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间:2010年11月16日(星期二),13:30—15:00
地 点:上海音乐学院教学中楼605
主讲人:吴荣顺教授
主持人:萧 梅教授
综述人:李 娟
2010年11月15、16日,应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的邀请,台北艺术大学音乐学研究所所长吴荣顺教授为在校师生们带来了两场精彩的讲座。第一场讲座题为《音乐即兴是一种艺术?一场游戏?或是一个社会事实?以台湾原住民音乐为对象》,第二场讲座题为《声音人类学的理论和实践》,本文即第二场讲座之综述。
讲座前,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萧梅教授介绍了吴荣顺教授的研究情况及讲座的基本内容。几十年来, 吴荣顺 教授一直执着于台湾原住民音乐以及台湾传统音乐方面的研究,并做了非常扎实的工作。这场有关“声音人类学”的讲座即基于他个人深厚的体验,从而来探讨一个民族、一群人(包括个人)如何用声音进行他的文化实践,这不仅是一种新的研究思路,也是音乐学研究需要围绕的一个中心。通过这两场讲座,我们能够身临其境,感受 吴 教授深入的研究和丰厚的学养。
一、提出“声音人类学”之因
吴荣顺 教授从自己为什么提出“声音人类学”的话题谈起。他在法国学习多年,而且近期也在网上搜索了很多资料,都没有发现有人开设The Anthropology of Voice这门课程,所以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在追求标新立异?如果不是,他应该如何谨慎地面对这个学门。
吴教授说,通常对于声音的处理,我们一般有两种,一是歌乐,一是器乐。从西洋音乐史、民族音乐学等学科来看,对于乐器本身或者乐器的语法都有很深的了解以及分类。然而在他参与了法国人类学博物馆的一个专辑《The Viove of The World》的出版之后,回过头思考,这个专辑中一本小册子的一句话:“西方在乐器的分类学上,不管是H-S分类法,还是法国人类学家Schaeffner的二分法(法国人类学博物馆的乐器按照此分类体系陈列),以及之后各民族很多的分类法,基本都已经建构完成”。但是反观人的声音,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一个很完整的分类系统。虽然在西方,将人声的分类系统分为Soprano(女高音)、Contraltos(女中音)、Alto(女低音)、Tenor(男高音)、Baritone(男中音)、Bass(男低音)等,但是这种方式适用离开西方音乐的人声分类吗?比如,在国内很多的“民族(原生态)唱腔”,不管男生还是女生声音都很高亢,难道他们通通叫做Soprano或Tenor吗?这似乎是没有办法的,所以这就引发了他重新面对声音问题的思考。
从另一方面,吴教授强调当一个人唱出某种音之前,不管他演唱的对象是谁,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潜意识,他的观念其实已经形成,然后通过声音的发声器官和过程(我们称作为行为),最后才形成我们所听到的“声音”。这一套秩序姑且按照音乐人类学的方式来看,就是人类的行为,那么如果用这个方式来看声音也是一样的。以前,我们对于音乐本身,只关注三个要素: Melody(旋律)、Rhythm(节奏)、Harmony(和声),最后充其量考虑到如何去实践它,我们称其为articulation(清晰的发音),才能把声音做出来。但是对于人声而言,articulation非常的难,所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vocal expression(声腔)。那么这么多声腔,我们如何做声音上的分类?特别在全球化、跨文化的21世纪,如何建构每一个民族、个人、乐种自己本身的vocal impression(声音印记)。其实,这个声音的印记就是当我们听到声音的时候,就知道这个音乐就是赫哲族的、蒙古族的……当然,也许很多人听到声音就能分辨不同区域,但是我们又是通过什么来分辨的?
