头八音会、广场八音会、庙堂八音会五种演出形式。该文主要对晋城八音会做简略分析和研究。 |
晋南仁寿寺“三时系念佛事”仪式实录 |
杨永兵 |
|
黄河之声 |
2007年18期 |
宗教节庆 |
|
理论 |
非音乐 |
期刊 |
佛教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遗产。大乘教禅宗和净土宗盛行于晋南地区。"三时系念"为净土宗念佛法门之一。此法门由元朝中峰国师所提倡,主要目的在超荐亡灵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永离茫茫业海。近年来十分流行,颇有取代焰口之趋势。笔者于2003年12月10日在临猗仁寿寺参加了为一位居士作的超度法事,现将其中的"三时系念佛事"仪式实录如下。(一)起香;(二)第一时;(三)第二时;(四)第三时;(五)回向。 |
义和团与戏曲 |
路云亭 |
|
华东师范大学 |
2007年博士 |
戏剧、仪式关系研究 |
|
个案 |
音乐 |
博士论文 |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义和团和戏曲。它主要包括五方面内容,第一,义和团的仪式的戏曲性;第二,义和团的戏曲生活;第三,有关义和团题材的戏曲、曲艺作品。第四,义和团的戏剧性格的地域特色。第五,义和团与神怪戏、武侠戏的关系。 全文分为三编。上编包括第一章至第三章,先论义和团的演练拳术,义和团民舞弄拳术的带有炫耀的表演性,游戏的戏耍性以及戏耍的庄严性,武戏、巫术和江湖杂耍对义和团的仪式动作皆有影响。第二章论述义和团的神学谱系。义和团仪式源自乡土巫术,包括请神上法、持斋念咒和引神附体三部分内容。其中所请的神祗,主要有76种,这些神灵多为戏曲或小说中人物。义和团的咒语有表演性,和戏曲道白同出一源。附体后的动作和戏曲舞蹈近似。第三章论述义和团的戏曲生活,分别论述义和团首领、红灯照的戏剧性生活、义和团利用唱戏起事的场合问题,另外,还论述了义和团和教民之间以戏当礼,相互罚戏的事。 中编包含了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重点论述有关义和团题材的戏曲和曲艺作品。 |
西藏中部农区民间宗教研究 |
孙林 |
|
四川大学 |
2007年博士 |
宗教节庆 |
|
个案 |
非音乐 |
博士论文 |
西藏民间宗教是藏民族所信仰的各宗教教派体系和民俗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藏民族宗教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西藏民间宗教作为长期历史积淀的产物,具备混合型宗教特征,具体说,它既有佛教的东西又有苯教的东西,并且容纳了西藏民间鬼神、文化英雄、祖先、先王崇拜以及形形色色的巫术,还吸收了周边许多民族的宗教信仰成分,基本上是一类扩散式的和自发的宗教信仰。它没有严密的宗教组织,但存在自愿团体,没有系统的教义,但有半职业或职业的巫师,为人们实施一些巫术、主持一些必要的宗教仪式。现在,要想建立一套有关西藏民间宗教的研究体系还比较困难,面临大量的工作。原因是在今天的西藏民间宗教信仰中,往往是佛教的思想意识、苯教的思想意识与民间的鬼魂、灵物及神灵崇拜等等观念混杂在一起,就连民间巫师们施行的宗教仪式也带有另外两个宗教的特点。对于民间信仰的原始面貌我们只能通过将历史文献的分析和田野考察相结合的方式来探寻,在此基础上再借助于当代学术理论进行全面的比较研究。 木文主要依照国内外藏学界最新研究成果,并结合作者的实地田野调查,着重对西藏中部农业区民间宗教的信仰、宗教类型、包括仪式在内的各种宗教实践活动及其历史演变脉络予以系统的阐述和研究。 |
汉末魏晋南北朝道教与社会分层关系研究 |
钟玉英 |
|
四川大学 |
2007年博士 |
宗教节庆 |
道教 |
理论 |
非音乐 |
博士论文 |
宗教不仅是一种意识形态,更是跨政治、跨世代存在的、对一般社会成员有着重大影响的文化资源,要真正理解宗教就必须将其放到社会系统中加以分析。而一个社会中的资源和权力分配从来就是不均等的,社会分层构成了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变量之一。这种分层的秩序结构究竟会对社会成员的信仰态度、行为发生什么作用,社会成员的信仰意识和行为又会对社会分层起什么反作用呢?具体到道教,这种互动关系又是如何展开的呢?研究这一关系问题不仅有助于探求社会结构、社会秩序对道教的影响和制约,也有助于洞视道教对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过程的形塑和整合,最后也有益于在一般层次上探讨宗教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为社会转型期妥善处理宗教与社会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益启示。 道教与社会分层的关系问题是道教研究中有着重要研究价值的问题,但国内外已有的道教研究,还缺少严格意义上用社会分层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道教与社会关系的专门成果。一旦缺失社会分层的视角,就难以说明道教与社会互动的微观机制。如果仅将社会简单分作上、下两层,仍然无法涵盖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无法透视信徒社会职业、居住、生活形态的多样性与道教的对称性影响。分层视角的缺失也导致学界对道教与社会关系的理解被简单化。 |
归来之神:一个乡村寺庙重建的民族志考察 |
骆建建 |
|
上海大学 |
2007年博士 |
宗教节庆 |
|
个案 |
非音乐 |
博士论文 |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各地出现了一股“寺庙重建”的热潮。针对此一现象,大量学者分别从政治思想、旅游经济、宗教文化等角度加以了讨论。与此同时,许多社会学、人类学学者也从地方传统、社会记忆、文化资本、国家权力等方面加以了解读。尽管既有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但作者发现,在探究“寺庙重建”现象时学者们对微观的具体寺庙关注得还不够,即便是那些少量立足于具体寺庙的研究也明显存在着取向上的对立,要么就是忽略寺庙重建中地方历史的维度,要么就是过于强调了寺庙彰显地方传统文化的那一面,因此在我看来,“寺庙重建与地方社会的关系”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思考问题。 为了说明这一问题,作者在本项研究中以位于江苏南部地区的J村为个案,抛弃先入为主的学科观念,着力从四个方面考察了该村寺庙重建的详尽历程。 |
《诗经》燕飨诗考论 |
马海敏 |
|
首都师范大学 |
2007年博士 |
说书解文 |
|
理论 |
非音乐 |
博士论文 |
《诗经》燕飨诗是周王朝燕飨礼仪的产物,在周代礼乐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该文通过对燕飨诗仪式背景制度的研究,考察周代燕飨诗的主旨、燕飨诗与燕飨礼制度的对应关系。 |
闹节—山东秧歌的仪式性与反仪式 |
张蔚 |
|
上海戏剧学院 |
2007年博士 |
宗教节庆 |
|
个案 |
音乐 |
博士论文 |
一直以来,秧歌作为我国民间“庙会”、“社火”中的歌舞戏沿承了正统的仪式性,同时又具有节庆狂欢化的反仪式特征。在各区域秧歌展演的仪式性程序中,普遍的功能意义是祭神、祭祖,传达一种人界对神圣世界秩序的依从。更不容忽视的潜层功能指向是:在与中国传统的傩仪、迎春仪式、元宵仪式时间一致的情况下,秧歌这种群体参与的仪式展演成为了加强性的象征仪式——人类随自然节气的更替而表现出的自我调适。同时,秧歌在民间的表演包含了很多粗朴、天然的特质,搀杂着怪诞、色情与挑逗的反仪式成分。这其中包括秧歌队丑角的狂欢与胡闹;歌、舞、戏中性暗示、性吸引的动作或唱词。所以,秧歌展演不仅有仪式性的贯穿始终,反仪式性也存在于仪式活动特定的时区内。 从“仪式性和反仪式”的角度来研究秧歌,是前人的研究中没有直接、明确指出过的。仪式性和反仪式两方面在每一省域种类的秧歌中,侧重体现的程度并不完全一致。即使是该文所研究山东省域的三大秧歌:鲁中平原的商河鼓子秧歌、胶东半岛烟台地区的海阳秧歌、胶东半岛青岛地区的胶州秧歌,由于地理人文、人口迁移、民俗传统等原因,所分别体现出的仪式与反仪式性质和形态也有很大不同。 |
羌族释比与释比文化研究 |
阮宝娣 |
|
中央民族大学 |
2007年博士 |
民俗研究 |
|
理论 |
非音乐 |
博士论文 |
