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音乐相关期刊文献编目(2006)

作者:发布时间:2012-01-04

白族本主祭祀仪式象征意义的阐释 安学斌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 祭祀仪式   个案 非音乐 期刊 本主崇拜的白族的民间信仰。本主祭礼仪式是白族本主崇拜中最活跃并最具符号意义的元素,是白族文化的特殊形态,在文化人类学中有重要研究价值。探讨本主祭礼仪式的象征体系,对准确理解本主崇拜的宗教意义,全面了解白族的民族文化有着重要作用。
从《诗经》看宗教活动的世俗化  武小林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 宗教节庆   理论 非音乐 期刊 宗教祭祀活动受世俗的影响,逐渐解脱了肃穆的外套,向节日、游乐甚至向市场贸易方向演化,这是历史的必然过程。《诗经》中的很多情诗向我们展示了这一过程:宗教祭祀活动向宗教节日的转化,宗教节日向青年男女游乐集会的过渡。随着社会的发展,宗教活动将更多地融入世俗的内容。
从“诗乐”到“乐诗”:礼与诗、乐关系的角色演变    王秀臣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 说书解文   理论 音乐 期刊 在《诗经》学的发展进程中,《诗》文化角色的变化实质上也是“乐”地位的变化。先秦社会的《诗》基本上是以两种不同的存在状态充当了同一种文化角色,一起为礼服务。第一种状态是“诗乐合一,诗从属于乐”;第二种状态是“诗乐分离,诗逐步走向独立”。两种不同的存在状态体现出《诗》的角色由“乐”之附庸向“礼”之附庸的转变。《诗经》发展的历史也是礼与诗、乐关系角色演变的历史。
礼藏于乐:礼乐文化的形态原型    王秀臣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 说书解文   理论 音乐 期刊 礼的形态原型来源于乐。远古时代“事神人之事”的表现形态是“乐”而不是“礼”,上古以祭祀礼仪为中心的各种“礼”的存在是以“乐”的形式出现的,“礼”、“乐”实为一体,“礼”藏于“乐”。真正“礼”观念的出现,是从“礼节”和“仪节”开始自乐舞中分化出来开始的,并且这种分化又开始于人们对神灵态度的变化。从以乐舞降神到以乐舞祭神的转变,使原来融合在乐舞中的“礼节”和“仪节”逐步分化成为事神仪式中具有独立意义的元素,同乐舞一起构成整个事神仪式。礼乐关系也已开始从“礼藏于乐”的融合状态转向礼、乐独立,共同服务于事神礼仪的并列状态,“礼”观念、意识逐渐形成。
论祭祀黄帝的传统和现代公祭黄帝的意义 李桂民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 祭祀仪式   个案 非音乐 期刊 祭祀黄帝滥觞于先秦时期的祖灵崇拜,秦汉以后长期保持着黄帝作为方帝和帝王的并行祭祀格局。魏晋时期发生的五帝是方帝或人帝及宋代五帝的帝名、帝号之争,透露出祭祀礼仪的繁琐和认识的歧异。元代至顺以后,官方祭天祀典中摒除了五帝之祀,形成了黄帝作为历代帝王之一或人文始祖享祀的传统。崇拜黄帝的传统是文化认同的结果,祭祀活动本身表达的是对去者的追思和生者的希冀,更是团结海外华人构筑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
中国古代盟誓功能性原理的考察——以盟誓祭仪仪式的讨论为中心    吕静   史林 2006年第1期 仪式功用研究   理论 非音乐 期刊 通过对盟誓构成要素的解剖与分析,提出盟誓具有调节人际关系、维持社会秩序的功能。盟誓,原始的宗教感情是制约自身行为的原动力。而巫术式的盟誓祭仪,是人类宗教感情外在化和行动化的表现。蕴含着优越的政治权威、宗教权威的载书、血祭等仪式的盟誓的运用,在春秋时代达到了维持中原各诸侯间的政治秩序的目的。
“郎君祭”仪式初探    童丽娜   中国音乐学 2006年第1期 祭祀仪式   个案 音乐 期刊 该文通过对南音“郎君祭”仪式一次个案的描述,展示了作为民间信仰的仪式因为在特 定环境中的发生,使仪式仪规及仪式音乐的变迁以及因此产生的对传统的消解。提供一个研究南音 的文化视角。
搭巴达雅拉——科尔沁蒙古族萨满“过关”仪式音乐考察 刘桂腾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 祭祀仪式 萨满教 个案 音乐 期刊 中国东北阿尔泰语系各民族的萨满大多都有定期聚会的习俗,它是一种传授萨满才艺、考验萨满实力或者新萨满“出徒”的仪式。鄂伦春族的“斡米南”、鄂温克族的“奥米那楞”、达斡尔族的“奥米南”等,都是具有这种性质的萨满活动。“搭巴达雅拉”(过关)仪式,是科尔沁蒙古族萨满的盛会。令人惊心动魄的过关场面:走钢刀、踩铁铧、咬烙铁、拢火以及充满原始野性的血祭昂格道(精灵),使人们在火光血影的辉映中领略了人神同娱的萨满遗风。这是一份关于科尔沁蒙古族萨满“搭巴达雅拉”仪式音乐的考察报告。
面对文字的历史:仪式之“乐”与身体记忆   萧梅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 仪式考源   理论 音乐 期刊 该文立足于民族音乐学实地考察之经验,以及相关领域的理论梳理,着重于任何仪式活动都不可或缺之“乐”,探索其中存在的以人的身体的直接感受为媒介的记忆方式和“时间性”体现的可能,及其对于音乐学学科发展的意义。
婺源县溪头乡下呈村丧葬仪式考察报告    冯建至   中国音乐学 2006年第1期 人生仪礼—丧葬   个案 音乐 期刊 该文记述了江西婺源县溪头乡下呈村丧葬仪式及音乐运用,以此个案展现中国民间丧 葬仪式中普遍存在的民间信仰、仪式行为、仪式音声之互动关系。
道教与基督教仪式音乐在发展期中的差异比较 程荔   中国音乐 2006年第1期 宗教节庆 道教、基督教 个案 音乐 期刊 该文对发展期中的道教与基督教仪式音乐进行初步比较,着重揭示其个性差异之形态表现及其形成机制,从中可更深刻地认识两教仪式音乐的本质特征及其文化内涵,加深对东西方宗教音乐及文化背景的理解。
赣中南窑头打八仙仪式音乐的润腔研究   潘林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 人生仪礼—结婚   个案 音乐 期刊 赣中南窑头打八仙仪式音乐独特的润腔方式,是构成其特有文化气质的重要的内在原因。该文分别从声乐与器乐两个方面阐述打八仙音乐几种常用的润腔方式,如器乐曲牌的润腔方式有擞音、顿挫、复腔、同字翻调等;唱腔曲牌的润腔方式又包括念诵性的润腔方式和歌唱性的润腔方式等。发掘和整理我国民间音乐特有的音乐表现技法,是深入探讨我国民间音乐文化特质和传承基因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我国民族化音乐创作进程的必经之路。
云南少数民族基督教赞美诗的五线谱和简谱记谱法研究   杨民康   中国音乐  2006年第1期 宗教节庆 基督教 个案 音乐 期刊 自18世纪末西方基督教音乐文化传入中国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后,所使用的记谱法谱式包括文字谱、五线谱和简谱三大类,含本土化、改良型、借入型和沿用型等几种基本模式。其中,涉及五线谱的有借入型模式——景颇、傈僳、傣等族使用的五线谱;涉及简谱的有改良型模式——傈僳、拉祜、佤等民族使用的改良简谱和沿用型模式——各民族使用的汉文版简谱等。上述三类记谱法的各种变体类型,体现了该类仪式音乐文化在形式和风格上的个性特点;而运用少数民族文字记写唱词则是其中各类谱式共同遵循的最大底线,体现了不同民族基督教赞美诗谱式在民族化、本土化过程中的最主要的共性特征。
湘南瑶族《盘王大歌》仪式及音乐——以礼曲“七任曲”为例   黄华丽   中国音乐 2006年第1期 宗教节庆   个案 音乐 期刊 具有悠久文明传统的瑶族“还盘王愿”,以其庞大完整的仪式以及音乐,显示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该文围绕着“还盘王愿”中的主要歌唱形式《盘王大歌》的仪式及内容,展开了实地调查和探究,分析了其中最具特色的“七任曲”之音乐特征和表现特色,探寻了“还盘王愿”的传承与变化的轨迹。提出在传统文化遭遇现代文明的大融合过程中,要树立抢救传统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理念,从而在民族信仰中去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
香积寺朝暮课诵音乐初探   路敏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 宗教节庆 佛教 个案 音乐 期刊 佛教音乐是中国佛教寺院和信徒在举行宗教仪式时所用的音乐。佛教认为,音乐有“供养”、“颂佛”的作用。朝暮课诵音乐是寺院日常活动中的内容,在佛事活动中唱诵音乐占有重要地位。香积寺作为净土宗的祖庭,其课诵音乐形式也是最具代表性的。
仙乐飘香何处寻?——读《斋醮科仪,天师神韵——龙虎山天师道科仪音乐研究》 胡晓东   中国音乐 2006年第1期 宗教节庆 道教 个案 音乐 期刊 傅利民教授的《斋醮科仪,天师神韵——龙虎山天师道科仪音乐研究》是我国大陆学术界以研究龙虎山天师道科仪音乐文化的第一部专著。该文从客观求实的角度,分析了《斋》文的优劣得失,指出了该课题的前瞻性,及其对弘扬华夏文明的积极意义和贡献;肯定其研究方法与视角的新颖——在对宗教仪式及其音乐的学术研究中,强调整体的社会文化背景考察与全部程式的实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将斋醮科仪的仪式音乐、济度思想、斋醮科仪程式、民俗信仰、道人的审美价值取向等问题,放入具体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进行考察,自如地实现了作者多视角进行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初衷,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对该书在照片设置、道家与道教之因果阐述、章节结构安排等方面的不足之处亦提出了诚恳的意见。
青海台吉乃尔蒙古人婚礼与婚礼仪式音乐研究    崔玲玲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   人生仪礼—结婚   个案 音乐 期刊 通过对青海台吉乃尔蒙古人的婚礼仪式及其音乐进行实录描述和音乐结构分析,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着仪式与仪式音乐的并行发展结构,亦即仪式音乐曲式结构同其仪式结构二者结为一体、同型同构的文化构成现象。在该类仪式音乐具有的大型“二部性”结构里,还包含了引子、联曲体(第一部分)、变奏体与回旋体混合结构(第二部分)和尾声等细部结构特征。此外,上述人生仪礼音乐的结构因素,同其社会文化中的传统因素与新接纳的外来因素这一对矛盾因素之间也存在着必然的联系。随着这些方面理论研究的逐步深入,将有助于更好地探索和认识传统仪式音乐背后深层次的内涵、艺术性发展衍变过程和文化变迁过程。
梯玛“求子”仪式中的符号化空间——以剪纸“天门”为中心 覃莉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 方术仪式   个案 非音乐 期刊 梯玛仪式“玩菩萨”中的剪纸、绘画使用了大量的形象性符号,包括剪纸天门、天梯、天纸、纸人纸伞、穿衣儿粑粑、神按等,考察其在堂中各自的位置、数量、用色及形式,从艺术形态学和美术人类学的角度出发,结合梯玛自己的解释和在仪式中的具体作用,同时与其他民族民间同类剪纸做比较,对“玩菩萨”仪式中的图像符号做深入分析。并以“求子”一节为例,分析符号组成空间,符号在特定的空间情境中产生意义,阐明民间神圣符号在组成仪式空间情境中的作用,研究剪纸、绘画等符号在空间情境中意义的转换,体现出民间意义、民间思维中象征性的特点。
汉代祭祀乐舞体现的“顺阴阳”思想  杜鹃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 祭祀仪式   理论 非音乐 期刊 儒家思想在汉代的影响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作为国家礼乐思想的体现者,汉代国家祭祀乐舞可以反映儒学对汉统治思想影响的进程。儒学提倡的“顺阴阳助教化”的思想理念在汉代祭祀乐舞的某些具体篇章中有体现。汉初宗庙乐舞《四时》的出现完成了先汉时期“阴阳五行”观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转变。五郊迎气乐舞的完善说明新的世界观的形成。而灵星祠舞的重新解说,代表着儒家思想对汉代国家祭祀的重新整合,代表着“顺阴阳”观念成为汉国家政治最高指导思想。