所以,当我们了解了这些声音印记(类似于人的identity),我们又要思考如何将它变为一个系统?因此, 吴 教授认为作为一个民族音乐学者首先要面对classification(分类)的问题,在这里就叫做vocal typology(声音形态)。如果这个形态被建构的很完整,没有特别的例外,那么这个分类方式应该是形诸四海之通的。
二、人声发声系统分类刍议
按照分类的基本逻辑,吴教授首先说明了他对人声发声系统进行分类的principle(原则):即依据演唱者发声的“focus(焦点)”位置,将人声发声分类系统分为:腹腔(0)、胸腔(1),喉腔(2)、鼻腔(3)及头腔(4)等声腔区。由于腹腔不能唱歌,它的功能仅为stock air,所以用(0)表示。喉腔、鼻腔及头腔将来都会变为形成共鸣的位置,也就是说演唱者发声的焦点位置将在这几个地方出现。针对为什么没有将口腔纳入分类体系,吴教授也做出了回应,他认为口腔永远都是passage(声音进来的通道)。
在此前提下,吴教授又依据声腔区(cavity)的转换将其细分为六个原则:
1)个别声腔区:演唱时,仅通过腹腔、胸腔,喉腔、鼻腔、头腔的某一个位置发声;
2)级进式声腔区:演唱时,胸腔转到喉腔、鼻腔转到头腔发声等;
3)小跳式声腔区:演唱时,从胸腔到鼻腔、从腹腔到喉腔等;
4)大跳式声腔区:演唱时,从胸腔到头腔,但是中间可能经过侯腔、鼻腔,但是终点在头腔的位置;
5)真假声交替声腔区:continue/discontinue,变成一种歌唱方式;
6)复合式声腔区:在唱歌的过程中,运用了前几种的组合。
图 表:
三、实例分析
吴教授为了更好地说明自己的分类方法以及帮助大家区分不同地区的声音印记,他结合大量的音频、视频资料,并通过自己的体验、模仿、实践,让在场的师生感受了不同声音所发出的不同位置以及不同民族、群体等的“文化符号”。
(一)个别声区
1、胸腔音区
(1)【A-11】:Burundi/Chant chuchote et cithare
(2)【A-14】:Bahrein/ Chant pour ramer,nahhami
(3)【A-28】:Papouasie/Chant d,Homme, dshambukware
2、喉腔音区
(1)【A-17】:Maroc/Recitation du Coran,tahzzabt
(2)【A-18】:Inde Ladakh/Psalmodie bouddhique
(3)【A-19】:Inde,Kerala/Recitation du Rig Veda
(4)【A-22】:Argentin[Selknam]/chant de chamane
(5)【A-23】:Espange[Baleares]/chant redoblado
(6)【A-25】: USA [Pjiladelp]
3、鼻腔音区
(1)【A-12】:Canada/Inuit ,katajjaq
4、头腔
(1)【A-4】:中非
(2)【A-29】:巴西【yayanpi】
(3)【A-30】:波利维亚
(二)级进式声区歌唱艺术
1、喉腔音区-鼻腔音区
(1)【A-12】:Canada/Inuit,katajjaq
(2)【B-5】:lakout/chant de gloire,tayuk
(3)苏南音乐:昆曲/苏州弹词/白洋湾山歌
2、鼻腔音区-头腔音区
(1)【A-8】:日本Noh
(2)【A-9】:Pygmee
(三)小跳式声区歌唱艺术
1、胸腔音区-鼻腔音区
(1)【A-27】:韩国佛教
2、喉腔音区-头腔音区
(1)【A-31】:Japon/Satsuma Biwa
(四)大跳式声区歌唱艺术
1、胸腔音区-头腔音区
(1)【1-26】:Tibet(格鲁派)
吴教授通过音乐的频谱分析,发现他们所演唱的基础音在65hz,其中有一个人的音较高,追求第十个泛音的位置。这样就形成了他们的一种身份(identity)。
(五)Discontinue真假声交换式歌唱艺术(Jodel)
(1)【A-32】:Buchman
(2)【A-33】: Malawi
(3)【A-34】:Solmon
吴教授认为,以前使用一个形容词来形容声音,比如很紧张的、很松弛的,这都不够精确。
(六)complex复合式歌唱艺术
(1)Mongolian khomeei
这种演唱经过了从鼻腔—头腔、胸腔—喉腔、再转到喉腔—鼻腔不同位置的交换。
另外,吴教授还呈现了一个特殊的例子:印度藏族(monastere tibetain de Gyuto)的歌唱。一般而言,泛音的共振都在基础音的上方共振,但这个例子不仅在基础音的上方不同阶段共振,而且还在下面的某些部分也同时共振,即undertone。这个唱法是最难的,那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其主要原因是他们在演唱时,并非真声带震动,而是两个假声带震动。
最后,吴教授表示他还将会对这种分类方式做不断细部的更正,并以此作为他不断探索“声音人类学”的基础、工具和方法,延伸到对于歌唱的技巧等方面的研究。
提问环节
陈超:您这个大的分类体系是按照发音的区域来分,那么您下一级的分类是怎样的?