羌族释比文化内容丰富,蕴含着民族的哲学思想、民间文学、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民俗等内容,是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释比是羌族释比文化的传承人,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释比唱经;以实际观察、记忆、模仿等方式,传承释比法事活动内容;以各种仪式活动为依托,展示民族文学、音乐、舞蹈等,传播释比文化的内容,并向公众阐释释比文化的意义。本论文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重新审视羌族释比与释比文化的内容和意义。在田野调查、口述历史调查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调查研究成果,分析研究羌族释比与释比文化的内涵,阐释羌族释比与释比文化的意义,结合近几年兴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理论和实践,生成释比文化价值新的意义,把释比文化放到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语境中去认识。 论文采用综合研究方法,运用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文献学、语言学等多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全面考察羌族释比与释比文化的历史、演化、发展、现状等内容。 |
蒙古英雄史诗《江格尔》与萨满教 |
斯琴 |
|
中央民族大学 |
2007年博士 |
说书解文 |
萨满教 |
理论 |
非音乐 |
博士论文 |
该文运用UNO HARVA(ゥノハルゥァ)撰著,Tanaka(田中克彦)日译的《シャマニズム》一书中所提出的萨满教宇宙结构、星辰天体、神灵及萨满等理论,参考国内外其他众多学者的相关理论著作,结合运用人类学、历史学、民间文艺学、语言学和美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将与《江格尔》等蒙古史诗有关的萨满教教理集中和整理,建构出理论依据,对《江格尔》与蒙古萨满教的关系问题做了深入地研究。论文研究的基本资料方面:《江格尔》众多版本中选择了文字记录较早、文人修改痕迹较少、保留民间艺人演唱原貌较好、学术价值和资料价值较高的中国民研会新疆分会出版的《江格尔资料本》(1-10卷)和旦布尔加甫《卡尔梅克江格尔》为主要研究文本。 全文由绪论、《江格尔》与萨满教、《江格尔》与萨满教的星辰天体世界、《江格尔》与萨满界、《江格尔》与萨满教神灵世界等几个部分组成。 |
假面真情 |
孟凡玉 |
|
中国艺术研究院 |
2007年博士 |
方术仪式 |
|
个案 |
音乐 |
博士论文 |
傩是一种带着面具歌舞的驱邪祈福仪式。它具有极为久远的历史,是积淀深厚的传统文化宝库。该文选取安徽贵池地区的一个山区村落——荡里姚作为研究对象,在宏观背景下展开微观研究,期望在深入、细致的个案研究中展示其丰富多彩的文化世界,并进一步管窥较为宏观的文化规律。 该文共九章。主要内容可以归结为“一个中心”、“三个支点”和“两条脉络”: “一个中心”是指该文研究的中心取向。从描述走向阐释,以描述为基础,借鉴多种理论,综合多种材料,运用多种研究视角,深入阐释文化表象背后的意义是该文始终坚持的方法论核心。 “三个支点”是指该文主体部分的三个基本支撑点。其一是运用符号学、象征和隐喻学说的文化阐释(第三、四、五章),包括对仪式的空间、时间、道具、行为方式、音乐表象及意义的多角度阐释。该文认为,傩文化是一个充满象征和隐喻的符号体系,一件物品、一个道具、一段乐舞、一出戏剧,无不被赋予超越自身形态的象征与隐喻涵义而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其二是文化功能剖析(第七章),包括局内人视角、局外人视角,以及礼乐文化视角三个不同角度的文化功能阐释。 |
道教生死观研究 |
程群 |
|
四川大学 |
2007年博士 |
宗教节庆 |
道教 |
理论 |
非音乐 |
博士论文 |
“生死”问题是道教理论体系中的核心问题之一,道教中人的一切宗教活动都是直接或间接围绕着“生死”而展开的。对于道教生死观的透彻研究,能够帮助我们对体系庞大的道教有一个通透的认识,能够帮助我们准确把握种种道教活动及现象之本质所在,以利于其他问题的进一步研究。该文以生命从诞生到死亡的自然过程作为线索,将文章分为生命创造、现世生活、超越死亡等三个板块,共计六章。其中,又将“道教现世生活”部分用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四章加以重点探讨。 著名道教学者王明先生研究指出,道教的思想和方术,其渊源是“杂而多端”的。道教以修道成仙思想为核心,道家思想是它的思想渊源之一。道教还吸收了古代的宗教思想和巫术,以及此前的神仙思想和神仙方术,又吸收了谶纬神学思想、黄老思想。道教还吸收了墨家、阴阳家、儒家的思想。基于道教思想文化渊源的丰富性和广阔性,我们在进行道教生死观研究的时候,同时对中国其它传统文化中的诸多生死观作一个深入的考察与研究,与道教思想进行一个平型比较,来凸现道教生死观的独特性。 |
“藏彝走廊”乐舞文化选点考察与研究 |
伍国栋 |
|
南京艺术学院 |
2007年博士 |
民俗研究 |
|
理论 |
音乐 |
博士论文 |
本选题试图通过“藏彝走廊”这样一个历史形成的民族区域内的信仰和民俗乐舞选点考察与研究,探索其相关乐舞在不同文化层面中的生存状态,阐述其与所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研究方法采用民族音乐学的田野考察,将所获第一手材料作为基础,综合相关社会科学诸学科理论与方法,结合区域性研究视野,充分认识地理因素与乐舞文化的互动关系。 通过本选题的研究作者认识到,信仰、民俗、仪式、乐舞不可分离的现象当为“藏彝走廊”乐舞文化的一个基本特色。信仰和民俗表现为仪式行为,仪式必然的伴随着乐舞,而乐舞得以作为仪式的一部分并以此来表达信仰或民俗文化。这样,乐舞已不是单纯的“音乐舞蹈艺术”,而是扮演了重要社会功能角色的一种艺术文化现象,乐舞形态与乐舞概念、乐舞行为,共同构成了仪式性民族乐舞文化综合整体。这种以“乐舞形态”为内核的仪式性民族乐舞文化综合整体,贯穿于整个走廊文化,故而即可将这些选点考察与研究的民族乐舞对象,视为是其中的代表或典型,其相关调查材料的梳理和论证,亦可为当下相关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出具体的实证性材料和理论依据。 |
周代礼仪与等级社会 |
冯盛国 |
|
陕西师范大学 |
2007年硕士 |
仪礼研究 |
|
理论 |
非音乐 |
硕士论文 |
周代礼仪文化在先秦史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周代礼仪等级性的研究前人已经有所涉及,但鲜见横向梳理,更缺少从礼仪等级性的视角展开对周代社会特征的解读。该文主要从礼仪的等级性出发去分析周代社会等级性这一特征,进而达到对周代社会本质的把握。 |
永定土楼群文化生态关系研究 |
刘文炯 |
|
中央美术学院 |
2007年硕士 |
民俗研究 |
|
个案 |
非音乐 |
硕士论文 |
该文从三个方面对土楼群的文化生态关系进行研究。 首先,作者发现永定县客家土楼厅堂内的供奉对象具有明确的地域性特征。这与当地人强烈的“人鬼不同居”观念有关。 其次,从土楼的厅堂到土楼群中的宗祠,在空间的扩展过程中,其原属角色在发生着转变:厅堂在土楼中的“圆心”地位,体现出其在家庭之间的凝聚性功能;而宗祠在土楼群中的核心位置,体现了其作为家族之间、宗族范围内的向心性,其中包蕴了从家庭到宗族、从生人到亡者、从现世到过去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在节日仪式中体现的更为充分。实际上,上述转变表现出了建筑空间与节日文化之间的契合与共生关系。 第三,20世纪80年代以来,土楼周围出现了大批混凝土小洋楼,这种变化较原来土楼群文化生态而言,则表现出厅堂的复制与宗祠外围建筑密度加大的新格局。虽然厅堂在数量上大大增加了,厅堂原有的绝大部分功能却丧失了;而宗祠不仅数量没有变,围绕其的节日仪式也一如既往地进行着,客家宗族精神却呈现出了一贯的稳定性。 相对于土楼群的原有文化生态,新出现的厅堂“扩散”与宗祠“凝聚”,为该文从建筑空间关系与节日仪式之间的联系中,找到了有益的启示。 |
先秦至隋唐时期传统节日文化研究 |
韩学山 |
|
陕西师范大学 |
2007年硕士 |
宗教节庆 |
|
理论 |
非音乐 |
硕士论文 |
该文主要运用民俗学、人类学和文化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方法,以中国古代汉族传统节同节俗为研究对象,对先秦至隋唐时期的节庆文化作了一个整体分析和解释。以期实现“两个突破”,即方法论上的突破和对传统文化内涵解释上的突破,尝试探索传统文化更深层次的底蕴。 节日节庆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先秦至隋唐时期的节庆文化是中国历史民俗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传统节庆研究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考察先秦至隋唐时期的节庆风俗,更能接近传统节庆文化的原貌,更有研究价值。在西方,传统节日并没有因工业的现代化而失去魅力,而是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然而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自居的中国传统节同越来越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尴尬处境,这种境况已经引起国人的广泛关注和深思。尤其是在西方和邻国的节同文化的剧烈冲击下,而显得苍白无力;韩国“端午祭”申遗成功,又表现得无可奈何的尴尬。中国传统节日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学者们开始从学理的角度分析研究问题,普通民众开始冷静地思考对待传统节日的态度。 |