甲骨文、金文所见乐器助祭试探  方建军   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 祭祀仪式   理论 音乐 期刊 商周时期的求雨和祭祖仪式,常用乐器演奏来助祭,乐器演奏成为信仰与行为之间的媒介。在求雨仪式中,乐器兼具法器功能,是助巫通神的工具和手段。在祭祖仪式中,乐器演奏具有娱神、娱人、人神共乐和人神沟通的作用。
论《诗经》史诗的仪式功能——少数民族史诗参照视野下的《诗经》史诗  黄松毅   民族文学研究 2006年第2期 仪式功用研究   理论 非音乐 期刊 《诗经》史诗的研究,多年来一直局限于历史内容的挖掘和艺术特征的研究。为进一步开拓《诗经》史诗的研究视野,文章选取了西南少数民族史诗作为研究的参照,以此重新审视《诗经》史诗的形态,讨论他的仪式功能。认为《诗经》史诗本是仪式中的十个,它的仪式功能由早起的仪式叙述逐渐发展为后期的陈戒、颂美。
论彝族的山神崇拜    陈永香、吴永社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 宗教节庆   个案 非音乐 期刊 山神崇拜在彝族的原始宗教信仰中是普遍存在的,是彝族自然崇拜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从山神观念的形成、对山神的祭祀仪式、山神崇拜的文化内涵几方面对彝族的山神崇拜作探讨。
浅析“还盘王愿”仪式中舞蹈的功能    白雪静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 人生仪礼—丧葬   个案 非音乐 期刊 “还盘王愿”是盘瑶人民为缅怀始祖盘王的功德、祈求盘王的保佑而举行的隆重的祭祀活动。“盘王舞”是“还盘王愿”祭祀仪式中全部舞蹈的总称。文章分析了“盘王舞”的典型舞蹈中具有增强瑶族族群认同、沟通神人关系、宣泄宗教感情等宗教舞蹈的功能。
试论仪式对悲剧心理距离的影响  陈达红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 仪式功用研究   理论 非音乐 期刊 仪式是戏剧的最初形态。仪式有两种存在方式:一种是发展成戏剧,一种是作为艺术形式保留在戏剧里。后者或者以完整的仪式形态保留在戏剧里,或者以一种仪式感存在于戏剧中。该文试图探讨存在于戏剧中的仪式或仪式感对悲剧的心理距离产生了何种影响。
泰山香社传统进香仪式研究    叶涛   思想战线 2006年第2期 宗教节庆   个案 非音乐 期刊 香社是民众由于信仰志趣相同而自发结成的民间信仰组织。民众在泰山进香的仪式是一种有别于一般性朝山进香仪式的泰山类型,可分为集体进香仪式、个人祈愿仪式、日常祭拜仪式三类。从空间上来看,前往泰山进香的香客涉及华东、华北、东北等广阔的地域,有着不同区域文化背景的香客以各自熟悉的形式到同一个信仰空间(泰山)展演着自己的仪式。从时间上来看,泰山香社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其进香仪式形成了特有的一套规矩。对泰山香社仪式类型的民俗志描述,可以为仪式研究提供一种参照。
 象征·仪式·传说——魏晋洞窟神仙传说叙事特点与文化功能探讨     刘永红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 宗教节庆   个案 非音乐 期刊 洞窟神仙传说在形成的过程中,以秦汉以来传统的神仙信仰和魏晋民俗环境为文化基础,以山和洞窟作为象征中介,在早期道教神仙传说的影响之下,吸收了道教和民间信仰中的求仙仪式,作为叙事内容和情节建构,互为表里,呈现了写实和象征的叙事特色,在文化功能上反映了人类寻求生命理想的情结和追寻乐园的永恒主题。
瑶族挂灯与道教北斗七星信仰   徐祖祥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 宗教节庆 道教 个案 非音乐 期刊 瑶族宗教中常用的挂三台灯、挂七星灯、挂九星灯和挂大罗十二盏灯等几种挂灯仪式,全与道教北斗七星信仰有直接的渊源关系,并受到了道教设灯仪祭拜北斗七星和授�的影响。其中前两种仪式与道教北斗七星本命星信仰有极大的关联,挂灯经书的部分内容直接抄自道教《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与道教北斗信仰追求现世得道升仙所不同的是,瑶族挂灯主要在于祈求来世成仙。
仪式与象征——下古陈村瑶族师公跳盘王的人类学解读 谷家荣   广西民族研究 2006年第2期 人生仪礼—丧葬   个案 非音乐 期刊 跳盘王是广西大瑶山地区瑶族传统的宗教仪式。在这一传统仪式的背后,“情”与“怵”交织于仪式主体、客体和媒介三个符号关系之中。该文在全面阐述瑶族师公跳盘王的基础上,从人类学的角度,初探跳盘王仪式所具有的象征意义。
元杂剧中的丧葬文化     张连举   宁夏社会科学  2006年第2期 人生仪礼—丧葬   个案 非音乐 期刊 元杂剧中蕴含着丰富的丧葬文化。从元杂剧可以看出元代汉族的葬式主要有土葬、火葬,无论居丧墓葬还是扫墓祭祀都彰显出特定的风俗礼仪。举凡入殓、停柩、下葬、遗嘱、奔丧、吊孝及其服丧守孝、挂纸烧钱、培修坟墓、酒饭祭奠,从多个侧面反映出了元杂剧丰富多彩而又鲜活的文化底蕴,于此丧葬风俗不难窥视中国孝文化的具体承传与表现。
平原印第安人太阳舞动物角色的象征意义    伊丽莎白·阿特伍德·劳伦斯、 冯莉、王建民 民族艺术 2006年第2期 宗教节庆   个案 非音乐 期刊 对许多在18-19世纪时期盛行“猎野牛文化”的平原印第安部落来说,太阳舞是主要的集体宗教仪式。通常在晚春或初夏举行这个庆祝重生的仪式模式参与者和他们亲属灵魂的再生,也是地球及万物的更新。太阳舞表现了平原印第安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平原印第安民族精神的特征,这包括象征性地表征各种动物,特别是鹰和野牛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赋予这些动物以神圣的、特殊的力量。包括牺牲和祈求的仪式确保了各种生物之间的和谐,许多当代美洲土著以他们的实践延续着这种仪式。
咒语、祷词与神谕:民间信仰仪式中的三种“神秘”语言现象   黄涛   民间文化论坛 2006年第2期 民俗研究   理论 非音乐 期刊 咒语、祷词与神谕是民间信仰仪式中出现的三种主要的语言现象,它们往往混合、交融在一起,但三者性质与用途皆有不同。在考察现代民间信仰中的语言民俗时,既要注意这三种语言现象在民间信仰仪式中的连用、混合的情况,又要注意三者的区分。咒语是在巫术与宗教仪式中出现的被认为具有超自然力量的神秘套语。根据民间信仰中咒语魔力的构成状况,可将咒语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原咒、驱鬼咒、请神咒。祷词是信教者以赞美、禀告、恳求、感谢等方式,向他们所信奉的神灵进行祷告以祈福禳灾的语言。神谕指被认为体现神的意志的语言或其他象征形式,以寻求神谕为目的的民俗活动有附体、占卜、托梦、神判等。三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咒语源于巫力崇拜,祷词、神谕出于神力崇拜。将咒语、祷词、神谕放在具体的不同状况的民间信仰仪式中来分析,能够对这三种语言形式各自的本质、功能、使用场合以及三者相互间的联系与区别获得较为清晰的认识。
以“仪式”的眼光和观念——杨民康《贝叶礼赞——傣族南传佛教节庆仪式音乐研究》评介(1)  李延红   中国音乐学 2006年第2期 宗教节庆 佛教 理论 音乐 期刊 本文是对杨民康的《贝叶礼赞——傣族南传佛教节庆仪式音乐研究》的评介,作者认为其是以“仪式”的眼光和观念而进行的音乐研究,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将对音乐形态学的探讨荣辱到“把音乐作为文化来研究”的理念中。2、把仪式音乐作为传统音乐的核心,将多学科研究理念整合进对仪式音乐的动态研究中。3、重视实地考察,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论仪式音乐的程式——以徽州礼俗仪式音乐为例   齐琨   艺苑 2006年第2期 民俗研究   理论 音乐 期刊 作者将礼俗仪式音乐的程式定义为:乐人以各类曲目较为固定地、规律地对应不同类型的礼俗仪式或对应仪式过程中多种仪节的奏乐方式。在实地考察中作者感受到,礼俗仪式音乐奏乐程式经过长期演奏实践或世代相传后,可以在仪式奏乐者与仪式当事者之间形成行为默契。因此,礼俗音乐的程式具有象征性、规范性、持续性等特点。本文以徽州礼俗仪式为切入点,力图阐释仪式音乐的程式及其在徽州宗族文化传统延续中的作用。
日本天皇即位仪式“大尝祭”的历史演变与社会分析 李红、秦礼君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 礼仪研究   个案 非音乐 期刊 “大尝祭”是日本天皇即位最重要的仪式,是日本神道信仰的集中体现,它作为权力实践和权力级数的仪式来实现神权和王权的统一。它的变迁演示除民间社会与皇权集团互动、变异的过程。天皇即位时举行的“大尝祭”,来源于每年举行一次的“新尝祭”——庆祝国民平安、喜获丰收的纪念仪式,“大尝”意为“大的新尝”。“新尝”其最初由日本民间水稻丰收节——“吃新节”演变而来,究其根源乃出于中国大陆古老的稻作文化。
传说与事实之间:道教与宋代社会的融和    游彪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 宗教节庆 道教 理论 非音乐 期刊 对于道教玄妙而深奥的理论,宋人可能知之甚少,甚或完全无知,但他们却非常熟悉道教的各种外在仪式。随着道士和信奉道教之人大量渗透到民间,普通百姓不仅接触且逐渐接受了道教神秘而诡异的各种道术。在宋代,供奉道教神像的现象并不罕见,人们生老病死的过程似乎都有道教的踪影。在很多宋人心目中,道术有着无比神奇的力量,不仅可以驱鬼治病,还能延年益寿,也可使人与各路神灵直接交流,甚至能消灾纳福等等,几乎无所不能。出于某种功利性的考量,抑或是为了心灵和精神的慰藉,不管出于何种缘由,宋人格外虔诚地举办各种各样的道教仪式,这是宋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宋代民间信仰的直接体现,更是宋人精神生活的重要侧面之一。
论佛山祖庙北帝诞祭祀仪式及其价值功能 黄晓蕙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 人生仪礼—丧葬   个案 非音乐 期刊 佛山祖庙供奉道教水神北帝,千百年来,北帝信仰影响着佛山历史的发展,渗透在佛山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阶层。北帝诞祭祀仪式是佛山北帝崇拜的具体表现形式,探讨其渊源及功能,对研究佛山历史、经济、宗教、文化及城市化进程具有积极意义。
民间小戏起源与艺术特征的人类学解读 董斌、 魏建林   社科纵横 2006年第3期 民俗研究   个案 非音乐 期刊 民间小戏是整个文化系统中最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的民间文化内容,其源起、艺术特征的形成与嬗变,及其文化社会功能的实现,都蕴含着丰富的人类性质素,和应对生存挑战,张扬生命意识的一系列文化内涵。因此,对民间小戏进行研究,就有必要从文化系统出发,以人类学的理论对其进行
思想~行为:仪式中音声的研究 曹本冶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 仪式关系研究   理论 音乐 期刊 研究人的“思想”和“行为”以及“思想~行为”的互动关系贯穿着整修民族音乐学的研究领域,该文作者从“思想~行为”的研究角度出发,比理论构架、研究方法、课题定位等方面对中国传统仪式音乐的研究得出了新的见解。
仪式崇拜与文化传播——古代书院祭祀的社会空间 蒋建国   现代哲学 2006年第3期 仪式功用研究   理论 非音乐 期刊 现有的书院研究注重于其教学、藏书功能方面,而对于祭祀活动及其社会意义,缺乏必要的关照。书院并非单纯的教学组织,应该是具有多重功能的社会组织。书院祭祀仪式中的符号崇拜和符号消费,展现了书院在传播社会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书院祭祀所体现的文化载体功能,表明了它作为社会组织在文化传播活动中的独特地位。
