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页
学术音讯
学术讲堂
中心出版
大音专栏
著作
期刊论文
学者文集
资料中心
仪式音乐资料室
文献目录
English
博士后杨玉成学术讲座《我的田野、我的思考》
作者:徐欣 高贺杰
发布时间:2009-03-23
博士后杨玉成学术讲座《我的田野、我的思考》
2009年3月13日
,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博士后出站报告的内蒙古师范大学副教授、上海音乐学院博士后杨玉成(博特乐图),在上海音乐学院举办了题为“我的田野、我的思考”的学术讲座。上音音乐学系萧梅教授、刘红教授以及来自上音传统音乐、音乐人类学等相关专业的硕、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主持人
萧梅
教授进行简要的介绍后,
杨玉成
老师开始了他的讲座。他对大家坦言,作为上音的学子,平日里不乏对研究理论的深入学习,而此次讲座则希望能结合自己几年来的实地考察工作,将其中遇到的问题、思考向大家介绍与交流。
杨
老师首先按照传统的音乐分类,将蒙古族音乐分为民歌、说唱、器乐、歌舞,以及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戏曲音乐等几大类型,并结合内蒙古地区经济、文化、自然地理特征等背景对不同地域音乐的特点进行了介绍,特别指出了农业、牧业及半农半牧的生产生活方式对音乐风格的影响;接着从自己的家乡??科尔沁开始,结合他本人童年的照片及生产、生活图片,为我们展现出当地蒙汉、农牧相融相交的生活文化状况。在还原出当地的文化叙事图景后,
杨
老师引入了他对胡仁?乌力格尔和叙事民歌的研究工作。他指出,虽然自己童年起就深受胡尔奇等多种民间口传文化的浸染,但真正的研究则从2002年才开始,而其中也包括不少初入田野时的困难与尴尬,甚至在最初的采访中,曾因为不知如何提问导致田野“失败”。伴随着田野心态与技巧以及大量的采访,才开始逐渐真正了解了胡尔齐艺人以及乌力格尔这种说唱形式的内容、表演形式、演唱禁忌等方方面面。 讲座中,
杨
老师一方面向我们介绍他的田野过程,同时更将其自身的学习体会展现给大家。例如,他曾讲到在自己选择博士论文的研究课题时,
乔建中
教授建议 “关注最熟悉的东西”,而萧梅教授则在他田野工作一筹莫展的时候提醒他“注重民间知识”,并介绍他阅读口头诗学理论的相关文献,使自己在如何将文化与音乐形态学的结合研究上找到了合适的突破口。就此问题,杨老师在讲到近年来所特别关注的口传音乐文化研究时,说自己曾在做博士论文时的一个困惑,即“如何在口传文化研究中将书写(文本)与口传(表演)很好的结合在一起”,避免出现分析和形态研究“两张皮”的状况,而问题的关键则在于,以往的研究在把口传的文化记录为书面文本后,我们就忘却了其“口传”的原本属性而习惯性的像对待书面文本那样的用传统的视角进行研究,这正好忽略了其“在口头中创作、表演、流传”(其核心为“在表演中创作”)的真正本质??如果将“文本”还原到其“口传”的最初语境时,许多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除了上述思考之外,令人印象深刻还有他对民族、对音乐、对田野的感情,特别是对许多艺人的“民间知识”给与自己研究的体悟与帮助,如艺人甘珠尔曾说“故事就像素描,胡尔齐的责任就是填上色彩”;而当
杨
老师问另一位胡尔齐“故事都写在纸上了,为什么还要说”的时候,那位艺人的回答是“为了让人感动”。这写看似朴素的话语,表达出的却是非常重要的文化观念。而当齐宝格胡尔齐说“古代人的命运掌握在我们手里”时,实际上更体现了口传文化的重要特征。
除了乌力格尔与叙事民歌之外,
杨
老师还对蟒古斯因?乌力格尔(史诗)及艺人、马头琴、朝尔、蒙古萨满音乐等音乐品种进行了叙述,期间透射出他日渐丰富的田野考察经历;此外,通过他的讲座,也使同学们真切体察了“局内/局外人”这对概念在实际田野工作中的“动态”展现,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与接近蒙古族音乐文化的窗口;更重要的是,
杨
老师的讲座在叙述田野经历的同时,更向我们展现出了一位学者在田野中的成长过程…… 参与此次讲座的同学们似乎也经历了一次间接的田野体验,这种感受令每位聆听者都心存感动,同时更用心品味了一个民族之魂、一个学者之诚,以及一片田野之真。