厦门南普陀水陆法会瑜伽焰口梵呗音乐文化初探 |
郑成统 |
|
福建师范大学 |
2007年硕士 |
宗教节庆 |
佛教 |
个案 |
非音乐 |
硕士论文 |
本篇论文探讨厦门南普陀水陆法会中瑜伽焰口仪式中的梵呗音乐文化,坚持用“从文化中研究音乐和在音乐中透视其文化内涵”的研究方法。对水陆法会和瑜伽焰口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能举办水陆法会必须具备的场所(丛林)及其僧团等条件作了简要的介绍,并对举行焰口仪式的坛场布置和法会的程序仪轨方面也作了一些描述。在音乐本体方面,对梵呗音乐中的旋律、节拍节奏、音域音阶、演唱方式、曲式结构等方面作了较详细的分析,阐明了瑜伽焰口法会梵呗音乐的宗教性特征,为了进一步了解梵呗音乐的结构特征,还对唱词的基本结构和节奏规律进行了分析;同时,探究了音乐中所用法器的文化意蕴。在实用性方面和宗教功能方面论述了梵呗音乐与修行、养生的关系和意义,最后,对瑜伽焰口中梵呗音乐的审美观和瑜伽焰口仪式及其音乐的精神文化特质作了详尽的分析。 |
土家族建房习俗研究 |
欧阳梦 |
|
华中师范大学 |
2007年硕士 |
民俗研究 |
|
个案 |
非音乐 |
硕士论文 |
土家族因吊角楼而闻名遐迩,围绕这种房屋结构所形成的建房习俗也因此具有独特的魅力。研究这种濒临灭亡的活态民俗,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该文运用田野民俗志的方法,以湖北省宣恩县沙道沟镇老岔口村的土家族建房仪式作为调查对象,对土家族的建房仪式中的看宅地、动土、木匠进屋、排扇、祭鲁班、起扇、拜梁、开梁口、缠梁、上梁、翻梁木、赞梁木、赞酒、赞糍粑、抛梁、踩梁、送木匠、装神龛、搬家进行了描述,试图客观真实的再现土家族的建房习俗。 土家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所产生的建房仪式由若干民俗环节构成。贯穿建房习俗事象背后的是民众的祈福意识,人们将建造房屋视作发财的开始。 |
天水伏羲祭祀仪式的文化内涵及其旅游策划 |
杜婷 |
|
西北师范大学 |
2007年硕士 |
宗教节庆 |
|
个案 |
非音乐 |
硕士论文 |
该文考察了天水伏羲庙伏羲祭祀仪式这一古老民俗,试图透过仪式表层的作为现实的某种表现形态,深入分析古老民俗这一文化现象背后的巫术现象、文化内涵、民族精神和现实价值,并对其进行保护性的旅游开发。 伏羲祭祀仪式作为文化遗产,有着深远的文化意义,它是古老文化的遗留,是残余的人民文化。祭祀源于原始宗教的万物有灵观,并在“礼”的规制下脱胎换骨,一方面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礼”的化身,另一方面它又体现了“世俗性”、巫术性。巫术信仰是中国民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的巫术文化与民俗文化密不可分。天水伏羲庙祭祀仪式也多折射出巫术的观点:祭祀的器物、乐舞以及纸人等等,都是物化的巫术符号。如果我们滤去表层的“古旧的”、“迷信的”成分,这就意味着一个新方式的潜在价值,预示着对一种“神话”进行重要的修正,同时建立一个有关世界和人类的位置的概念。一些现代的观点在古老的民俗中找到根基,古老民俗的迷信面纱也借现代的理论得以消解,两者合成一个崭新的合理的现代价值理念和民俗习惯,对我们重新审视中国文化结构和心态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同时,为了维系、保护这种带有巫术性质的、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古老习俗,试图对其进行合理的旅游开发。 |
宋真宗封禅探究 |
宫磊 |
|
山东师范大学 |
2007年硕士 |
祭祀仪式 |
|
理论 |
非音乐 |
硕士论文 |
封禅是指古代帝王在泰山或其他山岳举行祭拜天地仪式的活动。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写道:“每世之隆,则封禅答焉,及衰而息。”仅逢盛世而行的封禅大典,就成了旷古罕行的一种礼仪,因而充满了神秘性,并被后人不断赋予更多、更新的政治、文化意义。 从秦始皇到宋真宗,每一次封禅都是帝王、将相、吏卒从各自的需要出发,彼此相互妥协、合作,最终促成了封禅大典的举行。封禅过程中的每一种礼仪都是经过统治者深思熟虑而制定的,都有着丰富的内涵,既要彰显天地神灵的威严,也要向世人宣传宗法制度和伦理道德,以示教化。 宋真宗封禅既体现了以上封禅的内容,又赋予了更多、更新的精神。该文从多视角全面论述了宋真宗封禅的缘起、过程和影响,共分为四个部分。 |
神灵与仪式 |
廖奇琦 |
|
中央美术学院 |
2007年硕士 |
宗教节庆 |
|
个案 |
非音乐 |
硕士论文 |
该文是对山西汾阳田村圣母庙圣母殿壁画所作的个案研究,共计分为四章。 论文首先从民间传说、碑刻、壁画图像等方面进行考察,初步确认其为“后土娘娘”。为了进一步证明这一观点,继而将圣母殿壁画中“送子”与“祈子”的图像与晋中和晋南地区供奉主神为“后土”的庙宇中的图像进行比较分析,同时辅以田野调查,最终确认这一判断。第二章对圣母殿壁画所构建的神仙系统加以分析,指出壁画表现了后土与城隍、土地、河神自上而下的等级关系,并对其所反映的宗教信仰进行了详细地阐述。第三章针对圣母殿壁画图本样式的特殊性问题进行探讨,借鉴戏曲学、音乐学、民俗学的研究方法和已有的研究成果,指出圣母殿壁画描绘的是民间为祭祀后土娘娘而举行的迎神赛社活动。在此基础之上,第四章通过大量的正史、地方史志就后土信仰的渊源、传播过程中民间与国家祭祀的互动以及在汾阳地区该信仰得以兴盛的原因作了详细地分析。 圣母殿壁画一方面反映了民众希冀子孙昌盛、出入平安和风调雨顺;另一方面,它再现了民间为了祈福禳灾、驱鬼逐疫而举行的迎神赛社的祭祀仪式。 汾阳圣母庙圣母殿壁画作为晋中和晋南地区留存下来的为数不多,且年代最早的有关后土信仰的壁画图像,它无疑为研究该... |
热贡山神祭祀文化研究 |
索南旺杰 |
|
中央民族大学 |
2007年硕士 |
祭祀仪式 |
|
个案 |
非音乐 |
硕士论文 |
山神祭祀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形态,从一定意义上丰富了藏族祭祀文化的体系。该文主要以热贡地区山神祭祀的仪式现象作为它的主要切入点,通过对它的考证,对它的形成变量,以及内质体系进行辨析整理,同时从热贡各地不同祭祀仪式的类型结构分析入手,对热贡山神祭祀仪式中的文化体系进行功能探析、多维审视,还将其附带的民俗事象逐一进行梳理,有效地揭示它对其生态环境及现实意义。 |
清江中游土家族“撒叶儿嗬”研究 |
刘珊珊 |
|
中央民族大学 |
2007年硕士 |
人生仪礼—丧葬 |
|
个案 |
非音乐 |
硕士论文 |
该文以清江流域土家族地区丧葬仪式舞蹈——“撒叶儿嗬”为研究对象。在田野调查基础上,借鉴前辈学者们的研究成果,运用历史学、人类学、比较学、美学与舞蹈教育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试图从纵向上对“撒叶儿嗬”舞蹈的源、流及教材开发进行探讨;横向上,在土家族文化与“撒叶儿嗬”舞蹈形态特征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与舞蹈教学法相结合进行“撒叶儿嗬”舞蹈教材建设方法论的初步探索。全文立足“传承”,旨在“发扬”! 该文分引言、四个章节和结语三部分。引言概述了该文的研究目的、意义、研究资料与方法,介绍了一些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 |
羌族铠甲舞研究 |
冯瑶 |
|
中央民族大学 |
2007年硕士 |
宗教节庆 |
|
个案 |
非音乐 |
硕士论文 |
该文以羌族铠甲舞作为研究对象,在梳理与总结历史文献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者将田野调查资料与之相结合,对羌族铠甲舞的源流、发生、形态特征、文化底蕴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多维的研究,同时还将铠甲舞放置于战争舞蹈的层面中,对整个战争舞蹈的起源、发展、种类做出了相应的分析。 该文共分为引言、四个章节、结语三部分。作者在引言中概述了该文的研究目的、意义、研究资料与方法,介绍了一些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 |
陇东丧俗仪式中的鼓吹乐研究 |
王小锋 |
|
西北师范大学 |
2007年硕士 |
人生仪礼—丧葬 |
|
理论 |
音乐 |
硕士论文 |