咒语的本源、演变、基本特征以及与祷词、神谕的区别  黄涛   宗教学研究 2006年第3期 宗教节庆   理论 非音乐 期刊 巫术与神灵崇拜仪式中出现的仪式语言有咒语、祷词与神谕。在现代社会尚存的以民俗信仰为主的中国本土传统的宗教仪式中,三种仪式语言往往连用或混杂在一起,而咒语的情况最为复杂。原始形态的咒语源自巫术活动中的语言灵力崇拜,而在后世有各种与神灵崇拜相结合的形态。依照咒语形成的原理和基本特征,可以判别具体仪式中咒语的灵力构成形态。根据三种仪式语言的性质、特征的差异,以及所用词句的不同,可以将三者加以比较细致的区分,借此可以明了特定仪式的超自然力崇拜的具体状况。
山东德州宁津县丧仪音乐调查报告及其反思 段文   中国音乐 2006年第3期 人生仪礼—丧葬   个案 音乐 期刊 丧仪音乐作为丧俗仪式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某个地区民间音乐的特征及文化内涵。该文分四个部分:一、丧仪音乐研究现状;二、宁津丧仪音乐的地理人文背景;三、宁津苏德志鼓乐班概况及表演形式;四、关于传承与变迁的思考。把山东德州宁津县作为个案,力图了解德州地区民间吹打班及仪式音乐的现状,通过对其历史渊源、人文背景、风格形态的分析与研究,对民间吹打乐在现阶段的传承与变迁进行反思。
水族《谬跳圆》及其音乐研究 苏沙宁   民族艺术 2006年第3期 人生仪礼—丧葬   个案 音乐 期刊 《谬跳圆》是水族人民举行葬礼仪式时表演的一种丧葬舞蹈,但其丧葬礼仪、表现方式及表演情绪与丧葬的性质形成较大的反差。亲人谢世,常会令人感到伤心,而水族人则认为老人辞世是件喜事,葬礼操办得越隆重、越热闹越佳。人逝不悲反乐构成其独特的风格。《谬跳圆》就是这种观念下的产物,音乐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丰富的功能和重要的价值,该文拟对该仪式舞蹈及其音乐展开研究,从艺术学的角度切入,探索该民族传统的宗教文化观念。
土家族丧葬仪式音乐的模式研究    齐柏平   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 人生仪礼—丧葬   个案 音乐 期刊 土家族丧葬文化,是土家族人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丧葬习俗、丧葬观念及丧葬行为的总和。其丧葬仪式音乐中的固定因素与仪式本身是分不开的,它是土家族人对生活的一种创造性的反映。
襄樊“扛神”田野调查报告  李素娥   中国音乐学 2006年第3期 宗教节庆   个案 音乐 期刊 薛坪镇古楚民俗歌舞“扛神”是巫教文化与楚地民间音乐结合的产物,历经千载沧桑,仍在荆山之麓、沮水流域存有遗迹。该文基于田野考察,描述和分析其历史渊源、音乐舞蹈及其相关民俗仪式,以引起关注。
从仪式的惯例到审美的惯例——审美尺度的客观性   陈元贵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 仪式功用研究   理论 非音乐 期刊 仪式在延续社会传统、整合族群心意状态等方面起着重大作用,而这些作用通常会借艺术与审美的手段来加以强化。正因如此,当仪式活动随族群延续而作为一种传统固定下来之后,交融在仪式中的审美活动也因此获得某种“惯例”意味,而这似乎可以看成某种客观存在的审美尺度。它和现实的功利活动紧密相连。
凤凰与凤凰涅��——跨越时间与空间的复活神话    姜婷婷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 方术仪式   理论 非音乐 期刊 凤凰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的神圣图腾,凤凰涅的巫术仪式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蜕变为悲壮凄美的神话传说。凤凰是原始人表达自己生命意识的抽象符号,蕴含了原始初民对生命不朽的渴望,而凤凰涅则是远古时期祈雨仪式的神化和变形,已然成为死而复生原型的载体。
福建省漳州市九龙宫祭神仪式音乐调查实录报告    陈红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6年第4期 人生仪礼—丧葬   个案 音乐 期刊 此次民俗仪式具有集体的向心力,由爱家、爱乡升华到爱国家、爱民族。这种民俗活动能消除社会上很多的不良的现象和恶习,这个风俗历经百年依然经久不衰,个中奥秘,值得研究。
关于德州鼓乐班器乐曲目的分析与思考  段文   德州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 仪式功用研究   个案 音乐 期刊 德州鼓吹乐是山东鼓吹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德州鼓吹乐的恢复和发展,使优秀的民间吹打乐曲以自己特有的方式顽强的传承下去。目前德州鼓乐班不仅可以演奏传统曲目,还可以表演流行的现代曲目,它不仅继承了中国两千多年的礼乐制度,而且正在重构新时期的“礼”与“乐”。
科尔沁博(萨满)宗教治疗仪式中的法器   乌仁其其格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 方术仪式 萨满教 个案 非音乐 期刊 萨满教曾是蒙古族最主要的宗教形态,萨满文化对蒙古族传统文化有着深远而持久的影响。纵观萨满教文化的全部内容,萨满驱邪治病是其中引人注目的特征。对于信仰萨满教的蒙古族而言,萨满就是指能与灵异沟通、驱邪治病的巫医。在萨满名目繁多的宗教治疗仪式中,萨满法器均有其特定的象征意义与功能。萨满就是借助于各种仪式,借助于“道具”———萨满神器,象征性地达到与超自然沟通的目的,获知神谕和神示,从而假借神灵的力量达到治病驱邪的目的。
鲁西南丧葬礼俗与鼓吹乐    李卫   中国音乐学 2006年第4期 人生仪礼—丧葬   个案 音乐 期刊 鼓吹乐与礼俗密不可分,而丧葬礼俗更是以一种独特的文化事项将鼓吹乐融入其中,成为代表自身的一种符号,甚至衍变成为一种象征。研究音乐更要关注它的文化背景,这在业界已得到广泛共识,由此,对鼓吹乐的深入研究势必对其所依存的丧葬礼俗有所了解。但历史的文献记载却使人倍感困惑:文献中完整的仪式记载少之又少,有关音乐的零星的资料也只是对某些现象的重复罗列。该文以一次鲁西南地区完整的丧葬仪式记录,展现丧葬礼俗与鼓吹乐间的依存关系,为了解鼓吹乐、了解鲁西南鼓吹乐、揭示音乐的内在本质提供一个鲜活的实例。
略论黎族妇女文身的起源    焦勇勤、孙海兰   中州大学学报 2006年第4期 民俗研究   个案 非音乐 期刊 关于黎族妇女文身的说法有很多种,其中最流行的说法是“烙印说”,但不管从历史史籍,还是从实地调查来看,这种说法都是站不住脚的。通过对黎族独特的社会文化、文身习俗,以及文身图案与织锦图案的相似性等方面的研究,我们认为黎族妇女文身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性的仪式,是用图腾的方式来表示对青蛙和黎族妇女的尊崇。
萨满领神仪式与青春期危机   郭淑云   宗教学研究 2006年第4期 宗教节庆 萨满教 个案 非音乐 期刊 青春期是人生发展的一个关键期,许多西方心理学家把青春期看作是个体发展上的危险期,呈现一种常性危机。因文化传统、信仰观念的不同,不同的社会解决青春期危机的途径也各异。该文通过对萨满病发生年龄和萨满领神年龄的考察,阐明在萨满教世界中,萨满病是青春期危机的一种表现形式,萨满领神仪式是缓解和解除这种危机的一种方式,从而体现了萨满教在解除危机方面的基本功能。
五礼制度与《诗经》时代社会生活    战学成   北方论丛  2006年第4期 说文解书   理论 非音乐 期刊 礼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是不可缺少的。周代五礼的形成,标志着礼的日益体系化、完备化。五礼是指嘉礼、宾礼、凶礼、军礼和祭礼五个基本方面,它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广泛运用。诗与礼乐相结合,共同为培养贵族社会所需要的君子人格服务,《诗》成为宣传礼乐制度的重要手段。
现代演唱会之“祭仪”原型    陈伟妮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 祭祀仪式   理论 非音乐 期刊 现代演唱会以娱乐性和消遣性吸引了大量观众,它蕴涵着很多现代性的因素,但追根溯源,其形式实际是衍生自我国上古的祭祀仪式。二者在神圣性、崇拜性、仪式性和目的功能上有着一脉相传的关系。上古时代普遍存在的祭祀仪式,烙印在人们的潜意识中世代传承下来,在其自身发展和演变中分裂出另一些隐秘的身份继续存在,演唱会便是其中之一。它的形式再次突现了“祭仪”这个意象原型,表现出人们集体无意识对它的强烈需要。
早期道教仪式 索安、吕鹏志、常虹 宗教学研究 2006年第4期 宗教节庆 道教 理论 非音乐 期刊 最近几年,有关仪式的研究论著、会议和文献不断增多。仪式之所以越来越受到注意,是因为仪式既反映宗教的心理和社会层面,也反映宗教的历史。在一些学者看来,仪式传统似乎比宗教传统本身更为关键。不过,尽管新研究开辟出引人注目的新领域,但就文献而言,它们并不都能算作好学问。
威慑艺术:形象、仪式与“法” 王铭铭   民间文化论坛  2006年第4期 仪式考源   理论 非音乐 期刊 在该文中,作者采用其在闽南民间文化(特别是安溪城隍庙的雕塑艺术、仪式与传说)调查中获得的有关资料,考察了仪式(社会剧场)、庙宇雕塑与作为道德诠释体系的“社会性”之间的关系。该文的理论关怀既涉及人类学的艺术研究,也涉及人类学的法律文化和社会观念的研究。另外,作者以人类学对宗教和仪式中“艺术”的社会性作为参照,反观了现代艺术。
越南岱依族“求嗣”仪式及其宗教文化内涵    唐小诗   民族艺术  2006年第4期 方术仪式   个案 非音乐 期刊 “求嗣”仪式直到现在仍然是越南高平省岱依族人民间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旨召天兵天将,叩请祖先和诸众神明,清点、进贡供品,搭天桥,搭地桥,立花婆神位,收神、收魂,供奉外边的神灵和邪鬼,送巫师回家等过程,较好地体现了越南岱依族群众繁衍生命的渴望和岱依族民间信仰的文化内涵。
福建省漳州市九龙宫祭神仪式音乐调查实录报告    陈红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6年第4期 人生仪礼—丧葬   个案 非音乐 期刊 此次民俗仪式具有集体的向心力,由爱家、爱乡升华到爱国家、爱民族。这种民俗活动能消除社会上很多的不良的现象和恶习,这个风俗历经百年依然经久不衰,个中奥秘,值得研究。
灌溪镇丧葬仪式音乐及乐班的调查与研究    曾娜妮   中国音乐学 2006年第4期 人生仪礼—丧葬   个案 音乐 期刊 该文的研究对象是分布于湖南省常德市灌溪镇中的民间乐班。这是一种在民间丧葬仪式中从事音乐活动,以血缘、地缘关系为基础的民间社会组织。该文是以该地区的民间丧葬仪式音乐及其乐社为考察重点、围绕其进行定向的微型实地考察报告,并引发相关理论的阐述。
空间:仪式音乐分析中的一个维度——以上海南汇婚礼和丧葬仪式为例   齐琨   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 人生仪礼—丧葬   理论 音乐 期刊 空间概念普遍出现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中,然而,所用内涵与外延略有差异。作者将空间作为仪式音乐分析的一个维度,并将空间的概念分为物质、关系、意识三个层面,以此探寻仪式音乐所隐喻的等级、秩序与结构,以及在社会变迁过程中,仪式音乐所反映的失序与解构状态。
礼俗音乐在中国古代音乐研究中的定位 秦晋明   中国音乐学 2006年第4期 仪式功用研究   理论 音乐 期刊 该文通过对礼俗关系、仪式与音乐关系的探讨,揭示出礼乐文化背景下,仪式对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意义,以及礼俗相互作用对古代音乐的重要影响。认为民族音乐学研究中提出的“仪式音乐”概念,对古代音乐史研究具有启发意义。以“礼”、“俗”为视角分析某些古代音乐现象,可进一步阐明礼、俗交互作用对音乐发展的影响,更为深刻地揭示仪式音乐中蕴藏的文化内涵。
“羌姆”仪式中的音乐及意义阐释——“藏彝走廊”之乐舞考察  杨曦帆   中国音乐 2006年第4期 宗教节庆   个案 音乐 期刊 该文所要讨论的是在藏彝走廊中分布在岷江、大渡河一带的嘉戎藏族和其所信仰的本波教以及寺院乐舞“羌姆”。将“羌姆”作为“藏彝走廊”这一特定区域文化的一个乐舞现象来考察研究,是希望以历史——民族区域文化为背景结合田野工作资料对特指的音乐文化现象做较深入的理解。也就是说,面对“藏彝走廊”这一范围很广的命题,除了进行宏观的比较研究之外,更主要的还在于做微观的典型研究,是该文的基本出发点。