陈超:您这个大的分类体系是按照发音的区域来分,那么您下一级的分类是怎样的?
吴老师:比如个别声腔喉音的分类,我可能会根据演唱者用力的多少进行下一级的分类。比如我们前几天在苏州听到的歌唱,基本都是级进式的从喉腔到鼻腔的方式,但是我在听的时候就已经将不同的演唱分为三类:最厚的、最细的和中间的。比如唱评弹的那位演唱者声音就很厚,而另外一位唱昆曲的小男声,他的声音就是一条线的,非常的细。我认为往下一级的分类也是很难的,这就需要case by case。虽然很多人认为将古典、流行等放在一起比是很不可能的,但是我认为这是有可能的。因为每个乐种、地区,甚至国家都有自己的印记,这个印记加上他们的美学观就是一种oral behavior,他们都有自我评说的评判标准,不过最难的就是评委了,他们需要知道很多不同的音乐。所以民族音乐学家一定要慢慢累积,这样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就我而言,我很敬佩列维-斯特劳斯,他一辈子就做一件事情——巴西Bororo部落的研究,他的治学态度对我影响很深。
高贺杰:您今天讲的很有意思,那您的分类是否受到洛马克斯(A·Lomax)的影响,两者之间是否有一定的关系?
吴老师:洛马克斯的分类比较像色彩区的划分,而我完全纯粹的从声音本身出来,而且有一个焦点集中;另外,洛马克斯把“类”的东西放在一起,而我把范围缩得更小,我叫vocal expression,会说明声音是怎样从鼻腔到头腔的,有一个声音的印记。所以,我认为跟他最大的不同:就是我要精准的面对声音本身的问题。
李亚:您这个人声发声系统是否可以运用于戏曲声腔的分类?并举例说明一下?
吴老师:戏曲声腔的分类也不是问题。不论生旦净末丑哪个角色,都可以呈现这种形态,之后还可以细分每个角色发声位置上的不同处理。比如台湾的一种乱弹,就只有一种头腔位置。
萧老师:非常感谢吴老师精彩的讲座。从昨天到今天的的讲座,吴老师的研究都是以“声音”为他的中心,比如昨天的讲座就是在做了非常细致的声音分析基础上,看到了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正如 吴 老师刚才所说,洛马克斯研究的最大问题就是简单的将声音行为与社会结构进行对应。反过来说,我们如要避免这一点,就需要专注于一个地区,一个品种,之后才有可能往下延伸。因此只有我们的田野工作做的多细、你的研究对象在你面前展现的多细,你到最后才有可能提出涵盖多大范围的理论。而不是说,我们现在着急地拿一个理论套用到我们的田野之中。所以我今天要特别强调的是,现在大陆对于民族音乐学的了解大部分是美国的民族音乐学的看法,而美国人的特点就是喜欢建构理论,其主要是因为文化的研究已经从结构功能主义转移到阐释人类学,所以现在大家都在不断地阐释,不断地推进自己的理论,但是我今天看到的就是欧洲学派非常精细的研究。
我想起当 时在曹 老师的课上,高贺杰曾提问:什么是method(方法)和technology(技术)?我认为 吴 老师所提出的“声音人类学”就是他的观念,Vocal expression就是他的方法,之后聚焦在发声部位的分类方法就是他的技术。我觉得这能很形象地帮助我们理解什么是观念、技术和方法。
当面对我们的研究对象时,如果我们都能做很好的思考,我认为民族音乐学研究就不会陷入所谓为人“诟病”的两张皮的困境中,因为根本就不存在两张皮,它原本就是一个东西,就是你做研究深入与否而已,所以我们需要学习的精神就是专注。谢谢大家,也谢谢吴老师。
吴老师:谢谢萧老师。我觉得我们大家不是互相取暖,而是互相学习。在座的同学以后都会在这个领域引领风骚,所以大家不必急躁、眼高手低,年轻就是你们最大的本钱,深入研究才是最最重要的。另外,刚才 萧 老师谈到两张皮的问题,在台湾也是类似的,人类学和音乐学的两张皮放在一起只有一张,没有两张。我们做研究要把民族音乐学做大,而不是做小,要把它变为一套体系,它是很专业的,很多人不是都能够进来的,你的权威在音乐,音乐才是我们的中心……我们一起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