位于黄土高原之上的庆阳市,是周祖与农耕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这里的丧葬礼俗是从周礼传袭、继承而来。贯穿于陇东丧俗仪式中的音乐活动主要以陇东鼓吹乐为主。该文在田野调查报告的基础上,以陇东丧葬仪式发生过程为主线,以人类学的视野和民族音乐学的方法,对陇东丧俗仪式中鼓吹乐的生存背景和社会及文化功能,作以描述和解释。 文章共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为概述,从陇东民间丧葬习俗的历史传统和陇东鼓吹乐队当下状况的一般性考察两个方面作以概述。 第二部分采用叙议结合的方式对陇东丧葬仪式的基本程序进行介绍。 第三部分,从鼓吹乐队的基本结构、乐队成员的组成方式、鼓吹乐手的传习方式与方法以及鼓吹乐队的社会地位与经济运作等四方面,对丧葬仪式中的鼓吹乐队与吹手进行解释和研究。 第四部分,则从陇东鼓吹音乐的历史与流变、乐器与乐曲以及鼓吹音乐的艺术特点大方面对陇东鼓吹乐进行了分析研究。 最后,以民间丧俗仪式与鼓吹乐之关系的一般考察为内容,总结全文。 |
禁忌及其对原始艺术之影响关系研究 |
陈伟妮 |
|
广西师范大学 |
2007年硕士 |
民俗研究 |
|
理论 |
非音乐 |
硕士论文 |
禁忌的研究从十九世纪后期开始之后,就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对一般人而言,它是一个神秘又令人感到一丝恐惧的习俗,却在日积月累中蕴含了浓厚的民间文化,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社会的秩序、艺术的审美制度的形成等等都存在着重大的制约规范作用。对它的重新梳理和阐释将会为我们对原始艺术和审美制度的认识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禁忌是神圣的、不洁的、危险的、不可接触的事物以及由于它的特性而使人们对其所持的某种禁制态度。也就是说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特别的事物;二是一种控制模式。它的实质就是一种否定性的心理和行为规范,违犯的结果是心理上的,但它的惩罚却具有不可违抗性。 禁忌的起源问题一直是众多学者研究的焦点,从弗雷泽的消极巫术开始,到弗洛伊德的矛盾心理,再到卡西尔的先天危险论等等,他们的说法各异,又有自己一定的道理,可以说是异彩纷呈,归纳起来有“灵力”说、“欲望”说、“仪式”说和“教训”说四种。但作者认为它追根到底是起源于人类的生存本能,它作为一种否定性的行为规范,是在满足生存需要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 |
解读《格萨尔》史诗中的远古神话 |
元旦 |
|
西北民族大学 |
2007年硕士 |
说书解文 |
|
理论 |
非音乐 |
硕士论文 |
藏族的史诗《格萨尔》,作为世界著名的史诗,它和希腊、印度的伟大史诗一样,从其产生时期起就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为内容、以诗歌说唱的形式流传下来,今天仍以活形态的史诗在东方传唱着它的辉煌。这种口头文学以其开放的结构和包罗万象的内容一直流传在藏民族中间。朴实的语言风格、丰富多彩的内容描写、自然流畅的叙事结构是史诗的突出特点。在史诗中随处可见的原始意象、神话原型、古代宗教仪式等则表明了其悠久的历史传承。作者意欲以神话学的理论去解读史诗的奥秘,用新的文本分析方法去接近史诗的原型。运用神话学和结构主义的方法对《格萨尔》史诗中的神话以及远古文化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分析和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史诗中神话结构的具体分析,掌握和分析史诗产生的渊源以及史诗所形成的历时发展脉络和聚合结构框架。 |
汉画像石中的乐舞研究 |
卫雪怡 |
|
陕西师范大学 |
2007年硕士 |
说书解文 |
|
理论 |
非音乐 |
硕士论文 |
该文主要以汉代画像石中的乐舞图像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中主要的乐器、舞蹈、大傩等着重论述。在利用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借助文化学、美术学等其它学科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汉画像图片,对汉墓葬这一特定环境中音乐所表达的含义做出的探讨。汉画像石中刻画的内容,以升仙和进入仙界为目的,音乐作为驱鬼和祭祀升仙场面的使用工具被表现出来。通过图像,还间接反映出汉代俗乐舞的高度发展状况,祭祀场面的乐舞也部分再现了汉代社会丧礼用俗乐的情况。 |
桂南“跳岭头”唱本研究 |
林凤春 |
|
广西大学 |
2007年硕士 |
方术仪式 |
|
个案 |
非音乐 |
硕士论文 |
“跳岭头”是盛行于桂南地区钦州、灵山、浦北、防城等地的一项驱鬼逐疫、祈丰保年的民俗活动。其最早文献记载见于明嘉靖版《钦州志》:“八月中秋,假名祭报,妆扮鬼像于岭头跳舞,谓之跳岭头。”此后,清代、民国地方志对“跳岭头”均不乏记载。几百年来“跳岭头”风俗从未间断过,它是“古乡傩之遗意”。作为桂南地区独具特色的一种民俗活动,2006年“跳岭头”被确定为广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该文研究的重点是“跳岭头”唱本,即“跳岭头”活动过程中艺人们吟唱的底本。作者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坚持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结合“跳岭头”表演活动,对“跳岭头”的仪式特征、发展源流、唱本内容及文化内涵、艺术特点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
古典时期雅典妇女的婚姻与社会地位 |
祝令方 |
|
内蒙古大学 |
2007年硕士 |
人生仪礼—结婚 |
|
理论 |
非音乐 |
硕士论文 |
古典时期雅典妇女的婚姻与社会地位是古希腊妇女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古典时期,雅典妇女的婚姻大体有三种类型:一是有订婚仪式的婚姻;二是女继承人的婚姻;三是情妇的“婚姻”。在订婚仪式上,女方要筹备大额的嫁妆,一方面,高额的嫁妆能尽量保证她找到一名优秀的丈夫;另一方面,由于雅典社会赋予妇女的原监护人可以解除婚姻并收回嫁妆的权利,嫁妆对妇女的婚后生活有巨大的保护作用;“女继承人”在通常的情况下要嫁给其父系近亲,无法享有嫁妆的保护,但是城邦颁布了一系列保护“女继承人”的法律;情妇一般是由外邦妇女或本邦较贫困筹备不出大额嫁妆的妇女组成。雅典人包养情妇的现象较普遍,但情妇的地位较底。在政治上妇女无权,但也不是与政治毫无关系的看客;在法律上妇女无处理经济事务的权利,但在现实中妇女处理经济事务的例子常见;舆论的限制也难挡妇女进行社会活动的步伐。同时随着社会的变化,雅典人的妇女观也开始发生积极的变化,这在一些文学家和哲学家的著作中都有所体现。 |
福建金幢教研究 |
陈松青 |
|
福建师范大学 |
2007年硕士 |
宗教节庆 |
|
个案 |
非音乐 |
硕士论文 |
金幢教,又称金堂教、经堂教、金童教,创立于明万历年间,是明清时期民间宗教的一个教派。过去由于相关资料的缺乏,对金幢教的源流、教义、信仰体系、教阶以及仪式和修持、现状等问题或者阙如不论,或者有种种看法。作者最近在福建莆田进行田野调查时,收集到了一些罕见的抄本、刻本,澄清了上述的一些问题。该文从金幢教的源流入手,剖析该教的发展、演变,尤其是在其传到福建以后出现的种种新的变化。在大体勾勒出金幢教发展的历史脉络后,该文运用宗教学和社会学的方法,从教义、信仰体系与组织结构方面对该教进行剖析,并采用人类学的方法对它的仪式和修持进行阐述,其中对仪式的介绍和分析是该文的着力点。最后,作者结合文献史料和田野调查获得的资料,对福建金幢教的现状展开叙述,进而分析了该教在当今社会的一些功能,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
福建海神信仰与祭祀仪式 |
邱铁辉 |
|
福建师范大学 |
2007年硕士 |
人生仪礼—丧葬 |
|
个案 |
非音乐 |
硕士论文 |
自古以来,福建的民间信仰特别发达,海神信仰是福建民间信仰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该文主要从福建古代海神信仰的发展演变入手,分别剖析西汉之前、西汉至唐代、五代至宋代、元明清这四个历史时期福建古代海神信仰的发展演变;并对福建海神的祭祀仪式展开叙述,着重分析渔民、海商、官员、渡海移民这些群体的不同祭祀仪式。最后,对福建海神信仰与福建地域社会的关系及福建海神信仰的特点做出分析。 |
多神教文化及其在俄语中的反映 |
熊英 |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2007年硕士 |
宗教节庆 |
|
理论 |
非音乐 |
硕士论文 |
本论文一共由两大章组成:第一章介绍古斯拉夫人的多神教文化及其语言表现,第二章分析接受基督教以后的多神教文化及其在语言中的反映。所得出的结论主要有两点:斯拉夫多神教的复兴和相关宗教词语的再生体现了语言的社会性,说明语言与文化是共变的。2、多神教作为一种较为自由的宗教,它的发展变化影射了在文化影响下当今俄语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自由化 |