江西省南丰县石邮傩音乐文化的研究    邓伟民   中国音乐  2006年第4期 宗教节庆   个案 音乐 期刊 2005年6月,在江西南昌举行的国际傩文化艺术周中,南丰县石邮村为唯一的中外学者田野考察点。石邮傩以其古朴原始的傩仪、粗犷刚劲的傩舞、原汁原味的原生态艺术,令中外专家赞叹不已,被称为是我国至今极为罕有,保留最完整的古代傩祭仪式的遗存。该文围绕着石邮傩音乐本体分析而展开,对其音乐特征和表现特征及音乐本体形成的主要文化关联做了较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并试图通过分析研究从中揭示古代傩音乐构成的特点,为当代音乐创作提供学术性的参考。
皖南目连戏的音乐特点    陈星、张隽   滁州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 戏剧、仪式关系研究   个案 非音乐 期刊 目连戏是一种古老的以戏曲形式呈现的民间祭祀仪式剧,以其千百年的积淀而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因目连戏古老的形态及其传承的相对稳定性,它较多地保存了南戏的初始形态。从音乐的角度对其进行考察,可以看出我国戏曲声腔曲牌发展的一些痕迹,戏曲音乐与民歌小曲之间的交融关系以及佛、道音乐在皖南目连戏中的特殊地位。
《九歌》祭祀性质辨析 兰甲云、陈戌国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 仪式功用研究   理论 音乐 期刊 《九歌》是一组具有国家祀典性质的祭歌,同于大型、重要的祭祀活动。《楚辞》中《九歌》的歌辞与宫廷一般的《九歌》之辞不同,是屈原于沅湘南�J之城邑为当地贵族及部落首领或酋长、土王们祭祀时改写或创作的歌辞,而绝非一般现代意义上的“民歌”或民间祭祀之辞
《九歌》主题研究述评 张强、杨颖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 说文解书   理论 非音乐 期刊 《九歌》在屈赋中别具一格,自东汉王逸以来,《九歌》主题研究出现了聚讼纷纭的局面。先后形成了寄兴说、民间祭歌说、国家祭典说、人神恋爱说等四种主题说。寄兴说产生最早,它着重强调屈原在《九歌》中所寄托的忠君爱国之情,在传统《九歌》研究中影响颇大。民间祭歌说关注到《九歌》所展现出的明显的地域性特色,将《九歌》主题的研究和地域文化发展演变的研究结合到一起,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九歌》研究的视野。国家祭典说将重点放在《国殇》等较为特别的篇目上,弥补了民间祭歌说在解读中的缺陷,而结合出土文献的研究方法,使得《九歌》超出了某一特定地域的文化氛围而具有更大的历史视野。至于人神恋爱说。虽有时欠缺纯学术研究的严谨力度,却始终在追寻着《九歌》作为文学作品本身所具有的浪漫的特质,使《九歌》始终保持着作为泽被后人的精彩诗篇的鲜活。
罗桑丹毕坚赞与蒙古语诵经仪式    包·达尔汗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 2006年第5期 宗教节庆   个案 非音乐 期刊 蒙古佛教诵经分为藏语、蒙古语两类,蒙古语诵经仪式经历了初创期和完善期,两个阶段以内蒙古梅日更寺第三世活佛罗桑丹毕坚赞为划分点,分别称为“老诵经法”、“新诵经法”。新诵经法经过他创新后达到了完善,在译文格律、经文与韵调的结合、诵经程式方面均体现了前所未有的完美。现存梅日更寺蒙古语诵经对蒙古佛教诵经仪式的研究,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
神话——仪式学派的发生与发展    孟慧英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 仪式考源   理论 非音乐 期刊 神话———仪式学派是神话研究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它的影响至今还在民俗学、文学、戏剧等许多方面存在。我们对这个学派加深认识是十分必要的。该文论述了神话———仪式学派的发生和发展,该学派的代表性人物和理论特点,并说明了它的学术影响及其局限性。
从神圣到世俗:对于仪式戏剧化的研究  李萍   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  2006年第5期 戏剧、仪式关系研究   理论 非音乐 期刊 戏剧的起源与发展与宗教祭祀仪式有关,古代宗教祭祀仪式产生之时,亦即戏剧艺术萌芽之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仪式中的神性色彩减少世俗因素增加,最后脱离了原始的宗教进而演化成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渝东南与鄂西北民歌中的神秘葬俗对比   白俊�蟆⑿蛔谙�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 人生仪礼—丧葬   个案 非音乐 期刊 渝东南与鄂西北民歌有许多相似处,这与其山川地理及人文有紧密的关联。巴楚之南与巴楚之北各处四省交界处,其间千山万水阻隔,距离遥远,但民歌中相同或相近的句式、方位、神秘葬俗所包含的巫术与宗教意蕴相同或相近,风水龙脉观念与人们头脑中的吉凶祸福观念紧密相关。二地同受巴楚文化浸润和渗透,民众思想、感情、思维、生活、风俗习惯等相融,有许多因子在其中遗传和更新,陕豫川鄂、湘鄂渝黔或陕豫川湘鄂渝黔七省联合开发、保护自然和人文资源,避免人为的、地区割裂所带来的文化缺失、旅游和经济等方面的损失。
石阡木偶戏的戏班组织与传承   张应华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 戏剧、仪式关系研究   个案 音乐 期刊 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看石阡木偶戏,它有三个构成因素:即物质构成、形态构成和社会构成。其社会构成最典型的标志就是它的戏班组织。在对石阡木偶戏作民族音乐学的整体研究时,之所以着眼于其戏班组织,及其内部结构、外部关系和传承方法及仪式等,是因为它首先是一种石阡民间历史文化衍变的产物,具有历史学意义。同时,通过对其戏班的详细观察,将有助于回答其音乐本体生成的原由等问题。
“君子行礼,不求变俗”——析先秦时期冠礼的“特例” 戴庞海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 说文解书   理论 非音乐 期刊 《仪礼·士冠礼》详细、系统地记载了冠礼的仪节。但是,冠礼仪式在正礼之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形,主要有:醮、庶子冠礼、是否用乐、冠者母不在、将冠而遇丧事、天子诸侯加冠,等等,反映了当时的礼制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地域差异、身份差异,而不是整齐划一的。
《武德舞歌诗》与汉代宗庙祭仪的传承演变 梁海燕   许昌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 说文解书   理论 非音乐 期刊 《武德舞歌诗》是现存汉代唯一一首宗庙祭祀乐歌,它是含登歌、舞歌于一体的祭仪乐章。《武德舞歌诗》的创制、实施,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汉代宗庙祭仪的传承、演变行迹
祭祀消费:仪式传承与文化传播——以晚清广州为中心    蒋建国   广东社会科学  2006年第6期 祭祀仪式   理论 非音乐 期刊 该文从消费社会学和传播史的视角,将祭祀活动作为一种重要的消费现象,考察其在社会变迁和文化传播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强调物品在祭祀活动中所承载的特殊作用,以及祭祀消费仪式的文化内涵。
论藏族社会中的藏传佛教仪式及其社会功能  钟玉英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 宗教节庆 佛教 个案 非音乐 期刊 仪式是“行动的宗教”在藏族社会中得到了集中体现。吸收了本教部分仪式的藏传佛教仪式对藏族个人和社会具有心理慰藉和社会整合功能,但也存在着需要进一步与社会主义社会相调适的方面。
论藏族宗教仪式的类别与社会功能 钟玉英   青海社会科学 2006年第6期 宗教节庆   理论 非音乐 期刊 该文对藏族以藏传佛教和本教为主体的宗教仪式的类别和功能作了分析,认为藏族宗教仪式对藏族个人和社会具有正向的心理慰藉和社会整合功能,也具有一定的负功能。
明清徽州的宗族管理、经济基础及其祭祀仪式     卞利   社会科学 2006年第6期 祭祀仪式   理论 非音乐 期刊 明清时代的徽州是一个典型的宗族社会,宗族管理井然有序,宗族的公共财产如族田、学田等源源不断地支撑着宗族运行的经济基础。作为程氏宗族的聚居地,祁门六都在明清徽州时代的宗族管理、经济基础和围绕祖先等为中心的祭祀活动亦十分活跃。该文以六都为例,全面深入地对明清时代徽州的宗族管理、经济基础和祭祀仪式进行探讨,以期了解和洞察明清时代徽州宗族管理和运行的一般状况。
上古授时仪式与农事诗——以《夏小正》、《七月》、彝族“根谱”为例    韩高年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 说文解书   理论 非音乐 期刊 上古时期的农事与祭仪都有很严格的季节性,社会生活的外在表现为一幕幕与特定物候相对应的季节性仪式景观。《夏小正》以韵文的形式,依一年十二月分十二章,借助每月中典型的季节性物候景观标示着相应的社会生活节奏,是早期敬授民时仪式的产物。它的传播,使季节性景观成为农事、祭祀等生活内容的重要表征形式。这从创作动机、文体特征、表现方式等多方面影响到农事类歌谣的文体特征。
 王国礼仪公共性的扩展——简论古代华夏族群的形成途径  颜世安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 仪礼研究   理论 非音乐 期刊 古代华夏融合由夏商周三代王国政治推动完成,这一点已为学界公认。但华夏融合的具体途径是什么,仍有待深入研究。三代王国皆耗费大量物资建设象征权力的王国礼仪,王国礼仪为王族独占,但在长期发展中也形成某种公共性,即由各姓族集团贵族分享,可以在前后不同王族之间传递,由之而渐成跨越姓族藩篱的文化圈,此文化圈便是春秋“诸夏”认同的基础。古代华夏融合不同于现代民族认同,后者是社会全体成员参与的过程,前者主要是社会上层贵族参与的过程。
从民间礼簿看姻亲往来    刁统菊、冯欣   民间文化论坛  2006年第6期 民俗研究   理论 非音乐 期刊 通婚是村落之间一种比较重要的联系。东营村的婚姻85%以上在本县以内。我们在东营村的调查中,亲身参与了一场送米仪式,同时收集到了几份与送米、婚礼、丧礼有关的礼簿,粗浅地了解到了一些有关姻亲关系方面的内容。文章以三份礼簿为主,描述相关的姻亲交往习俗,展示乡土社会中有关姻亲关系的民间知识和民间秩序的部分图像。由于我们的调查对象是天主教徒,因此所观察到的仪式又具有了非同一般民众的特殊性。
信仰、仪式与乡民的日常生活——井塘村的香社组织与民间信仰活动述论    叶涛   民间文化论坛 2006年第6期 宗教节庆   个案 非音乐 期刊 香社(或称香会)是民众由于信仰旨趣相同而自发结成的民间信仰组织。该文以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并依据有限的文献资料,对中国山东省青州市井塘村民间香社的历史进行系统梳理,并通过民俗志的形式,具体描述井塘村香社组织的历史和现实活动的基本状况,展现了香社组织在村落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九华山佛教音乐探析    唐静   池州师专学报 2006年第6期 宗教节庆 佛教 个案 非音乐 期刊 九华山佛教音乐属于汉传佛教音乐,是寺院和信众在举行宗教仪式时所用的音乐。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在传统文化、地方民俗和传统戏曲、传统音乐的影响下,九华山佛教音乐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地域风格和艺术魅力的特征。其法事庄严神秘,其曲调宁静致远、灵空典雅。