村庙、祠堂与祭祀仪式 |
郑珊珊 |
|
中央美术学院 |
2007年硕士 |
人生仪礼—丧葬 |
|
个案 |
非音乐 |
硕士论文 |
该文试图通过田野调查发现并梳理地方信仰仪式的地方特点以及文化独特性,并且探讨三王信仰的社会功能,以从中获得对地方性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的启示。泮村,作为邝氏家族的聚居地,他们的三王信仰通过村庙、祠堂、祭祀仪式把周边乡村联系起来,在当地形成了较为固定的信仰圈以及信众组织。作为当地民间信仰的主体,它与村民传统的公共生活空间结合在一起构筑了泮村的三王祭祀文化空间,增强了泮村传统节日中的复合性因素,展现了族群身份认同和文化记忆的价值以及乡村社区经济发展对地域性文化传承的意义,它的存在也为当地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提供了生存空间。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全球化的影响,民间信仰也经受着不同程度地冲击,它的形态、功能以及仪式的内涵和功能也在发生着改变。泮村的三王祭祀文化空间作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研究它在社会变迁过程中的实际遭遇和现状对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具有现实而又深远的文化意义。 |
从江县占里丧葬仪式及其教育功能研究 |
陈甜 |
|
西南大学 |
2007年硕士 |
人生仪礼—丧葬 |
|
个案 |
非音乐 |
硕士论文 |
丧葬仪式在现代人们的生活中有着独特的位置:一方面,人们重视丧葬仪式,另一方面又表示丧葬仪式是一种迷信。这种言行不一致,引起了作者的思考。在物质生活相对富裕的今天,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更为完备,为什么认为是迷信的丧葬仪式还能得到人们的巨大重视?人类重视丧葬仪式的原因何在呢?它是否就只是一种迷信呢?如若不只是,那么丧葬仪式又有怎样的结构和功能呢?这些功能中有无教育功能呢?如果有,丧葬仪式的教育功能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其机制如何呢?这些问题引起我思考丧葬仪式与教育深层的关系。该研究在田野考察的基础上,深度考察、分析,研究、探讨丧葬仪式中的教育功能,对以往丧葬仪式的研究有所突破,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注重考察丧葬仪式的形式,将其仅做为一种民俗活动,对现象进行总结与归纳;对丧葬活动进行考古类的发掘,发掘其出现的历史,对丧葬仪式的文化内涵较少论及,对少数民族的丧葬仪式更是采取回避的态度,将其排斥在现代教育之外,该文期待通过丧葬仪式的教育人类学分析、研究,对丧葬仪式的深层蕴含做出一点探索。 |
春秋秦地文化与地域文学研究 |
米玉婷 |
|
西北师范大学 |
2007年硕士 |
说文解书 |
|
理论 |
非音乐 |
硕士论文 |
近年来,中国古代文学的地域性研究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点,古代文学研究者运用人文地理学相关理论,结合地域特点,展开对古代文学的研究工作。春秋时期的秦国文学在文学风格和作品内容上就极具秦地、秦人特点。在韩高年教授一贯主张的把文学放到其产生时代的历史环境背景之下进行还原性研究的指导下,该文拟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来探讨春秋时期的秦国文化和文学的生成和特点,并藉此展开对整个秦文学的观察。该文主要从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对秦文化的影响、秦文化的发展以及秦文学作品之文本和本事入手,对秦文学、文化加以分析和探讨。 |
藏族面具舞解析 |
雷燕 |
|
四川大学 |
2007年硕士 |
祭祀仪式 |
|
理论 |
非音乐 |
硕士论文 |
藏族“面具舞”以其独特的舞蹈形式和神奇夸张的造型艺术作为藏族地区一种极为古老的传统文化现象,是古代原始图腾崇拜和早起宗教祭祀仪式的遗存。在今天藏传佛教的宗教仪式、民间节日庆典、民俗和藏戏中仍能清晰看到保留完好的“面具舞”。其经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和宗教赋予的神秘性,是藏族舞蹈艺术的阵地所在,对它的研究将有利于我们解释面具舞的神秘面纱和发展轨迹,探索其深厚的文化内涵,真正做到对面具舞的传承和保护。 |
藏族“央”文化探析 |
旦正加 |
|
中央民族大学 |
2007年硕士 |
民俗研究 |
|
理论 |
非音乐 |
硕士论文 |
在藏学研究领域中,对一些专用术语的误解是一个较普遍的现象。“央”((?))是一个具有特殊涵义的词汇,在藏语中出现频率较高。它的内容涉及藏族民俗、宗教等诸多范畴,其观念始终影响着藏族人的传统价值观及伦理道德观等思想。 藏族人崇信“央”的习俗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在藏族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然而,一些未受过藏族文化熏陶的人对“央”的译法五花八门,解释不一。虽然曾有人涉足过这一研究领域,但是成果大多属于叙述性文章或只言片语的介绍罢了,而且数量也很有限。 因此,为了澄清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一独特文化现象的误解,使他人准确把握藏族“央”文化的含义,弄清它的文化内涵、构成体系,以及它的价值作用等,作者对这一文化现象作了认真的考察、采访,搜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并翻阅了很多藏汉典籍文献。在此基础上,借鉴前人成果,以本位的立场准确解释了“央”的含义,并从文化学、宗教学、民俗学等不同学科视角对其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性研究,初步提出了“藏族央文化”这一新的概念,并系统阐述了“央”文化的形成、发展和走向泯灭的全过程,同时客观评析了“央”文化的主要功能及其在藏族文化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
布依族丧葬仪式舞蹈研究 |
杜洋 |
|
中央民族大学 |
2007年硕士 |
人生仪礼—丧葬 |
|
个案 |
非音乐 |
硕士论文 |
该文以布依族打铙钹舞蹈为例来研究布依族的丧葬仪式舞蹈,在对大量历史文献和前人有关研究成果、资料的认真梳理、总结的基础上,结合作者对罗甸县旧寨村布依族村民丧葬仪式活动的田野调查,把布依族打铙钹舞蹈放入整个丧葬仪式的背景中去考察,试图通过对打铙钹舞蹈的源流梳理、形态分析、功能研究及其与丧葬仪式的关系,来研究布依族丧葬仪式舞蹈文化。 |
边界与逾越:傣族泼水节仪式的文本性 |
胡琰 |
|
中央民族大学 |
2007年硕士 |
宗教节庆 |
|
个案 |
非音乐 |
硕士论文 |
该文以傣族泼水节在建国前后从名称到内容的流变来透析同一仪式中对在场的各方力量而言,时空观有何不同并如何发生改变。 全文共八个部分。引论部分作者提出该文准备讨论的问题:传统习俗和传统的发明间的关系;仪式流变呈现的文本性和时空变化。 |
《金枝》与文学人类学 |
骆晓飞 |
|
兰州大学 |
2007年硕士 |
说文解书 |
|
理论 |
非音乐 |
硕士论文 |
《金枝》一书被认为是20世纪最具有影响力的人类学著作之一,同时,它也被看作是一部对20世纪的文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文学批评著作。该文试图从解读这一经典作品出发,探求文学人类学方法论研究的缘起,梳理文学和人类学互动发展的线索,旨在探寻这一跨学科的新的研究范式深入展开的可能。 该文第一部分对《金枝》的主要内容及其研究方法进行解读,概括地介绍了弗雷泽关于灵魂观念、交感巫术思维及其对关于“金枝”的神话和仪式象征意义的阐释;第二部分从分析原始思维研究与文学和文学批评的关联出发,梳理了从神话和仪式研究到神话原型批评的文学人类学研究方法的发展线索,并对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做了简要的分析,追溯其理论来源——荣格的“心理分析”学说和弗雷泽的《金枝》,论述了《金枝》对文学人类学研究的影响;第三部分对文学人类学在研究方法上的两个不同方向——文学的人类学和人类学的文学做了论述,并由此出发对文学人类学研究方法及其发展方向做出理性的分析;第四部分是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在文学人类学的研究领域,随着人类学研究方法的引入和人们对于界限分明的学科划分的反思,这一学科的发展空间也将会日益扩展。 |
族源神话仪式与国家权力 |
郝国强 |
|
广西民族大学 |
2007年硕士 |
仪式功用研究 |
|
理论 |
非音乐 |
硕士论文 |
每个族群在自己的历史、传统基础之上形成族群文化要素的过程,都是一个自下而上的漫长过程;与此相对,国家权力和主流文化则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建构过程。作者通过对万尾村京族“三岛传说”与“哈节”仪式的深入考察,记录了族源神话的诸多版本以及“哈节”仪式的整个过程,揭示了京族族源传说的变迁逻辑及其文化内涵,分析了“哈节”仪式背后的族群话语,总结了族源传说与仪式的关系,提出了族群“模糊边界策略”及国家权力与族源传说互动、与“哈节”仪式互动的两种方式。 该文正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研究的缘起和相关研究的理论回顾,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法;第二部分介绍了田野点的基本情况;第三部分详细记录京族族源传说的诸多版本,并分析其背后的变迁逻辑与文化内涵;第四部分记录了万尾村的“哈节”仪式及其背后隐藏的族群话语;第五部分结论部分,将族源传说与“哈节”仪式结合起来分析其对应关系,并在现代背景下,分析族群信仰层次与国家权力的互动。 |
中国壮族与泰国泰族土地神祭祀仪式的比较研究 |
陈慧 |
|
广西民族大学 |
2007年硕士 |
祭祀仪式 |
|
理论 |
非音乐 |
硕士论文 |
中国的壮族与泰国的泰族是“同根生的民族”,中国的壮族先民与泰国的泰族先民,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同属于百越人中的西瓯人。祭祀土地神仪式是壮族和泰族共同的原始宗教信仰,两个民族的人民都信仰土地神,认为土地神能够保护村里村民和大小牲畜的生命,能保佑农作物丰收。壮泰两民族有相同的崇拜物,有着类似的祭祀过程。 该文试图运用象征人类学、功能主义人类学派理论以及大传统与小传统的二元理论,对壮泰两个民族祭祀土地神仪式进行比较研究,从而把握两个民族土地神仪式所存在的社会功能、象征意义以及社会文化内涵。 该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为社会概况与历史沿革;第三章为土地神的祭祀与仪式;第四章为壮泰两族祭祀土地习俗及仪式的传承与演变;第五章为象征意义与社会功能;第六章为大传统与小传统。 |
岫岩“烧香”仪式的文化研究 |
邵媛媛 |
|
辽宁大学 |
2007年硕士 |
祭祀仪式 |
|
个案 |
非音乐 |
硕士论文 |
在民俗学、人类学的研究中,仪式历来被认为是“文化的容器”,亦即指它会聚了一种地方性文化的多元符码,是一种文化体系的微缩体现。该文以岫岩地区“烧香”仪式为研究对象。“烧香”是当地广为流行的一种民间还愿类祭祀仪式。举行“烧香”仪式的原因大都是因为人们或是遇到生活危机(疾病、贫困、受挫)或是为实现更高的生活需求(升官、发财、生学、求子)而向神灵或祖先许愿。如愿望达成,则在当年的冬天择日“烧香”还愿,邀请神灵、祖先回家吃宴席,以此答谢它们的庇佑。因此“烧香”仪式本质上是当地人神鬼信仰的产物。 当代的民俗学研究正在从研究民俗及其主体“是什么”向追问民俗及其主体“为何在”、“怎样在”转变。秉承这种理念,该文悬置了“烧香”活动是否是“迷信”的定性判断,也不去讨论神鬼是否存在、“烧香”是否灵验这一类的问题,而是集中关注仪式的过程,仪式中器具、行为、语言的象征意义及仪式是如何影响主体的经验从而塑造起超验世界的实在性的。该文在“还原”中记录,在“倾听”中传达,在解释之上解释,目的是使读者能够“深刻理解”“烧香”仪式在当地民众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
秦汉封禅研究 |
荆荣娜 |
|
山东师范大学 |
2007年硕士 |
祭祀仪式 |
|
理论 |
非音乐 |
硕士论文 |
作为五岳之首的泰山,具有其它山川所不具备的“一览众山小”的气势,是远古时期帝王巡狩祭祀的地方。道家和儒家思想在泰山文化中也都有充分的体现。对泰山封禅进行研究有助于推动对儒、道两家思想和齐鲁历史文化的了解和探讨。有鉴于此,该文拟从封禅起源、秦始皇封禅、汉武帝封禅、光武帝封禅来系统论述这一文化现象。 |
辽代契丹族萨满教研究 |
齐建芝 |
|
西北民族大学 |
2007年硕士 |
宗教节庆 |
萨满教 |
个案 |
非音乐 |
硕士论文 |
萨满教是我国北方古代各民族普遍信仰的一种原始宗教,万物有灵论和多神崇拜是其最基本特征。早在原始氏族部落时期,萨满教就已流传于契丹社会,其表现形式是崇拜天、地、日、山、风、雨、雷、火等,并形成了一定的祭祀仪式。契丹建国后,萨满教依旧盛行。该文探讨了辽朝建立后契丹族信奉萨满教的基本情况,概述和分析了萨满教的特征及其社会作用。 该文从自然崇拜、动物崇拜、祖先崇拜与丧葬礼仪、鬼神崇拜、前兆迷信及巫的社会职能等六方面对辽代契丹族萨满教信仰状况进行了考察,对相应的祭祀仪式进行了简要分析,指出辽代萨满教与当时的政治、军事、生产及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巫在辽代社会中拥有很高的地位,辽朝宫廷举行的各种萨满教仪式大都由巫来主持,他们已成为上层统治阶级的组成部分之一。辽代契丹族崇拜多种神灵,其中天神地祗地位最高,其余各神之间互不统属。虽然萨满教在辽代契丹社会中盛行,但始终没有形成系统而完整的文字经典和教义。萨满教在巩固辽政权、维系契丹民族内部团结和调节契丹人心理状态等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
晋国“�L礼”略论 |
何林波 |
|
东北师范大学 |
2007年硕士 |
说文解书 |
|
理论 |
非音乐 |
硕士论文 |
“�L礼”在古代属于五礼中的军礼,它在晋国的政治、社会等活动中有着重要作用。晋国“�L礼”是从西周时期的周礼演变而来。因而,在论述晋国“�L礼”之前,有必要把“�L礼”的来龙去脉梳理明白。 所以,该文的第一部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整理“�L礼”内容,探讨“�L礼”的起源和演变,并借鉴文化人类学中的仪式理论,来分析“�L礼”仪式在古代社会中的作用。第二部分是专论晋国“�L礼”,也是该文的核心所在。文章介绍了晋国历史上各次“�L礼”仪式的详情,简单分析其产生的一般原因。之后,从不同角度着重论述了“�L礼”所反映的晋国政治和社会,这是文章的重心。“�L礼”在晋国历史上只是某个特殊时期的历史现象,对这一历史现象,该文试图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此后,概括“�L礼”在晋国社会中的功能与地位。文章的第三部分,通过与春秋时期其它国家,比如鲁、齐、郑等国“�L礼”的比较,归纳出晋国“�L礼”的一般特征。 由此,该文的基本结论是,“�L礼”起源于古代的狩猎活动。狩猎所包含的斗争场景和娱乐因素是其演变的主题。 |
近代以来散杂居回族婚姻观念变迁研究 |
刘太玲 |
|
中南民族大学 |
2007年硕士 |
人生仪礼—结婚 |
|
理论 |
非音乐 |
硕士论文 |
该文通过对山东省青州市东升社区的个案调查,来研究近代以来散杂居回族婚姻观念的变迁状况。近代以来,散杂居回族的婚姻观念是怎样的?发生了怎样的变迁?有哪些影响因素?与西北聚居回族的婚姻观念有哪些不同?对这些问题进行关注,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审视近代以来散杂居回族在婚姻上的思想变化以及对社会的变迁所做出的调适,也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散杂居回族的生存状况。全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章,概括和总结了回族婚姻问题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文的研究意义和方法,并对该文选取的田野点概况进行描述,为文章论述的展开奠定基础。 第二章,介绍近代以前的回族婚姻观念,阐述回族传统婚姻观念的特点以及近代以前回族婚姻观念的发展轨迹。散杂居回族作为中国回族的一部分,其婚姻观念深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并且经历了一个由“族际婚”向“族内婚”的转变过程。回族内婚制的形成对近代以来散杂居回族的婚姻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三章,分析近代散杂居回族婚姻观念的表现形式。清末至辛亥革命时期,散杂居回族的婚姻观念虽然发生了一些变化,但由于封建婚姻家庭制度根深蒂固,旧的传统观念仍占主导地位。 |
回归与超越 |
高淑英 |
|
山东师范大学 |
2007年硕士 |
人生仪礼—成年礼 |
|
理论 |
非音乐 |
硕士论文 |