五代嘉礼考述    耿元骊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7期 说文解书   理论 非音乐 期刊 礼制是社会、文化、政治、制度、经济等等诸多方面的结合点。五代乱世,虽于礼制极少创设,却处在唐宋两代礼制高峰之间,其承前启后的地位,值得我们投入更多关注。嘉礼,是古代礼制中重要的一种,在古礼中变化最大,内容也非常复杂。由于五代时期史料缺乏,又极为分散,故广泛搜集相关史料,勾勒出其基本面貌,以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格萨尔史诗说唱仪式的文化背景分析 徐斌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6年第8期 说书解文   个案 非音乐 期刊 格萨尔史诗说唱前举行的仪式实际上是艺人举行的降神仪式,其文化根源在于史诗的巫文化特征。史诗产生的时代、史诗的内容构成、史诗的功能决定了史诗的巫文化特征,而史诗流传带的宗教文化背景则决定了该特征能够在史诗传承中得以保持。所以,说唱史诗前举行的降神仪式可视为史诗巫文化特征的表象和史诗巫文化的延续。
仪式乐歌承载下的历史与文化读本  王志清   求索 2006年第9期 说书解文   个案 音乐 期刊 庚信所作北周郊庙、燕射歌辞向来少人问津,实际上,优于受到当时的政治环境、庚新个人的处境心态以及北周的音乐风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乐歌在内容上突出地表述了儒家政治观念,同时反映了北周政治局势的变动,形式上则出现了六言句式及散化现象,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历代庙堂乐歌的城市化创作倾向,因此,可以被视作仪式乐歌承载下的历史与文化读本。
重构戏剧史:从戏剧发生开始    汪晓云   文艺研究  2006年第9期 戏剧、仪式关系研究   理论 非音乐 期刊 近年来,戏剧研究呈现出多视角、跨学科的趋势,以田野调查为主要研究方法,关于民间宗教仪式形态戏剧的研究越来越受关注;与此同时,戏剧研究也越来越远离文本乃至戏剧本身,而转向戏剧外围,以及与戏剧似乎无关的宗教、政治、社会、历史乃至经济领域。在这一意义上,重构中国戏剧史已成为目前戏剧学界或隐或显的问题。如何重构中国戏剧史,重构一部什么样的中国戏剧史,亦成为戏剧学界关注与期待的话题。
悲伤与欢乐同在 哀痛与喜悦共存 盖比亚族的叫魂仪式    汤文琪   世界文化 2006年第9期 宗教节庆   个案 非音乐 期刊  拉丁美洲是一片神奇而又富饶的土地。雄伟壮丽的安第斯山脉、丛林密布的亚马逊大盆地、广阔无垠的秘鲁沙漠孕育了绮丽多姿的风土人情;原始的印第安雕刻、诡异的盖丘亚建筑、热情豪放的探戈融成了异彩纷呈的文化艺术。
试论龙虎山道教文化的底蕴    张香凤   史学月刊 2006年12期 宗教节庆 道教 个案 非音乐 期刊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它对中华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素有中国道教发祥地、正一道祖庭之称的江西龙虎山,以其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统领天下道教事”的宗教地位和“北孔南张”的天师世家声誉,吸引了各地方士及高道来此修炼。经过1800余年的道教文化传承,正一道在道教经书、符�治病、斋醮仪式、道场艺术、修炼方法、人物活动、宫观建筑和神话故事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的宗教典籍,形成了底蕴深厚的道教文化。目前,学术界对龙虎山道教文化的研究还较为薄弱。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文化史”热的兴起和学术界开始有规模地研究中国道教,龙虎山道教文化才真正进入学者的研究视野,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成果主要集中在早期道教思想理论、天师道的形成和发展、道教的斋醮仪式、道教的生命观、道教与医学等方面(贺绍恩:《龙虎山道教文化研讨会观点综述》,载《江西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也有学者对龙虎山道教音乐和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进行了一定的探索。该文试图从龙虎山正一道的道教文化传承、社会影响和文化特色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展现龙虎山深厚的道教文化底蕴。
资源五排苗族仪式歌曲调查    何政荣   艺术探索  2006年S1期  民俗研究   个案 非音乐 期刊 该文对位于广西东北与湖南接壤处的资源县五排地区的苗族民歌进行调查。生活在五排的苗族是一个善歌的群体,至今依然保存着丰富的歌种。在该族群众多的民歌中,仪式歌曲占据了重要地位。
十万大山地区大板瑶度身仪式考察   左志坚   艺术探索 2006年S1期  宗教节庆   个案 音乐 期刊 该文以十万大山地区大坑村大板瑶度身仪式为考察对象,描述了度身仪式过程及音乐应用,以此个案展现瑶族传统宗教祭祀仪式中的观念、行为及音声三者的互动关系。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芝山乡顶岱村音乐调查报告    李彪   艺术探索  2006年S1期   方术仪式   个案 音乐 期刊 漳州市地处沿海,经济发达。而传统的民俗、音乐文化却保存得很好。作者对九龙宫的请神仪式的音乐进行了调查,就其音乐作粗浅的分析。
南丹县白裤瑶族丧葬仪式音乐考察报告 郭永青   艺术探索 2006年S1期   人生仪礼—丧葬   个案 音乐 期刊 该文通过对广西南丹县里湖乡里湖村王尚屯白裤瑶族的一次具体的丧葬仪式及其音乐运用的描述,展现了白裤瑶族现今丧葬仪式中仍普遍存在的民间信仰、仪式行为、仪式音乐的内容,由此提出了本人对仪式音乐的两点感性认识。
周代食举乐研究  周芳   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06年S1期   说书解文   个案 音乐 期刊 “食举乐”在周代适宜种非常重要的音乐仪式,属于周代燕乐的一种。该文对周代“食举乐”的来源、使用形式和场合做了简要的介绍。并且对于周代食举乐所反映的社会形态及其地位作出进一步的说明。但是由于记载周代的史料并没有对“食举乐”作一个详细的分类和明确的命名,有关记载周代食举乐的文献资料也比较零散,因此对于周代食举乐的分类、使用形式和场合及其明确的命名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仪式与审美尺度问题 郑元者   复旦大学 2006年博士 仪式功用研究   理论 非音乐 博士论文 建国后,国内美学界围绕“美的规律”所展开的持久而热烈的讨论,多是从《手稿》的文本语境出发并坚持概念优先,遂使讨论走入迷境。这种做法既不能对《手稿》做出令人信服的解读,也或多或少忽视了审美活动与艺术活动的具体情形。而近些年伴随着人类学在中国的复兴与重建,也带来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研究视角的拓展与研究方法的变革。在现有学术背景下,很有必要从人类学的视角出发,对“美的规律”问题做重新审查,尤其是其中的核心概念“尺度”。 该文在主张仪式与艺术共生的前提下,将“尺度”理解为“审美尺度”,认为它既可指艺术品在形象制作方面的规范或传统,也可指人内在的评判标准。 如果将审美尺度看成艺术制作的惯例,它常和人类其他活动(尤其是仪式)难脱干系。我们认为:仪式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甚至文化制度,它在延续社会传统、保存族群记忆、整合族群心意状态等方面都有重大作用,而这些作用多数情况下会借艺术与审美的手段来加以强化。当仪式活动结束之后,由仪式所塑造或唤起的情感体验常常会凝定在艺术品这一物态化的形式当中,既能留给参加者反复回味和再体验,也能让人对审美活动形成或隐或显的“前理解”,影响着他对现实事物的欣赏或评判。
先秦《诗》学思想研究 朱金发   西北师范大学 2006年博士 说文解书   理论 音乐 博士论文 《诗经》的产生,和三代礼乐文化是分不开的。在上古时代,就有高度发达的礼乐文明,相传自黄帝开始就有乐舞,这是诗歌、舞蹈、音乐结合在一起的综合艺术,这些艺术形式和上古的宗教活动有关,对后代的诗歌创作有着很大的影响。 《诗经》中诗歌的创作和上古的原始歌谣也有关系,这些自古口耳相传的歌谣,无论其音乐风格还是思想内容,对《诗经》的创作都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周代的礼乐文化发展达到高峰,一切社会活动都被纳入到礼乐制度之中,这种制度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各种典礼上的诗歌、音乐、舞蹈相结合的表演,《诗经》中的很多诗歌就是在这种场合配上音乐演唱的。周代的礼乐文化,是周人在灭商后,总结前人的思想成果基础上创立的一套新文化体系。它不仅起着稳定周代社会等级秩序的作用,还有自己文化精神的内核,这种文化精神的主要内容就是道德自律和强烈的进取精神。这种文化精神,在《诗经》中有明显的表现,这是后代认识和研究《诗经》的思想基础。
土族民间信仰研究 文忠祥   兰州大学 2006年博士 宗教节庆   个案 非音乐 博士论文 土族民间信仰是在万物有灵观念基础上产生的没有至上神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鬼灵信仰的综合体,包括在这些信仰基础上产生的以巫术为基本逻辑的各种祭祀仪式、禁忌、占卜等活动,具有较为松散的组织体系。土族民间信仰具有一定的宗教性,是区别于正式宗教的一种较低层次的信仰方式。 在概述土族及其社会环境的基础上,较为深入地论述了土族民间信仰的发生空间。认为土族村落是民间信仰发生的主要空间形式,各种民间信仰仪式活动都是在村落范围内或者村落联合进行的,每个村落都具有特定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制度。这些实际上是土族民间信仰的物化形式,是在民间信仰的观念的指导下,对自然空间和时间进行民族化、神圣化的结果。 土族民间信仰,包括万灵崇拜、人格神崇拜为主题的多神崇拜等内容。在此基础上演绎出将观念外化、具体化的民间信仰各种仪式,通过禁忌、符咒、占卜、巫术、风水等形式将民间信仰观念化约为土族人民日常生活的规范,其间存在民间信仰观念的伦理化、道德化过程。而土族民间信仰仪式活动大多都要借助于神职人员作为人神中介来开展活动并达到目的,其活动场所大多以庙宇为中心,部分以祖坟为中心来开展。 
蒙古村落仪式表演:“呼图克沁” 董波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6年博士 戏剧、仪式关系研究   个案 音乐 博士论文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萨力巴乡乌兰召村的蒙古族民间歌舞“呼图克沁”,是一种融歌、舞、乐和说唱于一体的综合性的歌舞艺术。它于春节期间自发的组织起来,戴上面具而舞,已经具备蒙古戏的雏形,是一种在当地流传甚久,蒙汉群众喜闻乐见的,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文艺活动,是蒙古族所独有的仪式戏剧。 “呼图克沁”作为少数民族民间艺术,的的确确是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研究和保护的对象。“呼图克沁”这一存在于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蒙古族仪式戏剧,对于我们认识和研究蒙古民族的历史发展与文化演进,所具有的特殊功能、作用、认识意义和科学研究价值,是非常巨大而又特殊的。也是我们认识、了解和考察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历史传统的重要文化标本和丰厚的学术资源,是我们在进行西部人文资源的发掘和整理时,不能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常值得我们去加以深切的关注和重视。因此,本研究无疑是在前人成果基础上的一项具有创新意义的工作。 本研究的目的是,旨在通过一个特定蒙古村落的仪式戏剧——“呼图克沁”的个案分析和研究,阐述蒙古族仪式戏剧在具体地方的民族群体当中如何形成、存在并传承的过程,进而探讨它的具体社会功能和存在价值。在整体研究思路上,把“呼图...