成长作为人类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和人类生命个体的重要体验,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成为文学的一个永恒主题。青少年成长问题一直是美国文学关注的焦点之一。各个时期都产生出大量描写青少年成长心路历程的名家和作品,由此形成了美国文学中的一种独特模式——成长小说。2005年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第一次把欧美“成长小说”研究列入其中,并要求探讨此类小说的主题、结构、叙事手法及其影响。毫无疑问,这一指南不仅提醒我们这一文类的重要性同时还为我们指明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当代著名黑人女作家,199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根植于美国黑人独特的历史、传说和现实生活之中,探讨黑人的命运和精神,鞭笞种族主义的罪恶,歌颂黑人悠久的历史与文化。《所罗门之歌》是莫里森的首部获奖作品,也是她迄今唯一部以黑人男性为主人公的作品,作品主要阐述奶娃的成长和觉醒。 作者认为莫里森在该小说的创作中沿袭了传统成长小说的模式,成长小说的典型特征在作品中都能遇到。由于作者独特的黑人身份问题,国内的研究普遍越过成长主题、成长中的人物、成长仪式、情节结构和人物成长的关系等,把视角投向了种族问题。 |
古代奥运会与宗教仪式 |
路光辉 |
|
上海师范大学 |
2007年硕士 |
宗教节庆 |
|
理论 |
非音乐 |
硕士论文 |
该文的目的在于从宗教仪式的视角对古代奥运会的起源、发展及衰亡做系统的阐述。古代奥运会不仅是盛大的体育赛会,而且与古希腊宗教仪式密切相关。不过,就奥运会的宗教性而言,在不同的时期又不尽相同。因而,对它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从更深的层次理解古代奥运会的宗教内涵。 该文首先考察古代奥运会的宗教起源,分别从历史渊源、葬礼和神话3个层面进行分析,指出早期的奥运会源于宗教仪式,是宗教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然后,介绍古代奥运会的发展和竞赛场面,透过鼎盛时期奥运会的场馆建设、神庙祭坛设置、竞技赛况以及仪式规则等,阐释这一时期奥运会的宗教内涵。最后,探讨古代奥运会的衰亡过程,通过对公元前4世纪以后奥运会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的梳理,揭示出奥运会的衰亡与其宗教性淡化相一致。 |
大理“白族绕三灵节祭仪式”中的音乐叙事 |
范雪 |
|
四川师范大学 |
2007年硕士 |
人生仪礼—丧葬 |
|
个案 |
音乐 |
硕士论文 |
我国云南大理白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也是一个“本主”宗教色彩非常浓厚的民族。其节祭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两大要素就是音乐活动和本主节祭仪式,而“绕三灵本主节祭”仪式可以作为一个很有代表性的白族节祭活动。以往对于大理“绕三灵本主节祭”仪式音乐的研究,我们所能看到的往往多数都只是从整个节祭的信仰本身出发,将其作为仪式中的一部分而做一个简单的介绍。而这个节祭的音乐部分,几乎都被分割、收集在诸如舞蹈、乐器、民歌、民族戏曲等各类专集中。他们并没有从白族绕三灵祭祀仪式的音乐叙事的角度详细的分析其中音声活动所占有的重要性来研究整个绕三灵的祭祀活动。而本论文所想要做到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试图从叙述白族绕三灵本主主义祭祀活动中的音声活动过程中发掘其音声活动的本主主义宗教色彩,找出其本主宗教仪式音声中的音乐特色,试图做到从音乐行为中理解大理白族的宗教本主信仰模式。 |
从新绛到上海:变化中的绛州鼓乐 |
汤亚汀 |
|
上海师范大学 |
2007年硕士 |
民俗研究 |
|
个案 |
非音乐 |
硕士论文 |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冲击下,绛州鼓乐这一地区性传统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最初动因是移民上海。时空的变化,带来了一系列其他方面的变化。首先是认同的变化,地域认同的减弱,包括支撑鼓乐的仪式功能、象征意义、民俗传说等的淡化,同时在走出家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民族国家认同功能的加强。其次是时空变化所带来的音乐功能的变化,即从为传统仪式服务转变为商业服务。同时女性的参与,带来了社会性别的变化、以及表演风格的女性化转变。所有这些变化都反映了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的巨大变革。 |
布努瑶“祝著节”的文化内涵解读 |
蓝巧燕 |
|
广西师范大学 |
2007年硕士 |
宗教节庆 |
|
个案 |
非音乐 |
硕士论文 |
节日是文化记忆的表征和文化传承的纽带。“祝著节”是布努瑶族群集体记忆的一个民族节日,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该文以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隆福乡崇山村第五届布努瑶“祝著节”为个案研究,旨在解读布努瑶“祝著节”的文化内涵,指明“祝著节”在布努瑶族群记忆、文化传承中的地位和作用,思考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现代意义。 论文采取理论阐述与个案解读相结合的学术研究理路,注重节日理论和个案的地域性阐释的内在张力。具体而言,论文以人类学参与观察、深度访问、文化深描为方法依托,从“主位”和“客位”的双重视角解读“祝著节”的文化内涵。 “祝著节”是布努瑶民族为纪念始祖母密洛陀而设置的特有的传统节日。论文首先解读《瑶族简史》、《都安县志》等文献中的布努瑶传统历史,探寻布努瑶的族源及迁徙,进而深描布努瑶的历史记忆和族群性格特征,为该文“祝著节”个案研究提供一个较为宏阔的理论语境和可行的学理支撑。“祝著节”的起源有多种民间传说,从节日的程式来看,它包括打扫卫生、煮甜酒、煮茶、祭祖等主要内容和诸多禁忌。在文化层面上,“祝著节”展现了以自然崇拜为基础,以祖先崇拜为核心的布努瑶民族的信仰文化。 |
《蝇王》的神话原型解读 |
张阿娜 |
|
山东师范大学 |
2007年硕士 |
说文解书 |
|
理论 |
非音乐 |
硕士论文 |
该文从神话原型角度对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的著名小说《蝇王》进行了解读。全文共由四章构成: 在引言部分,论文综述国内《蝇王》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力求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由此提出本论文的写作目的和意义。该文的写作目的是突破《蝇王》研究的惯性思维逻辑,从神话原型角度进行重新阐释,以挖掘更深层次的意义。 |
安代仪式及其音乐形态初探 |
贾晓嵩 |
|
内蒙古师范大学 |
2007年硕士 |
方术仪式 |
|
个案 |
音乐 |
硕士论文 |
在中国许多民族中,治病、驱鬼仪式是民间信仰体系中的一个共同主题,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都有着不同的仪式进行特点。蒙古族一些古老的宗教仪式活动及民间性的庆典仪式从远古时期就和乐舞相结合,形成了以音乐舞蹈为重要祭祀手段的礼俗传统。最具蒙古族文化传统的一种驱鬼、治病仪式—安代是蒙古族人民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生活、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及特定的社会群体的组织结构框架下产生、发展起来的一种仪式行为。安代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经历了“原生——断裂——重构”的过程,现已发展成为一种崭新的艺术形式,而它那深厚的文化底蕴仍然渗透于现代安代艺术的每一个歌舞动作之中。 今天,安代仪式中有关歌舞娱乐的艺术形式,在文化主管部门的积极倡导和大力推广下,加上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从而使安代发展成为一种广场歌舞艺术。另外,经一些专业艺术团体的改编和创新,将安代搬上了舞台,创造了现代安代正式登上舞台的新的历史篇章,凸显出其宝贵的艺术价值。 该文从分析安代的仪式结构、音乐结构及人物角色等方面,着手将安代的文化内涵、艺术特点进行更深刻的剖析。 |
村落的仪式与变迁 |
熊迅 |
|
广西民族大学 |
2007年硕士 |
仪式关系研究 |
|
理论 |
非音乐 |
硕士论文 |
地戏是屯堡人用来塑造与被塑造认同的一种仪式展演。本研究基于对贵州安顺周官村的地戏、地戏队、旅游开发中地戏的活动的田野调查,用文本和人类学电影互相配合的方式,试图描述在地戏这种仪式展演中和地戏的运作中所呈现出的人群性格、社会关系中的价值认同。 作者通过对地戏仪式的分析,来折射屯堡的族群认同与仪式展演中的村落内部、村落和外部的关系,从而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作者发现,地戏在中间则扮演了一个关键性的仪式表演和被建构中的认同标志的角色。 影像的手段让作者得以记录活动的前前后后的事件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影像可以把字面上难以言尽的价值观和性格直观地传达出来,形成了对文本的必要的形象补充。① 该文正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研究的缘起和相关研究的理论回顾,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法;第二部分介绍了田野点的基本情况和村落中的不同层面的自我认同;第三部分详细传统地戏仪式的过程,并分析其背后的群体认同和社会规范与仪式的关系;第四部分记录了仪式的变迁和变迁的背景;第五部分结论部分,分析仪式在前两部分所体现的含义,来回答地戏作为一种仪式和文化展演之间的联系,以及仪式在村落社会中的意义的问题。 |