论汉魏六朝时期的中国佛教表现艺术 王志远   首都师范大学 2006年博士 宗教节庆 佛教 个案 非音乐 博士论文 该文主要论述汉魏六朝时期佛教表现艺术,旨在通过这一研究,为进一步认识这一时期相关的文学艺术活动提供借鉴。 本论仅限于汉魏六朝时期,隋唐之后暂不涉及,因此变文、俗讲以及杂剧、目连戏、歌舞乃至藏戏等方面的佛教表现艺术暂付阙如,不予讨论。 本论试图致力于建立佛教表现艺术的理论体系,以对佛教理论的深入研究作为立论的基点,站在佛教自身发展的角度,考察佛教表现艺术的发生发展规律。本论要解决的问题是:从佛教传入中国之日始,佛教表现艺术为其存在和发展做了什么?佛教表现艺术用艺术表现了什么?佛教表现艺术是如何伴随着中国佛教一同成长变化的,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佛教表现艺术自身的发生发展规律是什么?中国佛教表现艺术的特色是什么? 为了试图解决上述问题,本论采取了史论结合的研究方式,沿着历史发展的脉络去探求。 本论第一章探讨了佛教表现艺术的基本范畴,将表现艺术与造型艺术相提并论,使之具有艺术两大分支之一的地位,这是本人独立思考的结果,在与部分同仁讨论时也得到了认可,在本论中第一次公诸于世。同时,对宗教表现艺术与世俗的表现主义及行为艺术的区别与联系进行了分析对比。
 科尔沁萨满神歌审美研究  陈永春   中央民族大学 2006年博士 祭祀仪式 萨满教 个案 音乐 博士论文 科尔沁萨满神歌是科尔沁蒙古族萨满结合歌舞形式,在萨满教祭礼仪式中,对神灵唱诵的具有固定程式的原始活态传统诗歌。 过去,学者们虽然对科尔沁萨满神歌作过多方面的研究,并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就神歌独特的原始活态性质关注甚少,还停留在静态研究阶段。科尔沁萨满神歌因其宗教特质,至今仍然保留着蒙古族原始诗歌审美特征,以口耳相传的稳定方式,传承并展现着蒙古族诗歌古老的审美传统。 该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科尔沁萨满神歌置于科尔沁萨满教祭礼仪式当中,用文本分析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从文学审美视角,对原生性科尔沁萨满神歌进行分析,探讨其文学审美特征及审美传统。 论文由三个部分组成:绪论、正文和结语。 绪论部分,主要说明选题意义,介绍科尔沁萨满神歌研究概况,以及论文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第一章,论述科尔沁萨满神歌的民族和宗教渊源。 科尔沁萨满神歌是蒙古族传统萨满教神歌之一。
汉代丧礼研究 范志军   郑州大学 2006年博士 人生仪礼—丧葬   个案 非音乐 博士论文 丧礼是我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以汉代的丧礼为研究对象,概述了汉代以前丧礼的沿革情况及汉代丧礼的建构过程,评述了汉代的厚葬风俗及时人反对厚葬的观点,分析了影响汉代丧礼发展的诸种因素,并对汉代丧礼中的以礼入法现象进行了剖析。在丧服制度方面,叙述了汉代丧服服饰和丧服服叙的发展变化,考察了汉代丧礼的用杖情况,并对戴德的丧服变除观和石渠阁会议中所反映的丧服观点作了系统论述。在两汉丧期与葬期问题上,探讨了三年丧的渊源,辨析了三年丧的诸种说法,考察了汉代社会各阶层人员的服丧期限,并对汉文帝短丧问题以及汉人的葬期和葬日问题作了详细探究。在居丧礼制方面,概述了汉代居丧制度的发展概况,并从饮食、居处、容体、哭泣、言语、衣服等六个方面对汉人的居丧礼仪进行了考察。另外,还对服役者或戍边吏卒的居丧概况以及对大臣的夺情起复现象进行了分析。因为丧礼体现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家族与社会的复杂关系,所以,为了从更深层次上揭示汉代丧礼所反映的社会本质,该文还专门探讨了弟子为师服、故吏为旧君服、为人后者为所后者及本亲服,以及为母服丧的诸种情况。
汉代乐舞研究 杜鹃   吉林大学 2006年博士 说书解文   个案 音乐 博士论文 该文主要研究汉代乐舞及管理机构,试图恢复汉代国家祭祀礼仪用乐、宫廷用乐和民间乐舞体系,说明汉代乐舞的社会功能。通过对乐舞的恢复,透视国家祭祀、礼仪制度,乐舞管理机构的演变和职能划分。通过研究汉代乐舞性质,分析汉代社会乐人、舞人的身份和社会地位。综合说明汉代社会审美观念和礼乐思想。该文依据传世文献的记载和画像石,尽量恢复国家用乐制度和乐舞原貌。
秩序空间中的仪式性乐班 吴凡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6年博士 宗教节庆   个案 音乐 博士论文 山西阳高县北部三镇庙宇及庙会,在90年代之后依旧艰难的村民生活中,于情理之中迅速复兴。在村民的需求之中,在民间信仰的扩布之中、在村民的意识及行为之中,它们于涅磐之后的再生是有选择性的、多功能性的,并具有自身恢复与适应调整能力。这一现象使停止或处于暗流状态的民间乐班复又大张旗鼓地出现于该场合之中。 阴阳与鼓匠,是当地对于各自以笙管与唢呐为主奏乐器的仪式性民间音乐班社的不同指称。原本具有不同民族特征的乐器,笙管与唢呐,在曾经是多民族交相融合的区域之中相遇,同时被村民接受与使用。而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在唢呐原有调性基础上作出修改,将域外乐器纳入中原音乐体系之中。即使经过了数百年的变迁,而今亦能在其留存的痕迹中清楚地发现。 社会身份首先是普通村民的阴阳与鼓匠,同时因为乐器演奏、吟诵经文等相关技艺而成为与普通村民相异的仪式执行人。阴阳与鼓匠乐班并非纯粹性的音乐组织,而是活跃在当地庙会及丧葬礼仪中的仪式性班社。作为象征文化,他们链接着村落中的群体仪式与家族仪式。
珠子的力量 埃里克   中央美术学院 2006年硕士 仪式功用研究   理论 非音乐 硕士论文 该文通过描述珠子在非洲文化中的重要作用,讲述非洲不同民族的人民在成长过程当中,经历到的多次仪式。珠子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帮助人们记录成长的过程,传达私密的信息。在一生中人们可以通过佩戴、积累和保存不同阶段、不同样式的珠子饰品,充分体现了非洲人民对生命、对美、对情感、对生活的追求。 作者将在家乡时学到的祖辈传下来的珠子知识与我当前受到的设计教育结合起来的一点思考。通过文章的梳理使我对非洲文化的意义与价值有了更深切的认识。同时也感受到“珠子”在民俗典礼中的意义和宗教仪式上的力量。 在文中有些东西暴露出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的文化问题,在设计艺术审美方面它也提示我们要用新的视角来看、来听,并且要学会耐心地去看、去听。该文从非洲珠子文化展开,结合了现代珠子的贸易到对珠子的设计与制造为文脉。
周代婚礼研究 郭艳娜   陕西师范大学 2006年硕士 人生仪礼—结婚   个案 非音乐 硕士论文 婚姻是家庭的基础,又是人生的大事,对于婚姻问题的探讨,一直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是一个经久不衰的研究课题。但在研究这一问题时,学者们主要侧重于对婚姻制度和婚姻习俗的研究,缺乏对婚礼仪式的深入分析。仪式是社会文化的载体,包含了丰富的关于时代社会生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对仪式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并了解家族成员间角色的转化、认定,以及社会关系的调节、重整。该文通过分析周代婚礼的本来面目、仪式中的文化含义和社会功能,揭示周代婚姻习俗的发展状况及其婚姻文化、社会风尚。
无声的北方  王坚   华中师范大学 2006年硕士 说文解书   理论 非音乐 硕士论文 儒学自诞生时,就有干预现实的强烈冲动。而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与权力正式结盟,进入“经学时代”。在儒学、儒生、权力三者互动结构中,产生了“经学时代”的最大矛盾,即儒学服务于专制王朝系统与怎样服务的策略之间的张力。简言之,即“治统”与“道统”的矛盾。 在明代,由于理学过于心性化及原有的权利义务关系被国家玩弄于鼓掌之间,“治统”与“道统”的矛盾、“礼”与“理”危机激化,儒生共同体分裂,最终导致社会秩序全面崩溃。 在明清之际的儒学大变革中,在社会秩序首先崩溃的北方,孙奇逢以北学致用传统与阳明学为知识背景,以“直指孔子”与“躬行实践”并举,“礼”“理”合一,会通程朱陆王于寻行“孔子之道”,在整个儒学视野内,创造出一套兼容并包程朱陆王及汉唐儒学、最终落实于对“礼”的扬弃性实践的实践性“新理学”。这种新理学打通“礼”与“理”,融学术与做事为一炉,迅速波及北方及整个思想界,以其开放性、深刻性、全局性回答了由于程朱陆王之争而导致理学极度心性化而带来的种种问题,解决了明清之际儒学变革的深层问题,缓解了“礼”与“理”极度紧张带来的危机,为清代学术发展开辟道路。
文革样板戏现象中的记忆、叙事与权力 王惠民   西北师范大学 2006年硕士 民俗研究   理论 非音乐 硕士论文 该文是对样板戏现象这样一个特定文化现象的社会学分析尝试,并建构了一个比较独特的解释模式。这一研究始终围绕着“作为一种文艺形式的样板戏如何嵌入文革的社会政治结构之中”这一主题展开。其社会学基点在于样板戏现象中包含着某些重要的社会记忆因素。由此,该文从叙事、剧场和仪式、权力等几个方面做了比较细致地分析和论述,并最后得出了相关结论。在某种意义上,该文不仅仅着眼于对样板戏现象的具体研究及其结论,而且还包含着对文艺与政治之间关系问题的一般性社会学思考。
唐前封禅文献研究 侯艳   郑州大学 2006年硕士 礼仪研究   个案 非音乐 博士论文 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封禅”是极具特色的文化现象之一,其意义和影响是深远的。这种由帝王在泰山举行的祭祀天地的仪式包括了宗教、政治、经济、军事、文学等多方面的内涵,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文化信息。而且,历史上随着封禅而产生了丰富的相关文献,包括在封禅仪式中使用的刻石文、玉牒书以及一些奏请或反对封禅的章表疏议之类。《文选》“符命”类就收录了三篇相关封禅文献,包括司马相如的《封禅文》。随着时代的变迁,后人只能通过相关文献来了解古代封禅制度,而封禅制度同时也是封禅文献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总之,封禅文献研究与封禅制度研究是互为表里的。 前辈多是从其政治历史地位来认识封禅问题的,该文收集整理了唐以前的封禅文献,拟以文献研究为基础来考察封禅与封禅文。力求突破前人仅把封禅作为政治历史问题来看待的片面性局限,在文化背景中展示封禅文这类特殊文体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唐代农村家庭礼俗探微 崔名芳   曲阜师范大学 2006年硕士 民俗研究   个案 非音乐 硕士论文 有着近三百年历史的唐朝,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上,是极其辉煌灿烂的一段时期。宋代大史学家司马光称颂唐代历史说:“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封建社会在政治、法律、军事、教育、伦理等制度方面,显示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对于这些方面,前人的研究也比较充分。而对于礼制礼俗的研究,是在社会科学中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一个热门课题。 唐代社会的开放风气,宽刑务简的统治政策,浸染着唐代各阶层的人情风貌,使得几千年来劳动人民传承的底层文化——礼俗在唐代别具时代特色。底层文化一直以来是当今人类文化学家研究的热门课题,中古史上辉煌灿烂的唐朝社会底层文化更是近年来学者们探求的目标。该文拟借助时贤们的专著与论文,对唐代农村家庭礼俗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研究。 唐代农村家庭礼俗是当时农村家庭日常生产生活习惯在地域群体头脑意识中不自觉的精神和行为反映。唐代农村家庭礼俗既是一种文化传承现象,又具有时代性。综合人类社会群体的生存延续规律及唐代、农村家庭、礼俗三位一体的研究视角。
唐代冥婚研究 邓星亮   四川大学 2006年硕士 人生仪礼—结婚   个案 非音乐 硕士论文 冥婚是一�N特殊的婚姻形式。它�v史悠久,�v代俱有��d,而以唐代�樯酢� 本�文����部分�μ拼�冥婚�M行了研究。第一部分�樘拼�冥婚研究。首先,在前言中勾勒出中���纳檀�至�F代的�v代冥婚�F象,��D使中��冥婚�俗�l展��w的�索得以清晰。接著,梳理了唐以前的冥婚�俗,�内せ榈亩��x、冥婚的形成和唐以前的冥婚�F象三��方面,分析了唐代冥婚的前承���}。最後,全面分析唐代冥婚,�奶拼�社��中的冥婚�F象(包括�m廷冥婚和民�g冥婚)、文�W作品中所�的唐代冥婚�F象,以及唐人�Υ�冥婚的�B度著手,�L�分析唐代冥婚�L俗�L行的社��原因,重�F唐代冥婚的操�k�x式,�M而�w�{出唐代冥婚的特�c。
丧葬礼俗的文化意蕴及文学功能 彭兰红   兰州大学 2006年硕士 人生仪礼—丧葬   理论 非音乐 硕士论文 丧葬礼俗是民俗的一部分,也是传统思想的一部分,是活在人们心中的制度与仪式。我国的丧葬礼俗是在社会物质、思想发展的前提下形成的。完整的丧葬仪式里囊括了儒、释、道、阴阳、风水等各种思想,是原始观念与各种后来出现的思想的融合。这些仪式逐渐沉淀,与传统文化相互渗透影响,形成了我国独特的丧葬心理和丧葬文化。这种独特的丧葬心理和丧葬文化展现在文学作品中,一方面体现了它在作品中的文学作用,另一方面反映了它对作家思想和创作的影响。该文特从现当代文学作品中丧葬礼俗的描写展开分析,讨论了丧葬礼俗的礼、孝、生死观、灵魂观和阴间世界的起源,分析了这些丧葬礼俗描写在作品中对人物塑造、情节铺进、气氛营造等方面的文学作用,总结了作家对传统思想的吸收、再现与反思。这也体现出文学作品可以展现民俗的社会功能。 丧葬礼俗作为一种民俗,由于它的稳定性和对社会人的约束性,肯定将长期存在。这也是传统习俗和传统意识得以沿袭的原因,同时这些习俗的沿袭对社会的稳定也有一定作用。