湖北“堂祭”仪式音乐研究 |
王霄潇 |
|
武汉音乐学院 |
2007年硕士 |
人生仪礼—丧葬 |
|
个案 |
音乐 |
硕士论文 |
湖北“堂祭”仪式音乐是湖北汉族民间丧礼祭祀仪式音乐,它贯穿于整个“堂祭”仪式,是堂祭仪式的重要行为手段和结构方式,其背后蕴含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其产生的基础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制度和儒家传统孝道的文化价值观念,鬼神信仰、祖先崇拜、巫术信奉等原始信仰也是其重要的精神文化构成因素。在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许多仪式传统正濒临消失,堂祭仪式音乐也是如此。因此,对其进行抢救性的记录、整理与研究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 该文主要立足于美国民族音乐学家梅理亚姆所提出“文化中的音乐”的研究理念,通过亲身的田野调查,运用音乐形态学、文化人类学、地理学、民俗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堂祭仪式及其音乐的结构、形态特征分析、对其文化渊源的阐释及功能与意义的归纳,力求客观地揭示堂祭仪式音乐在仪式中的展现和运用、以及其信仰体系、仪式、仪式音乐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
基督教赞美诗在滇北苗族地区的传播、演变与文化意义 |
华慧娟 |
|
西安音乐学院 |
2007年硕士 |
宗教节庆 |
基督教 |
理论 |
音乐 |
硕士论文 |
在今天云南北部的大山中生活着迁徙而来的苗族支系——大花苗,建国以前他们世代以原始农耕和狩猎为生。由于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压制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排斥,滇北的苗族自迁徙以来过着几乎与外界隔绝的生活。直到20世纪初叶西方传教士的到来才改变了滇北苗族人的生活,苗族成为云南受基督教文化影响最大的少数民族,而基督教文化在随后的一百年中也改变了滇北苗族的民族传统文化,这个过程如同西方中世纪蛮族皈依基督教的再现。基督教赞美诗作为基督教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滇北苗族发挥着重要的文化启蒙与教育作用。作者于最近两年对滇北苗族地区进行多次的田野调查与采风,该文从西方音乐的研究角度,通过基督教赞美诗在滇北苗族地区的传播历史来解读这一文化现象。 基督教赞美诗作为一种外来音乐文化,为什么能够克服不同音乐文化之间的障碍,在我国云南北部苗族中立足并产生较大的影响?这期间经历了怎样的文化碰撞?与先传入云南的其他少数民族基督教音乐文化相比,为什么在二十世纪80年代宗教活动全面恢复以后,滇北苗族的基督教音乐获得了复兴,甚至在一些边缘的村寨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该文以基督教赞美诗为核心,对其早期的发展历程作一个历史性的回溯。 |
僮子戏音乐研究 |
王洁 |
|
南京师范大学 |
2007年硕士 |
戏剧、仪式关系研究 |
|
个案 |
音乐 |
硕士论文 |
僮子戏是源于远古巫觋祭仪,后渐独立成为戏曲音乐的一种特殊音乐品种。现多改称“通剧”,主要流行于中国江苏省南通市及南通、如皋、如东等县作为地方性很浓的民间音乐品种,僮子戏具有其独特的历史发展轨迹、音乐风格特征和艺术价值,在南通乃至江苏省民间艺术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和地位。 该文以前人的研究成果和作者的实地考察为基础,着重从以往研究空白环节的音乐学角度,并综合运用民族音乐学、音乐史学、宗教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方法,对僮子祭祀仪式戏曲音乐元素、音乐形态风格特征以及僮子戏在中国戏曲音乐史上的特殊位置等方面作了较系统深入的研究。 |
松木塘丧葬仪式音乐考述 |
赵凌 |
|
湖南师范大学 |
2007年硕士 |
人生仪礼—丧葬 |
|
个案 |
音乐 |
硕士论文 |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湖南桃江松木塘地区的丧葬仪式音乐。该文以该地区民间丧葬仪式活动过程的研究入手,以丧葬仪式音乐作为研究重点,围绕其进行定向的微观实地考察,并引发相关理论的阐述。论文阐述了松木塘丧葬仪式音乐得以流传下来的地理文化背景,松木塘丧葬仪式音乐的类型操作,本体形态,并探究了其中蕴含的文化意义。 论文由松木塘丧葬仪式记录、仪式音乐本体分析以及由此引发的音乐学、社会学方面的理论思考等部分构成。松木塘的丧葬法事源于佛教《瑜珈施食焰口》,丧葬仪式和音乐来源于这种宗教活动。所用音乐分唱腔和器乐两部分。唱腔部分可归纳为《赞》、《偈》、《白》、《真言》、《佛号》五种形式;器乐部分是打击乐[七星铙]、[鱼眨眼]、[化钱铙]、[起朝铙]、[迎经铙]、[上天梯]、[下天梯]等。 松木塘丧葬仪式音乐由佛教的丧葬仪式音乐、民间音乐和西乐构成。丧葬仪式音乐的这三个部分由同样的人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内以亡者为中心演示。该文通过对松木塘丧葬仪式活动和音乐的现状描述,阐述丧葬仪式活动的社会功能,丧葬仪式音乐蕴含的音乐学和社会学意义。 |
南朝鼓吹乐研究 |
于雨琴 |
|
南京艺术学院 |
2007年硕士 |
仪式功用研究 |
|
理论 |
音乐 |
硕士论文 |
鼓吹乐是南朝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南朝鼓吹乐的发展是鼓吹乐发展史上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变化点。该文首先对于鼓吹乐种起源进行考证与辨析,说明鼓吹乐是一个源于西周时期的中华本土的乐种。由于南朝初期的混乱与动荡,宫廷音乐大量流失,鼓吹乐拥有了发展演变的充分因素,其仪式功能增强,南朝中后期社会的稳定发展,以及这一时期宫廷的重视、人民的喜爱、少数民族音乐的影响导致了鼓吹乐在分类、曲名、歌词、编制、功能上的变化与完善,最终激发了鼓吹乐回归民间的契机。 |
陇东丧俗仪式中的鼓吹乐研究 |
王小锋 |
|
西北师范大学 |
2007年硕士 |
人生仪礼—丧葬 |
|
个案 |
音乐 |
硕士论文 |
位于黄土高原之上的庆阳市,是周祖与农耕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这里的丧葬礼俗是从周礼传袭、继承而来。贯穿于陇东丧俗仪式中的音乐活动主要以陇东鼓吹乐为主。该文在田野调查报告的基础上,以陇东丧葬仪式发生过程为主线,以人类学的视野和民族音乐学的方法,对陇东丧俗仪式中鼓吹乐的生存背景和社会及文化功能,作以描述和解释。 文章共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为概述,从陇东民间丧葬习俗的历史传统和陇东鼓吹乐队当下状况的一般性考察两个方面作以概述。 第二部分采用叙议结合的方式对陇东丧葬仪式的基本程序进行介绍。 第三部分,从鼓吹乐队的基本结构、乐队成员的组成方式、鼓吹乐手的传习方式与方法以及鼓吹乐队的社会地位与经济运作等四方面,对丧葬仪式中的鼓吹乐队与吹手进行解释和研究。 第四部分,则从陇东鼓吹音乐的历史与流变、乐器与乐曲以及鼓吹音乐的艺术特点大方面对陇东鼓吹乐进行了分析研究。 最后,以民间丧俗仪式与鼓吹乐之关系的一般考察为内容,总结全文。 |
豫中鼓吹乐在丧葬礼俗中的流变与传承 |
谢秀敏 |
|
内蒙古师范大学 |
2007年硕士 |
人生仪礼—丧葬 |
|
理论 |
音乐 |
硕士论文 |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往往与民间习俗存在密切的关系。“丧葬音乐”即指专用于丧葬礼俗中的音乐。该文以中国传统丧葬礼俗中的仪式音乐为视角,结合文献、民族民俗学材料以及田野调查等对民间吹打班在丧葬仪式中发挥的音乐功能、音乐本体研究、田野个案调查以及由此引发的文化人类学思考进行初步研究,从音乐本题关注特定礼俗关系如何供给其传承;从特定礼俗关系关注音乐本体如何促进社会的更新、发展,即音乐本体——特定礼俗关系——音乐本体。通过这样一种走进去再走出来的视角,探求传统音乐文化流变与传承的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