社会表演:内乡县宛梆戏的生产和消费 王琪   中央民族大学 2006年硕士 戏剧、仪式关系研究   个案 非音乐 硕士论文 该文是关于传统地方戏剧——宛梆的个案调查。宛梆是流传在豫西南地区的一个古老剧种,据今已有三百年的历史。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宛梆发展出了完整的艺术形式,成为当地百姓喜闻乐见的地方剧种,并成功申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目前很多传统地方戏剧凋敝甚至灭绝的状况相比,宛梆的市场表现好得令人吃惊。但这种繁荣的表象就一定意味着它命运的无忧吗?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表演形式,宛梆在百姓的生活中到底有没有娱乐之外的意义?或者说它在当地百姓生活的文化网络中占据着什么样的地位?这种意义是历史记忆的延伸还是传统的发明?该文试图通过对宛梆发展历史的回顾和当下演出场合的具体分析来回答这些问题。 
上古宾礼研究 舒蓉   青岛大学 2006年硕士 仪礼研究   理论 非音乐 硕士论文 古礼分类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礼有冠、昏、丧、祭、朝、聘、射、乡八类;一种认为礼有吉、凶、军、宾、嘉五类,该文以后一种即“五礼说”为是。宾礼作为五礼之一,是上古时代重要的政治制度和礼仪制度,与国家政治统治密切相关。当然,任何制度的形成都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宾礼亦是如此,其中从属于宾礼的若干现象萌芽于原始社会时期,到周代之后才逐步典章化、制度化,形成一个完整的宾礼体系。根据先秦典籍、出土文物、文献等资料分析,上古时代宾礼存在的具体形态主要有朝聘、会盟、巡狩等等。由宾礼这些具体形态,我们可以窥探上古宾礼的发展历程及由此体现的礼乐文化。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宾礼不仅仅是一种历史现象、政治制度和礼仪制度,它同时也是上古社会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并且其他一些文化现象也往往贯穿其中,如行人辞令、宴享用乐、赋诗言志、礼仪用玉等等,与具体的礼仪程序融为一体,其宗旨是与上古时代统治阶级的思想意向和重视宗法伦理的社会风尚完全一致的,体现了上古思想文化重视人伦实践和政治功利作用的特征,一方面是对上古礼乐文化的认同,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丰富灿烂的上古礼乐文化。
碰撞与交融 李元旭   安徽大学 2006年硕士 说文解书   理论 非音乐 硕士论文 被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称之为世界历史的“轴心时代”,正相当于中国历史的春秋战国时期,这也是中国文化史上曾经的最辉煌的时期。当时特有的社会经济状况导致了学术繁荣、百家争鸣的局面。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和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作为当时影响最为深广的两家学派,声势浩大,从者众多,被并称为“显学”。 儒墨两家却又是针锋相对的,在当时许多重要的社会问题上,它们都存在着明显的分歧:儒家一方面承认“天命”,强调“知天命”、“畏天命”,另一方面却几乎不言鬼神,墨家则否定“天命”,反对命定论,同时又倡导尊“天志”、“明乎鬼神”;儒家主张弘扬礼乐制度,把礼乐视为治国安邦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墨家则视儒家坚持的礼节仪式为繁琐多余,认为沉迷于声乐只能荒废政治,影响生产;儒家认为亲人亡故应该厚葬久丧,这是行“仁”为“礼”的基本要求,墨家则要求节用节葬,反对铺张浪费;儒家重义轻利,反对唯利是图,墨家则义利并举,凡事落脚于“利”;儒家讲“亲亲有术、尊贤有等”的“仁爱”,墨家则讲广播天下、一视同仁的“兼爱”。
满族萨满舞蹈的特点研究 王晓楠   中央民族大学 2006年硕士 宗教节庆 萨满教 个案 非音乐 硕士论文 该文以满族萨满教祭祀仪式中的舞蹈为研究对象,在对大量历史文献和前人研究成果梳理、总结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田野调查资料,对满族萨满舞蹈的发生、发展及存在规律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探索与研究。通过对萨满舞蹈的源流追溯、形态分析以及与蒙古族“博”舞特点的比较,归纳出满族萨满舞蹈的特点,并解读其文化成因。 该文共分引言、四个章节、结语三部分。作者在引言中概述了该文的研究目的、意义、研究资料与方法,介绍了一些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
论《钟形罩》的女性成长主题 孙晓苏   南京师范大学 2006年硕士 人生仪礼—成年礼   理论 非音乐 硕士论文 “成长仪式”的定义来源于人类学,它是指是在青少年期过渡到成年期这一段时间内,他们要获得成人社会的接纳,被承认为成人社会一分子前所经过的一项仪式。这项仪式会有对身体的折磨,如切割身体的某一部分,或经受孤独的考验,或接受族群的秘密信仰。在文学作品(如神话和童话作品)中都有相似的成人礼情节。童话作品(如《灰姑娘》和《白雪公主》)等故事中描述了女性的出生、死亡和重生的仪式,以及她们从少女过渡到女人的转变过程。这些内容都是西尔维亚·普拉斯在其自传小说《钟形罩》中成长主题的重要内容。该文借助童话学理论和结构主义的原型理论,对小说中女主人公和主要人物及其成长经历进行分析;探讨小说中人物和童话作品中女性角色的关系,找出女主人公及其成长经验的原型。探讨小说中“死亡”和“重生”的意象与成长仪式的隐喻关系。分析小说中女性在青春期心理转变和随之产生的心理困境;探讨特定的文化氛围,社会价值观与女性寻求自我价值的关系,从而获得女性成长的文化意义。
鲁南农村基督教信仰考察研究 白庆侠   中央民族大学 2006年硕士 宗教节庆 基督教 个案 非音乐 硕士论文 该文以鲁南白庄村为个案,用民俗学的视角,对当下鲁南农村信仰现状进行了考察。在田野调查中,考虑到“我”这个“自己人”的身份和当地农村知识水平的限制,放弃问卷的方法,主要采取参与观察、深入访谈的形式。该文的调查写作,意在提供基督教在当下农村发展现状的一个个案,并揭示基督教在农村的本土化状态;展现基督教在农村土壤上如何与民俗生活同存并立,在碰撞中互动,在互动中交流;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出农村基督教发展壮大的根源及其发展趋势,给农村基层工作打开一扇了解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窗子。 绪论部分交待了该文的选题缘由及意义,仅就把基督教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来论述的论文和专著,进行了检索和梳理,并把该文的写作限定在民俗宗教的研究范围内。
汉赋与汉代国家宗教研究 王振军   南京师范大学 2006年硕士 说文解书   理论 非音乐 硕士论文 宗教与文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汉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宗教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家宗教作为政治性的宗教对汉赋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赋家主动地对帝王政治和宗教礼乐制度进行歌颂和礼赞,尤其是国家宗教中的郊祀、明堂、封禅等礼制更是成为赋家颂赞的主要对象。因此,研究汉代国家宗教对汉赋和赋家的渗透和影响,就成为本篇论文的主要内容。 该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是追溯汉赋颂礼的渊源和现实原因,探讨汉代赋家颂赞郊祀礼的内涵,探究汉代郊祀礼的演变及其对汉赋创作的影响,并重点论述汉代郊祀赋的代表作——扬雄的《甘泉赋》的文学价值和宗教政治内涵;第二章先追溯明堂制度的渊源,继而阐述汉赋礼颂明堂制度的蕴涵以及汉代明堂和辟雍的异同;第三章主要是对汉代赋家颂扬封禅的情结加以剖析,探讨蕴涵在赋家心中的政治理想和宗教情结;第四章主要结合汉代太一神地位的发展,考察汉赋中“太一”的多重身份及其产生原因;第五章主要考察汉赋与汉代国家宗教在意识形态领域所起到的具体功用以及二者的相互影响。
《仪礼》伦理思想研究 李文娟   中央民族大学 2006年硕士 说文解书    理论 非音乐 硕士论文 该文通过《仪礼》的礼节仪式来研究《仪礼》的伦理思想,是对社会史和思想史相结合研究思想史方法的具体应用;同时也是对思想史研究范围和研究史料上的扩展。《仪礼》以冠礼为起始,以昏礼为根本,以丧祭礼为重,以朝聘礼为尊贵,以射乡礼为和谐,这是诸礼之中的大纲。此大纲是对礼乐文化纲领性的叙述,该文就是依据它对《仪礼》的伦理思想进行的研究。
还盘王愿”祭祀仪式中的舞蹈形态研究 白雪静   中央民族大学 2006年硕士 祭祀仪式   个案 非音乐 硕士论文 “还盘王愿”是盘瑶与蓝靛瑶人民为缅怀始祖盘王的功德、祈求盘王的保佑而举行的隆重祭祀活动,是瑶族祭祀始祖盘王的古老宗教仪式。“还盘王愿”这一仪式历史悠久、流行地域广泛、内涵丰富,是瑶族历史文化的一个典型缩影。“盘王舞”是“还盘王愿”祭祀仪式当中所有舞蹈的总称,它同喃词、咒语、手决、对歌、剪纸、木雕、瑶锦等其他形式共同构成了“还盘王愿”这一瑶族文化积淀厚重的历史画卷。 该文采用了田野调查、文献分析、形态描述、文化阐释等方法,以贺县黄洞瑶族自治乡“还盘王愿”祭祀仪式中的“盘王舞”为研究主体,把“盘王舞”作为“还盘王愿”祭祀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研究,试图将“盘王舞”的舞蹈表现形式、风格特征、形态特色及其他重要的舞蹈要素融入瑶族历史的、文化的大背景下展开深入地、多维地分析、研究,以找寻其作为祭祀仪式中舞蹈的功能和特点以及它所蕴含的更为深层的文化含义。 该文分“前言”、“四个章节”和“结语”三个部分。
明代宫廷音乐 吕雅莉   中央音乐学院 2006年硕士 礼仪研究   个案 音乐 硕士论文 明代宫廷音乐作为中国古代音乐发展史的一部分,目前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且没有关于这一论题的专门文章和著述。该文将以正史为线索,重点就明代宫廷音乐的祭祀乐、朝贺乐和宴飨乐部分做较为细致的梳理和研究。该文所述明代宫廷音乐主要是指明代宫廷在各种典礼活动中使用的音乐,且侧重于礼仪音乐部分。
民俗视野中的宛梆艺术 郭红雅   河南大学 2006年硕士 戏剧、仪式关系研究   个案 非音乐 硕士论文 宛梆是南阳地区的一个稀有地方剧种,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在宛梆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包括信仰、仪式、禁忌、传承等内容的传统习俗,从行为、语言、心理等各个层面做出规范,维持着艺术团体的生存发展。宛梆作为民众的艺术,与群众的民俗生活关系密切,在剧目内容上它广泛容纳民俗风情,以吸引民众;在演出活动上又与民众的民俗活动相结合,在服务群众的同时也为自己找到生存的土壤。该文透过民俗视角,探讨宛梆传统习俗、宛梆内容上与民俗的糅合和演出形式上与民俗的结合对于剧种发展的积极作用。
六朝鼓吹乐及其与五礼制度的关系研究 刘斌   河南大学 2006年硕士 仪式关系研究   个案 非音乐 硕士论文 自汉初得名的“鼓吹”在经历两汉的发展后,成为六朝时期重要的音乐种类,其称谓趋于统一,其用乐形式趋于固定,且出现了国家机构“鼓吹署”对其进行专门的管理。出现这些情况的重要原因是“鼓吹乐”同“五礼”的结合。“五礼”源出《周礼》,但“五礼”制度化的时代却应是在六朝时期,且此时构建的五礼制度框架被其后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五礼制度对鼓吹乐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制度依托力,是鼓吹乐成熟的核心因素之一。它不仅对鼓吹的面貌、风格、演奏模式等方面进行着规定,而且为鼓吹乐的传承提供了重要的载体,使得鼓吹乐在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被保留至今。鼓吹作为一个乐种,也对五礼制度产生了强大的反作用力,从五礼的制度化到五礼框架的确立都时时处处体现着鼓吹的影响,可以说鼓吹是五礼制度化、现实化的重要引导力。 总而言之,鼓吹在社会礼仪中的实际应用为六朝时期五礼的制度化坚定了社会基础,成为魏晋之际国家礼制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同时五礼的制度化也对鼓吹乐的音乐面貌、用乐模式等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两者正是在这样彼此影响、彼此规定中共同走向成熟和定型的。
近代桂东南礼俗经济研究 陈礼军   广西师范大学 2006年硕士 民俗研究   个案 非音乐 硕士论文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又有“礼治社会”之谓。“礼”对中国社会的意义非其他国家可比。礼俗是民间重要的习俗,具有很多固定的意义和仪式。礼俗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远超出仪式或象征的意义。礼俗活动中包含的资源流动、消费内容、对社会关系的组织影响着中国社会的生产、消费及生产关系。这种影响贯穿中国社会各个阶段。这种影响既是一种文化,又是一种很实在的经济活动。因此,礼俗活动成为理解中国社会经济必须考虑的因素。同样,对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了解,也需要清楚礼俗活动的影响。
回到原点再出发 徐香   东北师范大学 2006年硕士 戏剧、仪式关系研究   理论 非音乐 硕士论文 对于西方荒诞派戏剧的研究,“反戏剧”说似乎已成定论,不论是戏剧家个人的标榜,还是在评论文章中,“反戏剧”一词屡见不鲜,而且在“反戏剧”一词的随后往往解释道:即反“传统戏剧”。很少有人对这种称谓提出异议,“反戏剧”等同于反“传统戏剧”似乎已不容置疑。这一现象说明了在戏剧领域里,人们一直将自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以来确立的传统戏剧理论作为潜在的、规定戏剧创作和衡量戏剧作品的唯一标准。 然而,反“传统戏剧”就是反“戏剧”吗?带着这样的疑问,该文力图从戏剧的起源入手,从戏剧产生的原初状态中探究戏剧究竟是什么和如何存在的问题。
《通典·礼典·吉礼》研究 张影   东北师范大学 2006年硕士 说文解书   理论 非音乐 硕士论文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典章巨著——《通典》用一百卷的篇幅记述了上古至唐天宝末年的礼制沿革。按历代沿革对我国古代的礼仪进行记述,对研究我国古代礼仪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其中的吉礼部分,吉礼是我国古代五种礼仪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吉礼即祭祀之礼。古人谓祭祀求吉祥,故称吉礼。《左传·成公十三年》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可见吉礼在古代人们生活中占据着何等重要的地位。 《通典》中这浩繁的一百卷“礼典”为我们研究古代礼仪、宗教、文化教育、历史政治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很多人由于学术研究的需要对其引用,但从文献角度对其研究的至今还未见到。论文试图从文献的角度对《通典·礼典·吉礼》部分及引书情况加以考察。
先秦诗歌中的祭礼 衣淑艳   东北师范大学 2006年硕士 祭祀仪式   个案 非音乐 硕士论文 祭祀,作为一种宗教现象,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先秦时期,祭祀对于文学的影响主要反映在祭祀诗歌上,这在《诗经》和《楚辞》都有明显反映。该文通过对两者中祭祀诗歌的比较,得出二者在祭礼方面的异同,并进而分析出造成二者不同特点的深层次原因。 第一部分:简单地对原始宗教的发展历程进行勾勒。通过对祭祀的演变过程的分析,简要介绍《诗经》、《九歌》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 第二部分:以现实功利的《诗经》为研究对象,主要就其中具体的祭祀篇章的界定、祭祀对象、祭品、祭祀过程、祭祀中的“尸”、祭祀诗的特点等方面来重点分析其反映出的祭祀礼仪诸方面的内容。 第三部分:分析浪漫的《九歌》。主要从其祭祀诗的性质界定、祭祀对象的辨析、祭祀对象的特点、祭祀过程及祭祀特点等角度详细分析其反映出的祭礼。 第四部分:《诗经》祭祀诗与《九歌》之比较。通过比较,找出二者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并进一步从周部族与楚部族发展轨迹入手,从文化的差异上分析造成其不同的原因。 总之,祭礼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载体,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直观反映。
渗透于《诗经》中的原始宗教意识  魏昕   东北师范大学 2006年硕士 说书解文   个案 非音乐 硕士论文 该文以人类学中原始文化以及原始思维的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民俗学的研究成果,从文化学的角度入手,对《诗经》作品中渗透的原始宗教意识进行探究,试图找出其中某些特殊文化现象的历史源头。 《诗经》是我国最早结集的一部诗歌总集。由于产生年代极为久远,其中相当一部分作品反映出了当时人们头脑中存在的一些复杂而神秘的观念,这些观念正是处于特定宗教文化背景下的原始宗教意识的残存。原始宗教的产生是基于原始初民混沌的思维方式,“在原始人的思维的集体表象中,客体、存在物、现象能够以我们不可思议的方式同时是它们自身,又是其他什么东西,它们也差不多同样以不可思议的方式发出和接受那些在它们之外被感觉的,继续留在它们里面的神秘力量、能力、性质、作用。”①这种思维方式体现了物我不分、万物有灵的特点。《诗经》中常以天、山等自然物作为神灵或万物之主宰,正是把它们主体化的表现。原始人这种特有的思维方式产生了特有的图腾观念。对于处于图腾社会的原始人来说,任何动物、任何植物、以及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他们的图腾。
福建马仙信仰与地域文化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2006年硕士 宗教节庆   个案 非音乐 硕士论文 该文主要以福建民间信仰的神灵——马仙为研究对象,结合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法,不仅研究这一信仰的起源、发展及传播的历程,更对福建闽东柘荣该信仰进行一定时间的考察,通过对其仪式的过程、组织形式、组织者等的了解,力图揭示马仙信仰在地方社区中的功能及其在地方社会的影响,进而探寻马仙信仰与当地民众的宇宙观的联系。最后,对当地区域文化形成方式的解读是该文的归宿所在。 该文的主体分为:神的塑造、仪式的展演、境的组织三大部分。神的塑造讲马仙的起源、发展与传播。仪式的展演介绍以福建柘荣马仙庙为个案的仪式对马仙信仰的表达及其文化内涵。境的组织探讨了马仙信仰在当地社会中的影响,以及马仙信仰在当地社会这一场域中与宗族等组织的关系。 文章最后部分总结了对上文马仙信仰仪式的解读,认为民间信仰及其仪式是地方村民以自己的话语对自己的宇宙观、生活观念的描述与展演,这一描述的历史动态变化过程就是地方文化形成的过程。
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 刘丽斯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6年硕士 仪式关系研究   个案 音乐 硕士论文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礼让店乡屈家营村的传统笙管乐社,从1986年被发现至今的二十年里,它发生了巨大变迁的过程。这个乐社的变迁在全国成千上万的乐社中具有典型性和特殊性。 一个农民自发进京请求音乐学界鉴定他本村流传几百年传统乐社鉴定的举动,引发一场了对一个古老乐种——“冀白音乐会”的研究。二十年的研究成果可谓是硕果累累,已经从历时性和共时性的角度对音乐会的生态环境、信仰崇拜、仪式音乐传统等方面做了系统的研究。而且它在国内外各界也引起了轰动和强烈的反响。它是一个处在新旧文化共存时期,正在发生变迁的古老乐社。这个普通的乡村传统乐社,走了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一个乡村乐社走进了北京、它经历的是学者研究、新闻媒体报道、无数次演出、各界对它扶持,以及其新一代成员作为智化寺的职业乐手来延续寺庙的音乐传统。在这些内外因素的影响下,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论文的写作建立在作者数次到屈家营住居调查采访和多次到智化寺采访屈家营的乐手基础之上。通过前人的研究成果及对具体现状的考察,客观的描述乐社二十年的发展状况,补充前人成果中还不完善的问题。
南北高洛宝卷研究  王延泓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6年硕士 说书解文   个案 音乐 硕士论文 宝卷是说唱文学的一种,由唐代的变文与宋代和尚的“说经”演变而成。20世纪20年代文学界把它作为一种民间俗文学进行研究,音乐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将它作为一种仪式音乐米研究。早先学者的研究多倾向于宝卷文本的分析和谱例的分析,对它所揭示的深层的社会文化内涵以及在仪式中的功能及其音乐形态的分析相对较少。宝卷在不同地域中的音乐表现形式和功能不一样,对不同地区的宝卷音乐来做分析比较,也是宝卷研究中一项必要的工作。 李世瑜、郑振铎和车锡伦三位学者都曾给宝卷下过定义,虽然他们对宝卷来源的看法有所不同,但是对它内容和功能的看法却是不谋而合的,即宝卷是一种同宗教和民间信仰活动相结合的说唱文学形式。
河北徐水县迁民庄南乐会研究 谢穗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6年硕士 民俗研究   个案 音乐 硕士论文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县迁民庄南乐会是分布于冀中地区的鼓吹乐种中一个普通的民间音乐组织,但在20世纪五十年代,由于特殊的历史和社会原因,这个默默无闻的民间乐社,被主管文化的京城官员冠以了带有那个时期鲜明特征的响亮名称“跃进吹歌会”,一夜之间成了全国妇孺皆知、影响广泛的民间班社。由传统乐器演奏的《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几乎成为这家乐社的代表曲目,也成为一个民间音乐组织告别过去、步入新境的标帜,乃至成为那个时代民间音乐发展方向的风向标。在“破四旧、立四新”的社会环境下,那些为民间宗教仪式服务的乐社几乎皆处于岌岌可危之中,而迁民庄南乐会却充分发挥了民间组织适应社会变迁的灵活机制,改曲目、换身份、易名号,使自己能够在特殊的年代中不但得以存活,而且繁荣昌盛。表面上看,“跃进”一词的时代性,几乎把它永远定格在一段不光彩的历史中,然而,这一民间音乐组织却利用了自己在特殊时代建立起来(或者说由天而降)的声誉,继续风风火火,一呼百应,在一个地方的文化生态圈中依然牢固地保持着自己的首要地位,50年不动摇。 这就是该文关注的焦点。这是一个令人不可思议、发人深省、十分难得的事例,强烈地吸引着民族音乐学的研究视线。
灌溪镇丧葬仪式音乐及其乐班的调查与研究 曾娜妮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6年硕士 人生仪礼—丧葬   个案 音乐 硕士论文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分布于湖南省常德市灌溪镇中的民间乐班。这是一种在民间丧葬仪式中从事音乐活动、以血缘、地缘关系为基础的民间社会组织。该文是以该地区的民间丧葬仪式音乐及其乐社为考察重点、围绕其进行定向的微型实地考察报告,并引发相关理论的阐述。论文由常德灌溪镇民间丧葬仪式音乐本体分析、仪式记录以及由此引发的丈化人类学追问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根据田野调查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对乐班的乐队编制、演奏行为、乐器定调分类叙述,着力于在丧俗中使用率最高的曲目,进行音乐本体的具体分析,如曲式结构、曲调来源、旋法规律等。 第二部分,根据民族音乐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对该地区的民间丧仪以及音乐进行必要的学理界定。选择一个典型乐班在民间丧仪中的具体活动,记录其仪式程序,并采用人类学“双窗口”的书写模式和“局内人、局外人”的研究视角,进行对照互映。 第三部分,对丧仪乐班的现状进行学理追问,以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对其进行深度描述,阐释这一组织在该地区的社会习俗中发挥的社会功能,以及民间音乐在社区凝聚力和作为一个地方的文化身份认同标志方面具有的特殊意义。
鲁西南鄄城县王家乐班的民族音乐学追踪 李卫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6年硕士 民俗研究   个案 音乐 硕士论文 鲁西南鼓吹乐作为一种具有浓郁地方风格的鼓吹乐形式,以其实力雄厚、曲目丰富、技艺高超、风格独特的艺术魅力闻名遐尔,在山东鼓吹乐以及全国各鼓吹乐形式中独树一帜,鲁西南地区也获得了“唢呐之乡”的美誉。对于鲁西南鼓吹乐的研究从上个世纪中叶至现在为止,已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研究从起步到发展、从片面到全面的每一个环节无不凝聚着几代人为之奉献的心血。时至今日,时代在前进,学术在发展,回顾历史,却发现研究有着其不可避免的阶段性特征。 该文遵循民族音乐学的学科理念,以一个民间乐班为视角,将鲁西南鼓吹乐置于礼俗的土壤之中,使其社会、实用功能还原;置于文化的背景之中,综合考察、审视,试图更深入、全面地把握鼓吹乐的实质。 该文的研究对象——王家鼓吹乐班,是一个生活在鄄城县的乐人群体。由他们演奏的音乐无不渗透着乡土的风情、闪耀着生活的光彩、折射出文化的痕迹。因此,对乐班生活、礼俗等文化背景的研究将是揭示音乐实质的有效途径。 
道教与基督教仪式音乐历史发展差异论 程荔   南京师范大学 2006年硕士 宗教节庆 道教、基督教 理论 音乐 硕士论文 道教仪式音乐与基督教仪式音乐不仅体现了它们各自独特的宗教特性,还体现出东西方音乐文化传统和思维的不同特点。对两者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在音乐学及宗教学研究领域均具有重要的开拓意义。该文选择整体比较中的历史发展这一环节进行比较研究,一是因为宗教音乐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是,它是一种历史延续性极强的音乐现象,故对其作历时性比较往往可作为整体比较研究的一个首要环节;二是整体比较将会涉及到丰富的内容,由于篇幅所限,所以只有侧重某一环节才能有所突破。虽然两教音乐历史现象有同有异,有共性也有个性,这些内容一般来说都将纳入到该文论述的视野。但由于其间的差异比较明显,而差异较更容易见出不同民族宗教音乐及其文化背景的自身价值观,使我们更能加深理解中西音乐为何在形态风格和观念上会有那么不同的面貌和神韵。因而,该文在作异同比较的同时,更将差异的比较和认识作为重点。通过对“异”的认识和分析,可以使我们对两教音乐的本质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还可以使我们加深理解东西方音乐文化传统与思维的不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